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宣]「動員與網絡!科技、性別與南方的亞際갠…

看板SHU_PRAD98作者 (兔子夫婦 )時間13年前 (2010/10/03 03:2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動員與網絡!科技、性別與南方的亞際流行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Becoming Mobilized and Networked! Technology, Gender, and Inter-Asia Popular Culture in the South □■□■□■□■□■□■□■□■□■□■□■□■□■□■□■□■□■□■□■□■ 研討會簡介 會議日期:2010年10月29、30日(星期五、星期六) 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大樓三樓第一會議室 主辦單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研討會網頁:http://mobnet2010.blogspot.com/        (含研報名連結、研討會議程、讀書會和電影放映時間)   註:   1、參加研討會者酌收報名費100元,參加讀書會、電影會則不必繳交。 2、本研討會於收到報名表後將以e-mail回覆確認,若未收到e-mail回覆者,請主動與我    們聯繫。   3、如有任何變動,將於研討會網頁http://mobnet2010.blogspot.com/ 公布,不再另行 通知。   4、若報名後無法參加,請務必告知,謝謝! 連絡電話:02-7734-5421 讀書會與電影放映會 為了能夠讓有興趣參加研討會的朋友能跟印度、泰國、澳洲三地來訪的學者與發表人有更深 入的討論,我們策劃了幾場讀書會和電影放映會,一起做點功課,閱讀三位主講人的相關著 作,觀賞四部印度「托萊塢」(Tollywood),即泰魯固語(Telugu)電影工業所生產的賣 座片子。 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寄信到我們的會議專用信箱:mobnet2010@gmail.com 註明: (1) 您預計參加的活動與日期 (2) 您希望接收讀物的方式(紙本或是PDF檔) (3) 聯絡方式(電話與email,如希望收到紙本,請附上地址)                  研討會主旨 動員(to mobilize)除了組織、資源調度之外,還有採取行動的意思。雖然習慣上「動員 」經常指稱軍事或傳統政治的組織過程,但是新社會運動和流行文化的實踐也涉及了物質、 符號及集體資源的調動重組(mobilization),諸如勞力,產品,甚至是組織與產業。在此 條件之下,行動科技與媒體(mobile technology and media)適時的啟動我們重新認識「 流動」(mobility),它除了是一種社會結構中身份、階級流動的權力之外,還是一種在文 化地理及經濟位置間移動的權利。在複雜的在地情境中,各種認同主體開始面對鬆動、游移 (become mobilized)的可能,特別是在自我定義和跨在地經驗比較的過程裡。最後,無論 是動員、調動重組、流動、移動還是行動,這些詞彙都承接了某種群眾(mob)的社會想像 ,其「烏合之眾」之焦慮更是提醒著我們流行文化中排擠、污名化他者的歷史,以及眾生重 組的火花。 我們邀請到印度、泰國、澳洲三位充滿研究能量的學者參與(S.V. Srinivas, Centre for the Study of Culture and Society; Ubonrat Siriyuvasak,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Larissa Hjorth, RMIT University),也邀請這三地的碩博士生加入,期望在亞際(Inte r-Asia)的脈絡裡做區域內的學習與對話。我們期待能看到各種「南方」定義中的文化與社 會,並促進年輕人、研究生、藝術人、文化行動者、學術人之間的學、教、做、活。本研討 會誠摯的邀請您參與!  研討會議程 2010.10.29(星期五) 9:00-9:30 國際學術研討會進場 9:30-10:00 開幕儀式 10:00-11:10 ◆主題演講一:流動的群眾:電影作為一種大眾主義形式         主講人:S.V. SRINIVAS(印度班加洛文化與社會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         主持人:林文淇(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副教授)         回應人:魏玓(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 11:10-11:30 休息時間 11:10-11:30 Coffee Break 11:30-12:50 發表場次一:電影實踐與動員 ◆初探「移工電影」在台灣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意義與困境; ──陳雅萱(國立中正大學) ◆天堂的孩子:後新浪潮世代與美學的動員 ── Parichay PATRA(印度賈達柏大學) ◆亞際離散世代的流動青年如何向同儕用電影說故事─澳洲墨爾本的個案          研究——Sky CROMPTON(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         主持人:郭力昕(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回應人:黃宗儀(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12:50-14:15 午餐時間 14:30-15:40 ◆主題演講二:年輕消費者的虛擬表意網絡與流行文化的動員         主講人:Ubonrat SIRIYUVASAK             (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傳播藝術學院副教授)         主持人:劉昌德(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回應人:楊芳枝(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15:40-16:00 午茶時間 16:00-17:20 發表場次二:流行音樂的區域與全球網絡連結         ◆翻唱曲的政治經濟學:改編自韓國曲的國語流行歌          ——盧開朗(國立政治大學)         ◆傳統文化跨界混種、創新再造的案例試析:以電音三太子為例          ——林柏安(世新大學)         ◆英搖在台灣:樂迷的風格實踐與集體認同          ——黃凱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主持人:何東洪(輔仁大學心理輔導系副教授)         回應人(1):申鉉準(韓國聖公會大學東亞研究所教授)         回應人(2):Viriya SAWANGCHOT              (泰國Wathanasala文化研究中心共同創辦人;               國立皇家瑪希隆大學亞洲語言與文化研究中心兼任講師) 17:20-18:00 Happy Hour 18:00-20:00 晚餐時間 2010.10.30(星期六) 10:00-11:10 ◆主題演講三:「感情的事難以說清」:社會性媒介與情感科技時代下的 流動親密性與創意         演講者: Larissa HJORTH (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創意媒體研究系所副教授) 主持人:胡綺珍(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副教授) 回應人:張玉佩(國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 11:10-11:30 休息時間 11:30-12:50 發表場次三:科技中介與動員         ◆移動之房:南韓首爾地下鐵的共享視覺風景          ——Jung Youn MOON (澳洲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         ◆永恆緊急狀態下的知識公民:群眾資源動員的群眾破壞力量          ——Arthit SURIYAWONGKUL(T泰國國立法政大學)         ◆女性對世足賽的科技使用研究:以第十八、十九屆2006-2010年為例          ——吳裕勝 (世新大學)         主持人:方念萱(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回應人:劉世鼎(澳門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12:50-13:00 Closing Remarks 信箱: mobnet2010@gmail.com其他會議相關問題,也都歡迎來信詢問。 ■□■□■□■□■□■□■□■□■□■□■□■□■□■□■□■□■□■□■□■□ □ ■ ■ 本研討會誠摯的邀請您參與!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01.83 ※ 編輯: KeiYoi 來自: 114.42.101.83 (10/03 04:17)

10/10 12:06, , 1F
TVClass
10/10 12:06, 1F
文章代碼(AID): #1CfuSPZV (SHU_PRAD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