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 天聲好手-BABYMETAL主唱SUMETAL 歌聲分析

看板RockMetal作者時間8年前 (2016/04/17 23:11), 8年前編輯推噓12(1201)
留言13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大家好,身為邪教BABYMETAL的傳教士,我又來了~ 今天帶來國外優質好文的翻譯,針對BABYMETAL主唱SUMETAL做了一番透徹、全面、詳細的 歌聲評析,文章有點長(花了好多時間...),希望大家能詳細閱讀! 原作者提供的正確且專業的觀念,我認為大家都能獲得全新的觀念。 網誌好讀版本:http://goo.gl/K8K8GA 以下前言 前些日子,BABYMETAL在歐美興起一陣旋風 先是 4/1 新專輯《Metal Resistance》問世 4/2 英國SSE Wembley演唱會,創下該場地史上第一的周邊銷售額(官方AMUSE超會) 首次日本人上美國老牌脫口秀節目:The Late Show witj Stephen Colbert,同時在節目 上現場演出,造成美國熱烈討論,https://youtu.be/rZApf9c8Tes
新專輯打入美國公信榜綜合榜單第39名,這是繼1963年板本九的第14名,睽違53年來第一 人前40名 等等各種紀錄,BABYMETAL已經開始發光,至於亞洲...除了日本,其他國家都還是小眾 沒辦法,一來官方沒有進攻亞洲的行動,二來金屬搖滾在亞洲接受度沒有歐美高 今天帶來的文章,出自國外知名的BABYMETAL論壇 Reddit。 原文作者本身對聲樂領域有相當認識,同時對BABYMETAL的主唱SUMETAL深具信心。 不過SUMETAL年紀尚淺,今年剛滿18歲,縱使歌唱天賦過人,仍有需要進步的空間。 透過「聲樂」的專業角度,討論、分析SU的歌聲。 原文成於2016年的年初,當時新專輯以及演唱會都還沒呈現在世人面前。 文章分成Part1 ~ Part3。 經過我本人的翻譯、潤飾以及整理順序、增加專有名詞說明,誕生這個最後的版本。 文章中有許多「示範」的影片,強烈建議點開來看,聽聽看聲樂老師的示範 就能知道文章要陳述的是什麼了~ 以下正文開始! ............正.........文............... BABYMETAL於2010年組成,成員中元鈴香、水野由結、菊地最愛,其中擔任主唱的中元鈴 香(以下簡稱SU)這之前已經是備受矚目的童星,如今2016年BABYMETAL成功衝撞世界音 樂,不可忽視的重大因素之一,便是SU與生俱來的好歌喉。 未經琢磨的鑽石,價值僅止於「生為鑽石的命運」,巧奪天工一番,才能創造「身為鑽石 的未來」。 SU已經擁有領先世界上大多數人的先天資質,以資質拼搏的演出方式,讓人知道她是顆鑽 石,但是是未經雕琢的鑽石,不是高貴無比那種。 如何茁壯,融合先天與後天兩者成果的完全體,是SU的重大課題。 一、首先你要知道的聲樂小概念 (一)發聲與共鳴的關係 人發出聲音之前需要產生共鳴,對歌手來說,控制共鳴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根據共鳴部位不同,「基本」可分為以下幾種。 1. 頭部(Head)共鳴-頭音 2.胸腔共鳴(Chest)共鳴-胸音 3.頭胸共鳴(Mix)-頭胸音、混音 4.假聲(Falsetto)-假音 其中頭胸共鳴,又可細分為頭部共鳴比例多,和胸腔共鳴比例多兩種。 至於鼻腔共鳴,屬於「輔助」的發聲手段,與人的掌握唱得音域相關,不像前述皆為「主 要」的方式。 關於「鼻腔共鳴」,如果你有興趣可以看這個連結,由世界知名聲樂家 Ron Anderson 討 論鼻腔共鳴與人聲音域的關係。 https://youtu.be/3KsKgEml3xw
(二)什麼是「面具共鳴」(mask resonance)? 除了頭部共鳴外,另外結合「提高軟上顎」和「鼻竇振動的鼻腔共鳴」兩項技巧的共鳴。 軟上顎指的是靠近舌根的上顎,與靠近口腔的硬上顎不同,可以運用肌肉控制。 如果歌手能同時運用咽喉共鳴和周圍鼻腔共鳴,表示他正在使用非常好的共鳴方式唱歌。 ,歌手會感覺得臉的正面震動,彷彿戴了一副「面具」,因此被稱作面具共鳴,不屬於特 定單一位置的共鳴。 (三)大家口中的歌聲「穿透力」-泛音 樂器或人聲等自然發出的音,一般都不會只包含一個頻率,是可以分解成若干個不同頻率 的音的疊加。這些頻率中,以某個頻率作為基準,稱作基音(或基頻),泛音頻率通常都是 基音的倍數,共同決定音高。 假設某個音的基音為f,則頻率為2f的音稱為第二泛音,頻率為3f的音稱為第三泛音,等 等。 基音和不同泛音的能量比例關係是決定一個音的音色的核心因素。 SU的歌聲之所以能夠俐落穿透如此巨響的金屬樂,背後的秘密就是SU的歌聲中蘊藏的泛音 ,正是SU先天的優勢。 (四)受過專業聲樂訓練的歌手,除了共鳴外,唱高音的方法跟我們一樣嗎? 當然不一樣囉。在聲樂領域中,有一項稱作 Belt的技術(中譯為實唱或高唱),是一種 高喉位的高音胸聲技術。 具體表現就是:喉部肌肉放鬆,口腔張大,主要是橫隔膜用力,咽部緊張並打開頭腔通道 ,感覺頭腔充滿共鳴(主要是臉部前側居多),形成從胸腔到咽部到頭腔的一條完整共鳴 通道,聲音緊緊鎖在頭腔內不漏氣(手放在嘴巴面前是感覺不到明顯出氣的),給人感覺 厚實、結實,並且音域寬廣,張力大,情感豐富,是一種從歌劇借鑒來的科學唱法。 二、SU的音域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Fo_N77Yl-M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wDyRGXsXig
http://www.youtube.com/watch?v=_sBOxX5sy9M
首先,這三個影片是國外BABYMETAL歌迷(之後簡稱教徒)製作的SU音域展示影片。 內容大致相同 影片中最低音G3,最高音F#5,假音可達F5 (2012年Legend D演唱會上的"Tsubasa wo Kudasai") http://youtu.be/_Ojh7gbuNzw
我們可以發現高於B4的音,SU不用belt的方式唱,轉而進入假音。 Tsubasa wo Kudasai一曲中,SU唱到A4音的胸音非常柔和舒服,在唱到C5/B4之間進入假 音,她的聲音在Bb4/B4似乎不穩快要破音,可見Bb4/B4以下的音域,她可以輕易的使用胸 腔共鳴,唱到更高的音階則自然地轉換假音,而不使用belt技巧。 根據粉絲們的影片,Bb4/B4的過渡換聲點音相對的高,我們可以推測SU屬於女高音,更接 近「抒情女高音」。 三、歐美樂評會如何評價SU的歌聲 當SU在全世界音樂界知名度越來越高,樂評一定會對她的歌聲有所評論,那麼他們會怎麼 說呢? 首先,他們一定會讚美SU的胸腔共鳴,除了胸音之外,還包含了豐富的鼻腔共鳴,利用臉 部前側鼻腔的共鳴,創造明亮的泛音。 第二,歐美樂評一定會批評的是:SU音域間的轉換並不平順。 不過這也正是SU學習改進的地方,我會在後續解釋為什麼高低音域之間的轉換這麼重要? 除此之外,還有SU鼻音的掌握程度也是。 四、SU在頭胸共鳴運用的顯著進步 當SU不用假音,想要belt出比破音時(大約Bb4/B4)更高音的時候,她會怎麼做?過去的SU 一般都會純粹使用胸腔共鳴強推上高音。 這樣硬唱飆高音,不是健全的方式。會造成歌唱者不必要的聲帶緊繃。有一個不一樣的方 法,更強而有力、不會造成負擔,我舉個影片作做例子,比較一下"造成負擔"和"不造成 負擔"的唱法,兩者都是BABYMETAL的女狐(Megitsune)這首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KlI9lI2FY&t=3m25s
*注意3:32 3分32秒處,SU唱到C#5音高時的緊繃與不穩定了嗎?之所以會這樣,因為SU運用胸音將聲 音"強推"到位,超過她的破音臨界點Bb4/B4。 SU唱到這個音時的喉頭位置稍高,連帶影響了在喉嚨間氣流的順暢,3:32唱到"on-na nosada-me yo",她的鼻腔共鳴暫時消失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KlI9lI2FY&t=2m55s
*注意3:05 比較一下第一段影片3:32和這段影片3:05,3:05秒SU唱到了C#5音高,你分辨出來兩者不 同了嗎? 第二段影片SU的喉嚨顯得放鬆許多,她透過控制喉嚨裡頭的甲狀軟骨(tilting thyroid cartilage),使得聲音趨於舒緩。這次她的喉頭處在一個安定穩固的位置,當SU唱到 "on-na no sada-me yo",她的鼻腔共鳴還在。 另外一個兩者重要的不同,就是元音發聲位置的不同。 第一個影片來說,SU發on-na no三個音時,o的音嘴唇開的有點太寬,聽起來比較像a,但 是在第二個影片,就是嘴唇正常的 o 發音,嘴唇位置正常,甲狀軟骨控制得比較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4oi7vF3cM&t=22s
可以看這個影片示範,看前世界男高音帕華洛帝,和聲樂家Seth Riggs解釋,正確的元音 發聲方式,對歌手唱上高音有多重要。 第二段影片3:05,SU展現了高超的頭胸共鳴,或稱作頭胸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iTcc0Hh1mo&t=2m14s
這個影片示範,由聲樂老師示範如何在音高C#5升到E5時,順暢地轉換胸腔共鳴到頭胸共 鳴。 SU在女狐3:05的方式大致上與示範影片相同,但是聲音更加厚實。 這首女狐來自八月的柏林場LIVE,SU在歐洲巡迴逐漸改善這點(聽說日本演出時也進步了 !),這些影片都是去年(2015)她歌唱成長進步的例子。 五、另一個調整甲狀軟骨的例子-美國歌手Carrie Underwoo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vTwFl6OIAk&t=57s
1:04,Carrie Underwood藉由調整甲狀軟骨belt出C#5的高音,非常足量的面具共鳴,這 就是健全的belt歌唱方式,不會有多餘的喉嚨負擔。 我個人非常喜歡Carrie Underwood天使般的嗓音,當然SU是另一個天使:) 然而,透過調整甲狀軟骨,創造更厚實的頭胸音並不簡單,許多歌手花了好幾個月...... 甚至好幾年都無法做到完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jSbIU5fnMI
這個影片的聲樂老師解是兩者之間的關聯,以及練習的方法。 六、頭部共鳴我會,胸腔共鳴我也會,但頭胸共鳴該怎麼做-Siren訓練法 一個歌手如何以胸腔共鳴成就健康、爆發力兼具的歌聲?有好的訓練方式嗎?答案是肯定 的。其中一個例子,聲樂老師稱之為:Siren訓練,以下就是訓練方式(注意音量!真的 要注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GrfkAvZ_ek&t=53s
Siren有非常多的變化形式,我看過歡樂、好笑的Siren就是日本聲樂老師Ryon-Ryon老師 的方式。 Ryon-Ryon老師12/12橫濱場第一天晚上,PO了一篇關於BABYMETAL的推特,教徒們就開始 討論他是不是SU的聲樂老師,其中最廣為人知的一篇就是這篇。 https://twitter.com/ryon2sensei/status/676010135764930560 內容是:令人驚艷的演出!多麼振奮人心啊!我和我的歌手學生相擁而泣...之類的。 七、Ryoko "Ryon-Ryon"老師的Otakebi訓練是什麼? 讓我們專注於訓練方式,為什麼這麼好笑?為什麼稱作Otakebi呢?讓我們看看葫蘆裡賣 什麼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Vt98-I2Ug&t=6m3s
(我無法停止想像SU用這個方式練習的畫面哈哈哈哈哈) 天啊~狐神大人~到底是為什麼這麼奇怪~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做什麼~但是狐神大人說: only the fox god know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Vt98-I2Ug&t=2m02s
同樣的訓練,日本知名歌手May J也參與過。 好吧,我們假設Ryon-Ryon真的帶著SU做這項訓練,會發生什麼事? ................................................................................................................................................................................................................................................... Ryoko “Ryon-Ryon”:SU醬,我們來練習Otakebi吧~ SU:(傻笑)好啊~我最愛Otakebi了!(繼續傻笑) 示意圖: http://i.imgur.com/1T3wIGI.jpg
(Ryoko "Ryon-Ryon" Sensei):OOOOOOOOOOHHHHHHHHH!!! 示意圖: http://i.imgur.com/sdaf9mU.jpg
SU:OOOOOOOOOOHHHHHHHHH!!! 示意圖: http://i.imgur.com/4gU8WoH.jpg
Ryoko "Ryon-Ryon" Sensei:不不不,SU醬,你要用肚子呼吸!控制你的橫隔膜呼吸,用 你的ㄉ~~~~ㄨˋ~~~~~~ㄗ˙~~~~~ 示意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ZVt98-I2Ug&t=6m34s
................................................................................................................................................................................................................................................... Ryon-Ryon Sensei 可是日本傳奇聲樂家Yuka Kamebuchi的弟子,過去Yuka Kamebuchi和 另一個已故傳奇歌手Yoko Maeno曾經共組Ricky & 960 Pounds,Yuka Kamebuchi對近五十 年的日本音樂以及後輩歌手影響相當巨大。 八、以"mm..."和"Meow"的方式練習 這麼多奇形怪狀的siren 練習,好處在哪裡? 以下的影片,聲樂老師會解釋 siren 訓練法如何有效幫助歌手建立健全不傷嗓子的方式 唱高音,也就是頭胸共鳴的方式唱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Vbk_zwP4nQ&t=1m2s
以下兩個連結則是世界知名聲樂家 Ron Anderson練習,以及講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3li-JdIS5U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jE0URJ6JOg
這些都是很好的教材呈現,注意其中大量運用頭前半部的鼻腔共鳴,在音階之間的平滑轉 換,歌手在不同音域之間,使用不同的共鳴,其中鼻腔共鳴是最大關鍵。 SU在使用胸音時有不錯的頭部前側共鳴,她需要努力的是在更高音階的時候保持這個共鳴 ,是輕鬆不造成喉嚨緊張的,如同以上影片的承憲結果。 以下是有趣的"mm..."和"Meow"練習,一樣有助於共鳴的維持。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L1Vs6f39Ns&t=2m35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L1Vs6f39Ns&t=4m43s
九、頭胸共鳴的重要性 做了這麼多頭胸共鳴的應用面討論,但是這麼多發聲共鳴,頭胸共鳴為什麼要特別拉出來 提,有這麼重要嗎? 比起純粹使用胸腔共鳴與belt技巧挑戰高音領域,頭胸共鳴的方式明顯較為健康、不造成 負擔,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頭胸共鳴對現代歌手如此重要的原因。 就由知名聲樂家Brett Manning為大家說明解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HFbdHAPxk&t=3m35s
3:39處,他說「頭胸共鳴是效率最好的發音方式」、「這樣的聲音最適合在廣播中播放」 (意指聲音富有磁性) 4:04處,「歌手想保持嗓子健康一輩子,他就得找到最好的發音共鳴位置,而那最好的位 置,其中之一,就是混合區,混合區包含了頭音和胸音兩種共鳴位置的特質。」 介於頭音跟胸音之間的共鳴位置,發出的聲音,Brett Manning指的就是大家所說的「混 音」,也就是他認為歌手延續歌唱生命的其中一個關鍵方式。 Brett Manning是傳奇聲樂家Seth Riggs的弟子。Seth Riggs曾經指導已故的歌手 Michael Jackson 32年之久,以下連結是他如何訓練Michael Jackson,他和Ron Anderson、Roger Burnley一樣對現代聲樂有著重大影響力。 https://youtu.be/PjETXaGWPOY
十、「頭胸共鳴belt」(Mixed-Voice Belt),一個對日本人而言十分陌生的概念 頭胸共鳴,與belt技巧綜合運用的認知,在日本、美國、歐洲的聲樂家之間有著些微不同 。 最大的不同就是,日本搞不懂「頭部共鳴」和「假音」之間的差別,兩者在日文都稱作 ura go-e,歐美的聲樂訓練師認為,混音能夠幫助歌手,在頭音、胸音共鳴位置切換時更 加順暢。 由於日本在頭音和假音界線不清,常常誤以為頭胸共鳴就是「胸腔」跟「假音」融合運用 ,正確來說是「頭音」跟「假音」之間。 我們甚至發現著名日本聲樂家Yuka Kamebuchi在網路上的教學影片,教導大家如何使用胸 音和假音之間的混音,當然,在日本這麼做的聲樂人不止他一個。 然而,頭音和假音是不同的,這點歐美的聲樂界都注意到了。 可參考以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d-26PuBDQY&t=12s
當歌手使用頭部共鳴,唱出頭音時。他的聲帶是閉合的,如同他運用胸腔共鳴一樣,這就 是為什麼有經驗的歌手可以流暢的轉換頭、胸的共鳴位置,彷彿是彩虹顏色之間變換的層 次感。 最近許多北美的聲樂家認為,頭、胸、頭胸,甚至可以當作一種發聲方式。(他們稱之為 Modal voice)但是假音並未包含其中。 以下連結為聲樂老師Roger Burnley講解這個概念。 https://youtu.be/0ED_5Qh58s4
相比之下,當一個歌手唱到假音時,聲帶部分打開,不是完全閉合。這是輕而薄的假音和 上述頭/胸/頭胸音不同的地方。 這項認知差異造成的其中一個結果,就是所有美國熱衷於 流行唱腔/搖滾唱腔/清音 (clean)唱腔的金屬主唱,認為頭胸共鳴方式是成功的基礎。所以他們運用頭部到胸部共 鳴,普遍擁有強而有力的音域。 但是在日本,混音的掌握不是必要的,屬於歌手的「風格選項之一」,從過去來看,大多 數偶像歌手唱歌時,只使用胸腔共鳴和假音,不傾向使用混音,1970到1980年代的偶像歌 曲音高常常在A4、B4音之間,因此女孩子們可以以胸腔共鳴的方式輕鬆駕馭。 近十年來,越來越多日本男歌手的歌音域拉高,高到用頭胸共鳴的方式才能駕馭(例如, 音域大約在D5到E5之間的歌,ONE OK ROCK就是其中一個),這樣的趨勢逐漸明顯。 混音認知的差異,造成的另一個結果是,一些日本人認為頭胸共鳴方式不夠有力,不夠大 聲,因為他們認為頭胸音融合了「較為柔性的假音」和胸音在裡頭。 相較之下,北美的歌手則認為頭胸共鳴能夠使歌聲充滿力量與音量,以下連結是北美的聲 樂老師示範如何運用頭胸共鳴,做出更大的音量。 https://youtu.be/Q3Z_t6k7x_E
歐美的人比起日本人,更喜歡具有力量的高音,這就是歐美和日本的差異。 SU天生具有的歌唱潛力,足以讓他成為歐美炙手可熱的歌手。 足夠的聲波共振程度,建構歌聲穿透能力,加上無可挑剔的清晰音色、音量,造就SU與生 俱來的歌聲。 (關於歌聲穿透力,可參考這篇 http://goo.gl/AOBjf5) 給日本讀者的題外話...在現代百老匯音樂劇的製作人和歌手口中,belt 這個字通常被拿 來當作 mixed-voice belt (前面提到的 頭胸共鳴與belt的融合)的簡稱,部分日本聲 樂老師借belting voice (日文讀作ベルティングボイス)這個字,來解釋和頭胸共鳴 belt(mixed-voice belt)很像的「chest-dominant mix belting」(胸音共鳴比例高的 頭胸共鳴belt」。 十一、以現在的SU,和十年前的歌手Hayley Williams比較 如同大多日本偶像歌手,SU偏向使用胸腔共鳴唱高音,一但胸腔共鳴唱不上去,就用假音 唱上去。(例如:Rondo of Nightmare一曲中優美的Eb5音符)。 SU還沒有完整使用的頭部共鳴,也因為這樣,縱然她持續進步,仍有一段時間無法好好控 制頭、胸共鳴。 在下列的影片中,Hayley Williams的年紀和SU差不多,她在影片中說明她當時歌唱上遇 到的問題,以及老師Brett Manning是如何幫助她的。 https://youtu.be/655FCX3959I
0:56,Hayley說:「年輕的時候,我嘗試在歌唱中尋找自我,同時學習認識我的聲音,我 注意到,當唱到某個程度的音高時如果不使勁唱,實在很難。」 2:27,Hayley說︰「第二句他(Brett Manning_說:『你沒有使用頭部共鳴,輕飄飄的 假音幾乎把你撕裂』噢!我好像知道他在說什麼了!」 如同SU,年輕的Hayley喜歡用胸腔共鳴衝上高音,經常性過度用力,而且無法唱到音準, 因此轉入飄忽、不穩的假音。無法完整正確地運用頭部共鳴,進而無法控制好頭胸共鳴這 些問題跟SU一樣。 這個影片,實際展現Brett Manning如何訓練Hayley,使她的歌聲更臻完美。 https://youtu.be/gtOdiqT2NNY
2:07處,Hayley以胸腔共鳴方式唱Bb4-B4的音,些微提高喉頭的位置。但她也可以用頭胸 共鳴的方式唱出這裡的音,老師教導她,4:21處她也辦到了,注意後者的共鳴位置,較前 者更靠近臉的前半部,特別是"life again"的"gain"的音。這就是前面頭部共鳴提到的正 確位置,好的頭胸共鳴,必須包含這樣的頭部共鳴。 十二、頭部共鳴的重要,頭部共鳴造就更有力的頭胸共鳴 頭部共鳴對SU而言是比較陌生的,因此在頭部與胸腔兩個端點都要並重的前提下,了解頭 部共鳴也是必需的。 北美頂級的聲樂老師,會確保他的學生能夠好好運用頭部和胸腔共鳴。 Brett Manning教導Hayley的,不只是頭胸共鳴,還有頭部共鳴。 我認為這個做法對SU來說個外的棒,因為習得優秀的頭部共鳴,頭胸共鳴能夠更具有力量 。 BABMETAL的歌,音域並沒要高到B5或C6,迫使要SU用頭部共鳴去唱。SU不必像之前Night wish的Tarja Turunen那樣,唱到歌劇魅影裡頭E6那種瘋狂的高音。 然而,如果SU想走上音樂劇的路,她的音質剛好符合音樂劇的需求。如果有一天SU精通頭 部共鳴的方法,我猜她的歌聲會非常明亮可見極具穿透力...這都是她與生俱來的天賦。 如果SU去唱音樂劇,掌握頭部共鳴的技巧是非常實用的。如果SU有足夠的頭部共鳴,且與 胸腔共鳴完美聯繫,共同架構屬於她的頭胸共鳴,她能輕輕鬆鬆一路唱上D6高音。 經過訓練後,將會造就一個具有極大音域的女高音,C5和E5之間的音對她而言不再是「高 音」了。 回過頭來說,擁有更加廣大的音域,C5到E5之間的音SU能輕鬆掌握。事實上,培養頭部共 鳴、建構頭胸共鳴的連結,SU能輕鬆唱上A5的高音。 Brett Manning之前的夥伴Sophie Shear,強調頭部共鳴的重要性,以及運用之前提到的 Siren訓練法綜合頭、頭胸、胸腔共鳴使用。 https://youtu.be/6zpxrFuxVTI
或是看另一個講解影片。 https://youtu.be/u3aA3FGXTnA
十三、2016年的SU-METAL? 一旦SU掌握"頭胸共鳴belt"(Mixed-Voice Belt)的技巧,聽起來是什麼樣子?我們來看 一看2015年在芝加哥表演的Akatsuki。 https://youtu.be/hn7JGceBbhM
影片開始到2:00,以及3:40之後,當SU唱到D5、C#5或B4,歌聲聽起來非常緊繃,因為過 度使用胸腔以及喉嚨。 但是2:50到3:40之間,SU的"頭胸共鳴實唱"突然出現了,當她唱到toki no naka時,用百 老匯風格的頭胸音輕柔地唱,準備衝上3:03的高潮,接下來的幾秒非常驚人...極具爆發 力的唱腔,輕鬆的聲帶震動,穩定的喉頭位置,以及驚人的頭部前側共鳴。 這裡有個非常棒的頭胸共鳴實唱當作例子,由百老匯優秀歌手所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RdrQy0j39E&t=2m41s
雖然還不夠穩定,我們能看出SU的進步持續著。 我多麼希望我能夠在現場,當SU演唱Akatsuki時,彷彿天使降臨芝加哥的夜空一樣!非常 開心能夠得知SU在日本演出時更加進步的消息!SU發掘她真正歌聲的路已經開始,她歡迎 你一同加入這段漫長的旅途。 十四、Wembley演出前的日子,運用「Soft Palate」(軟上顎)的方法 BABYMETAL登上英國Wembley開唱,對18歲和16歲的女孩而言是一項絕頂非凡的成就。 同樣18歲、16歲的我們,當時在做什麼?說實在我既不太清楚了,大概翹課或退學之類的 吧哈哈。 為了慶祝Wembley演唱會,我們來回顧一下歷史。SU、YUI、MOA做過的事情,會讓成千上 百萬的兩人死忠教徒震驚不已,但在這之前,我們先聊點別的。 讓我們來專注討論「運用Soft Palate(軟上顎)的方法」。 什麼是軟上顎?參考文章:http://goo.gl/lMf8u7 你的軟上顎位在嘴巴里上側、靠近喉嚨的的位置, 當你唱歌時,會根據嘴型調整舌頭和軟上顎的位置,決定在聲道中的哪個位置產生共鳴。 當SU唱著活潑可愛的歌曲,她就像是個甜美迷人的偶像。這時她降低軟上顎、提高舌根位 置。 當SU唱著嚴肅正經的歌曲,些微抬起軟上顎,使下巴放鬆。藉由抬起軟上顎的風是增加聲 道的空間,聲音獲得更多共鳴,以晶瑩剔透的聲音傳達SU的情感,環繞於場館之中。 以下的德國媒體針對BABYMETAL的第二張專輯所做的評論,其中討論到SU的歌聲 http://goo.gl/Lysy1M 翻譯成英文 「Lead singer SU-Metal has a brilliant timbre and is often pretty good at hiding its somewhat childish qualities.」 我們可以如此解讀這段話: 「SU展現超群的歌聲音色之外,有時強調可愛女孩的特質,她藉由調整軟上顎的方式兼 具兩種唱腔」 讓我們用具體的實例探討! 十五、三年前的中元鈴香(Nakamoto Suzuka):櫻花學院的畢業演出 讓我們放鬆身心,回到SU在2012年偶像團體櫻花學院畢業季演出,看看她在畢業祭演出裡 的獨唱。 https://youtu.be/nWp4FaCgoc8
這是一首可愛的"偶像"歌曲,在櫻花學院時SU是個偶像,歌曲內容關於女孩子煩惱如何向 喜歡的男生告白,非常可愛的一首歌。 SU避免提高她的軟上顎,相反的,當她提高舌根位置時,不時降下軟上顎。 例如1:08,她做出了一個可愛的表情,真的很可愛!幾乎沒有抬起軟上顎,是日本偶像歌 手的標準風格,以創造甜美印象。 SU在櫻花學院時期的歌曲都是可愛走向的偶像歌曲,以偶像身分演唱。 人們希望看到偶像面的SU,而她也沒有辜負大家的期望。 十六、六年前的中元鈴香(Nakamoto Suzuka):音樂劇《冒險者們》 讓我們放鬆身心,回顧當年中元鈴香於演音樂劇《冒險者們》,出演「 Shioji」這個角 色SU 2009、2010連續兩年扮演這個角色,來看看SU和另一個傢伙的二重唱。 https://goo.gl/IWcRnf 注意!這次她唱的有所不同,SU些微抬起軟上顎,讓她的舌頭和下顎保持放鬆。 在0:19、0:26、0:39、1:31、2:27、2:27,她的下顎非常放鬆,將氣流順暢地通過聲道向 前唱出嘴巴。 劇情講述十五隻褐色的老鼠冒險進入一個島嶼,救另一隻被黃鼠狼抓住的老鼠。而SU扮演 的Shioji,就是領頭的老鼠愛上的角色。 SU的角色與她的歌唱層面相呼應,我不只是討論角色層面。 當SU認為這個角色適合這首歌,她就扮演這個角色,去詮釋這首歌。 SU在櫻花學院,她的角色是偶像,便唱其他日本偶像也會唱的歌,降低軟上顎的位置,微 微提高舌根。 當SU身處音樂劇,她便以音樂劇院的風格唱歌,讓她的舌頭/下巴放鬆,輕輕抬起軟上顎 。 SU提起軟上顎,同時保持下巴放鬆,為咽喉創造空間,增加共鳴,更利於傳達情感情緒。 https://goo.gl/N11tYT 1:24,SU的歌聲遠比其他人清澈明亮,雖然他們都唱得四平八穩的。SU這就是運用軟上顎 增加 共鳴空間的結果,讓穿透力更上一層樓,足以響徹整座劇院。 除此之外,避免氣流通過鼻腔產生鼻音,許多聲樂老師都指出,減少鼻音的使用,能讓聲 音嘹亮許多。 以下為說明影片 https://goo.gl/O3N3xT 註1:另一項關於提高軟上顎的有趣事實,如果歌手能同時運用咽喉共鳴和周圍鼻腔共鳴 ,歌手會感覺得臉的正面震動,表示他正在使用非常好的共鳴方式唱歌,也就是一開始提 到的面具共鳴。 註2:以下影片,說明為什麼聲樂老師們會將「提高軟上顎」和「鼻竇振動的鼻腔共鳴」 的組合技。正如聲樂老師所說,這樣「面具」般的共鳴方式,能夠讓SU的歌聲更上一層樓 。 https://goo.gl/dxIIrt 註3:以下影片為另一個聲樂老師作的總結 https://goo.gl/cyKpwB 註4:百老匯音樂劇的歌手唱歌時會提高軟上顎,但不會像唱歌劇般提那麼高。 https://youtu.be/S8l7z1sXwIk
影片的2:15為歌劇唱腔,2:47為音樂劇唱腔,SU在「冒險者們」的演出偏向音樂劇唱腔 十七、以近期新歌為例:SU會如何在Wembley演唱會中演唱〈YAVA〉一曲 你聽過一個名叫SU-METAL的歌手嗎?一個何其神秘的歌手,他是誰?還是個小女孩嗎?中 元鈴香就是她嗎?她是否戴著狐狸面具?這位大家稱之為SU-METAL的歌手,幾天後就要登 上Wembley,狐神大人!神是SU-METAL?誰又是SUZUKA?....only the fox god knows! (譯者表示:.....) 大家期待SU唱一些從來沒有在海外唱過的新歌,這裡選了三首Wembley可能會在出現的歌 討論,第一首是 EDM(Electronic Dance Music)/Ska(斯卡曲風)/新金屬 風格交互渲染的 歌曲〈YAVA〉。 如果你受過聲樂訓練,老師一定會鼓勵你"提高軟上顎"唱歌這件事。 https://goo.gl/fprHYa 不過有些時候,你必須做相反的事情,降低軟上顎,比較恰當。如下兩個情況: 1.你想像個動畫人物唱歌(或迪士尼,或其他一些戲劇人物) 2.你想在 頭部共鳴/頭部共鳴為主的混音 增加"鼻音"的比例,像這種音 https://goo.gl/C1T62g http://goo.gl/Hufrpq **譯者:影片為Wembley現場,原文作者撰文時(3月中),新專輯、演唱會都還沒問世 ,單純憑著粉絲間的歌詞情報判斷,對歌曲的認知可能有誤。** SU唱〈YAVA〉這首歌,想用可愛女孩的角色詮釋。 歌詞基本上都是重複"你說的都一樣....好像有一點不同...感覺有些不對勁..感覺有些不 一樣....我知道你說這都一樣...但真的不覺得哪裡不一樣嗎..." 這首歌的整體脈絡,基本上是用可愛的方式重複無盡的焦慮思緒。 SU要呈現快樂的可愛女孩形象,前幾分鐘,她壓低軟下顎,提高舌根,配合歌曲意境與角 色形象。就像他在櫻花學院時期,以偶像身分唱歌的中元鈴香一般。 歌曲後段,SU開始改變軟下顎和舌根的位置,開闢新的空間藉以產生共鳴。這時SU的聲音 如同輻射的壯麗焰火。 最後,歌曲達到高潮結局。 十八、以近期新歌為例:SU會如何在Wembley演唱會中演唱〈KARATE〉一曲 接著再選兩首歌,...咦?空手道(即KARATE意思) 這首歌關於克服困難、戰鬥! 當你覺得沒有希望,當你無法預見任何成功、絕望,你還是要站起來戰鬥。在Wembley, 她會站在那裡,對我們所有的人唱出這首歌。 歌詞很簡單,同樣的副歌出現好幾次,而SU的任務就是加重深度以及複雜性。 讓我們來聽聽第一次副歌 https://goo.gl/WXsmt1 歌曲從開始到結束,SU都提高軟上顎,保持下巴放鬆的狀態,給予她的聲音極大的能量。 與YAVA截然不同。 注意SU在1:15時加入了些微顫音,和前面所述音樂劇"冒險者們"片段一樣 (https://goo.gl/LeKxRi 0:29處) 她SU提高軟上顎,放鬆下顎,會自然地產生微妙且美麗的顫音。 相較之下,〈YAVA〉她壓抑著顫音,直到最後一口氣爆發。 請再次留意〈KARATE〉中的清澈嗓音,增加共鳴空間的動作,賦予更多歌聲穿透力。 我們跳到歌曲最後段,3:54。高音到D5、E5,比起過去聲音的控制力明顯進步,她能更自 由的運用共鳴,展現歌聲張力。 十九、以近期新歌為例:SU會如何在Wembley演唱會中演唱〈THE ONE〉一曲 (請原諒我跳過一段原作者的自言自語...) 和〈KARATE〉一樣,歌詞簡單,重覆反唱,SU的任務就是加強深度與複雜性。 順帶一提,歌手的發音是否標準並不重要。歌劇的歌手時常唱非母語的語言,觀眾並不在 乎歌手的發音是否標準,只在歌聲是優美的,觀眾就是幸福的。 發音不重要?那什麼是重要的? 元音的位置(vowel placement)、元音的微調(vowel modifications)。 根據歌手唱的是高音還是低音,必須調整元音的發音方式。這是很重要的一點,因為嘴型 、舌根、軟上顎的位置會改變元音的發音位置。(看老師的解釋https://goo.gl/cyKpwB ) 對每個英文元音來說,爬高音時,有個受歌手歡迎的改變元音方法,如果你想知道,以下 影片,看聲樂老師以Ariana Grande的歌為例,示範改變元音位置。 (如果最愛Ariana Grande的YUI看到這個影片,絕對會在影片前跟著唱) https://goo.gl/DNJ0l2 SU在〈THE ONE〉中無數次唱上C#5高音,如果你擁有女高音的歌喉,你會發現C#5已經超 過「輕鬆」的音域,需要費力唱上去。如果你用一樣頭胸共鳴和belt仍有難度,你就得改 變些什麼來唱上這個音。對女性而言是個難以駕馭的音域。 以下影片,是同一個老師示範,如何修改元音位置,來唱到C#5這個音 https://goo.gl/GfjkUb 許多歌手做了這樣的調整,並且唱上。 我希望SU能夠撐住這些C#5的音,並加入漸強。 (關於漸強:https://goo.gl/aAwPgS) 特別是她唱到「the one」和 「la la la la」歌詞的時候。 加入漸強,共鳴範圍可擴展到頭部和胸腔共鳴。使歌聲在前衛、力量兼具的金屬樂下,增 添優雅的細微差別。 註: https://goo.gl/0NpWW0 美國80年代的樂團Queensryche, 歌曲中Geoff Tate展現他的漸強音。影片中的聲樂老師 說明這種"膨脹感"在音色中的重要性。 之前說過對SU的期望,我還有一些相似的期望(我對她有好多期望哈哈哈)。 我希望不要直上C#5音這樣直球決勝負式的演唱,而是像「冒險者們」那樣溫和的方式。 彷彿在前幾分鐘,用說話的口吻唱給觀眾聽,接著逐漸建立氣勢,最後一口氣衝上C#5音 ,我認為這樣會讓歌曲更加壯麗。 以上,謝謝大家的閱讀。 最後註記: 如果你已經看過MOA的超級粉絲、美麗的部落客Wanko-Metal小姐的文章,你可能會記得她 強調鼻腔共鳴,這是日本的趨勢,相較之下,英語系國家強調面具(MASK)共鳴。 如果SU用歐美的方式訓練的話,她會因為著重的訓練方向不同,達到非常驚人的成果。 ......結..................束................. 如果你認真從頭看到尾,相信會對「歌手的歌聲」有更多了解。 之前板上有引起討論的 信的歌聲,也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未來自己對歌手的評價,能有更專業正確的角度! 謝謝大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50.117.91.20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ckMetal/M.1460905909.A.9D7.html ※ 編輯: pigo8032 (150.117.91.206), 04/17/2016 23:12:20

04/17 23:37, , 1F
對BABYMETAL有興趣的版友可以參觀一下專版唷!!!
04/17 23:37, 1F

04/18 00:40, , 2F
太神 推
04/18 00:40, 2F

04/18 08:58, , 3F
04/18 08:58, 3F

04/18 14:29, , 4F
教主好!
04/18 14:29, 4F

04/18 19:01, , 5F
推~
04/18 19:01, 5F

04/19 02:11, , 6F
只能推了
04/19 02:11, 6F

04/20 00:46, , 7F
end
04/20 00:46, 7F

04/21 00:05, , 8F
天賦加上後天的訓練 就是我們所見到的有著驚人成長的
04/21 00:05, 8F

04/21 00:05, , 9F
教主~\(@^0^@)/
04/21 00:05, 9F

04/21 21:57, , 10F
神文 只能推了!
04/21 21:57, 10F

04/25 13:42, , 11F
受益良多 優文必須推
04/25 13:42, 11F

12/19 09:30, , 12F
收益良多,推
12/19 09:30, 12F

11/14 23:17, , 13F
11/14 23:17, 13F
文章代碼(AID): #1N4wUrdN (RockMet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