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科幻世界中的大國崛起

看板SF作者 (衛星不落帝國)時間11年前 (2012/09/14 22:45),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科幻世界中的大國崛起* http://cn.nytimes.com/article/culture-arts/2012/09/14/cc14scifiction/ 陳楸帆為紐約時報中文網撰稿2012年09月14日   九月初的芝加哥依然有幾分悶熱。在8月30日至9月3日的短短五天裡, 它迎來了一群頗為惹眼的訪客。白天,他們胸前佩戴著藍色胸牌,垂掛著五顏 六色的緞帶標籤,上面寫著諸如“不要驚慌”、“42”、“我的天,那兒全是 星星”等令局外人迷惘的字句,裝扮成精靈、吸血鬼、星際迷航宇航員、黑武 士或者維多利亞式怪客,出沒於芝加哥河南畔的君悅酒店得各個角落。   這些人中的大多數頭頂銀髮,身形肥胖臃腫,甚至已經行動不便,只能依 靠助行車遊蕩於酒店東西雙塔的地面及地下各層;有的卻頗為年輕,共同的, 他們有張亞洲面孔。兩組人馬相映成趣。   他們參加的是世界科幻大會(WorldCon),這已經是芝加哥第七次舉辦,因 此本屆大會遵照傳統被稱為“ChiCon7”。第一屆科幻大會可以追溯到1939年 的紐約,一次小規模的同好聚會,第二年便移師芝加哥,至今已舉辦了70屆。 就像四年一屆的奧運會,許多城市為了爭奪世界科幻大會的舉辦權,在會場中 展開激烈的推廣拉票活動,2013年花落德州的聖安東尼奧,2014年將移師倫 敦,目前正在爭奪的是2015年的主辦權。   今年有超過4300名美國幻迷註冊了大會,另有超過840名來自其他國家 的註冊參會者,參會者每人根據年齡支付由75到230美元不等的會員費,同 時每天在會場都會有當日入場券出售。所有註冊成功的參會者都有資格為9月 2日晚頒獎的“雨果獎”投票——這個獎項被稱為幻想文學界的奧斯卡獎, 1953年為了紀念傑出的美國第一本科幻雜誌《驚奇故事》創始人、現代科幻小 說奠基人——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而設立。   世界科幻大會一向是以歐美為中心,從歷史上的舉辦地點可見一斑,這固 然與英語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絕對強勢地位密不可分,同樣與科幻小說這種類 型文學伴隨工業革命進程誕生髮展的歷史背景息息相關。   然而今年的世界科幻大會中,“中國代表團”十分引人矚目。這是中國首 次有組織地參加世界科幻大會並設置相應議程,與會人包括從事科幻教學評論 長達二十年的大學教授吳岩、科幻作家北星、夏笳、郝景芳、我本人,以及科 幻翻譯者汪梅子,忠實的科幻迷渦渦頭、Tiberium等。這個小型代表團平均年 齡較輕,頻繁出現於與中國相關的論壇中,坐在講台上,操著不太熟練的英文 與白髮蒼蒼的台下讀者交流著關於科幻的看法。   原本作為最重要一環的《科幻世界》出版社社長萬時紅、主編姚海軍及編 輯部主任楊楓一行,由於簽證原因未能成行,成為本次中國科幻代表團的一大 遺憾。這本創刊32年的中國雜誌號稱是“全世界發行量最大的科幻雜誌”, 事實上,它巔峰時期每期40萬的發行量讓所有歐美科幻奇幻雜誌出版人驚呼 “不可思議”,即便是美國最主流的三大科幻雜誌之一《阿西莫夫科幻小說》 也僅僅在月發行量一到兩萬之間艱難徘徊。   如今的世界科幻大會已經不僅僅只是科幻的盛會,它更涵蓋了奇幻、恐 怖、青少年小說、架空歷史等等文類/亞文類,被統稱為“推測性小 說”(Speculative Fiction),事實上,這些衍生文類在銷售市場上的表現已 經遠遠強勁於原教旨主義科幻迷們堅守的“核心科幻”,《哈利波特》與《飢 餓遊戲》系列書籍及改編電影的瘋狂暢銷便是最好的例子。   於是便有了同一時間在亞特蘭大舉辦的DragonCon,頗有一番和WorldCon 打擂台的意味。DragonCon是全美最大的多媒體及流行文化展。該展涉及科幻、 遊戲、童話、連環畫、文學、藝術、音樂及電影等。在展會期間,晚上的盛大 宴會是一大亮點。上千人化裝成自己喜愛的角色,相互嬉鬧,熱鬧非凡。據說 今年的參會人數達到了3萬5千人,搶走了不少著名作家和青少年人氣,相比 之下固守傳統的WorldCon現場顯得有些“老弱病殘”。   在五天中,WorldCon密集安排了超過870項的議程活動,但豐富的議程難 掩形式上的落伍感,有投影設備和麥克風的會議室屈指可數,多數場合便是一 杯冰水、一本書開聊,有的是老年粉絲們的討論熱情,缺少足夠吸引青少年的 科技感和互動參與。   在中國最大的科幻論壇、成員多達35000人的豆瓣網科幻小組裡,一位參 加大會的資深科幻迷Tiberium說:“從這次科幻大會的與會者來看,西方科 幻書寫已經衰落了,到場的大半是大叔大媽爺爺奶奶級別人物。中國科幻到場 的全都很年輕,他們指望我們呢……現在他們對中國科幻非常有興趣,'因為 所有的事情在同時發生',我們是未來。”   彷彿是在驗證他的這種說法,雨果獎、星雲獎獲獎作家大衛‧布林(David Brin)在拿到他小說《陶偶》的中文版後對中國代表們說:“美國是20世紀的 '中心之國',所有人都要學習英語,而中國是21世紀的'中心之國',所以我 把新書《存在》(Existence)的背景設置在上海,希望沒有太出糗。”   在富有像徵意義的中國科幻作家韓松2011年出版的小說《火星照耀美國》 中,講述了2066年,中國圍棋代表團作為世界第一強隊,出訪衰退後的美國 的故事。韓鬆的主流身份是“新華社對外部副主任兼央採中心副主任”,他的 小說文本往往借助複雜隱喻來製造反諷,他的作品與身份形成了微妙的對比。   這屆科幻大會,“火星照耀美國”似乎成真。有關中國“大國崛起”的氛 圍已經浸透進想像的國度。     中國,未來的“中心之國”?   關於中國科幻的分論壇幾乎場場爆滿,許多熱情聽眾甚至參加多個場次, 以至於嘉賓們擔心自己所說的內容是否有所重複。這些論壇主題包括“中國科 幻中的女性主義”、“科幻在中國”、“中央王國(Central Kingdom):中國 科幻在21世紀的角色”、“中國與印度的科幻市場”、“《科幻世界》雜誌 發布會”等等。由於世界科幻大會的分論壇議題可由參與者自由提交,許多熱 門議題事實上有所重疊,中國嘉賓們臨時分工,將各個論壇的話題進行了區隔。   來自北京師範大學的吳岩教授這是第二次參加世界科幻大會,上一回還是 在2007年日本橫濱,他當仁不讓地成為中國分論壇的組織者。儘管他是目前 國內唯一招收科幻文學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導師,卻仍然需要自費參加會議。這 一專業隸屬於教育學院,每年只有一個招生名額。吳岩頗為無奈地說,即便如 此,招進來的許多只是調劑生,而真正有志於科幻研究的科幻愛好者卻考不上。   他向聽眾們介紹了中國科幻的歷史,以及在諸次政治運動中的命運,比如 在1950-1970年代,中國科幻文學被官方限定為兩種:1,有關科學家頭腦中 的想像;2,對於共產主義社會的想像;1983年,因為科幻文學對文革的反思, 官方發起了批判科幻文學運動,科幻文學被視為“精神污染”,運動俗稱“百 日小文革” 等等。這也是大部分西方聽眾最感興趣的話題。   正如參會科幻作家郝景芳所說的“這與其說是關心中國科幻,不如說是西 方關心中國政治。另一方面,觀眾很關心中國的科幻小說市場有多大,翻譯作 品銷量如何,這與其說是關心中國科幻,不如說是關心他們的作品進入中國能 賣多少冊。”   而在WorldCon上,關於“好奇號”登陸火星、太空探索的分論壇均被分 配到數百人的最大會議室,即便如此,仍然一座難求。與火星相關的科幻作者 如Ben Bova、Jeffery Landis成為了最受歡迎的明星。現場觀眾的科學素養 之高令中國客人讚嘆,甚至能夠與台上嘉賓就一些十分深入的技術問題進行探 討。在科幻粉絲文化(SF Fandom)盛行的背後,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綜合科研實 力及科學教育水平。這其中的巨大差距並非幾場表面火爆的論壇便能彌補追 趕。   《科幻世界》出版社甚至委託吳岩教授主持了一場專門的雜誌推介會,面 向意圖開拓中國市場的西方作者。製作精美的PPT上羅列出科幻世界翻譯引進 的數百種外國經典科幻著作,其中不乏西方超級暢銷書,然而在中國市場的表 現卻只能說是不溫不火。這與科幻小說在中國圖書市場中的尷尬定位不無關 係。   相當長的時間裡,科幻小說在中國一直被當成是兒童文學的一個分支,閱 讀科幻小說被當成一種不成熟、不現實、遠離主流的表現,在吳岩的著作《科 幻文學論綱》中便把科幻小說定義為一種“邊緣人的文學類型”。當中國奇 幻、玄幻小說被當作一種大眾消費文學推上商業高峰又迅速泡沫破滅之後,許 多忠實科幻迷卻仍然在激烈爭論,科幻小說的目標消費人群應該是粉絲圈子還 是普羅大眾。   參加《科幻世界》推介會的大多數是不出名的寫作者,而真正的名家名作 中文版權卻早已在始於2010年底的一場科幻出版熱潮中被爭搶一空。參與這 場戰役的除了《科幻世界》出版社外,還包括國內頗具實力的讀客、新星、果 殼等出版機構。諸如《基地》、《海伯利安》、《質量效應》、《神經浪游者》等經 典科幻蓄勢待發。     “踏上中國土地,不啻於踏上另一個星球”   中國最近的科幻出版熱潮,源於一部科幻小說——劉慈欣的《三體》。   “以《三體》三部曲的水平,拿下雙獎毫無壓力。”在中文科幻論壇裡經 常可以看到這樣的自信言論,“雙獎”指的是雨果獎和星雲獎,代表著世界科 幻/奇幻文學界的最高獎項,能夠獲得“雙獎”便意味著躋身經典行列。   科幻作家劉慈欣和《三體》,成為中國代表團每個人掛在嘴邊的名字。這 位近乎隱居於山西娘子關火力發電站的電腦工程師,被譽為“單槍匹馬將中國 科幻文學提升到世界級的水平”。他的作品以尺度宏大、氣勢磅礴著稱,帶有 一種厚重理性的黃金時代技術美感,科幻迷們親切地稱他為“大劉”。《三體》 三部曲銷量突破了45萬,創下了中國原創科幻的記錄。   西方讀者不斷提出一個問題,我們什麼時候才能讀到這部作品?   嘉賓們的回答帶著中國式的歡欣鼓舞,目前《三體》英文版版權已經售出, 目前正在翻譯中,預計明年將面世。許多《三體》粉絲期盼著這部中國作品打 破歐美科幻一統天下的局面,正如火速攀升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一樣, 一夜間在科幻世界的版圖中崛起新的高峰。   然而業內人士卻持保留態度。美國最大的科幻/奇幻出版社Tor的編輯利 茲‧高瑞斯基(Liz Gorinsky)告訴我們,Tor每年出版(包括再版)的各類圖 書大約有400多種,其中科幻/奇幻類約佔三分之一,但極少有翻譯作品。一 是因為出版社不願意額外多出翻譯費,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美國人不看翻 譯小說”。即便是風頭正勁的少數族裔或移民後代題材小說,絕大部分也是直 接用英文寫作。   相反,中國出版界每年從外文翻譯成中文的科幻小說多達上百種。   即便“大國崛起”,中國所面臨的這種“不對等”,可以推演到任何一個 行業,更遑論文化與價值觀領域的輸出。   翻譯是另一個大問題。自由翻譯者汪梅子說,文學翻譯薪酬低下,操作週 期長,收入難以保證,譯者大多數靠著一腔熱情工作,還要承受網絡上對於翻 譯質量的刻薄評論。而中翻英則難度更高,如果不是雙重母語的人才,基本上 無法將中文小說微妙複雜的文筆轉換成地道的英文表達方式。   11歲從中國蘭州移民美國的劉宇昆(Ken Liu)卻是這樣如熊貓般珍稀的國 寶。擁有哈佛英美文學、法律、軟件工程複合背景的劉宇昆像諸多科幻作家一 樣,擁有一份穩定的本職工作——專利權法律顧問。近兩年他的創作呈爆發態 勢,“Ken無處不在”,一名作者這樣形容。他以描寫華裔移民情感隔閡的短 篇小說《摺紙》及描述日本731部隊在華人體試驗的中篇小說《終結歷史之人: 一部紀錄片》入圍雨果、星雲獎最終提名名單,並最終憑藉《摺紙》勇奪雙獎, 與獲得約翰‧W‧坎貝爾最佳新人獎的華裔作家余麗莉一道,締造科幻世界新 的歷史。   不僅如此,他還將劉慈欣、夏笳、馬伯庸以及我本人等國內作家的小說翻 譯成英文,並發表在歐美主流科幻媒體上。由他翻譯的我的短篇小說《麗江的 魚兒們》贏得2012年世界科幻奇幻翻譯獎,評語為:“一個機智、原創、可 愛及富破壞力的故事,譯作俱佳”。   劉宇昆的成就讓中國科幻界看到了另一種可能性:與其抱著大躍進般在數 年內趕英超美的雄心壯志,不如從最為基礎的工作做起,先用優秀的中文短篇 作為敲門磚,打開西方讀者及媒體的封閉視野,逐步增加雙向交流的力度,最 終輸出經典,在英文科幻世界的疆域中建起屬於中國的橋頭堡。   在大會最後一天的議程中,有一場被命名為“如何讓世界科幻大會走向世 界?”的分論壇,邀請了來自荷蘭、巴西、中國、斯里蘭卡、美國的代表進行 討論,討論是否存在一種可能性,把世界科幻大會搬到英美之外的其他國家(如 日本)舉辦,真正做到幻想無國界。討論的結果最終還是落到了兩塊最大的絆 腳石,一是經濟,二是語言。儘管嘉賓們發動想像力提出了許多解決方案,但 所有人心裡清楚看見,抹平世界的崎嶇絕非易事,正如現實的縮影。   30年前,東西方冷戰尚未完全停歇的時代,英國科幻作家布萊恩‧阿爾戴 斯(Brian Aldiss)到訪中國,他說,“踏上中國土地,不啻於踏上另一個星 球。”21世紀的今天,經濟與技術的發展或許讓這種“星際旅行”在地理學意 義上變得簡單;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卻依然固守在各自的孤獨星球,僅僅 通過想像力來構建對方,互相誤解、美化或妖魔化,用語言和意識形態來完成 新的征服。   世界從來不是平的,不論在現實,還是在科幻世界裡。   更正:文中提及中篇小說《終結歷史之人:一部紀錄片》,這是一部描述 日本731部隊在華人體試驗的小說,而非反思南京大屠殺。   陳楸帆是科幻作家,代表作包括《薄碼》、 《深瞳》、《荒潮》等。他的短 篇小說《麗江的魚兒們》獲得2012年“世界科幻奇幻翻譯獎”,這是這個獎 項第一次授予中國作家。 ---- 感想: 我對歐美科幻,或是對中國出版幾乎一無所知,只有外行人看熱鬧的感覺, 或是所謂一日球迷的感覺。因此心中還是有很強的政治與感情立場,因此 看這篇有很多不愉快與不同意。 我最同意的是這一段: : 正如參會科幻作家郝景芳所說的“這與其說是關心中國科幻,不如說是西方 : 關心中國政治。 另一方面,觀眾很關心中國的科幻小說市場有多大,翻譯 : 作品銷量如何,這與其說是關心中國科幻,不如說是關心他們的作品進入 : 中國能賣多少冊。” 這多少有描述我看中國的眼光。 ※ 編輯: AirBa 來自: 114.25.185.149 (09/14 22:48)

09/14 23:47, , 1F
在理性主義發達之前, 科幻很難成為主流.
09/14 23:47, 1F

09/14 23:52, , 2F
最近才又提到「從地球到月球」裡面講各國捐款多少給大砲
09/14 23:52, 2F

09/14 23:53, , 3F
俱樂部那段,轉用過來好像也通。 :P
09/14 23:53, 3F

09/23 21:53, , 4F
老共的作品缺點就是不是格局寫得太大,不然就是太YY XD
09/23 21:53, 4F
文章代碼(AID): #1GKqBlO3 (S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