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劉備的虛偽

看板SAN作者 (一程風雨送秋愁~)時間19年前 (2005/01/25 17:4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25 (看更多)
關於劉備是否虛偽的爭議,在本質上我相信他是誠懇正面的, 但是在手段上不可避免的必須被判斷為虛偽。 在隆中,諸葛亮分析天下大勢,認為曹操佔天時,孫權佔地利,而劉備佔人和。 曹操貴族出身,早在掃蕩黃巾,組關東聯軍時便已名揚天下,後更挾天子以令諸侯。 孫權的家族在江東深耕三代,實力深厚,不可小覷。 但屢戰屢敗,四處奔逃的劉備憑什麼能夠與以上兩位鼎足三分? 若論漢室血統,遑論真假,荊州劉表,益州劉璋,甚至是幽州劉虞, 每一個都是貨真價實的漢氏宗親,且雄踞一方,為什麼他們收不到劉備這樣的效果? 更次之,袁氏一族,聲威遍及天下,為何兩個指標人物袁術和袁紹都大敗一次以後, 就一敗不起?但劉備一個編草蓆起家的,卻能屢敗,卻屢戰,直到在漢中爭奪戰, 讓曹操大吃苦頭? 所以劉備之所以能夠佔所謂的人和,自然是靠他本身的人格特質,也就是魅力吧。 他有那種堅忍不拔的特質,為了達到目標,決不輕言放棄,這是他的狠。 所以他不會輕易被失敗擊潰信心,而是一再嘗試奮起。這點跟曹操頗像, 是亂世英雄的基本特質。 但是劉備跟擁有詩人般特質果決大膽的曹操不同之處,就是他是平民出身, 對於平民不一定是有多仁愛,至少是多一分同情理解。 殺個把人,尤其是敵方的百姓對曹操來說可能沒什麼,但總是在逃的劉備, 應該算跟上那時代趨勢,比較能了解戰亂中流離的百姓的想法, 所以在掌握民心的手段上可能會比較高明,這也可以算虛偽? 不過至少百姓會較為信服。 就以上討論過的新野遷城的時候帶百姓逃一事而言, 帶著百姓絕對不可能成為即戰力的,而想要把人帶走以成為未來兵源的想法也想頗多, 這些都有回覆過了,發生的機率很低。 可以再心機一點,把人帶走以博仁愛之名,然後曹操追上後,殺不下手, 就可以落跑,又多了一批人挺,殺了,曹操多了惡名,會導致荊州人民反感, 殺的亂七八糟的時候,軍隊主力趁亂逃亡。 但是劉備真的會那麼心機嗎? 如果他想要奪荊州,那麼他在劉表死後,帶著軍隊,打著清君側,扶劉琦的名號 浩浩蕩蕩殺入襄陽,在那時候荊州內部不穩,軍心大亂的情況下頗有可能成功, 但是他卻沒有那麼做。我個人的解釋是,如此一來曹軍也一定布可能善罷甘休, 於是他就一定得據?州堅守與曹軍周旋,坐視一旁的孫權或幫或等著收漁翁之利, 此役或勝或敗,總是以久經安逸的荊州百姓去擋身經百戰的曹軍之鋒芒。 就戰略而言,與其將荊州完完整整送給曹操他壯大,不如把他搞的殘破不堪, 順便消耗曹軍士氣和實力,但就感情而言,劉備應該不忍心在劉表甫死, 就將荊州推入戰火。 如前所述,劉備絕對是個重感情的人。也許他摔兒子是很假,但他?了關羽之死, 而不惜破壞整個國家大計逞一時之怒卻是真。 在患難中最容易見真情,袁術的部下在袁術落難後便紛紛離去,甚至落井下石, 但劉備的部下卻矢志不移,越是戰敗劉備手下聚集越多人中之傑, 最後終於靠他們的力量建立雄據三分的蜀漢。 難道劉備手下那些人才都是笨蛋嗎?相處那麼久還會被一個連我們這些讀讀史書, 小說就可以判斷出是虛偽的人騙?然後忠心耿耿,不離不棄? 只是提出些個人的淺見,不當之處請多指教。 -- 萬里江山千里路 紅塵喧囂 盡看破 時光匆匆逝 彈指間今人亦古 且閒散 但隱江湖 慣看夏雨冬陽秋月春風 一壺薄酒喜相逢 上自黃帝下溥儀 古今多少新鮮事 盡付山光湖色底 漁翁樵父笑談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7.191.188

61.70.216.221 01/29, , 1F
贊同
61.70.216.221 01/29, 1F
文章代碼(AID): #11zXO05J (SAN)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1zXO05J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