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2年度字為「憂」?台灣,你的路該轉彎

看板Salary作者 (初衷莫遺!)時間11年前 (2012/12/18 17:44),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inyurl.com/cuxkmb4 Joe╱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2012.12.17 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台灣的製造業優勢遠遠不如以往。工業生產的重點已經不是產能, 而是「產值」,一旦市場已經飽和了,再生產下去的結果就是「產值」暴跌,台灣出口蕭 條的來源並不是生產力減少,而是生產力過剩所產生的結果,要改善勞動薪資,必須先有 營運利潤的產業,勞工工會要有掌握和資本家談判的力量,以龐大的勞工數量來引導政府 照顧勞工,引導勞工均衡往各種領域發展,避免特定產業人數集中,勞動力分配不均。 近十多年來,台灣經濟停滯不前,政府官員施政低效益,官僚貪汙腐敗,2011年以來,台 灣籠罩在一股景氣低迷、無力感的氛圍中。時至2012年底,據報導年度字為「憂」,顯示 大多數人對產業、社會及國家未來的憂慮。那麼其他國家呢?1990年日本、2008年英國和 俄羅斯、2010年歐盟,經濟發展都在驟短時間內由盛轉衰,它們其中的共同因素是,國家 的人口結構出現了趨勢反轉(圖一),一個國家的勞動比例上升稱為人口紅利,下滑則曾 為人口負債結構。 台灣人民刻苦耐勞工時長,可是為何十多年來,扣除房地產相關消費以外的民間消費難以 大幅成長,台灣人民的收入幾乎無成長?如圖二所示, 2011年,受雇階級每個月主要工 作收入3萬以下的勞工,比例仍然維持在42~45%之間,30歲以下年輕族群有63%月收入低 於3萬,20歲以下的年輕受雇階級甚至有78.6%不到NT$2萬元,全台受雇階級每個月主要工 作收入,有42.9%不到NT$3萬元(圖三),30歲以下的年輕受雇階級,只有4.7%每個月主 要工作收入超過NT$5萬,人民辛苦的代價蕩然無存。 台灣經濟高速成長,農業、製造業、服務業讓經濟持續成長,製造業出口興盛,科技產業 發達,可是為何政府稅收府庫財貨日漸空空,負債年年成長,2012年的負債比甚至佔 GDP 逾 40%(圖四)? 台灣地處熱帶和副熱帶交界,農產品豐富品質極佳,可是為何台灣農業貿易逆差逐漸擴大 ,進口總值逐年增加,且糧食自給率日漸下滑呢(圖五)? 台灣位於東亞和東南亞航運貿易的必經之地,國內基礎建設完善,對內公路、鐵路、高鐵 因應俱全,對外碼頭、機場 四通八達,可是為何國際運輸樞紐重要性逐漸下滑?(如表 一) 薪資成長低於當地物價通貨膨脹,容易造成該地區人民生活痛苦指數上升,2007~2010年 全球勞工薪資成本負成長只有台灣和日本(圖六),但日本長期通貨收縮,台灣則是通貨 膨脹,相比之下,這恐怕是台灣人民所不樂見的生活壓力。 在 2014年左右,台灣的勞動力比例即將出現歷史性的趨勢反轉(圖七),觀察國外衰退 國家經驗,當前的經濟狀況異常的惡化,但政府仍然把政策放在加強中國與台灣的外交內 閣,無法改善閒置勞動力和失業人口,製造業出口不振,民間消費減弱,台灣面對的不只 是外部的貿易問題,連國內的教育、政治、經濟、勞動市場、社會福利、產業發展、民生 住宅無一不出問題,但總統、各院院長等領導階層問題更大,將帥無能,累死三軍。 全球已開發國家的製造業求新求變,新興市場的製造業企圖往中高階製造業發展,大家都 在求能製作出符合市場需求的產業或商品,如何將台灣現階段生產「供給」超過「需求」 的商品,轉變成生產「供給」小於「需求」的商品,這是非常艱鉅的任務,短期內是無法 改變了,新生代的觀念和技能養成,可能至少得經歷數年才能出現突破,這期間必須要政 府從政策、教育、產業發展等多方面輔助,所以產業改革也是需要政府的變革相助。目前 的問題在於台灣不求「變」,社會氣氛非常「保守」,革命有三種,政治、科學和思想, 台灣缺少思想革命,社會民情、公眾事務、學術風氣等人文思想,長期以來守舊而無突破 ,儘管歷經多次政黨輪替,政治里程有所進展,但整體民主素質卻仍然沒有建立起來,而 不良政府淪為官僚和資本家的免死金牌。 2008年金融海嘯過後,台灣的製造業優勢遠遠不如以往,工業生產的重點已經不是產能, 而是「產值」,一旦市場已經飽和了,再生產下去的結果就是「產值」暴跌。 台灣的科 技領域,晶圓、面板、太陽能、電子等相關產品可以成功開發出大規模量產,這是科學產 業的革命,代工初期確實是Easy money,但長期安逸於出口代工到歐美等已開發國家的貿 易模式,產業沒有轉型的迫切需要,台灣出口產能逐漸被養大成生產怪獸,只要外國需求 減少,台灣根本吃不完這些商品。因此, 台灣出口蕭條的來源並不是生產力減少,而是 生產力過剩所產生的結果。若要改善勞動薪資,必須先有營運利潤的產業,接著是勞工 工會必須 掌握和資本家談判的力量,以龐大的勞工數量來引導政府照顧勞工,引導勞工 往各種領域均衡發展,避免人數集中於特定產業 ,造成 勞動力分配不均。如此一來, 擁有這些條件才能形成勞資雙方都願意妥協的薪資提升,但台灣的勞工至今仍不夠團結, 如同一盤散沙,而要讓新產業可以蓬勃發展,需要包含創業投資者、企業主、各領域頂尖 人才、政策法令、消費者等多個環節互相配合,才能產生有營運利潤的產業。因此, 改 善薪資的核心關鍵又回到政府與勞工身上,而人民,實不應對政府決策及相關事務漠不關 心。 -- 油電雙漲鬼島灣 打工渡假夯 沒有法律的保障 只有富少耍流氓 站在無塵的機台前 一遍遍輪班 也是黃昏的產業上 有著年終兩月半 人力銀行狂壓榨將我薪資凍漲 踩著薄暮 走向餘暉 22K的鬼島灣 一個政策是笑語一串 消磨許多時光 直到內鬥吞沒我倆在未來的希望 鬼島灣 鬼島灣 外婆的鬼島灣 有我許多的公職幻想 http://tinyurl.com/nkkch3 加班 血汗 外勞 人才荒 還有一堆慣老闆 ~外婆的鬼島灣 By KurakiMaki~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3.211.150 WMV:轉錄至看板 Gossiping 12/18 17:50

12/18 19:21, , 1F
好文
12/18 19:21, 1F

12/18 19:55, , 2F
結論:塊淘阿
12/18 19:55, 2F

12/19 00:28, , 3F
北美智權報出的都是好東西,優於中研院那些學者
12/19 00:28, 3F

12/19 12:20, , 4F
樓上黨工??
12/19 12:20, 4F

12/19 14:34, , 5F
北美報出的文不見得都好 但這篇我覺得不錯
12/19 14:34, 5F
文章代碼(AID): #1Gq3hgIl (Sal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