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年─孫權之江東化(part2)

看板SAN作者 (望斷天涯)時間12年前 (2012/06/29 23:30), 編輯推噓11(11010)
留言21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延續原文 3.孫權在217年向曹操「請降」的兩個原因:山越叛亂與夏侯惇的11萬伐吳軍 過去我一直以為孫權在217年向曹操請降的原因,除了曹操親帥20萬以上的軍隊 於居巢(淮水南方)威逼孫權以外,主要的原因還是孫權已經打算轉變國策,決定 緩和與曹操的對立,轉攻較有可乘之機的荊州,把關羽當作比較軟的柿子來吃(?) 。雖然我對這個孫權主觀想伐荊的解釋有不少疑問,但因為找不到更好的解釋, 所以只好一直採用這個形勢與環境上的理解觀點。直到前幾個月,一份史料讓我 仔細思考孫權向曹操請降的原因: 《吳書十五 賀齊等傳》卷末評: 「(陳壽)評曰:山越好為叛亂,難安易動,是以孫權不遑外禦,卑詞魏氏。」 陳壽在這裡明指孫權"魏氏"請降的原因,是因為山越叛亂的關係。讓我重新思考的 是,史料中的"魏氏",原來是213年曹操建立魏(公)國的河北政權,不會是赤壁戰前 孫權一直通好納貢的許都漢廷。所以銜接孫權向曹操父子請降的時間點,就只有217 年才可能是山越叛亂而促成請降魏國,之後孫權向曹丕請降,明顯是因為劉備急於 發動夷陵之戰、討回荊州,孫權為了避免兩面作戰而向曹丕稱臣,這跟山越沒有關係 ,此時也看不出有山越反叛事件,因為主要的將領與兵力都調到西、北防線,沒有人 在跟山越作戰。 先假設217年山越大幅叛亂為真,依此脈絡果然在《賀齊傳》找到一條直接證據:「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陽民尤突受曹公印綬,化民為賊,陵陽、始安、涇縣皆 與(尤)突相應。(賀)齊與陸遜討破(尤)突,斬首數千,餘黨震服」。如果再把通鑒 記載217年發生的丹楊賊帥費棧之亂(被陸遜平定),與《陸遜傳》的「會丹楊賊帥費 棧受曹公印綬,扇動山越,為作內應,(孫)權遣(陸)遜討(費)棧」等資料統整結合, 可以知道當曹操在216年底-217年初伐吳時,大量的聯絡江東豪率與山越,鼓動他們 反亂孫權,作為內應。 與此同時,因為建安七子中的陳琳在217年底就因為大瘟疫而病死了,所以最終版的 《檄吳將校部曲文》(陳琳撰)也確定在217年前寫出(精確的寫作時間點有爭議)。此 檄文是曹操為了鼓動江東士族與豪傑起兵反抗孫氏而作,文中歷數孫策"誅戮江東英 豪"、殘害江東本土菁英的種種暴行,也批判孫權對江東英豪不夠寬容、數行誅譴的 罪惡(殺盛憲、沈友,流放虞翻),因為文中提到曹操誇耀自己215年平張魯的功績, 以及嘲笑215年孫權被張遼殺得屁滾尿流的鳥樣,所以可以確定檄文的最終版必然是 在216-217年產出。由此可推論,216-217年江東豪率與山越大幅叛亂的結果,跟此 檄文當有因果關係。普查吳書各將領的傳記,也發現各將領約於此時都在奮力討伐 豪率山越,譬如217年病死的凌統,死前剛完成討伐、恩誘山越的功績。 統整217年孫權面臨的壓力,發現居然有三大危機逼壓孫權:1.三月前曹操20萬大軍 攻濡須口、2.三月後夏侯惇督26軍(約11萬大軍)長駐居巢、3.217年大瘟疫的陰影, 可能是魯肅(死於秋季)、顧邵、凌統等人的死因,也奪走了許多軍民的生命,挫傷 孫權的國力("是時徵役繁數,重以疫癘,民戶損耗")。因為曹操兵出濡須口以及煽動 山越的結果前已詳述,故以下說明第2點(夏侯惇)與第3點(瘟疫)的緣由。 夏侯惇在三月曹操離開居巢後,受命督曹仁、張遼、臧霸等26軍於居巢,仔細推敲 這26軍的人數與將領,就會發現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如果用後來于禁七軍三萬 人的數量來估算(華楊國志:"魏王遣左將軍于禁,督七軍三萬人救樊"),夏侯惇的 26軍大約有11萬人,而且其轄下的將領應當還有于禁、朱靈、李典(或者李典已死, 由其子李禎代替)等將領(此時張郃與徐晃在漢中、樂進當在荊州,218年過世),才 符合夏侯惇這位魏王之下身分與將軍號第一高的權貴地位。而夏侯惇督11萬大軍屯 駐居巢到甚麼時候,史無記載,但應該是渡過217年夏季與秋季約半年以上的時間, 到217年底-218年初之後才撤主力回淮北,留下張遼等人在淮南。 夏侯惇的11萬軍屯居巢的意義,是他在夏秋二季與孫權長期對峙於濡須口,逼得孫 權"盛夏出軍",不但妨害農時,更可能造成傳染病爆發,使得將士死傷慘重(晉人 杜預、賈充多論夏季用兵,必生疾疫,如何旅論「盛夏出軍,水潦將降,必有疾疫 ,宜須秋、冬圖之」)。而曹操能夠屯駐11萬軍在淮南,一方面說明他的後勤供應 能力,已經超越以往只能在冬春出兵濡須口的限制(215年以前,曹操在淮南的後勤 供給力似乎只夠長駐一萬多兵,如215年秋八月,合肥城的兵力只有張遼、樂進等八千 人),但一方面也促成疫疾大行,在春天曹操回軍時病死了王粲和司馬朗,冬季在鄴城 又爆發更恐怖的傳染病,把剩下的四個建安七子通通殺光,不但讓曹丕哀傷感痛,也 讓曹植在《說疫氣》描述當時疫病流行的慘狀:「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癘氣流行, 家家有僵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曹操也在218年 4月婉轉回顧說:「去冬天降疫癘,民有凋傷,軍興於外,墾田損少」(似乎夏侯惇在 217年冬季仍兵屯居巢) 關於217年大瘟疫對江東的影響,也就是第三點的內容,雖然吳國史料沒有明確說明 ,但把秋天過世的魯肅,推測是大瘟疫的受害者,相信並不為過(建康實錄記載魯肅 死於218年秋季,雖然218年的說法不合吳書本傳,應為錯誤,但秋季為寶貴資料, 當可採信)。如果魯肅在217年秋季病逝的時間點為真,這就大大推翻了我過去的想法 。我原本以為孫權在217年三月向曹操請降時,就在國力游刃有餘的情況下,決心轉變 國策、西伐荊州,我一直以為這是因為魯肅在三月前就病逝的結果。 但現在知道,我之前想法的前提都是錯的,217年孫權並不是國力游刃有餘,而是內憂 外患岌岌可危;魯肅也不在三月前就病死,而是到7-9月秋季才過世,所以孫權的國策 轉變要到秋季之後,與呂蒙達成共識時才形成。此時明確提到江東內憂外患的險峻情況 ,只有《吳書 駱統傳》的記載,才在時間點上與217年的疫病與軍事危機切合:「及淩 統死,(駱統)復領其兵。是時徵役繁數,重以疫癘,民戶損耗,(駱)統上疏...」,正是 217年江東民困窘乏的寫照(凌統死於217年)。 可以想像,會稽士族駱統在此時懇切的上疏,為孫權分憂解勞的提出許多中肯正確的 意見,對孫權是多麼的親切感動、點滴在心頭。要知如前所述,此時因為曹操大軍臨 江與《檄吳將校部曲文》等煽動江東勢力的號召,孫權陷入敵我難辨的窘境,之前受 逼屈服的江東豪族或士族,隨時可能如豪率尤突那樣"化民為賊"。而對江東士族與豪 傑來說,此時也是家族立場與命運的抉擇點和分水嶺,要麼是順應潮流響應曹操,起 兵反抗孫權(只要反抗孫權就會被稱為"賊帥"或"山越");要麼是拼上家底支持孫權, 幫孫權平定叛亂的豪率山越,以及抵抗曹軍的江邊攻勢。所以凡是此時向孫權上書與 交心的江東士族,都陸續成為孫權的心腹或受到重用,如駱統上書之後,「(孫)權感 (駱)統言,深加意焉」(大概之後才變孫家女婿);陸遜在217年提供討山越的計策後, 孫權讓陸遜繼承凌統死後的右部督,並命他屯軍蕪湖(代替淮泗集團的徐盛),跟賀齊 一同成為首批在長江北岸屯兵抗曹的江東大族(賀齊不太算士族,督扶州以上至皖); 另有全琮屯南岸的牛渚,說明孫權對他們信任度與倚重度的大幅提升,才會把沿江 防務從淮泗集團手中漸漸撥給江東士族,而不再擔心他們會與曹操暗中往來。 (ps:初看吳書的江東人物各傳,會誤以為江東人士從一開始就對孫家有一定的好感, 才會被孫氏任用進而寫進史書,殊不知可能各自和孫氏有一段磨合關係,很多士人可能 是到217年左右發現大環境變化,曹操父子篡漢野心逐漸披露,在"無漢可忠"的兩難抉擇 之下,才真正投效了孫權。) 上段所述是從江東士族的角度,來看他們對孫權的轉化;如果從孫權本人的視角來看, 他在217年後開始重用江東士族與江東化,是有其脈絡的,契機的開始就是215年合肥之 戰。如版友blackillidan兄在9119篇對建康實錄幾條史料之闡述,孫權因為個人的失策 與得意忘形,被張遼殺得屁滾尿流、核心將士死傷頗多,同年死亡的共有陳武、甘寧, 這是淮泗集團的初次打擊;217年魯肅、凌統等人死亡和大瘟疫的殘害,很可能又讓淮 泗集團損失許多精銳將士,同年又是內憂外患,國力劇烈損耗,於是孫權在面對核心 幹部淮泗集團逐步凋零之下(根據田餘慶定義,凡是跟隨孫策在江北活動過的江東人, 也算淮泗集團,如朱然、凌統等),面對兵力不夠以及統治高層空缺等難題考驗,決定 開放態度,吸納江東大族進入統治高層。 這招一石二鳥的對策,不但解決當前山越叛亂的危機,更把山越的精兵收納進江東大族 的部曲武力當中,解決了兵力不足的問題。但是隨著江東大族在統治集團的實力與比例 水漲船高的結果,就形成孫吳政權江東化的現像,220年代江東大族全面攀升,淮泗集 團反居次要地位,於是開始有淮泗人叛逃北方,如韓當之子韓綜;不過江東大族攀升的 代價是用江東平民與老百姓的痛苦換來的,220年代孫權為防禦西、北兩面,定都武昌, 江東百姓逆流供給武昌官、軍的後勤所需,童謠曰:「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寧就 建業死,不就武昌居。」(出自建康實錄,頁3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7.55.243 ※ 編輯: age317 來自: 114.37.55.243 (06/29 23:50) ※ 編輯: age317 來自: 114.37.55.243 (06/29 23:52)

06/29 23:58, , 1F
所以說馬謖的平南策真的很中肯 不過街亭之戰敗得太慘
06/29 23:58, 1F

06/29 23:58, , 2F
讓他變成趙括第二 是很可惜的事情
06/29 23:58, 2F

06/29 23:59, , 3F
不過以孫策傳來看 好像江東人士一開始也是傾服於孫策的魅
06/29 23:59, 3F

06/29 23:59, , 4F
06/29 23:59, 4F
只有會稽人賀齊是江東大族中效忠孫策的,其他傾服於孫策"魅力"的都是江東小族, 如會稽董襲、吳郡凌操(凌操也算淮泗集團) ※ 編輯: age317 來自: 114.37.55.243 (06/30 00:04)

06/30 00:09, , 5F
按照敘述應該不是只有小族而已
06/30 00:09, 5F

06/30 00:46, , 6F
大推
06/30 00:46, 6F

06/30 00:53, , 7F
我再PO個精簡版可能比較簡單明瞭
06/30 00:53, 7F

06/30 01:23, , 8F
真是受教了 好文值得一推
06/30 01:23, 8F

06/30 09:20, , 9F
好文推.
06/30 09:20, 9F

06/30 10:08, , 10F
好文推
06/30 10:08, 10F

06/30 10:42, , 11F
推。另通鑑將魯肅之死放在217年冬季,但不妨礙結論。
06/30 10:42, 11F
通鑒習慣把只知年分、不確定日月的事件,放在年尾的紀事當中。這讓人誤以為魯肅 死在217年冬季末期,其實這是司馬光不確定魯肅病逝之季節月份所作的安排。就好像 史無記載卒月的周瑜(連建康實錄都無記載),死亡時間就被司馬光安排在210年的年底

06/30 10:44, , 12F
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閱讀孫破虜討逆傳時,對其中
06/30 10:44, 12F

06/30 10:46, , 13F
的「溢美」也該小心。否則會把部分事實當全面事實。
06/30 10:46, 13F

06/30 10:48, , 14F
看來217年的瘟疫比我預設的更威,也許呂蒙「宿有病」
06/30 10:48, 14F

06/30 10:50, , 15F
就是該年的痕跡?(與魯肅密談後被他傳染嗎XD)
06/30 10:50, 15F

06/30 10:53, , 16F
陸遜接替凌統右部督,也側證我認為孫權重用陸遜的時
06/30 10:53, 16F

06/30 10:53, , 17F
間很晚。謝了
06/30 10:53, 17F

06/30 12:23, , 18F
推!
06/30 12:23, 18F
※ 編輯: age317 來自: 111.243.128.163 (07/01 14:34)

07/02 01:32, , 19F
07/02 01:32, 19F

07/02 15:59, , 20F
推!
07/02 15:59, 20F

07/04 18:11, , 21F
原來夏候惇這時候還有帶兵出征啊...
07/04 18:11, 21F
文章代碼(AID): #1FxSei2J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