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三國志後傳 第十一回

看板SAN-YanYi作者 (lsy)時間15年前 (2008/12/05 22:13), 編輯推噓4(400)
留言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第十一回 晉武帝托孤楊駿   咸寧五年十月,晉帝以衛瓘為尚書令。是時朝野紛紜,咸言太子昏庸,不堪嗣統。衛 瓘每欲陳啟,難於發言。一日大宴群臣凌雲台,席散,瓘乘興入內,佯醉跪於帝床前。帝 曰:「卿欲何為?」瓘曰:「臣有所啟。」帝曰:「所言何也?」瓘故意欲言者至再,又 隱而不發,乃以手撫其床曰:「此座可惜,可惜!」武帝已悟其意,乃亦故訛言曰:「卿 真大醉矣。」瓘乃不復敢言,帝歸宮悶悶不悅,密謂楊后曰:「太子庸懦,不堪大統,此 事若何?」后曰:「古來承宗繼祚,立以嫡長,不問賢否,法所不可輕動者。」武帝憂思 不能寐,忽報內城失火,乃親同宮中人登樓觀望,遠近有東宮才人謝玖所生皇孫司馬遹, 年方五歲,在旁見帝憑欄觀看,火光燭面,密牽武帝衣裾至暗處,言曰:「暮夜倉卒,宜 備非常,不可令人竊見皇主之面。」武帝聞言甚奇之,因是深加寵恤,眾亦重之。   太子宮妃賈氏南風,聽知皇孫遹見愛於帝,自思非己所出,心中不樂,手殺監宮人無 數。一日閒行,睹見一妾有妊,乃大怒,親自取戟,手刺妊妾之腹,其胎隨刃而墮。嚷動 後宮,武帝聞知怒發,立欲廢之。楊后力勸曰:「婦雖有失,當看賈公之面。彼為社稷勛 臣,老而無子,今因一時失手之訛,而廢六禮之典,其父亦有罪矣,可不忘甚大功乎!」 帝曰:「連太子一併黜之,有何不可?」楊后又曰:「太子雖庸,皇孫聰慧,有賢子以承 之,何憂懦乎?」武帝被動,以此不能定奪,乃出宮行而思之。忽見皇孫隨後跟來,乃攜 手同往圈中玩豬,武帝甚稱豕之肥。遹曰:「豕既肥,何不屠之以享有功之士,而使久費 五縠哉!」帝聞言大悅,即使人烹之,分享諸士。因撫其背而謂廷尉傅祗曰:「此兒當興 大吾宗者也,不然何數歲之孩,能明睿若是耶!」   次日早朝,帝謂群臣曰:「朕皇孫遹敏非常,前規觀火之勸,後上烹豬之言,詳睹吾 諸子弟中,悉皆不及也。異日長大,不殊吾祖宣帝之才。朕每念太子,恐難負荷,意欲易 之。今見皇孫若此,宜當無改,以亂國典也。」楊駿與馮荀等率群臣上賀曰:「陛下聖鑒 不錯,千秋萬歲,永保無疆之慶者。」獨尚書衛瓘、少保和嶠不悅眾賀,私相議曰:「太 子昏庸,終非鼎器。皇孫性敏質薄,況兼淺躁,恐亦不能臨馭天下。諸大臣曾無一語及此 ,相率稱賀,正所謂阿諛逢迎之徒,豈社稷之臣耶!」和嶠曰:「吾等知而不言,亦非諒 士。速當明言之,以盡吾等之心,從不從由他耳。」翌日,和嶠從容言於帝曰:「太子雖 有淳古之風,恐末世以來,習俗奸僥,人多詐偽,怕終不了陛下家事。」武帝不答,心固 知之,亦不能決。   越旦,和嶠與荀勖獨待帝側,帝曰:「向來不知太子近進何如,卿二人可往東宮,伺 察其梗概,前來回話。」勖、嶠領旨,往謁太子,侍講竟日,惟道歡飲娛樂之事,及閒談 俚語,並無經國慮後之言。二人還見武帝,武帝問曰:「二卿所覺何如?」勖曰:「太子 明識雅度。」和嶠曰:「聖賢如前。」武帝不懌。於是心腹臣王祐勸帝復近鎮親王衛兵, 以備調遣。帝從之,敕太子同母弟司馬柬、司馬瑋、司馬允、司馬義等,仍掌護兵各五萬 ,得專征伐,以備不虞。又擢王祐為北軍中軍祗候,典禁兵,以分楊氏之權。超升散騎常 侍劉寔為太傅,以輔翼皇孫。後人見武帝之明,稍能易太子之暗,皆由楊后於中阻勸,牝 雞鳴晨之誤。有詩嘆曰:             世善貽謀古聖言,流清本自出於源。             開邦已誤晨鳴牝,安得承宗有後賢。   晉武帝見天下升平,耽嗜酒色。又見太子無能,憂思傷神,於泰康十年,身得重疾。 皇弟汝南王司馬亮入京省視,武帝大喜,召入相見,於御榻之前,告之曰:「吾以太子昏 庸,因憂成病,似覺沉重,恐有不諱,正欲宣弟共議後事,來得甚好。明日當召諸大臣入 宮面議,弟宜在此,代吾宣諭。」汝南王拜命辭出,眾臣亦散。獨楊駿侍疾禁中,左右別 無一人。是夜忽覺精神恍惚,朦朧中喚楊駿近榻與語曰:「朕今病體危篤,多因不豫,以 皇太子顧托於公,公宜念朕有半子之親,凡事莫負推心,須盡周公輔翼之忠誠,以匡愚甥 之不逮。」楊駿伏地頓首曰:「陛下善保龍體,以副蒼生之望。臣敢不竭犬馬之力,以報 今日殊遇之恩!」武帝點首,漸覺神思困倦,奄然而臥。楊駿疑其不省,即與楊后以私意 改易近要,樹結心腹。議間,武帝覺之,正色言曰:「何得輒便乃爾!」心惡楊駿,思有 易命之意,奈言已出,又且疲怠,乃只宣召近臣入內囑付曰:「朕今病劇,卿等各懷忠義 之心,共上致治之方,忽忘朕言。可亟待晝遺詔,宣汝南王與楊國丈同輔朝政,以衛瓘、 張華、和嶠。劉頌、傅祗、傅咸、劉毅等為之佐翼。」未及出詔,武帝昏沉。楊后乘其呻 吟,故意問曰:「聖躬萬歲後,外人難托心腹,必須國丈可輔太子。」帝不能言,但糊模 喉下應之。楊后即宣心腹人何劭作詔:「授楊駿為太尉,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駿 受詔訖,恐汝南王入宮必命其輔政,且是詔非出帝意,乃使心腹人武帝口旨:「止其慢入 宮,今早稍得安臥,未宜動,國事來日計議。」汝南王不知是假,遂不敢進宮。稍間,武 帝復蘇,乃問:「汝南王來否?」左右答曰:「尚未曾來。」帝曰:「朕欲與定大事,何 遲誤也?」左右曰:「楊太尉已領尚書,都督諸軍,大事定矣。」帝聞其言,怒氣攻心, 閉塞咽喉,長嘆一聲,戄然而崩。時年五十五歲,在位二十五年,改元者四:泰始、咸寧 、太康、太熙。   當日楊后報於外,太子與大臣一齊入內,拜伏慟哭。次日發喪,停梓宮於白虎殿。楊 駿率文武官員,掛孝舉哀,送葬山陵。奉太子司馬衷登位,是為孝惠皇帝,改號永熙元年 。惠帝乃以楊駿為太傅,總攝朝政。立賈氏南風為皇后,才人謝玖為太妃,司馬遹為太子 。詔赦天下。   汝南王知帝有委政之心,今一旦晏駕,絕不與聞,又見楊駿出入以虎賁兵士護衛,知 是彼之奸計,故乃防備我等。我若不提,必遭所算。遂不敢臨喪,哭拜於大司馬之門,使 人求祭武帝。表至,楊駿匿之,不許見帝,詐武帝命,促令還赴本鎮,不許在京混擾。司 馬亮踟躕,意欲上表,以別去就。楊駿恐其有變,密使人以兵圖之。亮知其意,乃連夜轉 回許昌,以避駿害。   駿得逐汝南王出京,乃一意行事,思作威福。自揆素無功德,徒以后父得受重爵。遂 思一計,欲以求悅於眾,乃奏帝曰:「今陛下新登寶位,宜當加升群臣品秩,賞齎外鎮諸 侯,蠲免窮民徭役,釋宥無辜囚犯。如此則陛下恩及四海,聖德無疆矣。」黃門將軍傅祗 見奏,謂駿曰:「蠲差赦罪,故有古則,前已頒詔,憑有司斟酌行之可矣。未有帝主始崩 ,諒陰未舉,而臣下即論祿秩者也。於理有所不可,於禮有所違礙,公秉鈞軸,豈得罔濫 乎?」駿不從,竟詔中外群臣,各贈職位,賜爵有差。民復租調一年。囚犯除十惡外,悉 皆放免。散騎待郎何攀又諫曰:「太傅此詔且未可行,況聖上正位東宮二十餘年,今承大 統,自是正禮。非為慶幸。上皇以中年遽然晏駕,實系憂中,又非喜美,而乃妄頒爵賞, 盛於革命之初,輕重不倫,是非失正。且大晉卜世無窮,制訓固當垂永。今一例妄進爵秩 ,則數年之後,莫非公卿矣,無乃不可乎?」駿又弗之聽。思眾皆加職,乃自為大都督, 假黃鉞,百官惟總己以聽,凡一應軍國大事,悉要稟命而行。傅咸見其專執,私謂駿曰: 「國君守孝,諒陰之禮不行久矣。今上謙,沖而委政於公,公遂以身獨任其事。臣知天下 不以為善,懼明公未易當也。且周公大聖,猶致流言,況主上春秋非成王乎!進退之間, 宜審之。」楊駿不能從其說。楊濟聞之,遺咸書云:「諺曰:『生子痴,了官事。』今官 事未易了也,豈常人之所知乎?」傅咸回濟啟曰:     衛公有言:酒色殺人,甚於鴆毒。有坐酒色死者,人不為悔。而逆畏以直致禍   者,當由矯枉正過。或不中的欲以厲為聲,故致忿耳。安有悾悾忠益於人,而反見   怨嫉乎!    濟見回書,默然而嘆。楊駿雖不從眾勸,思秉大政,竊見賈后悍,心多機略,賈模亦 在要職,心中畏之。乃以甥段廣兼管機密,黨腹張劭點禁兵。凡百詔命,帝雖看過,亦要 呈白楊太后,然後方得行之。以故忠諫之言,帝不獲用。馮翊左郎孫楚謂駿曰:「明公以 外戚居伊霍之任,而不與宗室共參萬機,當乃私置黨侶,欲固權位,禍至恐無日矣。」駿 又不從其諫。   聞知匈奴東部,有名士王彰,賢而有智。使人齎幣往聘,辟為門下司馬。東部見朝中 太宰有召,即差人往請王彰,彰詢知是楊駿私辟,遂逃匿於友人之家以避之。友人怪問其 故,彰曰:「自古一國兩后,女臨天下,鮮有不敗者。況楊太傅昵近小人,疏遠君子,專 權自恣,吾蹈東海以避之,猶死餘波及我,奈何蹇裳以就之乎?且武帝不為社稷大計,嗣 子既不克負荷,而付托復非其人,天下之亂,可立待矣。」友服其論,不敢勸彰應召。後 人有詩嘆曰:             高明遠識羨王彰,料駿庸專有異殃。             深逃惟恐餘波及,安得臨流自蹇裳。   不說王彰辭辟逃匿,且說楊駿在朝,竊聽得人言張、和二臣之忠諒,焉可使之在外, 由是奏帝,取回張華、和嶠。又死其干預國事,言多阻忤,乃以為東宮輔翼,使其匡維太 子。復用親弟楊濟心膂何劭、王戎、裴楷四人為太子賓客,共侍廣陵王遹,稍制張、和。 一日華、嶠隨侍太子朝帝,賈后在簾內認得,謂惠帝曰:「和少保嘗語陛下不了家事,今 可問矣。」惠帝本性庸常,聞后之言,信以為然,即問和嶠曰:「卿昔謂我不了家事,今 更何如?」嶠對曰:「昔事先帝,果有是語。語之不效,國之福也,何必曰更。」帝無以 答。後人有詩嘆曰:             高明和嶠性忠貞,曾對彤庭論嗣君。             聖質如前終不了,千載良言著汗青。   賈后見帝不能回應和嶠,知其昏懦愚庸,易於蔽惑,且垂簾預政,言聽計從,遂肆意 荒淫,與太醫司馬程據等私通,濁亂後宮。醜聲聞外,朝官覺其不雅,乃將據等數人禁止 於外,不許妄入。後思無能遂欲,陰使心腹閹宦,出外尋覓美少子弟,以箱笥裝入宮中取 樂。中意者留之,不中意者害之。有洛陽捕盜都尉部下一小吏,生得青年俊秀,豐姿美麗 。忽有非常異服穿著,頭戴寶簪一根。同伴疑其與官宦人家盜偷來者,各懷妒忌,乃暗唆 其本管,思要詐他。都尉心中亦甚嫌疑,遂捉至捕衙深處私問之曰:「汝此簪從何所得? 若不實,說必當治罪。」小吏朦朧回答,尉怒,欲拷而鞫之。吏實告曰:「月前我私行城 南小巷,忽逢一老嫗,說道:『其家有主人患病,倩請巫者為治,欲浼五方少年子弟五人 為執事香童,讚禮醮場。今東西北與本家,已有四人矣,只少城南一個。敢煩少年到我家 禮讚,稍時自當重謝。如有不合尊意之處,任汝自行,不敢強也。』我聽他所言,隨他前 去。只見兩個人推一輛車子,請我坐於其中,放下帷幙,約行數百步,將一竹笥命我入於 其內。我苦不肯,御者曰:『此處請神禳病,門上生人一去,眾神皆散,治則無靈。但煩 大官忍耐片時,不得聲息,到家中即便請出,此去不遠矣。』以此扶我進笥封起,連車推 走,將似有千餘步,住了車輛,將箱笥揜扛而行。又叮嚀我:『不可響動,致我等受責不 便。』於路遇把門盤問者五六次,方到其家。揭開箱笥,喚我出來。抬頭一看,但見重樓 美閣,盡都是繡幙珠簾,繁華富盛,說之不窮。我心恐嚇,怪問其為何地,御者回道:『 此是鋪設祈神之所,乃天帝玄宮,諸神梵宇也。』即以香湯浴我,更換新美錦衣,安排珍 饈異饌宴我。食訖,引我入內,則見無數女子在於兩旁。我們入門,悉各散去。又有二保 女擁一少婦,年可三十餘,身材短矮,青白面色,眉後有一小疵。命先拜禮訖,亦出席與 吾相敘曰:『卿家今然來此,不患不富貴也。』吾謝之。須臾侍女進小酌,鋪裀褥,揭開 錦帳,金鉤玉控,極其富麗。聊飲數盅,遂與我同寢帳中,並無甚禳病之事。相留一月, 每夜歡飲,不肯放出。小人只得明告,言:『身有職役,恐誤差遣,乞歸赴點。』彼曰: 『本要不教你去,既有職役在身,且自送你出去,異日明取你來充宮衛。』臨行乃以此衣 服等物贈我,日後以此為信,好求進用。囑畢,仍將箱子送我出來。小人亦不知其為人也 ,神也。小吏在此服役,素知法度,安敢為盜,以污本管乎?」即將出玉鏡台一副,送與 都尉。都尉聽言其狀,知是賈后,遂恕而隱之,再不敢言。仍囑小吏毋得妄泄,秘藏其衣 。自是賈后醜聲,人皆稱的,滿洛陽城裡,悉傳遍矣。後人有詩嘆曰:             賈氏南風入帝庭,全無婦德助夫君。             擲戟落胎何太忍?揜箱亂俊更多淫!             毒心似蝎商蘇并,妒性如蛇呂后倫。             武帝當年知五短,惜乎能說不能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20.205.184

12/21 21:53, , 1F
推此座可惜
12/21 21:53, 1F

12/21 21:52, , 2F
期待大漢姦右侯的登場
12/21 21:52, 2F

12/21 21:58, , 3F
推酒色殺人甚於鴆毒有坐酒色死者人不為悔
12/21 21:58, 3F

12/21 22:00, , 4F
推語之不效國之福也
12/21 22:00, 4F
※ 編輯: ueyo 來自: 118.233.177.231 (07/27 00:21)
文章代碼(AID): #19EJSAHG (SAN-Yan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