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請問社會學如何界定「朋友」關係?

看板Sociology作者 (在星空下實現願望)時間13年前 (2011/07/11 22:12), 編輯推噓4(4020)
留言24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不好意思,想請教大家一個問題。 我知道社會學會討論社會關係。 想請教大家,社會學可能會怎麼討論「朋友」關係呢? 「酒肉朋友」算不算是「朋友」。 我知道也許可以用社會距離量表來看朋友的關係, 但社會距離量表似乎比較強調表現出來的面向 (似乎比較偏實證主義式的討論) 有沒有其他思考「朋友」關係的角度呢? 怎麼樣才算是「朋友」呢? 想跟各位板友一起來討論看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1.186

07/11 23:05, , 1F
那「生意上的朋友」算不算朋友呢XD
07/11 23:05, 1F

07/11 23:32, , 2F
照你的邏輯來看 有生意上的朋友,有生意上的非朋友
07/11 23:32, 2F

07/11 23:32, , 3F
請問你是怎麼區分的呢?
07/11 23:32, 3F

07/11 23:32, , 4F
因為你的語法是 A的B,A應該大於B,所以A應該有
07/11 23:32, 4F

07/11 23:33, , 5F
非B的部份。因此我想問你,B/非B之間是如何區隔的呢
07/11 23:33, 5F

07/13 10:50, , 6F
親密的朋友,社會學上稱「個人關係」,也就是你整個人
07/13 10:50, 6F

07/13 10:51, , 7F
的個性可以在他面前表露出來,甚至彼此不需要說太多。
07/13 10:51, 7F

07/13 10:52, , 8F
生意上的朋友因為某種功能需要而產生關係,通常個人是
07/13 10:52, 8F

07/13 10:52, , 9F
扮演某個角色,而不是把自己原來的性格表現出來,所以
07/13 10:52, 9F

07/13 10:52, , 10F
可以稱為「非個人關係」。
07/13 10:52, 10F

07/13 10:54, , 11F
個人關係的核心講究「自我認同」。
07/13 10:54, 11F

07/13 10:55, , 12F
非個人關係的核心則是「信任」。
07/13 10:55, 12F

07/13 11:00, , 13F
PS:對各種關係形式的討論,可以進一步讀讀看齊美爾
07/13 11:00, 13F

07/13 11:02, , 14F
如何區隔關係,我覺得問自己最清楚。主觀上如果覺得
07/13 11:02, 14F

07/13 11:05, , 15F
對方和得來,說不定除了做生意之外,還能談錢以外的事。
07/13 11:05, 15F

07/13 11:07, , 16F
和不來的,自然會想保持距離。
07/13 11:07, 16F

07/13 14:15, , 17F
請問一下 你的討論是根據齊美爾的那個文本呢?我想拜讀
07/13 14:15, 17F

07/14 00:40, , 18F
我說的其實是參考包曼「社會學動動腦」,第五章:
07/14 00:40, 18F

07/14 00:40, , 19F
禮物與交換。至於推薦的齊美爾文本是:
07/14 00:40, 19F

07/14 00:41, , 20F
《社會學:關於社會化形式的研究》
07/14 00:41, 20F

07/14 00:54, , 21F
特別推他對「陌生人」的討論。
07/14 00:54, 21F

07/17 14:42, , 22F
謝謝分享 :)
07/17 14:42, 22F

07/28 12:30, , 23F
利益關係= = by 個人經驗
07/28 12:30, 23F

03/30 02:40, , 24F
推齊美爾!
03/30 02:40, 24F
文章代碼(AID): #1E6mJEcV (Soc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