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福堂蕨餅與仟軒抹茶

看板Snacks作者 (御風而行)時間17年前 (2007/05/10 14:22), 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Food 看板] 作者: juicybear (御風而行) 看板: Food 標題: 口福堂蕨餅與仟軒抹茶 時間: Thu May 10 14:19:52 2007 圖文版:http://blog.roodo.com/juicybear/ May 10,2007 2007/05/04 晚 吃完牛排稍事消化後, 原本以為下一回合就開始品嚐Maison Kayser糕點, 想不到老爸悠悠拿出的是……蕨餅! 口福堂蕨餅(整盒100,這裡已吃掉一些) 沒錯!原來昨天去口福堂外帶時(前情提要請見這篇), 他們還買了這樣東西,只是一整盒不好分,所以沒有分給我。 所幸今天回家還有剩,也讓我終於有機會一嘗久聞其名,無緣相見的蕨餅。 但是,為何在這時拿出來呢?心理正琢磨著…… 這時老媽說話了:既然要吃蕨餅,還是泡個抹茶來配吧! 哈哈!我就知道~果不其然,爹娘是要趁兩個女兒回家時, 秀一下他們小有所成的泡抹茶功夫啊! (關於熊爸熊媽的抹茶新新嗜好,請進這篇 的尾聲與註三) 所以很抱歉,下面的蕨餅食記要配上熊爸的抹茶秀啦!:P (變相的幫他們宣傳~真是……) --- 熊爸抹茶秀(初回)--- 首先拿出來的必備的茶具: 像小竹掃帚的那個小東西有個專有名詞叫茶筅, 另外很大的那個碗是泡抹茶用的茶碗,還有就是抹茶粉。 --- 以上均購於仟軒茶屋(註一)。 當然,泡抹茶的工具其實還不只這些:包括舀抹茶粉進杯子的茶杓, 確保抹茶沒有結塊的篩子、篩器,舀熱水的茶杓….. 等等,都有特別的器具。 不過以上這些我們都從缺,舀茶粉就先用湯匙代替啦!:P 茶粉絕對不要一次舀太多,先少少的一撮。(大約那種小茶杓兩到三杓吧!) 接著要沖熱水,這裡的重點是水溫不可太熱,約70度上下差不多。 如果溫度太高,抹茶粉一下子就會苦澀掉。 (我們的熱水瓶的差不多就是設定成這個溫度,所以就直接沖下去了; 如果是日式茶道,應該要用專門的銅壺燒水保溫,還要用專門的水杓舀水, 而且一次還只能倒入水杓的2/3,剩下的還要倒回水器……我們家當然是一律從簡~:P) 接著就是要開始攪打啦! 這應該是抹茶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 關於怎麼打,在日本茶道好像還有不同的流派, 據教我們的營業員小姐是說,以M形下去打,大概的意思就是來回攪打吧!(不是畫圓) 根據我們家土法煉鋼的實驗心得,打的關鍵有兩個: 一是不要讓抹茶粉有任何結塊,一定要徹底打散(這應該是基本要求); 第二點就比較有技巧性了,就是必須要把空氣打入抹茶中產生綿密的泡泡。 (原理和打奶泡好像有點像……) 第一次泡好了,泡泡算是有打出來,不過還不算是很綿密! (這是大家喝過幾口後的情況) 再接再厲嘗試另一次: 攪打到一半的泡沫: 泡好的抹茶,重點是要配上蕨餅: 那麼重點的蕨餅口味如何呢? 嗯~雖然是第二天吃,其實感覺還是相當不錯, 黃豆粉不會很甜,蕨餅本身偏軟但又QQ有彈性,不會黏牙; 多吃幾口也不會膩,算是抹茶的的好搭配,(其實不配抹茶應該也可以……) --- 熊爸抹茶秀(二回) --- 因為上面那次的抹茶泡得不算最成功, 所以為了顧及熊爸的聲譽(?),還是要補上更成功的一次示範。 對抹茶有興趣的請往下看(這次的紀錄會稍微多補充一些細節), 沒有的請別介意就下次再見囉! 第一個步驟其實是要先用熱水把茶碗洗過(熱杯),然後用熱水把茶筅泡軟。 等待茶筅軟化時,老爸開始把搭配的茶食拿出來(註二)。 這次的茶食是同樣購於仟軒茶屋的日式脆果子, 中間是哇沙米口味,兩旁一個是甜的,一個是鹹的。 口味很不錯,香香挺順口的,只是一包300未免有點貴。……(就CP值來說) 老媽聽到開始泡了,也忍不住把另外一組拿出來了(註二)。 這同樣是先在軟化茶筅。 這頭老爸已經開始泡了,老媽過來觀察敵情!:P 認真攪打的老爸! 打的方式是用左手固定住杯子,右手攪打;茶粉溶解後就要開始打快一點。 (據有茶師資格的學妹說:大約是快速打30秒左右,打到手有點酸差不多) 成品。果然很不錯喔! 除了中間有幾個泡沫大一點外,其餘的泡泡很美很綿密呢! 可以配上茶點來喝,哇~喝到後面泡泡還是不消散呢! 看到這個成功的作品,熊媽可興奮了, 開始抱著老爸狂叫狂問:你為什麼可以打得這麼成功?你怎麼這麼厲害? 你到底是怎麼打的?空氣是怎麼打進茶裡的?你用我的杯子再打一次看看……。 拗不過老媽的甜言蜜語、軟硬兼施,老爸答應再表演一次…… (當然,他是絕不會用口頭傳授我們秘訣的—我是說:如果真的有秘訣的話) 奔騰得更加驚人的水勢~~ 泡好離手囉! 哇!真的是相當美的泡泡呢!給它一張美美的特寫吧! 最後給相親相愛的兩組茶具一張特寫做為結束吧! (相親相愛的老爸老媽真幸福啊!^^) 【結語】 看了這麼多,到底打抹茶除了視覺上的美感外,喝起來怎麼樣呢? 這我真的要說了:抹茶好不好喝,和打的成功與否真的很有關係喔! 再說的直接一點,和打出來的茶泡綿密與否,大有關係! 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為抹茶是澀味蠻重的茶,加上如果一不小心茶粉舀多了, 泡成了濃茶,那澀味就更重了! 所以茶泡之所以重要呢~是因為在抹茶入口時,可以大大中和抹茶的澀味, 讓抹茶喝來更溫潤可口! 另外一點是呢~喝抹茶是一定要配上茶點的! 這個地方倒不是貪吃,而是因為喝抹茶時配上甜甜的茶食,是非常需要的! 因為不管抹茶泡的好壞(而且失敗是常有的事……),畢竟都是偏澀的一品茶, 所以搭配微甜的和果子或點心,剛好可以把抹茶的澀味淡去, 誘發出它回甘的滋味喔! (換句話說,有了泡抹茶的習慣後,就會多了很多買日式甜點的好理由啦!XD) 所以我茶師學妹說:她從來不覺得抹茶好喝,只是覺得點心好吃!XD --- 雖然這點我倒是不覺得啦!抹茶還是挺好喝的,尤其時喝完以後,喉嚨會回甘很久, 蠻舒服的。 只是有一點,建議一開始不要泡太濃,還有一定要配茶點, 另外努力把茶泡打得好一些吧!這樣就不會覺得抹茶是可怕的東西啦! 以上,純粹從飲用角度寫的心得, 對於日本茶道的一切幽微深奧之處當然只能一律略過啦! 然後泡法呢~也是熊府流土法煉鋼版……:P 版上有抹茶達人的話,請別見怪~~也希望能不吝給一點建議指導喔! (不過如果是叫我爹端莊儀容穿著的話應該是不可能啦!XD) 【註一】: 這家仟軒茶屋在忠孝東路216巷與南崁等地都設有餐廳,賣日式簡餐與點心(請見版上網 友食記); 除此之外他們在百貨公司也有設櫃,販賣茶具與茶粉, 我們這裡的茶組一組就是在Sogo買的,一組是在高島屋買的。 【註二】: 話說泡抹茶本來一開始是熊媽有興趣的, 買回來以後嘗試幾次都不是很成功~(辛酸的嘗試過程啊!) 後來因為高島屋特價,一組茶具便宜很多,害老爸忍不住又多敗了一組……, 從此以後我們家就有兩組茶具,所以熊爸熊媽常常會一起打,看看誰打的好! (不過最近都是老爸比較成功,所以老媽都拗他一人打兩杯~XD) -- Patricia Franchini: What is your greatest ambition in life? Parvulesco: To become immortal... and then die. "A bout de souffle" (1960) Directed by Jean-Luc Godard Juicybear's Playground:http://blog.roodo.com/juicybear/ 來玩的朋友歡迎留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25 juicybear:轉錄至看板 Tea 05/10 14:21 juicybear:轉錄至看板 Sweets 05/10 14:2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25

09/02 07:34, , 1F
09/02 07:34, 1F
文章代碼(AID): #16GheLqt (Sna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