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為什麼Mario Mendoza很重要? [7]

看板Sabermetrics作者 (Creep)時間17年前 (2006/12/12 12:05),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從AVG/OBP/SLG和OPS決定取代層級 大多數的球迷在談攻擊能力時不會主動的提到像RC/27這一類的進階統計數字。長久以 來打擊率被視為攻擊能力的主要指標,而近年來上壘率及長打率也加入打擊率成為簡單衡 量球員表現的三圍。幸運的,我們可以用這三圍來估取代層級。把取代層級為R百分比的守 位(對大多數位置R=80%)和聯盟平均代入下列式子,然後算出P,取代層級的三圍就等於聯 盟平均三圍減去P: 25*OBP*SLG P=(0.1073-0.11*R)*(------------)^1/3 1-AVG 用例子來簡化這數學式。如果我們要找到左外野的取代層級,聯盟平均左外野手是 0.270/0.340/0.430,而RC/27=5.0。左外野手的取代層級是80%,所以我們把R=80%代入這 式子,得到P為0.033。我們得到了在這假設的聯盟左外野手的取代層級為 0.237/0.307/0.397,而這是比聯盟平均少0.033的AVG,OBP,SLG。 [*我的註解 將0.270 0.340 0.430的三圍跟R=80%代入這數學式 可得P=0.033018 因此取代層級就是 AVG=0.270-P OBP=0.340-P SLG=0.430-P =0.237 =0.307 =0.397 不過這數學式子後面的意義我還是搞不懂怎麼來的/_\ 可能是近似吧] Table 5-1.3列出在2005年每守位的取代層級。記得這取代層級只適用於2005,不適 用在其他年,因為棒球是會改變的。因此,在1968的取代層級──那時投手主宰聯盟── 在打者上會降低、投手卻會升高。 Table 5-1.3 2005年所有除投手外的位置的取代層級 ───────────────────────────────── 位置平均 取代層級 ────────── ──────────── 聯盟 守位 AVG OBP SLG AVG OBP SLG ───────────────────────────────── AL C .257 .313 .392 .234 .291 .370 1B .271 .343 .458 .228 .300 .415 2B .271 .323 .413 .240 .291 .382 3B .266 .329 .427 .234 .297 .395 SS .276 .331 .412 .244 .299 .380 LF .278 .333 .436 .246 .301 .404 CF .268 .322 .407 .237 .291 .376 RF .270 .332 .451 .237 .299 .419 DH .259 .337 .440 .226 .304 .408 NL C .250 .314 .388 .228 .291 .365 1B .280 .361 .483 .236 .317 .438 2B .276 .338 .414 .244 .306 .382 3B .274 .344 .442 .241 .311 .409 SS .264 .313 .378 .234 .283 .348 LF .272 .348 .457 .238 .314 .423 CF .275 .340 .437 .242 .307 .405 RF .269 .346 .456 .235 .312 .423 DH .249 .331 .383 .218 .300 .352 ───────────────────────────────── -- 如果我傷妳很深 那麼我向妳道歉 可是又有誰來向我道歉 今年聖誕節要一個人過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7.59

12/12 14:25, , 1F
簽名檔好像OP了
12/12 14:25, 1F

12/12 14:33, , 2F
沒op的...我都有在記我寫了啥
12/12 14:33, 2F

12/12 20:58, , 3F
看WW大的文已經直接按End了...
12/12 20:58, 3F
文章代碼(AID): #15VYg7W4 (Sabermetr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