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他山之石──重大建設的公民參與:德國司圖加特的鐵路地下化計畫

看板RootsnShoots作者 (憂以天下)時間13年前 (2010/12/01 19:27),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錄(已徵得作者同意) 他山之石──重大建設的公民參與:德國司圖加特的鐵路地下化計畫 作者/鍾宏彬(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法律系博士生) 德國在昨天(11/30)發生一件政治史、環保運動史上的大事,不過國內似乎都沒有相關 報導。 司圖加特(Stuttgart)市位於德國西南方,是巴登.符騰堡邦(以下簡稱巴符邦)的首 府,市本身有有60萬人口、270平方公里,與鄰近行政區組成的司圖加特都會區,則有530 萬人口(2009年底資料),是德國第四大的都會區,頂尖汽車工業Benz、Porsche、Bosch 的總部都在這一區內。 司圖加特中央火車站現有17個月台,每天有164班遠程(跨邦、跨國)、426班近程(邦內 )、650班城市列車(市區到郊區),旅客24萬人次(2009年資料)。這早已達到極限, 每輛列車平均只能在月台停留3分鐘,尖峰時段甚至更短;不論近程遠程班車,經常有嚴 重的誤點,也造成旅客上下車及換月台的匆忙、擁擠。因此自1980年代起,即有新火車站 的規劃,至2009年4月,聯邦政府、邦政府、與德國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 AG,下稱 德鐵)簽約,11月宣布詳細工程內容,並於2010年2月動工。 「司圖加特21」(以下簡稱S21)計畫,屬於歐洲高速鐵路網路的一部分,德國政府的雄 心要將其擴建成東歐到西歐、北歐到南歐的客貨最大轉運站,成為「歐洲的新心臟」。負 責執行的德鐵計畫將現在「港灣式」(只有一個方向可以進出列車)的地面火車站,改成 「貫通式」(雙向皆可進出)的地下火車站,擴建月台數,使得離峰時段可以容納每小時 50班、尖峰時段72班發車;地面工程則配合地下的出入口,拆除舊火車站的一部分,建新 的車站大樓。此外,本計畫還包括連結到司圖加特國際機場以及臨近城市烏爾姆(Ulm) 的高速鐵路新路線。同時,市政府也搭此便車進行市區改造。簡單說,是一場會讓司圖加 特市及周圍都天翻地覆的大工程。 大工程的對面,就是巨大的環境改變。不只是施工期間居民和旅客要忍受至少10年的噪音 、塵土和大型工程車在市區的出入(計畫於2019年完工)。市中心有一座600年歷史的「 宮廷花園(Schlossgarten)」,與其他的河岸公園連成一片,形成一條環繞市區、佔地 數十平方公里,同時擁有水岸、森林、草地的U型綠帶;此計畫也將攔腰截斷此一花園, 並砍除上百株老樹。 正方意見:歐洲最大鐵路中心,可以帶來人流、物流、錢流,市容改造帶來10年之後開闊 整齊的市中心街道,鐵路地下化釋出更多的可建築空地。 反方意見:舊火車站的歷史文化價值,空氣、土壤、地下水質、綠地的破壞,10年的交通 阻塞和噪音,地底工程可能造成街道房屋塌陷,甚至觸動斷層等等。還有,41億歐元的預 算(2009年12月公布,政府負擔70%)太勞民傷財。 反對S21的市民及團體,自2007年秋季,政府與德鐵還在協商時,即試圖以公投來阻止; 但由於這不是政府100%出資的工程,不適用公投法。2008年10月發生第一次抗議遊行,此 後類似活動不斷;2009年11月起,反對工程的市民固定每週一在車站北方廣場集會遊行, 持續至今;2010年7月,舊車站北翼開拆,約2000市民阻止未果後,除週一外又增加了每 週末的遊行。9月初,砍伐了宮庭花園的一部分老樹後,反對力道驟然增強,抗議者紮營 在花園阻擋,砍樹工程被迫延至10月1日。政府從其他四個邦調來優勢警力,於9月30日對 花園清場,爆發流血衝突,激起10月1日約10萬人的大遊行。 政府方面對於反對者的看法,原本上自聯邦總理,下至巴符邦的邦總理、內政部長、法務 部長,都認為民眾不理性作亂,有違民主風度,並堅持貫徹政策。然而在9月30日的衝突 與10月1日的大遊行之後,政府終於意識到嚴重性,開始尋求折衝之道。巴符邦的綠黨議 員提議(綠黨正是組織抗議活動的團體之一,是以環保為訴求起家的政黨),由基督教民 主聯盟(CDU)的前秘書長蓋士勒(Heiner Geißler)出任調解人,主持並決斷正反雙方 的談判,巴符邦總理贊成。 於是,一場走在法律之先的「S21調解會」(Schlichtung S21),也是德國政治史上第一 樁「官民合資重大工程調解案」,就從10月底展開。調解期間,S21暫停施工。 正方代表:  -巴符邦總理(Stefan Mappus)、  -巴符邦環保與交通部長(Tanja Gönner)、  -司圖加特市長(Wolfgang Schuster)、  -司圖加特市議員(Johannes Bräuchle)、  -司圖加特區域規劃協會主席(Thomas Bopp)、  -德鐵董事(Volker Kefer)、  -德鐵於柏林的全權代表(Ingulf Leuschel)。 反方代表: -「追求環保的交通協會」於司圖加特地區的副主席(Klaus Arnoldi)、 -司圖加特建築管理局前局長暨現職工程師(Peter Conradi)、 -「巴符邦環保協會」主席(Brigitte Dahlbender)、  -綠黨在巴符邦的主席(Winfried Kretschmann)、 -「司圖加特生態與社會聯盟」的建築與市政計畫研究員(Hannes Rockenbauch)、 -「生活在司圖加特」協會主席(Gangolf Stocker)、 -巴符邦議員暨綠黨在該邦的交通政策發言人(Werner Wölfle)。 一個月多一點的時間內,密集舉行九次調解會,日期及主題如下: (1) 10/22 – S21的策略意義以及新火車站的運輸能力; (2) 10/29 – 新火車站的運輸能力之二; (3) 11/04 – 從溫林根到烏爾姆(Wendlingen – Ulm)的新路線; (4) 11/12 – 反方的替代方案,擴建現有港灣式火車站(K21方案); (5) 12/19 – 生態與城市建設的發展; (6) 11/20 – 地質、安全性、與施工流程; (7) 11/26 – 成本與經濟效益; (8) 11/27 – 比較S21與K21的運輸能力和營運架構,對近程與城市路線的影響,        施工流程,尚未討論的其他問題; (9) 11/30 – 結辯與調解人的意見。 調解會的內容,本文不加詳述,有興趣者可見「S21調解會」官方網站( http://www.schlichtung-s21.de/)。本文所要觀察的面向如下: 1. 會議全程透過電視及網路直播,會議紀錄和錄影在會後數日即整理好上網,任何精彩 發言、失言、失神都逃不過歷史。 2. 從第二次進入計畫的實質分析辯論開始,正反雙方每次各自邀請六到八位專家,攻擊 他方的缺失,提出己方的優勢。例如:鐵道工程師、交通規劃專家、私人鐵路公司主管、 司圖加特大學交通運輸研究所教授、德鐵路線設計專員、軌道信號工程師、市政計畫局長 、建築師、公共工程律師、能源與環保協會代表、水體研究所教授、地質局官員、地質學 家、消費者協會代表…。 3. 雙方使用大量電腦投影片做詳盡的報告,相關資料都在會議前就公開,讓對方有時間 分析並收集可能用於反駁的資料,大眾也能取得。因為準備充分,所以會議中台下的人頻 頻發言,不論是攻擊正在發言的對方專家,還是救援己方,皆是言之有物。真正做到如同 調解人蓋士勒所說的:「不只人要上會議桌,所有的事實都要上會議桌。」 4. 主席,即調解人,從頭到尾都跟得上如此繁複細瑣的議題,將討論維持在主題上,也 常質疑雙方發言與前幾場略有不同,詢問是否有修改意見。 5. 最後一天,亦即11月30日,調解人蓋士勒做出決定,主要內容有:S21計畫(重點在鐵 路地下化與通往烏爾姆的新路線)可以進行,但是鑑於辯論過程披露的諸多問題,應該先 做大幅的修改。德鐵必須確保運輸能力比現在的極限多出30%,根據反方分析,這可能要 多蓋兩條軌道、多挖一條隧道才能做到,這意謂著預算大幅提高。防火和殘障人士的便利 性必須提升;不能再砍任何一棵樹,只能移植並保證存活率。德鐵的改善計畫出來之後, 還必須再接受公民參與的審查。地下化之後多出來的空地,不能落入房地產投機客手裡, 因此必須設立基金會來管理。新的房屋必須是低CO2排放的綠建築,其分配要符合社會多 元性與民主正當性。此基金會並且負有提升司圖加特河谷的空氣品質之任務。 6. 政府的表現:巴符邦總理(4次)和司圖加特市長(3次)多次出席。隨著每次議題不 同,邦政府和市政府也增派相關部門的首長。司圖加特市長與巴符邦總理在結辯後的記者 會宣布,同意以上要求,並設立管理這塊土地與住宅建設的基金會,打造舉世聞名的平民 優質住宅區。司圖加特市長說,S21的計畫應該早點讓公民參與,今後也要將青少年納入 考量,因為當2020年計畫完成時,他們也是成人了;這被媒體認為是間接承認決策疏失。 7. 德鐵的表現:就法律層面而言,德鐵是民營企業(儘管是國營轉民營),與政府合作 的工程既然已通過議會程序,德鐵沒有任何義務去理會抗議者的意見,若德鐵堅持動工, 政府有義務派優勢警力維持工程順暢。然而德鐵同意參加這場超乎法律規範的調解,並接 受調解的結果對其有拘束力。固然這部分緣於經費來源──政府的壓力,但德鐵全程認真 參與調解會的表現,對於最後結果雖然苦笑但還是接受指教,無疑是大企業開發案的優質 態度。 8. 反方的表現:反方並不是為反對而反對,他們也體認到舊火車站早已到達極限,必須 設法解決,只是他們質疑S21計畫太過草率,許多地質、安全、環境的問題都忽略。對於 調解結論,反方表示很高興結論有助於大幅改善S21的缺陷,但我們仍不滿意,會繼續透 過和平的抗議、透過民主程序,終止整個計畫。因為我們的替代方案K21才是最好的。 9. 德國媒體的評論:就正反雙方而言,這是一場沒有贏家也沒有輸家的調解。不過這也 是一場現代的啟蒙運動,最大的贏家是民主──公民直接參與的審議式民主。透明、公開 、理性、真相、風度,這次的經驗應該成為以後重大建設案的範本。 看看別人,想想自己。我國重大建設案的官、商、民三方角力,近年來越演越烈。如司圖 加特的例子所示,環境保護只是開發建設中要注意的眾多重要因素之一,但我國法制竟操 作成讓環評委員會當最終把關者,把所有拖累經濟的指責壓力都推給環保署和環保團體。 此等缺失已被屢屢指正,卻始終沒有改善。我國政府部門一向有嚴守分工的現象,說好聽 是謹守本份,說難聽是不願多負責任,沒有讓施政完善的心。若一個開發案要像S21調解 會這樣,邀集環保、經濟、交通運輸部門,以及產、官、學、民代表,開上八九次會,每 次都那麼深入,才能有結論,結論出來後要長期監督結論的落實,之後可能還會隨著工程 進度再召開會議──對追求人事精簡的政府來說是多大的負擔。 然而在「S21調解會」這樣的事件中,才真正看到一個以「互相尊重」為基本待人態度, 認真而講理的民主社會。 --  超越流行樂壇,  久彌新,  永遠的              張雨生             創作                                 ,先知先                             待你驚覺,他已離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89.204.137.73 ※ 編輯: FallenAngel 來自: 89.204.137.73 (12/01 21:00)

12/01 22:47, , 1F
我知道斯圖加特要蓋新火車站,但沒想到有這段珍貴的過程!
12/01 22:47, 1F

12/05 10:05, , 2F
推推推
12/05 10:05, 2F

12/05 15:19, , 3F
值得學習的精神
12/05 15:19, 3F
文章代碼(AID): #1CzZ4TkI (RootsnSho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