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糧食的危機」楊儒門來台大演講

看板RootsnShoots作者 (中央處理單元)時間12年前 (2012/03/18 10:5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時間:2012/03/20星期二 12:20~14:00 地點:地理系館202教室 主講人:楊儒門,248農學市集創辦人 演講題目:糧食的危機 演講摘要: 02年當台灣加入WTO的時候,大概很少人會去意識到, 有一天會出現所謂的糧食的危機。記得彭明輝老師在 當時,講過一句話:「十年以後,我們要吃什麼!」 當時好像無關重要的一句,不到十年,在六年後的今 天,我們因為物價的飛騰糧貴,開始去想到、思考到 ,「有一天,我們要吃什麼?」 以前人常講:「台灣人什麼沒有!錢最多」。沒有的 東西,進口就行。一片豪氣,總以為什麼都買的到, 只要我們有錢就行!別人總像老太爺似的,伺候著我 們。殊不知,全球糧食的生產總數,只有4%作為貿易 用途,而且80%的交易量都掌在ADM、邦吉、嘉吉、路 易達孚這四家公司的手中。如果我們自已不去生產, 那等於是把自已的喉嚨放在別人的手上,生死由人! 看看「迦納」這個國家,再想想自已,有時,真是難 以想像。 包括農委會和政府官員常講的是:「台灣的糧食自給 率達90%」。這是事實嗎?應該是「稻米」的自給率 達到90%。大家忘了一點,台灣從50年代政策宣導「 多吃麵、少吃米」、「麵粉代米」開始,就已經有慢 慢地將主食轉為麵粉的習慣。到現在,每一年小麥的 食用量,大約是120萬噸左右。幾乎是全部倚賴進口。 稻米的食用量大約是150萬噸左右,一成左右是靠進口 ,自給率在九成左右。 稻米和小麥都是台灣的主要糧食,比率在55%比45% 左右。我們「只有」稻米一項有九成左右的自給率, 而小麥近乎於零。所以我自真正的「糧食自給率」在 五成左右。而31萬的稻米安全存量,實際上不到一個 半月的準備額度。 復耕是不是像政府講的如此容易?隨便講講,明天稻 米就會從田裡頭長出來了!是這樣子嗎?有三點是需 要考慮的。一、是台灣行之有年的「休耕政策」,造 成了多少農民的轉業和農耕機械的淘汰。要如何再找 回農民和農耕機械。二、是休耕地長年的缺乏管理, 病害、蟲害、雜草、老鼠和蛇的問題,要如何在短期 間之內受到控制。三、是因為休耕,而缺少管理和維 修的水利設施,要如何去作修復的動作? 另一點需要去考慮的是:「水資源的分配問題?」台 灣只要發生缺水的問題時,第一個方案都是要求農業 休耕配合。政策有:「停五供五。就是減半,分區供 水。」〝農委會表示,由於農業忍耐缺水的容忍度比 其他產業高,往往在旱災期間,民生和工業用水不足 時,就需要農業用水的移用,農業則採取輪流灌溉, 或是休耕的方式。〞 水利法第十八條規定 用水標的之順序如左: 「一 家用及公共給水。二 農業用水。三 水力用水。 四 工業用水。五 水運。六 其他用途。」 就算上述問題都解決了。稻作種植下去後,生長期大 約在四個月左右,這段時間都要老天保佑,不能有任 何的颱風、豪雨、旱禍、蟲害…。只要在其中一天出 了天災,輕則短收,重則粒米無收。 正視問題的發生,而不是一昧的逃避、掩蓋、,這不 是真正能決解問題的方式。積習已久,當引爆點來臨 ,真的發生糧食危機,那就不是三言兩語可以糊弄過 去的。要緊的是:政策方向在那?配套措施為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44.136 ※ 編輯: psykidnapper 來自: 140.112.4.195 (03/20 11:14)
文章代碼(AID): #1FPKx4mv (RootsnSho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