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 SAN ]
討論串[心得] 從弩談起(一之二)蜀漢與曹魏弩問題附連弩
共 4 篇文章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

推噓29(29推 0噓 17→)留言46則,0人參與, 6年前最新作者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時間6年前 (2017/11/15 18:28), 6年前編輯資訊
0
0
1
內容預覽:
https://goo.gl/q6w3FQ 圖文連結,附楚墓連弩復原圖. 二、從兵器看蜀漢與曹魏的差異. 蜀漢的弩銘文不同於曹魏,並且射力石數異常偏高,反映出蜀漢更看重每. 名士兵戰力發揮,而曹魏則把士兵當成戰爭機器下的規範化消耗品,這直接影. 響對士兵與兵器的要求,現在就以銘文為出發點,結合傳世文
(還有6521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6年前最新作者Houei (金山好吃粥,伸!)時間6年前 (2017/12/30 19:43),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幾點疑問想請教. 標記重量..理論上摻雜其他較便宜的金屬鑄造,一樣可達到所要求的重量. 這方面有錯的話煩請指正. 因此重量的差別,會不會是針對不同兵種,予以不同重量的兵器來使用所致?. 確實鑄造是門學問,從蒲元(滿元)為劉備"造刀". 再到"不嘗見鍛功,忽於斜谷為諸葛亮鑄刀三千口",可知他都在搞鑄造
(還有1469個字)

推噓0(0推 0噓 0→)留言0則,0人參與, 最新作者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時間6年前 (2017/12/30 20:34), 編輯資訊
1
0
0
內容預覽:
摻鉛會變黑、變脆,的確可以混雜其他金屬增重,但一看便知. 因為合金成份的改易會直接造成顏色跟硬度的不同. 除非檢驗跟使用者一同舞弊,不然只要使用就會感受到明顯差異. 何義?. 當然不會只有一人,通典不還記載其他人嗎?. 只是滿元的記載留下來最多,自然寫他. 這是史料的天生限制. 不是瓶頸,就是偷工減
(還有337個字)

推噓0(0推 0噓 2→)留言2則,0人參與, 6年前最新作者Houei (金山好吃粥,伸!)時間6年前 (2018/02/22 04:52), 6年前編輯資訊
0
0
0
內容預覽:
能摻的不只鉛啊!. 部份被算在南中的貴州,是重要的鋁、錳礦產地,四川也富含鎂礦. 而《華陽國志》亦有多處提及錫,鐵的話更以"非珍貴產品,在南中例不稱舉"來形容. 這幾種金屬混成合金後,顏色很難百分百肯定摻了什麼?. 例如摻較多便宜的鐵,而硬度又夠甚至超乎預期時,上戰場兵戎相見,沒人會管你成份吧砍不輸
(還有442個字)
首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