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河內太守王匡

看板SAN作者 (阿Show)時間13年前 (2011/02/12 19:21),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經歷多次的編輯, 終於把王匡的傳文完成, 而且, 有些史書的原文看了好久才翻譯出來, 可以說是十分辛苦的工程。 不過, 講那麼多, 還是要讓小弟我發表。 而這次要請各位有耐心地給它讀完。 ------------------------------------------------------------------------------ 王匡,字公節,兗州泰山郡人。年輕時,會把一切的錢財毫不吝嗇地施捨於他人,並以俠 義精神而聲名大噪(1)。另外,與當時的名士蔡邕有良好的交情(2)。後來,受到大將 軍何進的聘請,而擔任大將軍府進符使。到了何進執行誅滅宦官時,被派遣至徐州往西邊 發送五百張強弩到京師中。直到何進的計劃宣告失敗時,才選擇返回故鄉度日。後來,被 朝廷徵召出來,拜為河內郡太守(3)(4)。 【出處及備註】 (1)《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裴注引《英雄記》:「匡字公節,泰山人。輕財好施 ,以任俠聞。」 (2)《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裴注引謝承《後漢書》:「匡少與蔡邕善。」 (3)《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裴注引《英雄記》:「辟大將軍何進府進符使,匡於 徐州發彊弩五百西詣京師。會進敗,匡還郷里。起家,拜河內太守。」 (4)《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何進》:「又使府掾太山王匡東發其郡強弩…… 皆以誅宦官為言。」 ------------------------------------------------------------------------------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與許多豪傑同時起兵討伐董卓(1)。同時,指派從事韓浩率領 兵馬於孟津駐屯(2),另外,為了從董卓當中取得利益,自己帶領出身同郡的軍隊駐紮 在河陽津,而做出攻打的準備。不過,卻被董卓策劃的虛張聲勢之計陷入亂了方寸的危機 ,又在後方遭受董卓派遣的精銳部隊突襲,促使整個兵力幾乎因此消滅(3)。因此,返 回故鄉(泰山郡)招募到數千名強悍又勇猛的兵卒,又想要找張邈來做聯合(4)。此外 ,還指派讀書人往河內郡底下的各縣私底下觀察官吏和平民的動靜,凡是發現有犯罪的人 就給予送入牢房中,接著以拷問逼迫他們用錢財或物資來贖罪,否則會遭惹族滅的下場。 所以,藉由流程來提升威信。後來,得知常林的叔父被舉發毆打賓客,而引起心中產生怒 火並派人收押。然後,收到一封由與他有同縣之緣的胡母彪親筆的書信,讀完時才發現自 己的舉止已經被遭受批判,故只好赦免常林的叔父(5)。 【出處及備註】 (1)《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初平元年春正月……河內太守王匡……同時俱起 兵,衆各數萬,推紹為盟主。」 (2)《三國志‧魏書九‧諸夏侯曹傳‧附韓浩》裴注引《魏書》:「太守王匡以(韓浩 )為從事,將兵拒董卓於盟津。」 (3)《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董卓》:「河內太守王匡遣泰山兵屯河陽津,將 以圖卓。卓遣疑兵若將於平陰渡者,潛遣銳衆從小平北渡,繞擊其後,大破之津北,死者 略盡。」 (4)《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裴注引謝承《後漢書》:「其年為卓軍所敗,走還泰 山,收集勁勇得數千人,欲與張邈合。」 (5)《三國志‧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常林》:「太守王匡起兵討董卓,遣諸 生於屬縣微伺吏民罪負,便收之,考責錢穀贖罪,稽遲則夷滅宗族,以崇威嚴。林叔父檛 客,為諸生所白,匡怒收治。……匡同縣胡母彪……彪即書責匡,匡原林叔父。」 ------------------------------------------------------------------------------ 同一年,董卓派遣朝廷重臣攜帶詔書到河內郡向袁紹等人進行遊說的不久,被袁紹下令把 其中的執金吾胡母班關入監獄中,好讓為了在軍中的大眾面前執行的斬殺做個準備。由於 ,班為他的妹婿,故在給他的書信中表達心意之外,還請託要多多照顧被遺留的二名兒子 。接著,匡收到並讀完胡母班親筆給他的書信,立刻抱起胡母班的二名兒子而開始哭泣, 但終究無法改變胡母班在獄中去世的命運(1)(2)。最後,惹起胡母班的親屬恨他危害 胡母班,而落到被他們及曹操的聯手殺害而過世(3)(4)。 【出處及備註】 (1)《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袁紹》:「卓遣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脩齎 詔書喻紹,紹使河內太守王匡殺之。」 (2)《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袁紹》裴注引謝承《後漢書》:「班,王匡之妹 夫,董卓使班奉詔到河內,解釋義兵。匡受袁紹旨,收班繫獄,欲殺之以徇軍。班與匡書 云:『自古已來,未有下土諸侯舉兵向京師者。劉向傳曰「擲鼠忌器」,器猶忌之,況卓 今處宮闕之內,以天子為藩屏,幼主在宮,如何可討?僕與太傅馬公、太僕趙岐、少府陰 脩俱受詔命。關東諸郡雖實嫉卓,猶以銜奉王命,不敢玷辱。而足下獨囚僕於獄,欲以釁 鼓,此悖暴無道之甚者也。僕與董卓有何親戚,義豈同惡?而足下張虎狼之口,吐長蛇之 毒,恚卓遷怒,何甚酷哉!死,人之所難,然恥為狂夫所害。若亡者有靈,當訴足下於皇 天。夫婚姻者禍福之機,今日著矣。曩為一體,今為血讎。亡人子二人,則君之甥,身沒 之後,慎勿令臨僕尸骸也。』匡得書,抱班二子而泣。班遂死於獄。」 (3)《三國志‧魏書一‧武帝紀》裴注引謝承《後漢書》:「班親屬不勝憤怒,與太祖 并勢,共殺匡。」 (4)關於王匡的去世時間考證,就要先找出胡母班的去世時間。這是因為王匡是在胡母 班過世後才被殺的。王匡害胡母班的過程在《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袁紹》及《 後漢書‧卷七十四上‧袁紹劉表列傳‧袁紹》中都有談到,只是事件的順序不同。《三國 志》的說法是在袁紹得到冀州和董卓誅殺太傅袁隗一行人期間發生,但《後漢書》卻認為 是在太傅袁隗一行人受到誅殺之後及袁紹得到冀州之前才發生,而且也說到袁紹得到冀州 是在起兵討董的隔年(初平二年)的事情。再加上《後漢書‧卷九‧孝獻帝紀》明確指出 太傅袁隗在初平元年(190年)三月戊午日去世,而胡母班在同一年的六月到十一月之間 才離世。所以,遵從《後漢書》的說法。另外,《三國志‧魏書八‧二公孫陶四張傳‧張 楊》曾提到董卓拜張楊為河內郡太守,這足以證明王匡去世時董卓仍然活在世間。最後, 推測王匡的被殺時間最早為初平元年(190年)。 ------------------------------------------------------------------------------ 原先, 想要順便在王匡的介紹, 再介紹到胡母班的一些事情。 後來, 認為這樣做有多此一舉的存在, 故放棄這個念頭。 最後, 再度慎重感謝大家能耐心讀完這篇粗劣的文章。 由於, 最近比之前更忙, 所以可能暫時不發文, 頂多來這逛一逛而已。 -- ///|||\\\喂!!我說他們已經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ψfreijaking\/ \ / ▏ │ │ │ │ |◥◥\╲誰會躲在那罐頭裡阿!!!\◤◤◤▏ │ │ │ │ \ \\/▃╬ バカ!おまえはバカだ!!\/ ▏ │ │ │ │ C __ \ \ │ │ │ │ E \\ | バカじゃない! 桂だ!! \/▏ │ ψfreijak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71.83.18

02/12 20:40, , 1F
推!歇稿太可惜了,請快回來胡母班(敲碗)XD
02/12 20:40, 1F

02/12 23:22, , 2F
推 有空希望繼續寫呀
02/12 23:22, 2F
※ 編輯: ktou545 來自: 118.171.90.231 (02/13 09:43)

02/14 00:10, , 3F
辛苦大大了~
02/14 00:10, 3F

02/15 23:09, , 4F
好想再看~不要停稿~~~~用心推!!!
02/15 23:09, 4F

02/21 11:30, , 5F
辛苦了~很受益
02/21 11:30, 5F
文章代碼(AID): #1DLcqlkR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