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長照商業化,先減少疑慮

看板SW_Job作者 (居隱)時間9年前 (2015/03/20 13:27), 9年前編輯推噓3(4125)
留言30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s://f14mp5.wordpress.com/2015/03/20/1151/ <長照商業化,先減少疑慮> ※媒體發表版本: 今年二月十七日拜讀陳長文律師,於聯合報發表的<政策迷路 自己的長照自己救>投書 ,提到反對營利企業投入長照服務是個迷思,筆者曾從事長照服務領域,對此分享一些看 法。 雖現在台灣已有營利藥廠、保全公司在徵求社工,投入商品化的長照服務,但社福專業人 員長期服務弱勢民眾,看見其中不少民眾因為貧窮,連基本生存都有困難,更別說付錢用 各項專業服務,對社福政策有「去商品化」期待,以保障人的生存權益。 因此面對營利企業投入長照服務,不少社福專業人員擔心,營利長期照顧單位為確保營收 ,過度控制成本、縮減人力,造成所需設備不夠、工作負擔太重,影響服務品質;也擔心 服務訂價太高,排擠貧窮民眾使用服務機會。 尤其去年不少社工及相關科系學生,從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得知,兩岸服務業貿易協定 將開放中國大陸資金,投資長期照顧服務單位,而詫異這麼重要政策,身邊只有寥寥幾人 略知一二?一邊擔憂「黑箱作業」搞壞台灣社福體系,一邊集結抗議。 所以開放營利企業投入長照服務前,筆者建議這樣做,減少社福專業人員疑慮: 一、加強政策溝通:筆者希望官員宣傳政策、邀民眾參加政策說明會前,思考該如何宣傳 才會讓民眾知道。 二、訂定明確實用的倫理守則,改善專業教育:期待相關專業公會、科系,多跟實務工作 者討論,訂定更詳盡的倫理守則,並改善教學過程,讓學生思考該如何做,才可真正保障 服務對象權益? 三、調整評鑑方式:官員每隔幾年會請專家學者,定期評鑑長期照顧單位,以筆者的工作 經驗所知,現有評鑑標準多且嚴格。期待以後學其他行業,用「神秘客」制度突擊檢查, 減少作假問題。 四、用商業力量監督:像是邀媒體設立專欄,給使用長照服務的民眾投稿心得文,用平民 的角度,一起監督長照服務品質。 ※原作版本: 近日拜讀台北大學社工系教授助理教授王品,在蘋果日報發表的<財政惡化 政府只管發錢 嗎>投書,對長期照顧服務體系提出意見,想起一件事。 台灣某金控公司董事長曾在演講表示,參與「太陽花學運」學生都是社工系學生,對未來 就業充滿挫折感,才反對簡稱「服貿」的兩岸服務業貿易協定。 雖從經濟發展來看,可理解這位董事長的焦慮,但筆者大略了解實情,在此特別說明: 第一、不只社工參與「太陽花學運」: 比起台灣的大學其他科系,社工相關科系的數量、學生人數沒特別多;且帶頭發起的學生 ,是就讀其他科系,也證明不只有社工相關科系參與。 至於這位董事長以為,參與「太陽花學運」的,都是社工及相關科系學生,可能是研究單 位調查參與學生就讀科系時,恰巧是社工界集合抗議的時候,造成抽樣偏誤。 第二、社工憤怒的,是「黑箱作業」: 因為不少社工及相關科系學生,不知服貿開放中國大陸資金,投資長期照顧服務單位,直 到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發表專文,才得知此事。結果不少社工及相關科系學生,一邊詫 異這麼重要政策,身邊只有寥寥幾人略之一二?一邊擔憂台灣的社福體系被「黑箱作業」 搞壞,才會集結抗議。 第三、社工真正擔心的,是服務品質: 社福體系存在目的,是保障人的生存權益,因此傳統社福體系重視「去商品化」概念。 雖現在台灣已有營利藥廠、保全公司徵社工,投入長期照顧服務,變成一種商品。但社福 界擔心,營利性質長期照顧單位為確保營收,過度控制成本、縮減人力,造成所需設備不 夠、工作負擔太重,影響服務品質;也擔心服務訂價太高,排擠貧窮民眾使用服務機會。 另外筆者擔心,如中國大陸順利投資,可能借職權收集服務對象資料,另作其他用途,除 影響台灣安全,也違反社工專業倫理重視的保密原則。 既然這家金控公司有成立基金會,贊助民間社福團體,筆者在此邀這位董事長,一起思考 如何兼顧經濟發展,也確保社福體系的服務品質。 ※附註: 1.媒體發表版第一段所提,陳長文律師所作<政策迷路 自己的長照自己救>原文: http://udn.com/news/story/7339/713350 2.媒體發表版第二段所提,可參考<保全公司徵社工>。 3.媒體發表版第四段部分句子,是改編台灣藝人郭采潔的臉書留言,卻違反本人的「無障 礙作品」原則,在此說明「詫」的華語唸法為"cha",「寥」的華語唸法為「療」。 4.本人的部落格有說明「黑箱作業」新成語意思。 5.原作版第一段所提,台北大學社工系教授助理教授王品所作<財政惡化 政府只管發錢嗎 >原文: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1119/36216574/ 6.原作版第二段所提,可參考此報導: http://ppt.cc/c6Lh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133.2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W_Job/M.1426829263.A.AA9.html

03/20 15:31, , 1F
咦?報導是寫臺北大學助理教授,台大?
03/20 15:31, 1F

03/20 16:22, , 2F
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益?這哪位?
03/20 16:22, 2F
真的是看錯+打錯字=.=" 已修改完成~~ ※ 編輯: f14mp5 (114.24.133.238), 03/20/2015 17:57:59

03/20 21:51, , 3F
立意良善但很多是制度面的問題而不是靠以上做法可以解決
03/20 21:51, 3F
不知w大方便舉例嗎?本人也認為制度是重要因素, 因此曾用實務經驗,投稿<長照有品質?先從吃開始!>作品

03/20 22:48, , 4F
...附註五 王品老師是台北社工系的
03/20 22:48, 4F
多謝b大提醒...看來本人該吃葉黃素保養眼睛

03/21 00:16, , 5F
什麼讓你覺得社工憤怒的是黑箱?
03/21 00:16, 5F
版上發表6902號文後,就出現一系列的文章回應,甚至約集結抗議, 而本人是從林教授那次發文,才知道兩岸服務業貿易協定,也包括長期照顧服務...

03/21 00:19, , 6F
辦徵文監督長照品質?
03/21 00:19, 6F
其實本人製作此作品時,是想到幾種模式: 1.在發表使用心得投稿媒體領稿費,再放到部落格吸引人氣,搭配部落格廣告領收入 2.建立比較平台,可參考愛評網、google地圖的店家評價

03/21 02:43, , 7F
即使是社論的論述也要有所本 不應該靠想像來論證
03/21 02:43, 7F
推y大~~此作品是參考版上發文討論情形, 及萬育維教授所作《社會福利服務》課本,討論的「營利商業部門是新興的福利提供者」 ※ 編輯: f14mp5 (114.24.133.238), 03/21/2015 09:15:19

03/21 14:25, , 8F
用投稿當作監督機制一點保障都沒有 太多專業寫手可以
03/21 14:25, 8F

03/21 14:26, , 9F
買或是置入性行銷 再則 也有惡意攻擊競爭者的可能
03/21 14:26, 9F

03/21 14:28, , 10F
長照不是我的專長 但你提的這種監督方式弊遠大於利
03/21 14:28, 10F

03/21 14:29, , 11F
不覺得在去商品化的訴求下提出用商業力量監督很矛盾嗎
03/21 14:29, 11F
確實,不管哪個行業的監督、評論者,都很容易受影響而做出不當判斷, 不過其他行業已建立多重監督機制,作為互補並分散風險: 像是餐廳除面對衛生局、米其林評鑑,還得面對美食部落格版主檢視, 旅遊景點、旅館除面對觀光局評鑑,還得面對旅遊部落格版主檢視, 那長期照顧服務除面對社福官員評鑑,出事再面對媒體,還有什麼? 幾乎沒聽說檢視社福體系的部落格版主~~

03/21 15:53, , 12F
我看原PO不反商品化,而是認為要去除社工對商品化的疑慮
03/21 15:53, 12F
d大正解~~ ※ 編輯: f14mp5 (114.24.133.238), 03/21/2015 20:31:32

03/22 01:23, , 13F
你真的把部落格的功能過度誇張了...
03/22 01:23, 13F
這是本人想得到的其中一種方式,還有其他方式可用~~ 畢竟如要確保長照服務品質,得讓使用服務民眾<充權?增能?培力?>作監督, 連現有評鑑標準都提到這部分,只是"empower"的華文翻譯要用哪個好? ※ 編輯: f14mp5 (114.24.133.226), 03/22/2015 09:41:45

03/22 11:45, , 14F
衛福部應該要找大大去做他們顧問才對阿~
03/22 11:45, 14F

03/22 23:29, , 15F
看不懂
03/22 23:29, 15F
不知a大是哪個部分看不懂?本人樂意說明~~ ※ 編輯: f14mp5 (114.24.133.226), 03/23/2015 09:25:53

03/24 17:13, , 16F
這樣說吧!我在上居服督導員基礎訓練的時候,就有社福
03/24 17:13, 16F

03/24 17:14, , 17F
團體在做居家服務的單位督導就說,只要是居家服務,就一
03/24 17:14, 17F

03/24 17:15, , 18F
定是有利潤的(多少看各家的支出),單然居家服務只是
03/24 17:15, 18F

03/24 17:16, , 19F
服務只是長照計畫的一部分,但是標準皆然
03/24 17:16, 19F

03/24 17:17, , 20F
於其說長照商業化,不如說長照本身就有商業化的色彩,只
03/24 17:17, 20F

03/24 17:17, , 21F
是有社福的包裝,我不否認有些案家確實有社會福利服務
03/24 17:17, 21F

03/24 17:18, , 22F
的需要,但是本質就是有經過包裝的商業活動,別否認這點
03/24 17:18, 22F
以台灣現有社福體系發展來看,確實是這樣~~ 像是部分民間社福團體推出,只要一次捐多少錢,就送某項物品活動, 甚至整個經營管理、行銷方式,都參考營利企業做法, 所以部分民間社福團體有設定業績目標,要求員工定期報告KPI數據... ※ 編輯: f14mp5 (114.24.129.217), 03/24/2015 20:10:41

03/25 10:40, , 23F
反商業化確實是迷思,因為目前的制度就混合公有、營利、
03/25 10:40, 23F

03/25 10:41, , 24F
非營利組織在這個領域提供服務 我自己會先思考我們要把
03/25 10:41, 24F

03/25 10:42, , 25F
長照設定在普及式的福利還是殘補式 目前似乎努力的方向
03/25 10:42, 25F

03/25 10:43, , 26F
會是讓無力負擔市場價格的最弱勢者取得資源
03/25 10:43, 26F

03/25 10:44, , 27F
不過長照面臨的是費用過高且人口老化,可想而知會有一群
03/25 10:44, 27F

03/25 10:44, , 28F
比現在還多的人落入無力負擔的狀態 政府該怎麼解決
03/25 10:44, 28F

03/25 10:45, , 29F
不過長照也不是我的專長領域 可以請有鑽研這領域的人分
03/25 10:45, 29F

03/25 10:45, , 30F
析一下目前政策方向(似乎一直在爭論著?)
03/25 10:45, 30F
文章代碼(AID): #1L2w_Fgf (SW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