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 「被討厭的勇氣」摘錄消失

看板Self-Healing作者時間8年前 (2016/06/10 21:33), 8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今天在書店看了被討厭的勇氣 裡面的論點還滿有趣的 就來分享一下: 0.前言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 一個人的人生要經歷的事情 都是自己選擇的 不管那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 書中的哲學家對跟他對話的年輕人說「你應該是在十歲時選擇了這樣的人生」 你會覺得自己不幸 那是因為你選擇了不幸的方式來生活 他批評佛洛伊德的「因為過去的某種創傷 導致現在的問題」的說法 他認為那只是一種預定論 無助於解決自己遇到的問題 而這種說法之所以廣為流行 是因為它很容易地解釋產生困難的原因是什麼 而且這種說法把人生描述得很戲劇化 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 而且助長人們對「宿命」的認同 但是 自己在過去的遭遇 例如被欺負 家暴 所能影響的只有過去 過去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是不可能完全還原的 就算可以還原也不可能改變 所以我們對於人生的重點 就是在當下 當下的我們要如何做選擇 才是對自己有利的 ------------------------------------------------------------------------ 1.負面想法: 你對於自己的問題有著各種反應 例如自卑 沒自信 然後認為自己因為自卑 所以沒有勇氣與人交流 但書中的觀點是:是你自己先不想與人交流 為了合理化自己這種想法 然後才產生我很自卑的想法 接著還會產生「如果我不自卑 我一定可以交到很多朋友」想法 接著又講到以下的想法: 「如果我考上這所學校 我的人生一定大有不同」 或是「如果我換了工作 我的問題一定可以解決」也都是出自跟前面一樣的問題 這種想法就是「自卑情結」 而從自卑情結還可以衍生出「優越情結」 因為一旦有了「如果我怎樣怎樣 就一定可以做到哪樣哪樣」 或是「要不是我怎樣 我一定可以達成某個目標」時 其實自己是認定自己一定做得到自己聲稱的那些目標 於是自卑就變成了自傲 開始自吹自擂起來 開始在別人面前故意強調自己有多行 或是在外表上打扮得過度誇張 這就是優越情結 書上對負面想法的論點是 很多負面的想法都不是導致我們沒有執行力的原因 反而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沒有去做 為了合理化自己沒有去做的事實 才產生很多負面想法 ------------------------------------------------------------------------- 2.比較心態 書中又提到 看到別人的條件比自己好 看到別人是個很會交朋友 個性又陽光 可以把人逗得哈哈大笑的樣子時 自己總是希望自己可以變成那個人 書中的看法是 如果自己認為自己的某個特徵是缺點 那就換個方式思考這個特徵 把這個特徵當成是優點 書中的例子是哲學家自己 哲學家的身高只有155公分 但也就是因為他只有這樣的身高 所以別人跟他相處時較不會有壓迫感 而且我們再怎麼努力 也不可能變得跟他們完全一樣 我們要做的是在人生不斷向前跨出步伐 而不是不斷跟人比較 不斷跟人比較 背後的心態是因為將別人都當成敵人 這樣就算能在比較中不斷獲勝 心情也仍然很緊繃 ------------------------------------------------------------------- 3.酸民 如果遇到了故意跟自己過不去 想要為難自己的人時 書中的看法是 那個人正在對你做權力鬥爭 遇到這樣的狀況 就要趕快從權力鬥爭的場景中離開 就算自己是有道理的一方也是一樣 你所講出來的話 只要你認為那是有道理的 而且你沒有壓抑自己 可以將其表達 那就夠了 別人如何看待你講的話 那是別人的課題 自己不該進入別人的課題指揮他 ------------------------------------------------------------------- 4.在意別人認不認同自己 人不可能百分之百完全被別人認同 我們都知道這個道理 但為何還是希望別人能認同自己呢 因為「賞罰規則」引起的 我們的文化鼓勵好的行為要獎賞 壞的行為要處罰 但書上批評這種規則 因為這表示 「如果沒有獎賞 我就不要做好事」「如果沒有處罰 我就可以做壞事」是可以的 因為這種規則 於是我們在對別人示好 幫助別人後 會期待對方認同我 如果對方沒認同 自己還會因此覺得有罪惡感 想說自己是不是哪裡沒做好 對方才不認同我 但是別人要不要認同你 那也是別人的課題 我們不能進入別人的課題要求別人 那要如何區分什麼課題是別人的 不能干涉呢 區分的方法是 看那個課題的後果 最後由誰承擔 書上舉了個例子 講到父母對小孩子的管教 不能在小孩沒有想主動詢問時 就對小孩說你應該要唸什麼學校 找什麼工作 也不能用「我是為你好」的說法來解釋 那只是一種掩飾 用來掩飾父母自己的自私 但父母是不是因為不能進入別人的課題 而對小孩放任不管呢 書上是說父母要陪著小孩子 當他有需要 比如他想問問題時可以隨時支援他 ------------------------------------------------------------------- 5.做自己 書中提出只要做到以下三點 就可以讓自己就算是在別人面前也可以做自己 或至少是讓自己跟人相處時想法單純點 接納自己 信任別人 貢獻他人 接納自己指的是接受自己目前的樣子 即使這樣的自己是不完美的 並思考該怎麼做才可改變不足的地方 例如自己現在只有60分 那就接受這個60分 並思考要怎麼接近100分 也就是說讓自己保持隨時向上的心態 信任別人是指自己如果要擴張人際關係 就要先信任別人 不能預設對方是否會傷害自己 對方是否會傷害自己 是對方的課題 自己無法預測 如果覺得對方在傷害的話 就結束這段關係 信任別人只是一種擴張人際關係的手段而已 貢獻他人是指為滿足自我的價值而做 並非是為滿足他人需要或是為他人而活 這樣的人在書上稱作「過度社會適應」 也是有問題的 透過貢獻他人 確定自我的價值 就更能接納自己 這樣就是善性的循環 ------------------------------------------------------------------- 還沒看完 如果之後還有繼續看的話 還會再補充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228.14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elf-Healing/M.1465565588.A.5C6.html ※ 編輯: lueichun (1.169.228.153), 06/13/2016 00:13:50
文章代碼(AID): #1NMi6KN6 (Self-Hea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