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吃高"心得分享 (走步影片分享)

看板STREET_BALL作者 (為政以德)時間12年前 (2012/07/12 13:52), 編輯推噓14(1409)
留言23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其實還是拿影片來看比較準, youtube這一系列的影片很有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coUc6K-g9k&feature=related
這個影片1'09秒就是很有問題,但被抓又常常會不服氣的, 作動作的人會認為「我是移動時『一起下球』」, 但事實不見得如此。 而偏偏這一步,會讓切入順暢很多。 上述影片1'42也是作動作者很容易沒有發現自己已經走步的動作, 有時候會被人家說是換軸心,不過這個詞很爛, 因為常常會更讓人一頭霧水。 這動作多半是切入前沒有站穩或軸心腳先滑動了一下。 3'01秒則是我在原U大推文中所說的,在行進間很容易犯的錯誤, 偏偏這一步也很容易引發爭議, 作動作者會覺得「我只是動作快」 囧 上面這段影片有趣處是在於,它常常會使用兩種看起來很像的動作, 但些微處的差異決定了是不是走步違例。 例如0'30那球跟1'47秒的就很像,但後者就是違例了。 當然,在街頭球場的現實情況,因為差距很些微,而街頭沒有裁判又無法倒帶, 所以結局往往是各說各話。 但是規則是怎麼樣,這個是大家必須清楚且有共識的, 這跟喊得人弱不弱,是不是阿伯無關, 有人就是能快得乾乾淨淨;有人就算動作很慢還是會違例。 畢竟,對規則的理解跟球技強弱實是兩碼子事。 最後附上FIBA的travelling的14分鐘講解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NRXBJOWpQk&feature=related
從42秒到第三分中的LBJ快攻, 這幾個play說明並不是接球時的每個動作都是「雙腳著地」。 (不過如果看最上面第一支的影片,它第一個play其實表示還是有一定的裁量空間。) 至於三分鐘到四分半的才是常常被公園阿伯抓, 但明明就沒有走步卻有理說不清的--「投籃時,軸心腳再著地」原則。 不過這類動作多半是籃下腳步、翻身後假晃的動作, 而非一開始討論的切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96.83

07/12 14:13, , 1F
Good 影片
07/12 14:13, 1F

07/12 14:35, , 2F
3分1秒的確是走步 下個洞作用左手下球就沒有
07/12 14:35, 2F

07/12 14:37, , 3F
3分38秒那個以規則文字敘述是沒走步 可是如果在外面使用
07/12 14:37, 3F

07/12 14:38, , 4F
就有的爭論了....
07/12 14:38, 4F
規則中travelling的 " while moving"的第三個黑點, 「收球後,以一腳起跳後,兩腳著地,此時任一腳不得為軸心腳。」 也就是做3'38秒動作。 這招在著地後、跳起來之前,不能再做出試探步等移動腳步的動作。 基本上,3'38秒是很特殊的規則,所以文字也打上「不建議在比賽中使用」, 這個特殊的動作跟Ginobili去年向後跳的buzzer beater有異曲同工之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zI5wJBVkBk

07/12 15:13, , 5F
請問一下1:47為什麼不合法= =
07/12 15:13, 5F

07/12 17:18, , 6F
因為他在原地小碎步跳一下吧 兩腳都滑動了
07/12 17:18, 6F
正確

07/12 17:57, , 7F
請問44秒那裡為何算走步 謝謝~
07/12 17:57, 7F
文字的說明配上那一球, 他主要在講旋轉時的左腳並沒有穩定的在地板上,1'03秒旁白說now的時候, 左腳有離地。 該片段並未論述「轉身後」的動作, 問題是發生在「轉身時」。 打這一篇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有個想法, 大家可以看一下影片與FIBA的,先自己吹看看,然後再看看影片給的解答。 我自己的判斷是「應該吹哨」但「沒有吹哨」的情況比較多, 很少是「吹哨」但「吹錯」的, 也就是我漏抓的遠超過抓錯的,我想大部分版友應該也是如此。 所以,當我在街頭被別人抓動作,尤其是切入的的時候,我大多會乖乖交出球權, 因為我沒有被抓到的動作應該更多 XD ※ 編輯: NorthernStar 來自: 180.176.96.83 (07/12 18:47)

07/12 19:25, , 8F
很好的教材,不過在外面還是睜一隻眼避一隻眼吧~
07/12 19:25, 8F

07/12 19:42, , 9F
推一個
07/12 19:42, 9F

07/12 20:21, , 10F
3:38秒那個在空中單腳收球再雙腳墊 其實可以看成就是軸心腳起
07/12 20:21, 10F

07/12 20:21, , 11F
跳 要雙腳同時著地 且都不能再移動當軸心腳
07/12 20:21, 11F

07/12 20:22, , 12F
跟影片前面解釋的軸心腳起跳要雙腳同時落地且不能移動一樣
07/12 20:22, 12F

07/12 20:23, , 13F
然後manu這球其實我覺得它比較像起跳後在空中才收球
07/12 20:23, 13F

07/12 20:23, , 14F
或是軸心腳起跳雙腳同時著地也可以 看收球時機 這球我也問過
07/12 20:23, 14F

07/12 20:24, , 15F
N大舉的這系列走步影片很棒 把所有例子都詳細解說了
07/12 20:24, 15F

07/12 20:36, , 16F
07/12 20:36, 16F

07/12 21:55, , 17F
07/12 21:55, 17F

07/12 22:19, , 18F
Push
07/12 22:19, 18F

07/12 22:37, , 19F
感謝N大整理, 但依據比例原則, 恐怕這種違例重要性仍在
07/12 22:37, 19F

07/12 22:37, , 20F
肢體碰撞之後, 對走步有疑慮的, N大這篇應該可以解決大
07/12 22:37, 20F

07/12 22:38, , 21F
多數的困惑~~~ 讚!!
07/12 22:38, 21F

07/12 23:31, , 22F
推dsp大所說,之前有人喊這個不知道怎麼解釋
07/12 23:31, 22F

07/12 23:44, , 23F
有影片解釋真的太棒了!
07/12 23:44, 23F
文章代碼(AID): #1F_cOvV3 (STREET_B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