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東漢任官的本籍迴避制度為什麼叫三互法?

看板SAN-YanYi作者 (封侯事在)時間2年前 (2022/01/17 13:34), 2年前編輯推噓1(106)
留言7則, 1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chordate (封侯事在)》之銘言: : 三互法的名稱,應該是來自於 : 後漢書 蔡邕列傳: : 初,朝議以州郡相黨,人情比周,乃制婚姻之家及兩州人士不得對相監臨。至是復有三互法,禁忌轉密,選用艱難。幽冀二州,久缺不補。 : 上面的文字中,並沒有提到本籍迴避。 : 自漢武帝以後,漢朝的某個州的刺史不能為本州人,某個郡的太守不能為本郡人 : 這種制度,似乎是嚴耕望統計史料所發現,漢武帝之後的慣例, : 但是這種本籍迴避的情況,似乎並沒有在史書上明書。 : 個人認為把本籍迴避稱為三互法好像不是很精確? : 不知道版友有沒有知道其他史料可供補充的? 補充 陔餘叢考 仕宦避本籍 趙翼是認為本籍迴避起於東漢。 《漢書》:嚴助,會稽吳人,既貴,上問助居鄉時為友婿富人所辱。助曰「願為會稽太守 」。乃拜助為會稽守。又朱買臣,會稽郡吳人,後出為會稽守。韓安國,梁成安人,為梁 內史。《後漢書》:景丹,櫟陽人,光武以其功封為櫟陽侯,謂「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 夜行,故以封卿。」是漢時尚無回避之例。杜佑《通典》謂漢時丞尉及諸曹掾多以本郡人 為之,三輔則兼用他郡人,而必特奏。可見漢時掾屬官更無用本郡者。《蔡邕傳》:朝議 以州縣相黨,人情比周,乃制婚姻之家及兩州人士不得互相監臨,於是又有三互法,禁忌 轉密。邕乃上疏,極言其弊。然則回避本籍以及親族相回避之例,蓋起於後漢之季也。然 魏、晉以來,亦有不拘此者。《魏書》:張既,馮翊人,魏武使為雍州刺史,謂之曰:「 還君本州,可謂衣繡晝遊矣。」朱靈,清河人,魏文帝封為鄃侯,欲以晝繡榮之。《南史 》:丘靈鞠,烏程人,為烏程令,柳元景隨孝武入討,孝武曰:「事成,何所欲?」元景 曰:『願還鄉里。「及孝武即位,乃以為雍州刺史,以元景家襄陽也。張岱,吳郡人,為 吳郡太守。齊高帝詔以家為府。後從子緒亦為吳郡太守。柳慶遠,襄陽人,梁武以為雍州 刺史,詔曰:「卿衣錦還鄉,吾無西顧憂矣。」張敬兒,南陽人,以功乞為本郡,乃除為 南陽太守。呂僧珍,東海人,梁武欲榮以本州,乃拜南兗州刺史。又以劉之遴為南郡守, 詔曰:「卿母年高,故令卿衣錦還鄉,盡榮養之道。」 侯安都母樂居鄉里,陳武帝乃以 安都弟曉為東衡州刺史,安都子秘為始興內史,並在家侍養。孫瑒,吳人,陳武帝謂曰: 「昔朱買臣願為本郡,卿豈有意乎?」乃授吳郡太守。陳武帝本吳興人,在梁朝時,其子 昌為吳興太守。帝以鄉里父老尊卑有數,特令蔡景曆為佐吏輔之。《魏書》:毛鴻賓,北 地人,孝明帝改北地為北雍州,以鴻賓為刺史,曰:「晝錦榮卿也。」遊明根告老,其子 肇求解官歸侍。孝文帝欲令祿養,乃出為本州魏郡太守。甄琛,中山人,後為定州刺史。 《北齊書》:封隆之,四為冀州刺史,其本州也,素得鄉里人情。其子繪復為本州。《後 周書》:李穆一家叔侄三人,皆牧宰鄉里。蘇亮,武功人,為岐州刺史。朝廷以其作牧本 州,特給鼓吹,先還家,並給騎士三千,羽儀遊鄉黨,歡飲旬日,然後入州。令孤熙,敦 煌人,為敦煌太守。晉公護謂曰:「公一門之內,須得衣錦之榮,故命之。」王傑,金城 人,為河州刺史。朝廷以其勳望,故榮以本州。劉雄,臨洮人,周武以為河州刺史。先已 為本縣令,至是復刺本州,鄉里榮之。柳敏,河東人,為河東郡守。雖統御鄉里,而處物 平允,甚得時譽。蘇椿為武功郡守,既是本郡,惟清儉自居。馮遷為陝州刺史,遷本寒微 ,一旦為本州,惟謙謹接待鄉邑。《隋書》:田式,祖安興、父長樂及式,三世為本郡太 守。此隋時不避本籍也。《唐書》:姜 上邽人,高祖命為秦州刺史,謂「故鄉錦衣,用答元勳。」丘和為交趾太守,聞高祖登極 ,來朝。帝以和本稷州人,乃命為稷州刺史以自養。張士貴,洛州人,高祖命為洛州刺史 ,曰:「令卿衣錦晝遊。」薛登,常州義興人,武后授為常州刺史。張九齡,韶州人,以 親老求歸養,玄宗乃以其弟九皋、九章為嶺南刺史。賀知章歸老,詔以其子僧子為會稽郡 司馬,使侍養。(《封氏聞見記》:侍郎唐皎掌選,問選人穩便,對曰:「家在蜀。」乃 注吳。有言親在江南,即注隴右。有一信都人,心希河朔,給曰:「願得淮淝。」即注漳 滏間一尉。是朝廷特命者或不拘本籍,而選法原有迴避本籍之例。)《宋史》:周祖以王 晏家彭城,乃授為武寧軍節度使,俾榮其鄉里。王仁鎬,邢州人,周世宗授為安國軍節度 使,制曰:「眷維襄國,實卿故鄉。分予龍節之權,成爾錦衣之美。」宋朝授本籍之例, 大概有三:一以便就養,一以優老臣,一以寵勳臣。《太祖本紀》:乾德五年,縣尉鄢陵 許永,年七十五,自言父年九十九,兩兄皆八十餘,乞一官以便養。乃授永鄢陵令。彭乘 ,益州人,求便養,得知普州。蜀人得守鄉郡自乘始。陳希亮,眉州人,初蜀人官蜀,不 得通判州事,希亮以母老,願折資為縣,乃令知臨津縣。朱昂家江陵,致仕時,詔以其子 正辭知公安縣,以便侍養,許歸江陵。張泳,濮州人,初仕時,乞掌濮州市稅以便養,許 之。蔡襄,仙遊人,以母老知福州,後又知泉州。楊繪,綿竹人,以母老請知眉州。劉湜 ,彭城人,知廣州,以母老求內徒,遂知徐州。湜喜曰:「昔布衣隨計,今以侍從官三品 典鄉郡,過始望矣!」洪皓自金歸,以母董氏年八十餘,乞補外。乃以徽猷閣學士出守饒 州鄉郡(見《獨醒志》)。文文山,吉安人,初除湘南提刑,辭免,乞便郡養親,乃差知 贛州(見《文山紀年錄》。此皆以親老而不避本籍也。按《真宗紀》:詔親老無兼侍者, 特與近任。《仁宗紀》:選人父母年八十以上者,權注近官,是宋時本著為令。)邢昺以 老乞給假歸曹州,上曰:「便可權與本州,何須假耶?」遂拜工部尚書、知曹州。呂大防 ,藍田人,罷相,改永興軍使,便其鄉社。任中師年老,上書言:「家本曹州,願得守曹 。」遂以之知曹州。范純夫引疾乞歸,章十上,乃得請,以待制知梓州(見《晁氏客語》 )。韓子華兄弟為潁州貴族,罷相後,仍帥鄉郡。或賀以啟曰:「夙推荀氏之龍,仍致潁 川之鳳。」(見《王公四六話》)湯思退知樞密院事,垂相而病,除大資政,留守金陵, 即其鄉也。未第時,兄弟皆就食府庠,人以為榮(見周益公《玉堂雜記》)。此皆以優禮 老臣,使不避本籍也。韓魏公,安陽人,後出鎮大名,即其鄉郡。歐陽公為作《晝錦堂記 》。公歿後,其子忠彥以墳墓缺照管,乞以其弟粹彥監相州酒稅。神宗御批曰:「韓琦有 功於國,特依所乞。今後常注其現仕子孫一人,隨本資任當相州一差遣。」(見《韓魏公 君臣相遇傳》)後琦之孫治守相州,治之子肖胄乞侍其父疾,詔即除肖胄守相州,代其父 任。徽宗謂曰:「先帝詔韓氏世官於相,今父子相代,榮事也。」琦守相,作晝錦堂,治 作榮歸堂,肖胄又作榮事堂,三世守鄉郡,人以為榮。此又特寵勳臣,而使世官鄉邑,不 避本籍者也。其他亦有不盡關優老便養,而使官於鄉者。王祐,大名人,太祖使領大名, 謂曰:「此卿故鄉,所謂晝錦者也。」范促淹,蘇州人,亦嘗知蘇州。汪彥章,微州人, 後仍知徽州,其謝表有曰:「城郭重來,疑千載去家之鶴;交遊半在,或一時同隊之魚。 」至南宋之末,以軍事重,更多有使守鄉郡者。李芾家衡州,攝湘潭縣,知永州,又知潭 州。崔與之,廣州人,後以廣東安撫使知廣州,即家治事。陳炤,常州人,初為丹徒縣尉 ,後攝常州通判,守城死。此又以軍興需人不避本籍也。(按《高宗紀》:紹興二年,詔 監司避本貫。則宋制迴避本籍,惟在監司。故應孟明,婺州人,除浙東提點刑獄,以鄉郡 引嫌,乃改授江東。)《金史》:李晏,澤州高平人,年老致仕,乃詔其子昭略為澤州刺 史。張大節,代州人,徒知太原府,以並代鄉郡,故榮之。元世祖時,許衡歸老河內,特 命其子師可為懷孟總管以便養。吳當,撫州人,為江西肅政廉訪使,左遷撫州總管。趙雍 ,湖州人,松雪之子,為昌國海寧守。則金、元時亦間有不避本籍者。迴避之例,至明始 嚴。然太祖初設浙東提刑,即以龍泉人章溢為僉事,又命其子存道守處州。而處州人胡深 ,亦為浙東行中書省左右司郎中,總制處州軍民事。又洪武四年正月,河南府知府徐麟以 母老,家在蘄州,請終養,詔即改為蘄州知府。是太祖時固不拘鄉貫也。《漱石齋閑談》 記永樂中。命御史邵玘巡按兩浙,辭以本籍不當往。上曰:「以卿浙人,知浙中利病故耳 。」浙人授浙官,即須辭免,則迴避本籍已為成例可知。以後亦間有不迴避者。葉春,海 鹽人,宣德、正統間凡三為浙江巡撫,治事於鄉。王彰,彰德人,亦巡撫河南。《彰傳》 謂:終明之世,大臣得撫鄉土者,彰與春而已。然此外亦尚有王瑜,淮安人,後鎮淮安, 總督漕運;魏源,江西建昌人,宣德中永新民亂,帝命源往撫之;又景泰中,命吳人楊翥 之子為本邑主簿,是亦不止春與彰二人而已也。本朝督撫大吏,亦往往有此。蓋常調官例 須迴避,所以杜瞻徇之弊。至於親信大臣,原可不拘成例,是固立賢無方之意也。其常調 官仍有親老改補近省之例,既不礙於臨下,又可便於養親,可謂通乎人事,斟酌至當矣。 -- 我服食豹胎、鹿胎,再加上潭中的海狗之腎,覺得痛楚稍減,想不到這豹鹿雙胎混以海狗 腎,正是驅毒的良劑,如是長期服食,體內毒發的間歇也漸漸加長。初時每日發作一兩次 ,到後來數日一次,進而數月一發,最近五、六年來居然一次也沒再發,想是已經好了。 ——《民明書房》刊 あなたの知らない神雕侠侶 第三十九回 より抜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2.7.25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AN-YanYi/M.1642397682.A.007.html ※ 編輯: chordate (114.32.7.252 臺灣), 01/17/2022 13:35:19

01/17 14:46, 2年前 , 1F
古狗《漢代東海郡的豪族大姓》持不同觀點 該文最前面引言即
01/17 14:46, 1F

01/17 14:46, 2年前 , 2F
稱 尹灣漢墓出土〈東海郡下轄長吏名籍〉可作為嚴耕望所提之
01/17 14:46, 2F

01/17 14:46, 2年前 , 3F
本籍迴避下的一個例證 重點出在該背景年代 是西漢成帝後期
01/17 14:46, 3F

01/17 18:09, 2年前 , 4F
《漢書》有"削吳會稽、豫章郡書至"的敘述 配合其地理志注會
01/17 18:09, 4F

01/17 18:09, 2年前 , 5F
稽:"景帝四年屬江都" 且地理志注廣陵:"縣四:廣陵,江都
01/17 18:09, 5F

01/17 18:10, 2年前 , 6F
易王非、廣陵厲王胥皆都此,并得鄣郡,而不得吳" 個人解讀
01/17 18:10, 6F

01/17 18:10, 2年前 , 7F
該吳為吳縣而非吳郡 亦即嚴助本籍之吳縣 可能仍由朝廷直屬
01/17 18:10, 7F
※ 編輯: chordate (114.32.7.252 臺灣), 01/17/2022 20:07:26
文章代碼(AID): #1XvF_o07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