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 轉貼-捨得與失去(論文節錄)

看板Self-Healing作者 (acuk)時間12年前 (2011/11/06 17:5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文章來源為「傅嘉祺(2007),捨得與失去:助人工作者的失落與自我整理,東吳大 學心理系碩士論文。」的節錄,此篇論文是公開並可以下載的 - 自我療癒 時間是那條川流不息的河流,我則是載浮載沉的一葉輕舟 寫論文若是種書寫治療,那說故事就是我的自我諮商歷程 學習心理諮商時,針對不同的議題都會十分重視「諮商介入」的時機與重要性, 不同的介入點所強調的策略亦不同,那生活中的「介入」應在哪裡?是否有其轉折 或是可供切入自我協助的點,回歸到自我的生命經驗與專業素養,我反思自己是透 過什麼而有所改變與願意起身,是書寫治療、生活體驗、還是訴說或是時間…,它 又是如何在我身上成為有意義性之文字。 重新詮釋跟理解事件-去釋懷 要一個答案與說服自己的理由在初期相當的重要,希望透過認知上的重新理解 來找尋因果而安心,理性上的釋懷是為了維持最基本的生活功能與嚇阻負向思考的 產生。 書寫自己的心情與感受,一方面能夠做到自我對話,另一方面也留下了當時的 情緒感受,讓我能夠不斷的練習去觸碰自我內在的聲音與心情,於是隨著文字的落 款與流動,也讓自己的情感跟著挪移,那眾多的內心交雜經由文字被紀錄下來和被 「看見」,儘管看見的人只有我自己。 經驗呈現(再歷)和事後補救-去找尋力量動力與彌補練習 曾以為死亡可以不必再痛或不必深陷思考,雖然我最終沒有驗證死亡的意義 性,但卻隨著活著而體悟到另外的門窗。因為還活著,所以瞧見了自己還可以繼續 努力,因為還活著,所以透過不同事件參透了本質,因為還活著,所以瞭解就算是 觸景傷情,也是螺旋的向上攀升。動力在生活中逐漸累積,重要的是原來哀傷也需 要練習,並非是呱呱墜地就後就知道該怎麼反應與因應。 等待與接受孤單-去沉澱和貼近內心深處的自我 人是容易習慣的生物,習慣的群體的生活後就不慣於依靠自己,等待一門學 問,不是等到時機錯過,卻要學著等待創造時機,在等待的時間裡,我常感到徬徨 無助,不知道該向誰訴說,也不清楚說了又能改變什麼?朋友能陪我一天卻依舊要 離開,不是嗎?原來害怕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不知道一個人的自己會做出什麼,追 根究底是對於自己的失控與不願意去認清所感受知覺到的真實世界,孤單寂寞原來 一點而都不嚇人,嚇人的是無法控制的自己。 故事的延續與發展(人與人)-原來結束不是結果,而是新的一章 曾愚笨的認為故事沒有往下寫就是真的結束了,童話故事「白雪公主」最終與 王子是否真的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電影「鐵達尼號」若傑克沒有凍死與汪洋 大海中,是否仍會與蘿絲愛的如此難忘而深切,歌曲中「結束不是我要的結果」, 是誰說結束就是結果,我深深的陷入這個迷思之中,而結果又是什麼?說穿了人生 就是篇故事,一個永遠未完的故事,不斷地延續與承接,而自己也是他人生命故事 的要角…。 - 失落後的哀傷調適 假設失落的哀傷感覺是每個人都會遭遇的經驗,此「機轉」既然是通則,所以也漸 漸發展出因應的方式,其中劉明松(民88)提出自我復原的步驟: 表格二:自我復原的五步驟 (一) 決定不要再孤獨的走這哀傷的路,願意和別人分享。 (二) 對自己的復原負起責任。 (三) 察覺在關係結束之前,是否有尚未表達或處理好的情緒,如罪惡感、憤怒、 敵意等;以及在此關係中有沒有什麼該做的沒做,不該做的卻做的未竟事 務,以致於來不及彌補等。 (四) 採取行動—用寫信或其它適合自己的方式。 (五) 超越自己、追求成長。 Steele(1977)即提出對諮商員在哀傷諮商中所應重視的原則如下(引自陳斐娟,民 81): 表格三:哀傷諮商的十項原則 (一) 幫助當事人面對失落的事實 (二) 幫助當事人辨識並表達其情感 (三) 幫助當事人適應沒有逝者的生活 (四) 幫助當事人從逝者身上收回情感 (五) 提供足夠的時間去經驗悲傷 (六) 解釋當事人的行為是正當的 (七) 容許個別差異 (八) 提供持續的支持 (九) 檢視當人的防衛及因應方式 (十) 辨識有無病狀並轉介 在我面對個人自我的時候,則試圖找尋一些方式來協助自己去面對失落的困境: 表格四:個人面對失落之因應策略 (一) 時間淡化 期藉由時間來習慣傷痛,淡化感覺與感受,卻易漠視真實情緒 感受,並隨著生活中的變化而轉移比例重心。 (二) 隱藏否認 觸碰是辛苦沉重且疼痛的,因此多數時間抗拒去提起,在還不 知道可以怎樣去面對或是因應之前,保持適當的距離是自以為較令人安 心、安全的 (三) 取代轉移 找事物取代或轉移焦點與生活重心,透過換個對象或是將注意 力放在工作或是其他重要的人事物,藉由焦點的轉移讓自己好過一點, 生活重心的移轉也是個暫緩的方式 (四) 補償彌補 想接受卻被迫看清或是了解之後,往往會有想做些事情卻又無 能為力的狀態,此時會試圖找出可以補償的方式來進行彌補。 (五) 重新定義 重新定義或是用新的方式來詮釋,也如同「再框架」,除了行 為及情緒上的努力,想法認知上最常出現的方式,就是試圖重新定義整 件事情的經過,添加沒有看見的元素之後往往可以改變對於過去事件的 認知,透過不同的角度與立場來看待,獲得理性上的接受。 (六) 自我傷害 將自己陷入絕境與糟到不行的處境,也是一種除了不吃、不 睡,傷害自我身體的自傷行為,一方面藉由疼痛尋求意識與存在感, 另一方面也是某種程度被看見的渴求。 -- 輔導一個有失落經驗的人,使之恢復的並不是原來的生活秩序,而是助其往前流動,因為 過去的所組成的時空背景與人事物已經產生改變,回去過往的心情狀態也是另一種新的建 立,建立在已經變化的現實,所以失落者須重新建構一個包容甚至擁有空間去感受自我悲 傷情緒的新生活秩序,所以失落經驗本身就是一種意義重構的過程。 ─ 傅嘉祺(2007,p.11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80.204.169 ※ 編輯: kuca 來自: 111.80.204.169 (11/06 17:58) ※ kuca:轉錄至看板 prozac 11/06 18:00
文章代碼(AID): #1EjbahV7 (Self-Hea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