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僑委會泰北海外教育役建華高中(一)

看板SMSlife作者 (汪汪)時間8年前 (2015/10/11 13:34), 8年前編輯推噓9(9021)
留言30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泰北建華高級中學 大家好,我是T140僑委會前往泰北服役的替代役男,我所分發到的學校是建華高中, 有鑑於這一方面的資訊不太多,再加上台灣人對泰國在知識上普遍沒有深入的理解, 所以覺得有必要寫一篇文章來說一說我這些時間的經歷和心得。因為每個人需要的 資訊不同,所以我將文章以問答的方式呈現,並分門別類,從各位可能會有的疑問, 來嘗試涵蓋整體概況與個人心得,各位請選擇需要的部分來看就好了。 (一)概論篇 為什麼泰國人學習華語? 泰國學習華語的人口與年俱增,不過每個地區學習的主要目的不盡相同。 先說說各位比較熟悉的曼谷好了,在曼谷有大量的華語補習班和華語學習 者,原因多是出於經濟考量和風潮。由於台商、中資、華人遊客大量湧進 泰國,華語的經濟效益因此醞釀了一股學習的潮流,再加上泰國王室的二 公主,這幾年對華語的大力提倡,結果華語在曼谷便成了英語之後,曼谷 人會考慮學習的外語。 相對之下,個人認為,在泰國北邊的華人,則多數是因為身份認同而學習 的。泰北的華人移民歷史複雜,複雜到可以寫一本專論了,不過就組成而 言,泰北華人大部分是雲南人。曾經我問學生,你是泰國人嗎?土生土長 的學生很有自信地回答,「不是,我是中國人。」也有學生保守一點說 「是泰國人,也是中國人」,姑且不論他們所謂的「中國」指涉內涵為何, 他們這樣的認同來自於家庭,也來自於教育體系,這讓他們在泰文制式教 育以外,還願意將晚上的時間花在學習華語上。 不過這樣的「中國認同」,也在減弱當中,在有心人士的口中成為「泰化 嚴重」(你將常常聽到)。個人認為,這樣的評論很刺耳,而且是以一種 「大中國中心」思想來評論在地現象,很要不得。文化本來就是流動的, 兩個文化圈交集以後,本來就會讓兩樣文化現象共存,再加上建華地處文 化疆界,本來就存在多種可能性,在這兒不僅華、泰文化圈,甚至於緬、 阿卡、馬林巴等等文化圈都在這個地方有所交集,而且有多彩的呈現。與 其站在「中國中心」的角度批判,然後暴露無知,為何不要好好欣賞他人 的差異呢?這樣在泰北會活得開心一點兒。 為什麼華校找的是臺灣人不是中國人? 好的,這個問題在根本上也是認同問題。就我所待的建華高中來說,董事 會、校長、主任等人,確實都認同自己的中國血緣,不過他們認可的「中 國」,是以「中華民國政府」為代表的中國,非常早期國民黨的思維模式, 在其它華校甚至有些校長還有國民黨黨員的身份。這點在教育上的影響是 什麼呢?很簡單的一點就是他們從臺灣找老師,認為臺灣來的老師比較 「正統」,中文也比較好(似乎是因為比較懂文言文?) 這樣的思維模式也滲透到了學生身上。有一次和幾個泰文老師一起幫忙了 社區的華語推廣課程,來參加的人都是小學生,幾乎都不會說華語。我請 了一個很優秀的建華學生當我的泰文翻譯,一開始他向各位小朋友介紹我 的時候,他就說了很多話,我覺得有點浪費上課時間,我跟他說,「你不 用特別介紹我啦,反正才上一個小時的課而已,不認識也不打緊。」他回 答,「老師!不行!我要讓他們知道你是從臺灣來的,教的是最正統的中 文!」聽了我真的一瞬間茫然了,什麼時候我說的華語是最正統的?我從 臺灣來能教的就只是臺灣習慣、擅用的語彙,何德何能我因此就是「最正 統」? 有的時候我覺得在這裡教書最大的問題,是我必須獨自一人面對如此龐大 的「中華民國」思維,那些明明知道它已經過時、愚昧和盲弊,在臺灣也 已經算是被年輕一輩唾棄的思維體系,一種勢必且正在被淘汰的中國認同。 然而,這樣的思維卻又真真實實是當地人賴以生存的認同體系,深入意識 最底層,反駁了這些便等同於徹底否認在地人的文化基礎,不反駁,我內 心更痛苦。 但是,這個問題,直到我離開的那天,還是無解。 僑委會是什麼?在泰北的角色又是什麼? 講僑委會以前,我想先離題說說孔子學院。孔子學院是中國政府管理對外 華語教學的專門機構。中國動用國力,不惜砸大錢編教材、補助老師、發 獎學金等等,每年預算人民幣好幾個億,在在都是為了透過推廣華語來影 響中國境外的華語學習者,讓他們對中國政府有好感,甚至於認同中國的 政治。 大家都聽過孔子學院的惡行惡狀,但很少聽到孔子學院教出來的學生,究 竟是什麼樣子?以前在臺灣的語言中心教書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印第安 納州大學的大二生,該所大學的中文系算是美國數一數二的,也設有孔子 學院,該生就在孔子學院的薰陶下學習了二年的華語。有一天豔陽高照, 他一走進教室就說,「中國都這麼熱嗎?」我回答,「中國熱不熱我不知 道,不過臺灣的夏天一直都是這樣的。還有臺灣不是中國。」那個學生聽 了翻白眼,說了一句「whatever」。很典型的自大美國人,但老實說我不 怪他,因為他接觸到的教育體系確實認為中國與臺灣,前者指國家,後者 是省份,一時間聽到異議大概也不知道怎麼反應。 要是你覺得孔子學院的行為可恥,那麼你知道僑委會也做著一樣的事嗎? 把僑委會看成臺灣縮小版的孔子學院,其實很好類比。因為僑委會一樣也 用教育為手段,來形塑泰北學生的認同,一樣送老師到泰北、發獎學金、 招募學生到臺灣唸書。只不過僑委會的預算沒有孔子學院多,沒有孔子學 院來得有規劃,而且幾乎都是不懂教育的公務員在策劃,導致送出來的老 師品質良莠不齊,編出來的教材讓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完全不合格,大量的 補助款甚至於被某些泰北華校貪污也不知情,種種問題在僑委會看來── 套一句專員的話──「這都是為了讓他們對中華民國有認同感,以後可能 需要他們的幫助也不一定」。 怎麼每次想到我家的稅金,就如此被僑委會亂槍打鳥地投入泰北深山,就 氣得咬牙切齒。 跟替代役男接觸的僑委會負責人們有什麼特色?第一、無知到令人同情。 比方說,我曾經問專員「為什麼泰北的華校要從臺灣找老師?」「因為當 地缺老師,從臺灣找比較方便而且品質也比較好。」這句話的邏輯在我到 任建華高中幾個月以後,就發現很有問題。因為華校不缺老師,找不到老 師是因為當地教師薪水過低(六千到一萬泰銖/月),導致大多數人不願 意留下來從事教育。另外,華校從臺灣送老師過去,看似是成本很高的一 件事,真要找外地人的話,為什麼不直接從鄰近地區找比較實際呢,比方 說緬甸、清邁,甚至於曼谷?這些地區都有大量的華人、大量的華語老師。 而華校從臺灣招募老師,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老師都是「最廉價的」, 沒錯,薪資僑委會支負、機票僑委會補助,華校只需要負責食宿就好,考 量到當地生活費之低,算下來,華校實際上每個月只需要支付三千到四千 泰銖,比從當地找老師還要便宜,何樂而不為?至於品質部分,對華校來 說不是重點,而對僑委會專員來說:「我們沒有這個篩選機制」,最終受 害的還是學生們。那麼,既然邏輯缺陷明顯,為什麼專員還會冒出那麼一 句話呢?因為專員從來沒來過泰北,也沒教過一天書,這種感覺就像聘了 一個看了一百場游泳比賽的人,來當奧運教練一樣,很好笑。 第二、公務員都是怕事的。先講兩個小故事。在暑假(四月)快到的那段 時間,專員一直透過校長們暗示我們應該回臺灣,有十八天的假。因為我 不是容易想家的人,所以就直接留在泰國沒回去。退伍當天專員還一直耿 耿於懷,想要刺探出為什麼我不回家,理由是因為,安全沒有人可以負責。 另一個故事發生在退伍前幾天,因為機票的問題,我退伍當天晚上住在朋 友家,退伍後的隔一天(9/3)才到僑委會拿退伍令。當負責人們發現這 件事情的時候,專員透過line來提醒我,9/3就沒有有保險了,一定要特別 小心安全,過不久駐泰的負責人也來訊「萬事小心」。天啊,我在台北也! 是擔心我搭捷運掉下去,還是有飛機衝撞我是嗎?怎麼我覺得,我在泰北 的時候,時速一百的高速公路,人們不但直接橫越馬路,還膽敢不戴安全 帽逆向行駛,這樣還比較危險? 所以請記住,公務員都是怕事的,他們就怕你死掉(這點很煩人,卻也是 僑委會的弱點),還有,僑委會不是你的朋友,你和僑委會打交道的時候, 公事公辦,有法條用法條(熟讀!),沒有法條可以保障你的時候,就要 想好辦法自保。 因為很重要所以再說一次,僑委會不是你的朋友。 建華高中的基本狀況怎麼樣? 建華高中,全名建華綜合高級中學,位於泰國北邊的小村子滿堂村,相當 接近泰緬邊境,具體上只要往北開車二十分鐘,就能到達知名的泰緬邊境 (劉德華的《門徒》也曾經在這裡拍攝)。 建華高中的交通應該算是華校裡面數一數二方便的,因為位於平地,到 Makro或是其他批發商店,騎腳踏車四十分鐘,坐車十五到二十分鐘。到城 區的話,大概一個小時的車程。有的時候我和同事們會一起出遊,到哪裡 都算方便。 需要特別一提的,建華高中跟建華中學是兩間不同的學校,雖然位置臨近, 也隸屬於同一個董事會,不過就學制上以及管理上而言,是三樣體制:建 華中學、建華高中中文部、建華高中泰文部。三個體制各有各的校長、老 師、學生,其中老師與學生重疊的性質很高,一個老師可能同時在三個地 方見兼課,一個學生可能同時念泰文部,又念中文部。 不過簡單來說,建華中學的學制從幼稚園到中學三年級,而建華高中只有 高中部,7:00到15:00是泰文部上課,18:00到21:30是中文部上課(再加 上週六的08:00-12:30)。建華高中中文部,與其說是高中,不如看成高 職比較合適,因為中文部一年級三班不分科,二、三年級各分四班,分成 商業班、資訊班、師範班、華語班,學生約200人。另外,建華高中泰文部, 具體的狀況我不太理解,因為平常不太有接觸。 建華高中使用的教材,是僑委會免費從臺灣運送過去的教材(但學費單上 卻列有課本一項,不知道錢到哪裡去了?)這些教材都是臺灣高中生或高 職生使用的課本,基本上很不實用,因為社會背景不一樣,再加上學生華 語程度還不夠,所以面對一門學科,比方說電腦,學生會有雙重困難,一 是知識上的問題,比方說他可能不知道「去背」或「浮水印」是什麼功能。 二是語言上的困難,比方說曾經有學生看著「行距」,唸成「ㄒㄧㄥˊㄐㄩˋ」, 這樣的問題在教學上是最難克服的,請你想想,以你現在的泰文程度來念 這篇簡單的課文 http://readingthai.wisc.edu/Volume1/1foodcenter.pdf 你懂最上面兩行嗎?即便很努力查字典、知道了怎麼念以後: Bot thii nueng rueng soon aa haan 可是意思你懂嗎?意思很簡單: 第一課 美食廣場 舉這個例子,主要是想讓各位理解,在建華的學生,他們面對的問題就是這個, 很多時候他們知道內容,但就是語言上的困難使得他們學習有障礙。關於學生 的學習狀況,我會另闢一個問題來說明,這兒就只能先給各位一個概念。 講回來僑委會的教材,因為是給臺灣學生使用的,所以不但在內容上與當地有 落差,連語言上對學生來說都過於困難,因此上起課來很痛苦。既然這樣為什 麼不要換教材。很簡單,對華校來說,有免費的為什麼要自己花錢買新的。對 僑委會來說,因為他們可以算是對教育一竅不通,所以他們認為使用臺灣課本 可以加強泰北學生的認同感(光憑這點僑委會就輸給了孔子學院,孔子學院可 是特別針對學生的國情、語言、文化,來特別編纂教材的呢,僑委會加油好嗎 !),殊不知這教材導致上課成效差得要死,對認真的老師來說,每次上課都 是一種精神折磨。 --- 我想概論篇大概就說到這裡,接下來還會有生活篇(食衣住行育樂)跟其他篇 (建議事項與觀察),因為最近工作有點多,所以可能出篇的速度沒有辦法很 快,不過我盡量在各位前往泰北以前寫完。另外,有問題的話,可以留言在下 方,我會一併在相關主題裡面回覆。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5.81.22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MSlife/M.1444541657.A.AE6.html

10/11 13:41, , 1F
感謝學長的分享
10/11 13:41, 1F

10/11 13:42, , 2F
耶我第一名
10/11 13:42, 2F

10/11 13:42, , 3F
可惡XDDDDDDDDDDDD
10/11 13:42, 3F

10/11 13:43, , 4F
拍拍,不要難過XD
10/11 13:43, 4F

10/11 13:57, , 5F
對了,另外想補充,當地老師薪水低,泰方對外統一的說法
10/11 13:57, 5F

10/11 13:57, , 6F
都是學校沒有錢,可是過去一年,泰北華校們年年建大樓,
10/11 13:57, 6F

10/11 13:58, , 7F
僑委會號稱13億經費有十分之一投入泰北,另有各界捐款,
10/11 13:58, 7F

10/11 13:58, , 8F
所以是真的沒錢嗎?我也不知道。
10/11 13:58, 8F

10/11 14:14, , 9F
謝謝學長的分享 期待續集
10/11 14:14, 9F

10/11 15:07, , 10F
台灣老師各個熱血 搞翻轉教育 卻沒人想去泰北教書 只能
10/11 15:07, 10F

10/11 15:08, , 11F
強迫廉價的替代役去
10/11 15:08, 11F

10/11 15:17, , 12F
樓上搞錯重點了吧,沒有人強迫替代役去,我們的分享只是
10/11 15:17, 12F

10/11 15:18, , 13F
以後想來這裡服務的學弟更了解當地情形。
10/11 15:18, 13F

10/11 15:18, , 14F
另外,沒人想去泰北教書,跟台灣有什麼關係,是泰國學校
10/11 15:18, 14F

10/11 15:18, , 15F
的問題吧。
10/11 15:18, 15F
※ 編輯: Boubou8 (27.55.81.226), 10/11/2015 15:20:32

10/11 15:23, , 16F
@deepwoody 其實還是有些人很願意到泰北教書,我就遇到幾
10/11 15:23, 16F

10/11 15:23, , 17F
台灣偏鄉也沒啥老師想去 呵呵
10/11 15:23, 17F

10/11 15:23, , 18F
個,不過他們要面對的問題是另外的問題。套一句TFT的話:
10/11 15:23, 18F

10/11 15:24, , 19F
「偏鄉教育,只有熱情是不夠的,專業才能解決問題。」
10/11 15:24, 19F

10/11 15:25, , 20F
因為那些人多只有熱情,不過沒專業,所以反而惡化問題。
10/11 15:25, 20F

10/11 15:32, , 21F
老師只會要求減少班級學生數 冗員一堆 沒人想去偏鄉 靠
10/11 15:32, 21F

10/11 15:32, , 22F
非他們所說的「教育界」人士幫他們代勞偏鄉教育 自己爽
10/11 15:32, 22F

10/11 15:32, , 23F
爽領所得替代率破百的退休金 簡直爽翻了
10/11 15:32, 23F

10/11 23:17, , 24F
某專員除了空話就說不出什麼具體的東西了
10/11 23:17, 24F

10/11 23:18, , 25F
華人的劣根性在泰北表露無遺
10/11 23:18, 25F

10/11 23:21, , 26F
忽然想到某些人說過阿卡、拉祜等少數民族都是漢族
10/11 23:21, 26F

10/13 07:36, , 27F
冗員一堆+1 下單位看到各種資源浪費,慶幸我只要看一年
10/13 07:36, 27F

10/14 23:17, , 28F
僑委會絕對不會站你們這邊的,你發生任何事情他們都會覺得
10/14 23:17, 28F

10/14 23:18, , 29F
都是你的錯。
10/14 23:18, 29F

11/18 16:41, , 30F
曾去泰國當交換學生推
11/18 16:41, 30F
文章代碼(AID): #1M6VJPhc (SMS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