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吳興亡史(三十四章)

看板SAN-YanYi作者 (Rei)時間13年前 (2011/01/17 01:10),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孫凱在府中,百般無聊的看著下女們的舞蹈,慵懶的側躺在臥榻上,涼子拿起一顆葡萄放 進孫凱的嘴巴 孫凱伸了伸懶腰,涼子說 “真希望這樣的生活可以一直下去” 孫凱笑著說 “這種生活要下去也不容易” 涼子開始剝橘子 “我說你們男人阿,就老愛建功立業。看到一個項羽,就說要取而代之。又看到一個劉邦 ,就跟著說大丈夫應當如此" 順手把橘子送進孫凱嘴裡 “我們女人呢,只要在家幫你們相夫教子就行了" 孫凱嚼著橘子,斜眼看見劉昭站在門外,用手指了指外院,孫凱用手輕輕一擺示意 孫凱對涼子說 “涼子,我想小睡一會兒" 涼子問道 “是不是劉昭那奴才又帶了甚麼人來見你了?” 孫凱笑說 “你不要疑神疑鬼的,我說不當差就是不當差,饒他天王老子給甚麼狗屁差使,我就不接 ,行了吧?" 涼子無奈的聳聳肩,便領著舞女離開了後堂 劉昭見堂中無人,便走進跪下說 “大帥,江淮密報" 說完便呈上一道竹簡 只見竹簡上寫道 “絕密” 孫凱打開竹簡,只見裡面寫道 “諸葛意欲北伐,應從之?拒之?望大帥定奪" 落款寫著 “合肥太守朱友” 孫凱把竹簡捲起,輕輕在手上敲兩下,問道 “諸葛恪最近有何行動?” 劉昭說 “太傅整軍經武,大力徵招兵馬。。。" 孫凱沉吟道 “我必須要與智庵商議,你立刻備船,去盧江" 劉昭回道 “諾” 諸葛用是現今江淮都督 雖說是文官出身,但諸葛用在行軍布陣方面也是上上之才,加之是諸葛恪的親戚,三者也 是孫凱的幕僚出身,和勇而無謀的朱友,以及名不見經傳的公孫壽來比較,諸葛用無非是 掌江淮軍的最佳人選。 諸葛用看著諭令,心裡很是煩惱 出兵嘛,怕孫大帥交給他的江淮軍受損,不出兵嘛又怕傷了和堂兄諸葛恪的和氣 這時一個皂吏進來道 “都督,有人到府衙門口來送個名帖就走了" 諸葛恪拿起名帖,只見上面寫著 “楚王孫凱” 諸葛用到了停泊在濡須口外的一條小舢舨上,諸葛用走進,見到孫凱,朱友和公孫壽三人 已經等候多時 諸葛用趕緊下跪道 “給大帥請安” 孫凱扶起諸葛用說 “智庵何須多禮?你現在也是一方都督了,封疆大吏和我這個快樂王爺不必如此大禮" 諸葛用說 “卑職一天伺候大帥,終身受用,此次諸葛恪意欲北伐,卑職很是擔心,因此和子朋商議 好,望大帥定奪" 朱友說 “魏國離合肥最近的,就是新城,新城年久失修,要攻取並非難事,只是最近司馬師任命 原壽春步兵校尉張特為太守。。。” 孫凱接下去說 “這張特必定來頭不小,對吧?" 公孫壽道 “大帥英明,這張特非常無名,無名到楊祇的細作也不知道此人" 孫凱說 “司馬師不是個糊塗人,斷不會任命一無名小卒為太守,必須注意此人,另外,智庵!" 諸葛用回 “卑職在” 孫凱將窗戶打開透透氣,說 “諸葛恪叫你嚴飭江淮各軍出兵,對吧?" “甚麼都瞞不過大帥” 孫凱看著窗外的風光,說 “現下長江下游的防線,除了孫峻的烏衣營以外,就是我們江淮最有戰鬥力,我也不願意 江淮弟兄去送死,這樣吧!智庵讓年輕人試試看,最近楊祇的兄長盧江驍騎校尉楊鑲讓我 頗為欣賞,李釗的密報裡面也說了楊鑲沉穩,是一將才,智庵可表他為驍騎將軍,令他率 兵協助諸葛恪" 諸葛用一揖道 “卑職遵命” 建興二年三月,諸葛恪在建業結合了荊州軍,建業軍和交趾軍三支大軍共二十萬人,浩浩 蕩蕩的從建業出發興師伐魏,出發前還命建業百姓灑掃街道,和送上糧食來補充軍餉,頓 時建業城內怨聲載道。 到了盧江之後,江淮都督諸葛用命驍騎將軍楊鑲率兵出迎,並設下宴席為諸葛恪接風。 諸葛恪自坐中座,向諸將說 “此次我率兵北伐,是要完成先帝遺願,掃平曹魏,入主中原。我意先讓大軍近淮南境內 ,讓魏民知道我大吳王師的風範,順而感化魏民" 唐咨建議道 “如今引軍深入,敵人領地裡的百姓一定會逃走,恐怕士兵辛苦而收獲很小,不如停下來 包圍新城。” 諸葛恪問道 “為何要包圍新城?” 唐咨說 “新城被圍,魏國淮南軍定會相救,那時再設法進攻,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獲。" 諸葛恪大喜,遂命唐咨為先鋒,領大軍向新城前進 張特原來只是壽春城的一步兵校尉,官拜牙門將,忽然被提拔為新城太守,張特深知新城 是魏國前線要鎮,因此到任後積極修築城牆,增加防守。 張特得知諸葛恪提大兵來犯,就在太守府與眾將和官員們商議 文官們害怕不已,雖然早已有心理準備,但不知道諸葛恪會領這樣多的兵馬前來 都建議張特放棄新城,並且投靠壽春,將淮南防線向北部靠攏 武將們則認為,應與之決一死戰 張特凝重的看著文武官員們唇槍舌戰,心裡想著當初這道任命的聖旨 當初為什麼大將軍會任命自己擔任這個職務呢?張特想破頭腦都想不透 這群鎮守新城的文武百官,在幾個月之前還是自己的頂頭上司,現在突然要以太守的身分 下令,張特自己還真是不習慣 “大人,下令吧!" 偏將軍樂方抱拳道 文官們也拜道 “是生是死,都命係於太守手裡,請太守定奪!" 張特牙一咬,拔劍砍倒桌上的筆硯說 “我受國恩,謬居新城太守之列,現有國難,吳寇來犯,我怎能棄城而逃,怎麼對得起我 大魏皇上皇太后?諸君,本部堂意欲死守城池,與他媽的吳狗決一死戰!若害怕,諸君可 自往壽春,本部堂絕不阻攔!" 武將們紛紛跪倒說 “謹遵太守之令!” 文官們也感動的跪倒說 “太守公忠體國,卑職等願與太守死守城池!" 諸葛恪率大軍來到新城門口,見新城大門緊閉,便命一傳令兵說 “本部堂不願生靈塗炭,你去到門前勸降" 傳令兵遵命後,便騎一白馬和白旗到城門口 大喊 “寡眾懸殊,我大吳太傅仁德護民。。。” 說到一半,樂方張弓射向該傳令兵,被一箭射死,城牆上魏軍大聲鼓譟 諸葛恪見狀怒道 “一無名小將!竟敢螳臂擋車!全軍攻城!” 朱異,唐咨和丁奉等人即刻準備攻城事宜 朱異領衝車隊,唐咨軍則準備雲梯,另外丁奉則率兵在井蘭上壓制城樓上的魏軍 張特在城樓上看見黑壓壓一片緩緩的朝著新城而來,又看了看佈署在城樓上的弓箭手數百 人,每個弓箭手都冒著冷汗,握著弓箭的手微微發抖,張特深知,這批是方從新城中徵招 來的新兵,有的連隻雞都沒殺過,現在要叫他們去殺身經百戰的東吳大軍,談何容易?張 特自己雖是軍旅出身,但也沒打過幾仗,壽春步兵校尉不過是一個警備的差使,面對過最 大的危機也不會是當年孫凱領五萬大軍的壽春攻防戰,現在面對的是東吳精銳的十萬大軍 ,領兵的又是大名鼎鼎的諸葛孔明之侄諸葛恪,想到這,張特不禁吞了吞口水。 一名弓箭手終於撐不住這巨大的壓力,趕緊放了一支箭出來,其他的弓箭手見狀,也紛紛 跟著解放壓力似的頻頻放箭,但吳軍根本沒到射程,許多弓箭在吳兵面前落了下來。 張特這時意會到事情大條,就大聲喊說 “不准放箭,不准放箭" 但在那場合,有誰聽的到?士兵們拼命放箭,直到袋子理的箭完全射完。 丁奉在井蘭上,大聲命令道 “弟兄們!放箭!” 井蘭上的都是荊州軍,荊州人長期在水上討生活,弓箭自然變成水戰的主角,尤其是在井 蘭上,居高臨下。荊州軍也紛紛放箭,城樓上的魏兵還來不及逃就被射死。 張特見狀,拿起寶劍就殺死幾個士兵說 “繼續放箭!" 士兵們還是害怕,畢竟是新兵,在這種你死我活的場合還是派不上用場,紛紛逃離城樓。 這時,朱異和唐咨的衝車以及雲梯已經到了城樓下,唐咨部隊也爬上雲梯 樂方領著數百兵丁在城門前堵上石塊,死命的檔住城門 朱異的衝車隊不斷撞門,而唐咨部隊也攻上的城樓和魏兵展開殊死戰 張特大喊道 “弟兄們!報國的時候到了!擅離城樓者!斬!” 雖是新兵,但深知若新城破城的話,自己的家人也無法保全,紛紛拿起武器來與吳兵交戰 ,另一部分的魏兵也拿出石塊往井蘭砸去 井蘭太過於靠近城牆,都被砸得支離破碎,連丁奉本人還差點從井蘭上摔下來。 少了井蘭的保護,魏兵可以慢慢消滅城樓上的吳兵,而城門前的衝車也被樂方的魏兵死命 擋住,第一天的進攻就在不分勝負的情況下結束了。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5.80.64.69

01/17 20:16, , 1F
有看有推
01/17 20:16, 1F

01/18 03:39, , 2F
有推有倒
01/18 03:39, 2F

01/19 15:24, , 3F
nowistzki嬌喘一聲倒在joe128135懷裡 >///<
01/19 15:24, 3F

01/31 18:52, , 4F
幫校字:「廬」江、井「闌」。
01/31 18:52, 4F
文章代碼(AID): #1DCoQIm8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