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19奈良馬--這次有累到了

看板Road_Running作者 (C4 is the best!!)時間4年前 (2019/12/15 21:31), 編輯推噓4(402)
留言6則, 4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前情提要: #1TmOAzc3 (Road_Running) [ptt.cc] [心得] 金澤馬拉松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_Running/M.1572963005.A.983.html Touber: 感覺原po的實力已經可以到315了,恭喜。 雖然我不知道大大是根據什麼來推估我的成績,但以這次奈良馬的成績來看, 相似度達87% XD 若奈良馬跟金澤馬順序對調,並把奈良馬的狀態用在金澤馬,318、甚至317都 很有機會達成。 前面的心得我寫道我是第一次執行課表:長期處於亂練狀態,年跑量沒特別多, 但這並不表示以往跑步的強度及表現是新手等級。畢竟身體強韌度、協調性、 心理素質及臨場反應等等都是需要時間及實戰的累積,這些能力無法靠課表短 時間內速成。 而這個心得也是等到金澤馬結束後的練習,以及奈良馬的實戰,才體會到過往 的經歷,都成為我在賽場上穩定發揮實力的關鍵。 <以往的跑步經驗> 1. 剛開始跑馬的前幾年,參加山路馬的場次比平路馬還多 起初也是腦子被雷打到,突然興起挑戰全馬當作人生紀念,但又覺得跑平路很 無聊,於是參加太魯閣全馬(2012),完賽並跑出興趣後陸續參加比賽,礁溪馬 參加三次拿了三次分組前三。 註1: 拿了名次反倒成為阻礙進步的絆腳石,不改變訓練模式使得成績一直無法突破330。 註2: 礁溪馬的路線是要爬山三次的舊路線。 2. 有陣子跑山路比跑平路還快 愛跑山路的時期(2012~2014),劍中劍就是我最愛的練跑路線,可是跑坡的技巧 卻無法用在平路,2014年劍中劍已經可以跑到86分台,平路12k卻只能勉強在一 小時內完成。目前劍中劍PB是1:23:07 (去程45:30、回程37:37),除非以後實力 大幅增進,才有機會在跑workout時更新PB。 3. 越野跑及登山經驗 有陣子覺得跑全馬又累又無聊,於是跟著一些人去越野跑或是爬山。在這領域 我始終沒有很投入,但這些經驗又更進一步磨練我的心智與身體協調性。 印象較深刻的活動像是: 阿玉山、界寮縱走(8HR完成)、39k版本的陽明山東西大縱走(三次都在7:30~7:40 完成)、羅馬縱走(高海拔超陡上、超陡下路線)、石梯坑山稜-南子吝山稜連走。 4. 連週馬、連日馬 2014/3/9 雙溪櫻花馬 4:18:56 2014/3/16 台北國道馬 3:46:06 2014/11/8 宜蘭國道馬 4:16:08 2014/11/9 田中馬 4:56:07 第4項千萬別學啊!現在回頭看當初不知道是哪來的傻勁XD 慶幸自己現在還能在賽場上跑跳... <金澤馬後的練習體驗> 執行漢森課表初期,讓我感到壓力最大的課表其實並不是快跑,而是輕鬆跑及 快跑之間的慢跑。當我的配速降低到某種程度,立即感受到我的跑姿很沒效率。 「這配速明明不累,跑起來心裡卻很啊雜。」 當時我告訴我自己:把自己當作是個跑步新手,就算是慢跑也是保持100%的專 注。從五月中旬開始執行課表(前四周為試行階段,趟數/里程數減低),到八 月初收到了成效,雖然只是在慢跑階段感受到跑步經濟性的提升,但光靠這個 改變,就足以讓我撐過炎熱的夏天。 第二次有感提升是在金澤馬賽後的練習。在快跑階段,身體找到更佳的節奏感, 明顯感覺到腰部的穩定性更好,也因為減少多餘的動作,跑步經濟性更佳,可 以用更快的配速(4'40")跑Tempo 16,配速穩定且身體負擔很小,快跑與慢跑 之間的切換也比之前更加快速且流暢。 以F1賽車來比喻,尚未執行漢森課表的我,只有車架是F1等級,但卻裝上125 引擎、用著雜牌輪胎... 在金澤馬前,換上正確的零組件(心肺、雙腿),車手技術(心智)也提升了,比 賽完全按照擬定的策略(先求穩、再求快)執行,多數人常犯的錯誤在比賽中都 沒發生。 在奈良馬,那就是找到賽車的最佳設定。 <自我評估與擬定比賽策略> 1. 配速再積極些 金澤馬最後200m還可以用四分整的速度衝向終點,可見前面跑得太保守了。賽 前練習Tempo 16雖然可以跑到4'40",但我很清楚我從未用這個配速做完整週期 的訓練,更何況奈良馬不是平坦的平路馬,除非比賽當天出現奇蹟,4'40"當作 配速上限會是比較洽當的策略。 2. 用體感配速,同樣的距離會比平路馬稍微累一點 https://imgur.com/cSMMte5
↑奈良馬爬升圖↑ 奈良馬的路線非常尷尬,路線帶有小小的爬升,說它是平路馬、山路馬都不對, 我很愛跑的金門馬(我跑了四次)也是如此。賽前有在Youtube研究路線,有些 坡度不輸給正牌山路馬,基本上還是用跑山路的配速策略吧! <山路馬配速的注意事項> 1. 跑坡技巧及體能耗損 下坡雖然能靠重力加速度帶出比平路更快的配速,並且減緩體能流失的速度, 但能否彌補上坡所帶來額外的時間與體能損失,還是得看跑者本身的下坡技巧。 2. 超緩坡及超陡坡 有跑過金門馬的跑友應該領會過伯玉路四段到二段(35~40k)的可怕,超緩坡是 一點一滴遲凌你的雙腳,等到發現狀況不對,通常為時已晚。 碰到超陡坡基本上就是雙輸:「上坡損失時間與體能超乎想像,下坡又因為太 陡,下坡技巧再好多少還是會帶些煞車效應,再加上更多的肌力耗損,卻只換 得比一般下坡略快幾秒的配速。」 ------- 山路馬還有很多因素會大大影響結果,這裡就不再列舉。若沒有相當的實戰經 驗,「平均分配體能,靠著體感配速」的策略將難以執行。 <比賽當天> 0~15km https://imgur.com/Lpckp2V
↑配速紀錄↑ 在這裡很多路段不算寬闊,大家又跟著很緊,使得人群無法散開,五分速上下 的跑者,在8k後還會碰上參加10k路跑的大批人流。這邊不需要費心超車,順 著人流前進,除了確保身體熱開,也可以緩和情緒、避免躁進。 15~25km https://imgur.com/7jKdqEV
↑配速紀錄↑ 15k後碰上各種坡度的山路,要注意的地方是別因為體力充沛就想多花點力氣 來減少上坡的時間損失,這種想法在回程時會讓你吃足苦頭。過了白川大橋 後會遇上陡下坡,這時候就能展現以前在山路鍛練出來的真功夫了,趁大家 都在踩煞車的時候我一路衝到底,第22k配速是4:06,最快的一公里。但我也 發覺疲勞感來得太早了,到平路後立刻壓下配速,保留體能為後半段作準備。 25~35km https://imgur.com/3edOOij
↑配速紀錄↑ 疲勞感已經湧現,所幸身體還能保持節奏,若配合高度增減數據,帳面上的 配速依舊驚人。例如29~30k是回到白川大橋,最陡峭的上坡路段,在這裡還 有4:39、4:49的配速。 35km~FINISH https://imgur.com/3SxBtWf
↑配速紀錄↑ 此時再緩的上坡對疲累的雙腳都是一大考驗。有加油群眾播放ZARD名曲「負 けないで」,提醒著我保持專注,終點就快到了。 <比賽成績> https://imgur.com/mWDUYLG
↑成績證明↑ Official Time: 3:22:10 Net Time: 3:20:56 (4'46") ------------------------ 5km: 25:11 (5'02") 10km: 24:14 (4'51") 15km: 23:12 (4'38") 20km: 23:30 (4'42") 25km: 22:43 (4'33") 30km: 23:32 (4'42") 35km: 23:20 (4'40") 40km: 24:16 (4'51") 40km~FINISH: 10:58 (5'00") ------------------------ 前半馬: 1:40:54 後半馬: 1:40:02 ------------------------ 註:5k分段時間以官方紀錄為準,與Garmin的自動計圈會略有差異。 <賽後心得> 賽後看到這記錄我也是傻眼,「平均分配體能,靠著體感配速」是在腦海中 幻想出來的策略,我從未針對這策略做過特別的練習,沒想到真的實現了! 不論從體感或是數據來看,這次奈良馬確實有拿出全部的實力應戰,幸虧體 能分配得宜,後段即使掉速也不至於失控。 <後記> 金澤馬過後不到兩個月又拚出PB,出賽頻率會不會太高?有時候不能只看表 面上所看到的事實而妄下定論。寫心得這幾天,剛好在運動筆記看到某篇心 得:破3...百傑...止痛藥??? 我以前亂搞歸亂搞,但從來不曾吃藥硬撐。 一週跑六天、疲勞訓練、訓練高峰期一週接近100k的練跑量,都是我以前不 曾體驗過的,而我在執行課表時,告訴我自己必須秉持著一個原則: 「辛苦但不痛苦」 如果真的不行,果斷減量甚至不跑(幸好訓練過程不曾發生過)。我面對比賽 的心態也是如此,PB?實力到了自然就破了啊! 與其說是比賽,現在我對比賽的態度更傾向當作跑旅,期待著透過跑步看到 平常很難看到的景色。下一場是京都馬,我又在期待著能看到什麼樣的風景。 -- When in doubt, C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88.8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_Running/M.1576416687.A.B21.html

12/15 21:44, 4年前 , 1F
恭喜破PB,PB真的是實力到了自然就破
12/15 21:44, 1F

12/15 22:45, 4年前 , 2F
一週一百K好猛...
12/15 22:45, 2F

12/16 08:32, 4年前 , 3F
厲害!訓練的夠紮實,相隔不到兩個月又再次PB
12/16 08:32, 3F

12/16 08:33, 4年前 , 4F
我跑漢森的心得也是一樣,覺得實力到了就會破
12/16 08:33, 4F

12/16 23:28, 4年前 , 5F
恭喜!!完整的訓練加之前跑山路的實力累積就是你最強
12/16 23:28, 5F

12/16 23:28, 4年前 , 6F
的後盾!
12/16 23:28, 6F
文章代碼(AID): #1TzZMliX (Road_Ru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