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興亡史(六十二章)

看板SAN-YanYi作者 (Rei)時間12年前 (2011/10/12 00:08),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六十二章 孟宗細細地看著帳本,站在一旁的除了大司農張儼以外,還有孫凱以及掌管少府衙門的潘 濬之子潘秘 孟宗把帳本合上,問道 “這次工程,是誰的主意?” 潘秘小心地回答道 “是典農都尉嚴密” “這嚴密是甚麼來頭?” 眾人把眼神飄到張儼身上,畢竟典農都尉是大司農底下的屬官 “嚴密是會稽郡出身,舉過孝廉.” “孝廉?我看過獎了吧?” 孟宗冷笑一聲,又問張儼和潘秘 “張大人和潘大人對於這帳本有甚麼感想?” 兩人面面相覷,最後來是張儼說了 “這成本過高,如果沒有九卿議政背書的話,我這司農衙門一毛錢也不會撥出去” 孫凱插話道 “這三公九卿就有四卿在此反對,我看濮陽興此案很難說得過去” 九卿議政是孫休朝的新規矩,任何朝廷的重大決策,必須要經由九卿議政這道關卡,而九 卿中任何一人只要認為茲事體大都可招集九卿議政.議政後的結果就要交給中書省起草詔 書,讓皇帝蓋上了玉璽和錄尚書事的擔任太常的濮陽興、掌廷尉的張布、掌光祿勳的孟宗 、大鴻臚孫凱和大將軍丁奉五人簽核過了才可發給下級衙門執行. 孟宗果然在三日後招集九卿議政,這樣的議政皇帝孫休一般不會在場,目的就是要讓九卿 放膽去議,直陳時政. 九卿議政的地點就在赤烏殿以西的黃武堂,議政時會讓九卿進入,並大門深鎖,一般這個 時候京官們都會在黃武堂門外等待消息. 九卿以錄尚書事的五人坐在右側,中間主座上會放著黃武堂大印,代表了這個議政是經過 皇帝認可的,而其他沒錄尚書事的大司農張儼、少府潘秘、宗正卿華覆、太僕顧俊以及衛 尉張惇四人則坐在左側. “很久沒有九卿議政了!皇上自從誅殺了故綝後,就沒有設過丞相.要把朝政交給我等五 人斟酌著辦.今日之議,是要議丹揚郡的埔里塘工程一案,望列位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濮陽興先開口了,現在的東吳沒有丞相,但濮陽興以九卿之首的太常錄尚書事跟實際上的 丞相也差不多,許多官吏私底下還是稱濮陽興為相. 少府潘秘發言道 “這埔里塘工程,目的在於圍湖造田,是少府衙門和各郡縣的典農都尉們商議地點,決定 執行的.這丹揚郡雖是戴某的本籍,但我認為,這嚴密嚴都尉所呈上來的策文,裏頭所陳 述的成本過高,因此呢,我認為該駁回去,讓嚴密好好改改,要不然就別呈上來了.只是 不知道為何,濮相又把這工程案拿出來議論,請濮相好好解釋” 濮陽興解釋道 “我本來是認為,這圍湖造田,不就是你少府自己籌畫出來的嗎?而且我看了嚴密的策文 ,鉅細靡遺,又有情有理.我想不到有甚麼駁回的理由.況且,這工程標會都還沒辦,沒 做怎麼知道結果如何呢?” 張儼則拿出司農衙門的帳本說 “請列位大人看看,這是我司農衙門今年的赤字.本朝開元以來,雖然經由抄了故綝的宅 子不無小補,但去年江夏淹大水,交州那兒又出現了流寇,至於京城呢,皇上又要創立國 學,這花的都是錢啊!一下又要我司農衙門拿出六十萬?敢問濮相,如果今天又淹大水, 朝廷要拿甚麼去賑災?” 濮陽興則駁斥道 “這埔里塘工程,就是要針對朝廷的赤字開源,張大人,您既然知道有那麼大的窟窿,那 為何還阻止這項工程呢?” “不是阻止,是這開銷過大!對朝廷的財政是一大負擔” 孟宗開口了 “這嚴密也是為了江山社稷著想,但我聽聞此人在外有經營河工.雖說沒有真憑實據,但 讓可聞風言事的言官知道了,必定會問主事官員的責任,到時,同意和舉辦圍標的少府衙 門先不說,撥款的司農衙門,和力主通過的太常衙門,我大吳半個朝廷,都免不了責任, 要傳到皇上那兒…” 濮陽興拍案罵道 “孟恭武!你敢威脅我!?” 孟宗也不甘示弱地說 “這嚴密的都尉是你濮陽子元保舉的,光這一層關係,你就跳到黃河洗不清了” “你…” 張儼這時站起來罵說 “濮陽興!你何不乾脆說你收嚴密的回扣,這事不辦,你收不到錢,朝廷的錢糧是這樣花 的嗎?” 濮陽興拍案怒道 “你不是言官,沒憑沒據,你憑甚麼說我收賄?” “三位大人都息怒吧,這是議政,不是潑婦罵街.先就工程一事行嗎?” 張布趕快出來緩頰,濮陽興氣呼呼地坐下,問身旁的孫凱道 “楚王爺,您是怎麼想的呢?” 孫凱這時卻把茶水拿起來,對宦官說 “這茶涼了,麻煩給本王換一杯” 濮陽興忍住氣說 “王爺說甚麼呢?” 孫凱笑說 “本王在想,有沒有個萬全的辦法.” 孫凱輕咳一聲 “本來嘛,這永安朝入不敷出,是天下皆知.這開源是個好法子,但為了開源又花更多的 錢,開源就開的沒意義了.本王以為,是不是兩邊都退一步呢?” “怎麼個退法?” 孟宗發問,孫凱將新送上來的茶吹了吹,說 “依本王之見,這河工就不要招標了,搞得那麼麻煩.少府衙門和司農衙門商量著,讓丹 揚郡太守衙門出面,丁大將軍的兵勇協助工程,充當工人,因為這本就是為屯田而造的. 這樣一來,人事款就可縮減不少.另外,這嚴密的意見可以採納,但不能讓他家族經營的 河工摻合進去,維持這工程的清白.不知列位大人以為如何?” 張儼覺得這可以接受,但濮陽興卻十分尷尬,但要是自己也反對,不就打自己一個耳光了 嗎?接受的話,一毛錢也貪不到,對嚴密這條財路以後能不能夠維持,還很難說. 孫凱見無人說話,就問孟宗說 “孟大人,您說呢?” 孟宗點點頭說 “甚好,甚好!楚王爺此議,可謂老成謀國” 不只濮陽興,丁奉也是很不安,身為大都督大將軍,這揚州所有軍事皆由他掌管,要是撥 一點去造田,自己很不願意. “這揚州防線諸軍已經很是吃緊,再撥兵去做工程,若此時北朝來犯,我怕有變” 丁奉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孫凱馬上回答道 “丁大都督太多慮了,這北朝之主曹髦與司馬昭的矛盾尖銳,短時間內也無法用兵.” 濮陽興細細一想,只要讓工程不順,讓朝廷再追加款項,這該到手的錢還是可以到手,只 是分批到手和一次到手的差別罷了,於是濮陽興也不表示反對 “楚王爺的意見很好,就以此上奏章給皇上吧!” 赤烏殿裡,孫休和韋昭商議著太學之事,中書令路喜拿著奏章走進來,說 “啟奏皇上,這是三公九卿議政後,由濮陽大人領銜的奏章” 孫休並未接過奏章 “都議好了嗎?” “回皇上,臣想都議好了” “既然濮陽興已經議過了,那就沒問題了,去找符寶郎用璽吧” “且慢!” 韋昭趕緊阻止 “皇上,臣以為,皇上應該看看這個奏章.前秦二世,就是不問政事,只信趙高,才惹來 亡國殺身之禍的” “喔?韋師傅是把朕比做胡亥?” 韋昭一聽,趕緊跪倒說 “臣失言,臣該死” 孫休微笑說 “韋師傅太認真了,朕不過說說笑.常言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朕相信濮陽興.” “皇上聖明.臣當然知道,皇上不是胡亥,濮陽大人也不是趙高.只是審閱奏章,本是天 子之事.臣請皇上還是看看奏章吧” 孫休沒想到韋昭那麼煩人,不過換個方面想,要是對學生也能如此嚴格,那代表韋昭確是 人才.因此還是笑著說 “朕會看的,這件事就這樣啦.韋師傅先退下吧” 韋昭伏地道 “諾.臣告退” 韋昭退下後,在宮門口遇到孫凱,趕緊上前作揖道 “給王爺請安” 孫凱正要上馬車,見到韋昭也回禮道 “韋師傅客氣了,剛從皇上那兒出來?” 韋昭嘆一口氣 “唉,這濮陽興和張布內外串聯,欺瞞皇上.” 孫凱裝糊塗說 “會嗎?濮相一向勤於王事,按本王看,皇上這是信任濮相.君臣一心,要中興我大吳” “都怪我等無能,皇上對濮陽興言聽計從.楚王爺,您是皇上堂兄,天潢貴冑,您可要勸 勸皇上” 孫凱正想說甚麼的時候,一旁的楊祇走近說 “王爺,該回鴻臚寺了.公事要緊” 孫凱一聽,知道有緊急機密,於是對韋昭拱手說 “韋師傅,本王還有公務在身,不便與您聊太久.韋師傅早點歇息吧.” 楊祇跟著孫凱坐上馬車,搖搖晃晃中,楊祇拿出一書信說 “洛陽密報” 孫凱神經立刻清醒過來,將書信打開一看,曹魏朝廷發生大事了. 原來魏帝曹髦受不了司馬昭專政,不顧郭太后及眾臣的反對,率領宮人三百餘人討伐。 沒想到王沈與王業先行向司馬昭通風報信,司馬昭馬上派兵入宮鎮壓,雙方在宮內東止車 門相遇,中護軍賈充在南闕下率軍迎戰曹髦,賈充命令成濟殺曹髦,成濟一劍從曹髦胸部 刺穿,曹髦立即死在車上,年僅20歲。 司馬昭立曹奐為帝。曹髦死後,由於後上任的曹奐是個完全的傀儡,於是曹魏的實權就徹 底地落入了司馬氏的手中 孫凱將書信收起,對楊祇說 “曹髦也算明主,可惜生錯時代.做大事者,謀定而後動。曹髦年輕有為,資質優異,可 惜不知沉潛的道理。凡事應等待時機,先周詳計劃再行動,否則只會造成無謂的犧牲。只 要活著,機會就一定會到來。春秋時代句踐當夫差僕役,住馬廄、嚐糞便,十年生聚教訓 方得復國滅吳。忍人所不能忍,乃大丈夫也。” 楊祇點頭稱是,但只見孫凱喃喃自語說 “不過這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啊!”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74.75

10/12 00:13, , 1F
未看先推!!
10/12 00:13, 1F

10/14 12:10, , 2F
有看有推
10/14 12:10, 2F
文章代碼(AID): #1Eb6eKaF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