[現場] 1212蘇打綠的故事未了

看板Sodagreen作者 (Alice玲子)時間8年前 (2015/12/14 23:05), 8年前編輯推噓20(20012)
留言32則, 1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謝謝蘇打綠帶來的美好經驗。 原PO非打粉,但是是認真魔人(喂) 認真的音樂就要用認真的態度來聆聽~ ※進場小速記: 先看二馬在《LIFE IN LIVE流行音樂與活動》裡面驕傲的小巨蛋天頂, 開四面的蘇打綠沒用到一般常用的藍區,細看藍區上面超多懸吊點。此 次舞台四面每側兩條懸吊式音響,黃區三樓額外加兩條。正中央兩條直 下不同面的音響。控台在紅2C,題詞機四面各一,遠燈前後側。19:00 開始環型動畫彩蛋鐘樓,每五分鐘團員動畫人偶報時。 ※12號當天結束後的速記: 1.開場由阿龔帶領管弦樂團進入第一趴串四季入冬, 但因為我夏秋完全沒買,當然就不熟。 2.因為很喜歡《無與倫比的美麗》專輯,所以唱《左邊》我還蠻驚艷的, 但這個部分的背景好像是卡拉??不確定。 3.《後悔莫及》和《吵》超感動~~前奏有點沒認出來。 4. 冬的曲都很讚!!!另外聽到《城市》管弦樂團版整個大滿足!!! 5.中場休息後是長長的鋼琴協奏曲,爽爆嗚嗚阿龔我愛你嗚嗚!!!! 6.選了《小情歌》但我真的還好,私心是想聽多一點美麗專(喂) 7.冬專應該全唱完吧?超滿足! 8.全部約三小時,包含中場休息和謝幕。 ※結束後隔幾天的感想補充與隨想: 老實說聽管弦樂團很容易累,狠狠盯著樂團兩個半小時後,眼睛就痠澀到 不行,最後幾首歌眼皮撐不住只能閉眼欣賞,純粹聽音符也覺得很美。 很喜歡打綠的客座吉他手(小洋),家凱的角色比較偏節奏吉他?(而且 家凱的位置一直背對我囧)至於肢體投入三人組應該是青峰、小威和阿龔 ,每個都超有戲的我的媽(XD)。走位我想不是沒排,而是排得比較彈性 。所以外圍的攝影師很辛苦,一直衝來衝去追著青峰滿場跑。 有趣的是中場休息結束,1F觀眾走到一半音樂家就開始進場,然後一坨藍 特區打粉在樂手進場動線前被攔下,超尷尬的等音樂家走完,還蹲下來避 免擋到後面紅特區的觀眾,在原地聽了一段,等攝影機移開才快速回到位 置。(我很擔心他們蹲完整個下半場,所以一開始無法專心看舞台囧) 由於前三張專輯是我的蘇打綠初心,對於演唱早期的歌特別感動。至於四 季和四季中間的專輯,就算是《你在煩惱什麼》我也不太會唱,所以無法 加入大合唱的行列。對了,青峰說要大家練好《Everyone》,但那首副歌 的旋律真的很不明亮,對女生來說音域偏低,顯得合唱音量小了點,不過 我偷偷觀察,大家都有認真唱哦。 《小情歌》的亮點在於交響樂編曲版本,反而不是歌曲本身;我感覺第二 趴的安排比較多飯撒(fan service),所以說蘇打綠還是有考慮到觀眾想 聽的歌,並沒有青峰自己硬要講的那麼任性。喜歡用四季開場(對歌單是 秋→夏→春→冬,現場因為我對夏秋專超不熟,春專也沒聽幾次,基本上 從影像和歌詞約略感覺^^””),最後以韋瓦第計畫主題旋律,串四季專 四首含主題的歌曲做結尾,首尾呼應的巧思讓演唱會的概念相當完整,可 以感受到這場演唱會才是韋瓦第計畫真正的總結。 看11號第一場的友人請我check一下管樂,她覺得第一天管樂的部分比較悲 劇。我12號聽完,覺得他們應該彩排就把細節設定好,像貝斯的低頻馨儀 讓很多給大提琴和低音號。我猜是因為銅管本身就有音量,所以收音後公 放出來的音量較小,部分是從現場空間聽到的『自然』混音,才會感覺有 點怪怪的。 當然場地回音還是有,尤其在協奏曲尾段鋼琴比較激烈的部分,除了左右 手交替,還有回聲混在裡面,仔細聽兩手變四手,的確有點干擾。感覺回 音從三樓過來,也許和小巨蛋場地南低北高有關?其他部分還好,聽來明 顯主要也是因為那段鋼琴音量超大的關係吧?另外中場前有一首歌一直出 現雜音,我以為是loop效果,但看到有打粉反應,好像是鋼琴的收音有問 題?總之下一首就沒有了。 回家check臉書,發現原來是德國的FOH音響師!聯繫到友人提及週刊訪問 ,提到德國人連舞台到觀眾的距離都要測量,突然感受到外國人的專業! 一想到現場收音,同時進到音控台的訊號可能會破百(交響樂團就至少60 軌了),這些軌數要怎麼混、再怎麼配音響公放,又不會干擾甚至重疊處 可以相位抵消……尤其蘇打綠的場子管弦樂團並不是配角,每個聲音都要 清楚,果然要靠數據化的音控啊!我相信德國人在歐洲經驗豐富,也謝謝 蘇打綠把這樣的聆聽經驗帶進流行音樂的現場。 由於各頻的音軌都很多,所以大家的音量比重都不大。小威的大鼓震的很 客氣,管弦樂團的定音鼓也是,因此節奏隊震到心臟的機會很少,感覺很 『音樂會』。但我猜這樣調,完全是為了避免音量過大產生回音干擾的關 係。也正因為需要聽清楚這麼多的樂器,我很能體會這次蘇打綠會這麼特 別的大聲疾呼一些規則,尤其是「不要跟唱」這件事。特別是交響樂團表 現歌曲的音量跨度廣,為了聆聽品質,基準音量不會開太大……如果身邊 坐了個愛跟唱的大嗓門,就真的悲劇了,細節什麼都不用聽了(掩面) 我常常在想,到底華人演唱會一起唱的陋習什麼時候能改掉?一、兩首大 合唱是流程設計上需要觀眾有參與感也就算了,每首都唱,我到底是來聽 歌手唱歌、樂手演奏,還是來到大型KTV包廂?所以很感謝蘇打綠這次的堅 持。 全場MC時間我都很開心,很自然的get到拍手歡呼的點(我就是在青峰第一 次嗆偷拍時拍手歡呼的那種人XD),僅除了講對音樂不妥協那裡沒有給予 掌聲。因為很多音樂人也沒有妥協,只是個性不同,表演的形式不同,所 以沒有用這種直接的方式來『要求』觀眾。 關於拍照攝影,我曾認真追溯演唱會的手機留影文化,它的初衷並不是這 樣。發展至今變成拿著大砲、透過螢幕在看live和整場整場的拍,早已扭 曲原先「此時此刻以觀眾視角記錄當下氛圍」的意義。 有人認為禁止拍攝是為了版權收益,實際上觀眾再怎麼拍,也不會有官方 攝影和收音來得精緻,因此我認為這些影像對版權收益的影響有限(除非 如日韓體系一樣緊抓肖像權,或許會覺得影響較大,不過artist本身更在 乎的是智財權吧?)。比起版權,我認為干擾演出才是真正嚴重的問題。 拍攝時高舉的雙手、明亮的手機螢幕、甚至拍照時的閃光,這些行為對於 現場其他觀眾、演出者視線的阻撓,以及舞台燈光營造的氛圍被破壞,那 才是讓人感到氣憤的部分。 一個良好演出及觀賞環境並不只是表演者及主辦單位的責任,演唱會的成 功與否,觀眾的參與也是很重要的一環。因此,與其要求歌手都如蘇打綠 這般「仗義執言」,還不如回頭自律建立起演唱會應該有的秩序。老實說 聽著青峰的第一段MC,感覺很無奈啦,因為本人本來看演唱會就不拿螢光 棒、不拍攝、不跟唱,完全靠一雙手在揮舞和給掌聲,所以並不希望台上 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這些與演出內容無關的事上。今天蘇打綠願意犧牲台上 的時間來換取我們台下聆聽與觀賞的品質,我只能說這真是佛心來著啊! 打粉很幸福。 (不過也可是能華人的樂團主唱都太溫馴啦,還記得09年家兄看完槍花的 live,超興奮的跟我分享主辦單位的警語,警告觀眾不要亂攝錄影,若是 造成主唱下台打人或演唱會中斷,主辦單位將依法提出告訴XD) 很慶幸第一次的蘇打綠演唱會就是《故事未了》…要擔心的是,看完這場 之後,我要怎麼看其他演唱會啦!胃口被養刁了XDDDD -- Nel nome del Padre, e del Figlio, e dello Spirito Santo. Amen. 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阿們。(Italia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8.116.9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dagreen/M.1450105559.A.327.html

12/14 23:18, , 1F
左邊不可能是放卡拉吧 XD 然後看兩場走位基本一樣
12/14 23:18, 1F

12/14 23:20, , 2F
應該是有排好 只是舞台很大攝影師一定要衝來衝去XD
12/14 23:20, 2F

12/14 23:21, , 3F
終於看到有人說左邊!我都聽到是播卡拉,覺得很奇怪,一直
12/14 23:21, 3F

12/14 23:21, , 4F
很想知道原因!是為了配合動畫嗎?
12/14 23:21, 4F

12/14 23:24, , 5F
在三樓的朋友聽到也是播卡拉,但我在想蘇打綠的演唱會播卡
12/14 23:24, 5F

12/14 23:24, , 6F
拉好像好奇怪,好疑惑~
12/14 23:24, 6F

12/14 23:26, , 7F
覺得伴唱帶,或許因為幾乎只有鋼琴+弦樂,阿龔忙不過來?
12/14 23:26, 7F
我並不介意左邊是放卡拉,亦或不是,只要演唱會情緒是連貫的就好~

12/14 23:26, , 8F
推心得!
12/14 23:26, 8F
※ 編輯: alice910265 (223.138.116.98), 12/14/2015 23:42:46

12/15 00:36, , 9F
趕緊將冬專聽熟~就會知道博物館那首不是雜音了啦!!
12/15 00:36, 9F

12/15 00:39, , 10F
攝影師真的超累 旁邊的助手也超忙 一下上一下又要下 然
12/15 00:39, 10F

12/15 00:39, , 11F
後狂奔~/真心覺得PA超強R
12/15 00:39, 11F

12/15 06:02, , 12F
安排小情歌 是因為想唱 不是為了服務
12/15 06:02, 12F
c大早。 只是『我感覺』啦,即使出發點不是為了服務 但你們想唱的同時,也唱到了觀眾想聽,那不是很棒嗎?XD

12/15 06:08, , 13F
C大早安!很喜歡這個版本的小情歌=)
12/15 06:08, 13F

12/15 06:09, , 14F
我也有看到在那蹲著的人,我也以為他們要整個下半場蹲
12/15 06:09, 14F

12/15 06:09, , 15F
12/15 06:09, 15F

12/15 06:18, , 16F
C大早~我不覺得是從眾。自己是一度對小情歌有點膩,在十
12/15 06:18, 16F

12/15 06:19, , 17F
週年才找回對它的熱情。這次的則是讓我驚喜又感動
12/15 06:19, 17F

12/15 06:34, , 18F
c大早安~
12/15 06:34, 18F
※ 編輯: alice910265 (223.138.116.98), 12/15/2015 07:12:01

12/15 07:19, , 19F
C大早安~~
12/15 07:19, 19F

12/15 07:29, , 20F
左邊的鋼琴很吃重啊 但那首阿龔沒有去彈鋼琴耶
12/15 07:29, 20F

12/15 07:30, , 21F
c大早,我也愛交響樂的小情歌。
12/15 07:30, 21F

12/15 09:23, , 22F
推~
12/15 09:23, 22F

12/15 10:31, , 23F
c大早 有點好奇放卡拉的原因 莫非是為了那個很美的
12/15 10:31, 23F

12/15 10:31, , 24F
景?
12/15 10:31, 24F

12/15 13:00, , 25F
專業推 好想跟你一起討論唷XD
12/15 13:00, 25F

12/15 16:39, , 26F
哈 因為之前C大說唱冷門的歌,所以小情歌有驚喜到
12/15 16:39, 26F

12/15 19:08, , 27F
是溫門哦!
12/15 19:08, 27F
※後記: 瘋狂的計畫。 原先沒有打算北上。 接到蘇打綠邀請德國流行交響樂團一起演出的消息時,無法抵抗的訂票了。 當時冬專似乎還沒仔細聽,僅僅憑著幾支已經釋出的MV,以及美麗專對阿龔 專業的信任,我想,這樣的陣容怎麼可以錯過?於是不顧演唱會當天上午還 有半天班、隔天還有進修課程,16小時內北高來回。 也幸好沒有錯過。 因為是流行搖滾/民謠與交響樂的結合,沒有一般聆聽古典樂的優雅肅穆,多 了一份俏皮和輕鬆。有別於正襟危坐的音樂會,既可以放鬆自在的搖頭晃腦 ,又能不受干擾的享受音樂…感謝蘇打綠帶來的全新的體驗,這樣表演型式 和環境秩序,可以說是滿足了我。 唯一美中的不足的……我明白蘇打綠這次的訂下的「規矩」有其特殊用意, 比如想要扭轉台灣觀眾以為安可曲目是理所當然的歪風。不過,我還是覺得 事先聲明沒有安可,是一件可惜的事。 只有足夠出色的表演,才能讓觀眾意猶未盡的喊出安可,不是嗎?但不代表 安可一定要永無止盡的唱下去。沒有安排安可曲目,就算只是上台講講話, 再次感謝,也是一種與觀眾的互動。畢竟安可不是為了強迫演出者加碼唱觀 眾想聽的,而是表達感動的一種方式。 對我來說,因為演出者事先聲明沒有安可曲,使得結束時整場的氛圍處於一 種不能喊安可的狀態,這讓我覺得傳遞意猶未盡、表達捨不得演出結束的情 緒的自由,好像被剝奪了。當然,或許是蘇打綠的貼心……畢竟怕已習慣之 前演唱會模式的歌迷或路人有錯誤的期待吧?顧及大家可能會失望的情緒, ,也希望觀眾把注意力集中在本番,乾脆自己先當壞人?(笑) ※ 編輯: alice910265 (223.138.116.98), 12/16/2015 23:48:45

12/17 13:49, , 28F
沒有安可曲環節對我來說其實滿新鮮的,換了個形式,所以
12/17 13:49, 28F

12/17 13:50, , 29F
我拚命用力鼓掌和喊"Bravo"來回應XDDD,演唱會很精彩圓滿
12/17 13:50, 29F

12/17 13:51, , 30F
,我得到的比所期待更豐富:嚴謹的,活潑的,充滿驚喜的,感
12/17 13:51, 30F

12/17 13:52, , 31F
動的...勾起很多回憶,也有新的領悟,唯一失落的是要回香
12/17 13:52, 31F

12/17 13:55, , 32F
港沒能參加''簽(握)唱會''和''女巫祭''了QQ(殘念)
12/17 13:55, 32F
文章代碼(AID): #1MRjhNCd (Soda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