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科學史的轉型正義之作:《髒血》新書分享

看板STS作者 (貓空都是貓)時間7年前 (2017/06/04 18:43),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講座資訊】 講題│科學史的轉型正義之作:《髒血》新書分享會 日期│2017年6月10日(六)晚上七點 地點│永楽座(106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83巷21弄6號) 美聯社記者在1972年獨家披露:多年來,美國公衛署在阿拉巴馬州對黑人進行一項梅毒研 究 ──如果不對病人治療, 病況會如何發展。這是惡名昭彰的「塔斯基吉梅毒實驗」自 1932年正式啟動後第四十年。 James H. Jones 《髒血》一書,是對這項研究最深刻的紀 實與剖析。透過無數的歷史檔案與訪談資料,作者掀開種族與階級的雙重不平等迷霧,傾 聽受害者迫不得已的微弱呢喃,亦窺見加害者自以為義的平庸之惡。 仔細閱讀尷尬而使人不願面對的科學史真相,我們會驚駭地發現:標榜客觀與價值中立的 自然科學,竟蘊含這麼多偏見與刻板印象,標誌在種族與階級身分上;而光輝且立意良善 的二十世紀初期美國公共衛生運動,與當時醫界的歧視態度激盪,竟以「種族醫學」為名 ,結出苦澀的惡果。 菁英的醫師、博學的教授、熱切的官僚、服從專業權威的黑人護理師、被誘因吸引的黑人 受試者……當所有人都深陷產官學的共犯結構,也許沒有一個加害者是真正罪大惡極,卻 也沒有誰能擺脫道德責任──無論是聽令行事,或者為了追求「科學的榮耀」。非黑即白 的二元對立與究責個人的原子化思維,都過度簡化而無濟於「永不重蹈」;而灰色地帶裡 卻充滿了複雜的歷史細節、制度分析與道德推理,也迫使我們持續探問:這項研究因何而 起?為何(在盤尼西林發明之後)持續?如何終止? 這是一本科學史的轉型正義之作。當作者精確指出學術行政與納粹在權威結構上的相似性 ,一項所有學術研究者的道德義務誕生了:我們必須時時檢視手上的雙刃劍,是否沾染了 無力者的血漬而不自知。 -- 中國霧不散,島嶼天不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70.214.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S/M.1496573002.A.468.html

06/04 19:22, , 1F
推阿
06/04 19:22, 1F
文章代碼(AID): #1PC-HAHe (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