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男女有別的看病法

看板STS作者 (秋)時間19年前 (2004/10/04 10:41),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男女有別 美國醫學改革新主張 【編譯錢基蓮/譯自美聯社特稿】 男女有別,指的不只是生理結構的不同。愈來愈多科學家已體認到連重大疾病如心臟病、 肺癌,也會因性別的不同,而產生不同影響,因此醫師對患者的治療也應依性別不同而加 以調整。區別兩性的醫學已悄然開始革新美國的醫學。 美國醫學會期刊總編輯狄安潔莉絲說:「女性不同於男性,心理和生理皆有不同,我們必 須了解這些差異。」1999年出任這份期刊首位女總編輯的狄安潔莉斯說,她只刊載區分性 別差異的研究報告,除非研究的疾病只會影響男性或女性。 近幾個月來,美國出版了兩本新的教科書,首度強調醫學各個領域的性別差異。在美國醫 學會期刊發表的一份報告再次強調肺癌(不是乳癌)是女性頭號殺手的事實不受重視。美 國心臟協會也首次發行女性專用的心臟病預防指南。 美國衛生部今秋將針對骨質疏鬆症發表第一份報告。骨質疏鬆症影響的主要是婦女,因為 她們在更年期動情激素減少,所以造成骨質流失。但也有2成的患者是男性。 婦女衛生研究學會的馬慈說,區別兩性的醫學不是要淡化乳癌的重要性,而是強調「女性 不只是男性的肋骨。在此之前……沒有這個體認」。這個組織亟力擴展婦女衛生的定義, 強調婦女衛生不只是局限於乳房和生殖器官的所謂的「比基尼醫學」。 1990年代以前,科學家經常把婦女摒拒在藥學(包括藥品)研究的門外,主因擔心會影響 生育,同時也因為長期以來大家都認為男女除了性器官的構造外,生理結構都一樣。 然而,近來的發現顯示,性別、荷爾蒙、和生活型態可能是造成兩性有這麼多差異的原因 。例如,女性心臟病發時大都沒有胸痛的感覺,但比較會有倦怠感、類流感的症狀;不吸 菸的婦女得肺癌的比例高於不吸菸的男性,罹癌的年紀較輕,同時代謝致癌物質的方式也 不同於男性;女性得口腔癌的機率較低,但得自體免疫疾病的機率較高,如紅斑性狼瘡、 類風濕性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男性代謝部分抗愛滋病藥的速度,比女性患者快,所以 兩性用藥必須有所區別。 至於男女都會罹患的潰瘍性大腸炎和柯亨氏症,女性的症狀每個月都會發生變化,必須經 常調整用藥。 這兩種病都會損害消化道,嚴重時醫師還會切除部分大腸,患者必須戴著人工肛門袋。肯 恩說,她數年前受訓時,開始對治療兩性方法的不同發生興趣。「女性患者看到我,高興 的不得了,一股腦地告訴我她們以前絕不會告訴(男)醫師的事。」這些事包括月經對病 情的影響在內。 然而,以性別為基礎的醫學,仍有許多範疇有許多重要的問題無解,包括老化如何影響發 炎的腸症。肯恩說:「很多人告訴我,她們停經後,病情就緩解了。有的婦女則問我,可 不可以切除子宮,使病情緩解。這個問題對患者的生活品質影響甚鉅,然而卻從來沒有人 加以研究。」 【2004/10/04 民生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20.139.129.135
文章代碼(AID): #11OBXCgk (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