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石門水庫花季路跑21K,一場自我挑戰

看板Road_Running作者 (波馬裙子哥mtf)時間8年前 (2016/03/31 18:57), 8年前編輯推噓13(1302)
留言15則, 1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文章長達一萬五千多字,慎入) 網誌圖文版:https://goo.gl/jnPWLr 台灣路跑活動非常流行,比起美國有過之而無不及, 照理來說我去年秋天都可以瘋半馬瘋成那樣(三個月五場),回台灣以後必定更瘋。 但住的地方實在鄉下,又還是待業中沒收入, 加上陰雨綿綿也讓我難以將跑量拉高,也限制了我能夠參加路跑的頻率。 先前得知石門水庫是舉辦路跑的熱門地點,很快就搜尋到3/26的「石門水庫花季路跑」, 評價相當不錯,於是報名了21K半馬組。 ==賽前準備== 我大部分的童年都在龍潭度過,石門水庫也成了我家後院, 全家經常一起造訪賞花賞楓、登山健行。 現在家住得又離石門水庫更近了,每次出門練跑,一不小心都會跑到石門水庫去; 既然占盡地主優勢,當然要用我的雙腳,親自把路線踏過一遍。 石門水庫舉辦的路跑活動,幾乎都從腹地廣大的南苑停車場起跑, 直衝上大壩後沿著環湖公路進行,花季路跑也不例外。 爬上大壩的坡很陡,環湖公路以前用腳踏車騎過,也是上上下下的陡坡地形。 因此這場石門水庫花季路跑,是很難馴服的半匹馬,不能等閒視之。 儘管不敢說是我準備最充足的一場半馬,大概也是準備最周詳的一場路跑了。 以前在波士頓跑步,絕大部分的里程都在平坦的查爾斯河濱公園,讓身體太過安逸了, 結果初半馬17K處出現的一座小小山丘,就把我折磨個半死。 畢竟跑平路、上坡和下坡,使用的肌群不盡相同,而人的肌肉只會長到需要的強度。 因此初半馬之後就利用附近的山坡練習,儘管過程中受過小傷, 但很快讓身體的肌肉習慣在上下坡的地形跑步, 11月在丘陵地舉行的Howling Wolf半馬也以後段加速之姿,小破PB完賽。 但是…跑了石門水庫之後,才發現以前在波士頓跑的坡道,根本像鏡子一樣平啊! 加上去年除了跑步之外,也經常騎腳踏車、跳各種舞蹈(尤其Zumba與現代舞), 運動量很大,間接訓練到核心肌群;在台灣目前還沒有這些機會, 儘管每周都會撥出時間做核心訓練,跑上坡時依然感到明顯吃力。 又由於我是正在服用賀爾蒙(HRT)的跨性別者, 根據個人好友男跨女資深馬拉松跑者Amelia表示, 身體女性荷爾蒙的增加,會造成肌肉減少並變弱,尤其是核心和臀部肌群, 因此跑步時更容易因為核心不夠強而造成ITBS等傷勢。 以前一直是自己買藥吃,三月初終於透過心理醫師介紹, 給一位性別友善醫師看診,也順利拿到HRT的藥物。 要讓身體重新習慣新的藥物,有點像重灌電腦的感覺, 所以不免擔心會影響到月底的花季路跑。 幸好除了月初有點小感冒之外,身體適應的情況很好,沒什麼副作用。 儘管是跑前不久才吃藥(抗雄性激素+雌激素),也似乎沒有大影響, 有時候反而覺得體力和耐力比以前更好, 也不知道是體能隨練習慢慢增加,還是…新的藥不夠強? –身為一個男跨女的跨性別跑者,有時候真的挺矛盾的, 明明希望自己跟每位跑者一樣,跑得更快更遠, 卻還要吃藥把體內增進肌肉發展和體力的雄激素壓低, 只因為雄激素給我身體更多不想要/不喜歡/不認同的特徵。 至少很開心跑感越來越好了,有些事情就別想那麼多吧! 從渣打馬之後,儘管近幾個月北部實在沒什麼好天氣, 依然抓住每個無雨或小雨的空檔跑步,循序漸進,不勉強跑快。 二月以小粗坑上石門山後山、佛陀世界的魔王坡道首開山路訓練為自己試膽, 之後開始利用石門水庫周邊道路跑13-18K不等的長距離訓練。 由於好天氣實在不多,每次跑步都盡量跑10K以上,以距離換取訓練量和耐力。 直到三月初才第一次速度訓練,跑10K的tempo, 感覺相當不錯,也能跑到與去年相近的速度(5:40/km)。 儘管山路訓練多,左腳阿基里斯腱沒有特別的不適感,完全擺脫去年12月受傷的陰霾。 有了耐力、有了速度,也有了信心,半馬不怕跑不完。 至於因為天氣而無法跑步的無聊時間,偶爾會開始用地圖網站畫路線, 跑到關西、慈湖、台灣燈會桃園會場、三峽老街、甚至是角板山, 儘管這些大多還沒有實際跑過, 但當我發現自己的體力和實力已經足夠跑到這麼遠的距離,也是一種跑者專屬的成就感。 也讓我想起在美國路跑界聽過: 當你發現以前要開車才到得了的地方,現在用跑步就能抵達, 表示你已經成為一位耐力跑者了。 這場花季路跑21K的全部路線,賽前也不知不覺被我拼拼湊湊跑完了, 於是在比賽前一周,打開了Excel,製作了我有生以來第一個配速手環, 並大致標示每公里的坡度上下和補給站位置。 手環以我跑上下坡的習慣速度為準配速,而不壓整數完賽時間,預估以2:16:25完賽。 倒是比賽前兩天決定不要給自己太大的時間壓力, 就決定把配速手環放在家裡不用,有做有保佑就好~ 先前因為渣打馬而買了路跑協會的紅色衣保袋, 但當時覺得「就只是個袋子嘛」,直到最近看到關於衣保袋的文章, 深深認同這是台灣路跑界獨有的文化之一(揹著衣保袋=我是跑者); 現在既然回到台灣落地生根,打算把這個可能陪伴我很久的紅色衣保袋改造裝飾一番。 首先用簡單的文書處理、瓦楞紙和色紙做了個名牌, 方便認領、交友和宣傳我的粉絲頁, 為了可以防水和穿洞掛在袋上,用膠帶貼了半天,花了一番功夫才完成。 接著是解決路協衣保袋只有單拉鍊無法上鎖的問題, 畢竟我實在無法習慣帶著手機路跑,平常練跑時美其名當作重量訓練也罷; 而花了錢報了名參加路跑,就是要兩手空空的跑,把手機跟平板留在衣保袋裡, 盡情享受賽道上的風景、補給與眾多跑者的競爭氣氛,把拍照留給專業攝影師啊! 我原本打算用鐵絲繞個圈設法黏貼在袋上,但想想依然容易脫落或被剪斷, 後來靈機一動,拿了家裡的鋼製衣夾,找來一小塊布,密密縫在袋口角落,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與拉鍊鎖在一起, 衣夾原本的功能依然保留,可以在袋子外面暫時夾一些東西。 跑時只要在裙子拉鍊口袋裡帶一把小鑰匙就好,不會增加負擔。 賽前好幾天都陰雨綿綿,加上氣象預報又指有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 不免擔心路跑當天的天氣可能會跟渣打馬一樣糟糕。 尤其若地面積水潮濕,上下坡有打滑跌倒的危險。 幸好隨著日子逼近,更加準確的預報顯示水氣將在路跑前一天周五晚間移出, 氣象局預報多雲降雨機率10%,國外氣象網站更給出大晴天降雨機率0%, 讓心上石頭落了地。 儘管預測氣溫依然寒冷,但我最近連續六場路跑都是在低於10度的低溫順利完賽, 只不過是天氣冷一點是打不倒我的! 原本還打算在衣保袋內側縫上雨傘布防水,就留待下一場會下雨的路跑再說吧。 先前報名時就一直很想穿、配合花季主題的一件排汗衣是長袖, 原本擔心天氣不夠冷穿不住的,現在正好可以穿出來, 這場不穿恐怕得等到十二月才有機會穿了啊! 至於裙子還是上次那一件,配上長壓縮褲以減緩頻繁上下坡帶來的肌肉酸痛。 也記取渣打馬因為未戴手套讓手指沒幾K就凍僵,難以綁鞋帶和剝香蕉的教訓, 這次決定戴上透氣的薄棉手套幫手指稍微保暖。 跑鞋則是我目前唯一一雙服役中、已邁入六百公里的Newton Gravity IV, 可惜不是粉色系,稍嫌美中不足。 比賽前一天下午收到最想進入的科技公司錄取信,已經是面試後超過半個月, 這樣天時(好天氣)、地利(地主優勢)、人和(找到工作不必繼續擔心)都湊齊了, 明天就可以更沒有懸念輕鬆跑了。 但大概因為在路跑界還算是小屁孩的年紀,儘管這個禮拜每天都提早一個鐘頭睡, 賽前一晚八點半躺上床,依然像個小學生期待校外教學一般, 難掩興奮緊張之情,整夜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但我倒是完全不擔心,好幾場PB也是在睡眠不足的情況下破的。 ==比賽當天== 三點多起床並不覺得特別疲勞,大概腎上腺素已經一直維持高檔了。 其實我就算走路去會場都不用一個鐘頭, 只是為了貫徹賽前兩個半小時用餐完畢,才這麼早起床。 這邊我忍不住要小小抱怨一下,台灣大部分的路跑起跑時間都過早。 我在波士頓跑過八點、九點,甚至十點起跑的賽事。 夏天或者市區舉辦的活動,清晨起跑情有可原,畢竟有氣溫或交通管制的問題; 但其他季節又是郊區賽事,尤其又沒有全馬的話,實在沒有必要六點多就起跑, 讓從外地來的跑者需要開夜車或找地方住宿,造成不必要的花費, 儘管是本地跑者也可能為了提前吃早餐而過度早起,影響一般人的正常作息時間。 氣象局把這波冷氣團調升為寒流,清晨氣溫不到10度, 於是我先把跑衣和壓縮褲穿在外套、羽毛衣和牛仔褲的裡面, 戴上毛帽和皮手套(與比賽用的手套不同)才出門。 溪洲大橋上就能看到天空萬里無雲,月明星稀。 車子可以一路開到離會場很近的南苑停車場, 這大概是石門水庫舉辦的路跑吃香的地方之一, 因為南苑停車場腹地和動線設計的關係,讓許多自行開車前往的跑者不必利用大會寄物。 儘管雨在半夜就停了,抵達會場時地面依然潮濕, 但太陽公公很快就要出來了,所以我毫不擔心路面濕滑的問題。 往前仰望,就能看到石門大壩上的點點路燈; 我儘管常來石門水庫,還沒有在夜間造訪過呢! 想到待會就要用自己的雙腳跑上去就覺得興奮。 因為清晨天色太暗,一時找不到給一般跑者的休息區可以脫鞋換衣, 只好暫時使用尚未抵達跑團的帳篷區。 後來才知道這些休息區都在距離頒獎台最遠的一側。 個人認為這是主辦單位可以改進的地方之一,若把跑友休息區設在中間, 可讓大多數因為沒有組大團而沒有專屬帳篷的跑者更方便使用。 不久天色逐漸亮起,也很快就不覺寒冷, 於是提早將禦寒衣物脫下上台拍照、稍微把攤位逛了一圈,然後把衣保袋拿到寄物區。 寄物區儘管已經依照號碼布編號分區,號碼布也有附衣保卡了, 但大會依然使用了額外的號碼貼紙,置於衣保袋和號碼布上。 看到工作人員把貼紙貼在我的號碼布上時,心裡馬上直覺驚了一下。 擔心的是,這貼紙的號碼和號碼布不同, 貼在號碼布上恐造成賽事照片自動OCR辨認時出錯,需要額外的人工來篩選。 以前在美國參加路跑,有些也有類似的寄物貼紙,但他們都很聰明地貼在號碼布背面。 後來想想,台灣利用自動辨認號碼尋找照片的運動攝影公司依然寥寥可數, 讓這個問題反而在目前(暫時)不是問題了。 但台灣是程式設計超級強國, 這個早已非常成熟的技術,只在攝影公司有沒有「心」,願不願意套用而已… 走回會場才發現我把兩副手套都放在衣保袋裡了,於是回到寄物區拿衣保袋, 一整區的紅色衣保袋,果然有裝飾的是特別明顯,一秒鐘就找到了、指給工作人員看。 我把衣保袋放在桌上打開,工作人員瞄到裡面竟然有「泡棉滾筒」, 就說她還挺少看到跑者把泡棉滾筒也帶來路跑的~ 我說這就是衣保袋的好處啦,便宜容量又大。我還把土炮上鎖機構秀給她看。 其實我會帶泡棉滾筒,是因為我人生的第一場路跑, 賽後協辦單位在會場區提供了幾個泡棉滾筒讓完賽跑者放鬆肌肉,才得到的點子。 在會場閒晃時,聽到後面有兩個年輕男生在談論我:「這是男生還是女生?」 許多跨性別者或不符合性別刻板印象的人,對這種言論是又愛又恨; 但我傾向往好的方向想,反正我就是個人嘛,別人認為我性別模糊、不男不女又怎樣呢? 結果他們走到我前面看了一下,依然沒做出結論,儘管男女號碼布顏色不同。 這其實是件讓我開心的事情。 而且花季路跑的號碼布不僅設計挺好看,布面上也沒有直接寫男或女,而是用顏色分。 當然我比較希望像我在美國跑過幾場路跑的號碼布一樣完全不分, 畢竟報名資料在電腦裡都有建檔了,哪個號碼跑哪一組不用依賴人工判定, 分顏色純粹只是形式上的,也往往包含了刻板印象。 例如11K組的男子號碼布是深藍色、女子號碼布是桃紅色。 假如顛倒過來,會不會影響大家給這場路跑的評價呢?是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轉眼就六點了,台上帶起熱身操, 我在會場晃來晃去也無聊,加上這種天氣跑前可以先活動一下筋骨, 尤其起跑不到四百公尺就要爬陡坡很容易抽筋,就跟著做起來。 雖然有一陣子沒跳Zumba或有氧舞蹈了, 平衡感和協調感退步不少(或許這是我跑步成績退步的根本原因?),跳起來動作有點拙, 但放眼望去還是比全場大部分的跑者好多了, 尤其我前面又有一個看來滿會跳舞的女生可以跟。 跳完時起點區早已聚集許多人潮,沒辦法單獨在拱門下拍照了。 我目測與前後人潮的距離就定位,恰巧左邊也是個穿著可愛粉色短裙的女生。 我每一場路跑都會特別尋找少數穿短裙的人,渣打馬竟然還沒找到半個, 今天賽前找了半天,結果她就在燈火闌珊處。 她的短裙不是排汗材質,但裡面也有一層緊身短褲設計,忘了問在哪裡買的。 她說參加每場路跑時,也會跟我一樣特別找尋同類搭話, 看來美國跟台灣路跑界都有裙子幫啊! 考慮到賽後不一定會遇到,就請前面跑者用她的手機幫我們合照, 一邊拍就一邊倒數了,幸好拍完她眼明手快把手機放回腰包裡,沒有影響到起跑的人群。 ==奔馳半馬== 四字攻略:「保留體力」 21K半馬組6:30準時起跑,儘管參賽人數有一千六百多人,賽道也不算特別寬, 但起跑時動線相當順暢,不太需要蛇行超車,顯示大多數跑者都粗略按照個人速度排列。 也或許是很多人知道起跑不久就要上坡,所以不會衝得特別快吧? 果然如先前探路顯示,起跑300公尺, 通過溢洪道底下之後就開始上坡爬壩頂,就是主持人說的好漢坡啦! 上坡一開始,身邊就有不少高手迅速超越,我還是自顧自慢慢爬就好。 路線慢慢往右轉進樹林裡(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槭林), 往石門水庫「中線收費站」的方向前進,這段坡度略為趨緩。 儘管是花季,大概因為冬季氣溫較為反常,路邊的杜鵑花開得零零落落的,花況不太好, 而且這段路都在賞人,賞不到花。 一個髮夾彎後朝著壩頂的方向前進,坡度也逐漸增加, 剛認識的可愛裙子女生跟我打聲招呼就超越我了, 想必也是有兩把刷子的,上坡才能跑這麼快,我就回了一聲「要保留體力喔!」。 最後在土石壩面上那一段最為陡峭,有些跑者已經開始行走。 從0.3K到2K這段路爬升了一百公尺,平均坡度6%。 儘管爬得慢,但這裡可是一開始的兩公里而已,所以體力依然充足,可以一路跑上壩頂。 個人覺得雖然名為好漢坡,但因位於賽程的最前面,大家的HP沒有全滿也有八九成, 加上坡度並不平均,有地方稍微喘息,所以並不是全程難度最高之處; 只因上坡路線一目了然,震懾人心的作用大於對體力上的消耗。 壩頂視野相當遼闊,可以遠眺北方風景,讓人心曠神怡,也可暫時讓身體放鬆一下。 可惜這時濕氣尚未完全散去,能見度不理想,看不到最遠處的觀音山和大屯山群。 過了壩頂攝影師就開始出現,由於人群在此逐漸分散, 我全程都很容易注意到埋伏在各處的攝影師, 這場路跑大概因為風景秀麗,攝影師非常多,可能有十人以上。 我喜歡台灣每場路跑都有許多公司和個人攝影師熱心拍攝,儘管賽後搜尋照片比較麻煩, 但對比美國一場賽事往往只找一兩家攝影公司,拍不到或拍不好就沒轍了。 倒是我依然還沒找到專屬的拍照姿勢,所以每次碰到攝影師比的動作都不一樣, 實驗看看什麼動作最適合自己。 在半馬跑者們奮力爬上好漢坡的同時,11K組也在6:40起跑。 不同於許多路跑不同組別同時起跑的混亂,花季路跑算是安排得相當妥當, 把不同距離的組別間隔十分鐘起跑,也在簡章和賽前廣播中宣導11K跑者請勿提前起跑。 但想必11K中的少數強者,很快就會追過像我這種21K中的等閒之輩了吧! 假如以為好漢坡只到壩頂就結束,就太天真了,壩頂只有500公尺平路可以回血, 接著右轉沿著環湖公路往水庫上游跑,還有1.1K的連續上坡, 比前面的好漢坡更陡一點,但坡度相當平均。 也就是從起點到3.6K這段路,其中就有2.8公里是連續上坡,兩口氣就爬了近兩百公尺! 但這段路也是石門水庫附近所有路線中,我除了大壩之外最喜歡的一段; 尤其是剛過環翠樓開始上坡的地方,視野相當開闊, 往前仰望,晴天時直衝而上的道路如同往天梯上爬, 起霧時則有種虛無飄渺彷彿登臨仙境的不真實感。 平時在這裡跑步或騎車都是獨行, 現在身邊有了許多跑者奮力上登互相切磋跑技,讓人更加熱血沸騰。 想當然耳,這段路的步兵又更多了,甚至看到少數跑友已經停下來拉筋。 而環湖公路時而開闊、時而在濃密樹林間, 不變的是水庫一直陪伴在右邊,開闊處更可隔湖眺望遠處山景, 配上萬里無雲的藍天,更是詩情畫意, 加上這時依然能不斷聽見主持人廣播的加油聲,讓人把爬坡的疲勞暫時忘記些許。 1~4K配速:6:45 / 7:52 / 6:53 / 6:49 才爬過高點不久,就看見對面11K的領先者飛奔回來了。 下坡後很快來到大灣坪收費站,也是11K組的折返點, 遵守工作人員指示踏過感應墊,前方就是第一個補給站。 補給有水、運動飲料、香蕉、小番茄和海綿蛋糕, 儘管不是非常豐盛,但以我個人的觀點,路跑本來就不是美食品嘗大會, 只要能補充基本的水、鹽分和糖分就足夠了,半馬補充固體食物也沒有絕對必要。 我打算跳過這個補給站,從第二個補給站再開始吃吧。 之後三公里半的路線不斷上上下下,每段上下坡都不長也不特別陡, 挑戰性不如前面的兩段長陡坡。但隨著坡度的升降不斷轉換肌群, 對身體依然是相當大的負擔,也把體力一點一滴消磨掉。 沿路都看到不少人在路邊拉筋休息,顯見石門水庫路線難度之高, 就算路跑有一定經驗的跑者,假如平時訓練和比賽的路線都以平地為主, 突然碰到這麼多的上下坡,也不一定吃得消。 在約6.5K處補給站補充水和運動飲料, 這裡的補給站有小孩子幫跑者不停喊著加油加油,非常可愛。 補給站長度足夠,工作人員動作快, 讓不論想要完全休息或減速進站的跑者,都很容易取得補給,不會發生推擠。 兩邊也設有多個垃圾桶,絕大部分的跑者都井然有序將空水杯和香蕉皮投入桶中, 不影響其他跑者的進行,也減輕賽後清理的負擔。 補給完也開始與身邊一個年輕男生攀談,他來自新北蘆洲,跑過幾場半馬, 原本要跑另一場(航空城?),後來看到這場的獎牌和衣服比較漂亮才來的, 但是第一次碰到這麼硬的路線。 我告訴他前面慢慢跑,多保留一點體力, 後半場才不會眼睜睜看著明明比較輕鬆的路線,雙腳卻不聽使喚。 5~7K配速:6:41 / 6:27 / 6:12 過了7.1K開始下坡,而且坡度很快變陡到11%左右,也出現了險降坡的警告標誌。 這個警告標誌也是石門半馬大魔王的門牌,準備接受挑戰吧! 這是一個V形大坡的開始,而路線可是要折返的, 也就是說這段陡下坡等一下還要爬上去… 只見對面領先者已經折返回來,看他們的腳步似乎不受陡坡的影響, 實在跟我完全不同等級。 我把步頻開到兩百用力加速,這裡不開四分速更待何時啊! 於是在第8公里跑出全程最快配速5分01。 我覺得下坡爆衝傷膝蓋與否,與身材和跑姿息息相關, 並不是下坡就不能衝刺,而是要把步幅保持在可控制的範圍, 也就是說最高步頻拉得越高、就可以跑得越快。 也把剛才聊天的小弟拋開,並海放了一大群跑者, 600公尺的陡坡一眨眼呼嘯而過,抵達陡坡的底端–懷德橋。 橋頭左邊有個岔路,通往北橫公路百吉隧道的東口, 我先前就是利用這條路跑到慈湖,完成18公里的LSD訓練。 花季路跑不跑到慈湖,而是過橋繼續沿著環湖公路深入。 通常山路開闢時為了縮短橋梁距離、節省成本,遇到溪谷會盡量下切, 因此過橋後往往就會上坡。這裡也不例外, V形坡的另一邊,坡度在6%左右,跑起來還算游刃有餘。 上坡一小段就來到轉彎處的東尼咖啡,也是第三個補給站; 由於這一段難度很高,又已經到了比賽中段, 於是根據賽前計畫在此休息一分鐘左右,補充水、運動飲料和香蕉。 轉了個彎來到遠近馳名的大溪湖畔咖啡, 漂亮的建築配上湖光山色,讓不少跑友駐足拍照。 儘管上坡不陡,但由於休息補給,第9公里配速是全程最慢的8分19。 這時對向的跑者越來越多了,讓我精神大振,畢竟這代表折返點快到了! 也看到那位短裙可愛女生折返,路跑穿裙子果然顯眼。 折返點位於9.15K處,恰好是二層坪公車站牌和岔路口,也是這段上坡的最高點。 假如此處不折返繼續往前跑,就會開始下坡,通往大溪坪、阿姆坪。 折返也是下坡,很快回到懷德橋,開始全程最硬最難的一段上坡。 儘管前面十公里跑完,自認為體力還可以, 但碰到坡度達兩位數的陡坡,依然只能前腳接後腳,小碎步式龜速前進。 爬了一半就感到痠痛,絕大多數的跑者也當起步兵,於是決定我也用走的吧! 一來這種坡度用跑的似乎不比用走的快多少, 二來後面還有一半的路程,我跑了好幾場半馬,已經學到最好的策略: 前面15公里的路,都要時時刻刻想著保留體力; 過了16-17K再看體力情況決定是否後段加速或保持穩定完賽。 讓我驚訝的是第11公里儘管走了三分之一,配速竟保持在八分鐘出頭, 大概我走路速度本來就很快吧,平地可以走到八分速。 8~11K配速:5:01 / 8:19 / 5:25 / 8:03 走到陡坡頂端還有一小段緩坡,開始試著慢慢跑起來, 發現儘管只走了短短兩三百公尺的路,要跑起來還真是不容易, 痠痛感很快倍增,感覺雙腳所有肌肉都燒起來了。 這一兩公里大概是全程最痛苦的地方, 雖然前面的步兵保留了體力,但也造成身體需要重新熱開。 之後回到上上下下的地形,每碰到一小段上坡都很想用走的, 但一直告訴自己不能走、咬牙苦撐也一定要硬跑, 只要能讓身體成功換檔,回到有氧區間,後面幾公里就是天堂路了。 其中一段比較長的上坡忍不住鬼吼鬼叫起來, 引起旁邊跑者的注意,問我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我瞄了一下心率,才180出頭而已,就說:「我沒問題的!」 到了14K左右終於能跑回比較正常的配速, 也對自己精神喊話:最難的三分之二已經結束了,完賽獎牌已經是我的了! 看到大灣坪收費站和旁邊補給站的時候,都快要哭出來了, 畢竟就剩下一小段上坡,之後就是連續下坡了。 主辦單位很貼心的在回程時間把補給站移到另一邊, 讓跑者來回兩趟都不必跨越道路中線,只要維持在右側就能輕鬆取得補給, 我也在此吃了海綿蛋糕,迎接最後的七公里。 12~15K配速:6:57 / 6:38 / 5:52 / 6:16 奮力跑上了大灣坪後面最後一段上坡,之後馬上開始加速。 下坡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轉眼間景色豁然開朗,看到環翠樓了。 大概是前面的連續下坡讓肌肉過於放鬆,突然回到大壩上的平路感覺有點難跑, 但只要撐一下下,後面馬上又要繼續下坡。 但有些人顯然已經撐不住了,遠遠就看到一個跑者抽筋直接坐在馬路中間。 我在前面的下坡剛超過了一位醫護跑者,所以他應該很快就能得到幫助。 沿著壩面往下的陡坡,因為地勢開闊又跑得快,儘管讓人心曠神怡,但是好冷啊… 冬天跑下坡令人又愛又恨之處,除了膝蓋之外, 就是跑太慢身體產熱不足會冷,跑太快風大也會冷。 到底跑多快最舒服,有待一位大師開示,這位大師姓微名積分。 而且也感覺下坡就算能夠不傷膝蓋,但很難不傷「心」啊! 心率往往受到步頻的左右,連續下坡衝刺的時候,心率總是飆到200以上, 就算只是順順跑,也維持在190左右的高檔。 儘管平常速度訓練時,這種心率對我而言是小意思, 但當190-200的心率出現在已經連續運動快兩個小時之後, 感覺真的不太舒服,不時有種心臟快要從身體裡跳出來的感覺。 16~18K配速:5:09 / 5:15 / 5:23 前面提到折返點位於9.15K,所以用簡單的數學就知道, 9+9不等於21,不是回到壩底後直接跑回南苑就結束啊。 從大壩上俯瞰,後池大橋遠在天邊,遠到連橋上的跑者都看不見, 我們還要跑那麼遠,把環繞後池的三公里自行車道跑過一圈,才能抵達終點。 有人說: "石門路跑最痛苦的路段,不是好漢坡,不是上上下下,而是終點前,繞一圈後池的平路" 平路怎麼會難跑?可是當你已經跑了18公里綿延不絕的陡上陡下, 突然回到萬里平野,你全身的肌肉都會跟你說花惹發。 尤其後池北邊這段朝向東北,寒流來的日子剛好是逆風, 頂著強風往前跑,就算平路也像是上坡啊! 儘管碰到攝影師很想擠出微笑,但賽後看到的照片依然面目猙獰, 要不然就是臭臉或面無表情… 看到最後一個補給站門庭若市,就知道很多人都被後池這圈平路打敗了, 不少早已跑得有氣無力或開始散步。 我儘管已經掉到七分速,但依然在正常範圍內, 若平地使盡吃奶力氣只能跑出七分半,才真正需要好好休息 (去年就算筋疲力竭,平地最慢就六分速整,我的體力真的退步非常多)。 掐指一算,要破渣打馬的2:11難度已經太高, 後面就維持正常配速,穩穩跑進終點就好,於是跳過補給站,再撐一下就到了! 先前也做了功課,知道這裡還有一段上坡。 坡度真的不陡,也只有一小段, 但出現在賽道這麼後面,任何的上坡都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也只能在心裡天人交戰是否要走路的情況下, 硬撐著跑上去,一邊喊著「這不科學啊!」 的確,後池周圍都是平地,把道路設計成這樣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好不容易通過這個落井下石的上坡,接下來再怎麼想衝都衝不快了, 但幸好依然能維持住六分速的配速,也絲毫沒有即將抽筋的跡象。 我一直保持著從開始跑步以來,從來沒有抽筋過的黃金紀錄, 除非在這種情況下還要失心瘋的硬衝, 要把這個紀錄再往前推一場半馬,應該也不成問題。 這時路邊赫然發現剩下3km的標示牌,我很確定剩下的是2km啊? 肯定是主辦單位的疏忽,也聽到後面跑者的驚呼聲, 我就大聲喊道:「牌子放錯了,是兩公里、兩公里啦!」安撫一下情緒。 不久前方出現水資源局水藍配色的牆壁, 一個下坡右轉,經過正在放水的排水口旁邊,上了後池大橋。 石門大壩上有石門大橋;後池堰上有後池大橋, 這場花季路跑,把石門水庫兩座大橋的風光一覽無遺。 儘管溫度仍冷,但這裡是沒有樹蔭遮蔽的空曠地, 對一般人而言暖暖的冬陽,對跑者而言可能稍嫌炎熱了。 放水口濺出的水霧,也灑在每位跑者的身上幫大家降溫, 這是只有石門水量豐沛時,才有的貼心服務! 後池大橋儘管海拔不如石門大壩,風景一樣遼闊。 左邊是汽機車腳踏車呼嘯來往的交通要道–台四線溪洲大橋; 隔著後池的前方是終點南苑,儘管感覺好像還很遠, 但再往右邊遠處,看著已經靠雙腳的實力爬上的大壩以及後面深入水庫好幾公里路線, 又覺得很有成就感。 大概因為前面連續下坡非常賣力衝刺, 我在後池大橋上又追上了可愛裙子女孩,跟她打了聲招呼。 我維持速度就慢慢超越了她,終點就快到了,我們差不了幾分鐘完賽的。 也在大橋上碰到好幾組攝影師,我舉起右手握拳打氣的姿勢, 結果賽後看照片,發現她在我左邊後面也舉起左手擺出一樣的姿勢,超可愛的~ 連續好幾張照片中我們的腳步都一樣,看來她在跟我的步頻– –聽很多跑者說過,當你覺得快要跑不動的時候, 跟著前面跑者的步頻,是個讓自己堅持下去的動力。 過了後池大橋,路邊就出現剩下一公里的標示牌。 對許多跑者而言,這一公里是最近也是最遠的一公里; 近的是已經能夠隱約聽到終點的歡呼聲,遠的是體力往往已經消耗殆盡。 但也正是這矛盾心境,讓人完賽時每每覺得回味無窮。 最後一段進入綠色隧道之中,兩旁工作人員大聲鼓勵:「剩下五百公尺了!加油!」 在這邊我真的很想衝,但身為一個有點經驗的跑者, 已經很清楚破不了什麼PB、爭不了什麼排名,衝刺或慢慢跑差不了一分鐘。 假如原本就已經是後段加速了,衝刺無可厚非, 但現在就把速度維持住,不要洩氣走著回終點就好,盡情享受風景和人群的熱情吧! 原本在終點拱門前,想做幾個芭蕾舞的grand jeté(大跳), 讓攝影師捕捉我開心飛在空中的感覺。 我學跳舞但天生柔軟度不太好,也只有身體這麼熱時才能劈180度。 但從看到拱門開始,就一直東張西望尋找終點附近有沒有攝影師, 結果竟然一個也沒有,就正常動作跑過去就好吧,免得萬一跌倒就糗了。 快到終點線時後面幾個跑者突然暴衝,差點把我撞倒, 他們大概想著:「前面這個穿裙子的怎麼看到終點還不衝線,礙手礙腳的啊?」 這算是我的pet peeve小毛病吧,我滿討厭這樣的跑者, 尤其像我這種速度的還這樣跑,一看就知道是菜鳥; 後面不長眼睛爭個這麼一兩秒,還是上不了凸台, 也徒增賽後抽筋的風險、拖延恢復的時間, 還有可能一不小心嚇到、絆倒或撞倒前面穩穩跑進拱門的跑者。(我也滿容易被嚇到的。) 而且假如終點有攝影師,跑這麼快反而很難拍清楚。 要有美美的照片,不如就讓攝影師拍下你正常跑步的樣子, 或者在不影響前後跑者的前提下,做些創意動作吧! 19~21.1K配速:7:03 / 6:08 / 6:17 / 5:54(最後0.1K) ==賽後活動== 我以2:16完賽,比渣打馬慢了五分鐘、個人PB慢了21分鐘, 但考慮到路線挑戰性這麼高,就不苛責自己。 終點前面不遠就有許多慈善基金會捐晶片的宣傳, 我儘管把晶片綁在鞋帶的最裡面,依然馬上決定花十分鐘把鞋帶慢慢拆掉取下晶片捐贈, 順便讓身體緩和一下。 這時雙腳痠痛不已,跟我初半馬賽後的感覺有得比, 但痠痛感很快就減輕了,也能正常走路,不像渣打跑完後一跛一跛的。 這場沒有人員幫跑者掛上完賽獎牌,原本還覺得奇怪, 後來才很快發現所有物資都是集中領取,11K和21K左右分流,動線規劃相當妥當。 完賽物資有600cc的水和運動飲料各一瓶、餐盒(內有兩個麵包和一個蛋糕)、毛巾, 還有包在塑膠包裝裡的完賽獎牌。 這是我目前尺寸最大的完賽獎牌了,直徑達8公分,而且很有質感。 21K獎牌是金色、11K則是銀色。 儘管外型以傳統的圓形為主,但個人認為圖案設計算是精美, 除了路跑名稱、組別和主辦單位外, 正面霧面上有石門水庫山景、蜿蜒的道路(應該是代表石門大壩頂的曲線)和三朵杜鵑花; 背面鏡面除了同樣配合輪廓的三朵花外,也有粗略依照比例的路線輪廓。 獎牌掛帶一面深藍底白字,還有象徵路線的白色曲線; 另一面粉紅漸層和杜鵑花,看來也是精心設計的。 會場腹地廣大、動線適當,所以儘管參賽人數眾多但不會擁擠, 加上地面已經大多乾燥,很容易隨地找到地方坐下休息飲食。 北部這個季節難得這麼好的天氣,只見許多跑者直接就地野餐起來。 成績列印區就在物資區旁邊,印表機數量多而且動作很快, 儘管我回來的時間應該有許多跑者完賽,依然不用等太久, 一分鐘左右就拿到印在厚紙上的精美成績證明,還附上透明塑膠套。 列印區旁邊除了分組排名的公告外,還有大液晶螢幕按照號碼依序顯示完賽成績。 寄物區衣保袋排列井然有序,領取衣保袋的速度也很快, 尤其我又在袋上添加了個人裝飾。 我才拿到成績證明和衣保袋準備坐下來,就被可愛短裙女從後面拉住, 她比我慢一分鐘完賽,也比上次的平路半馬慢10分鐘左右。 我們合照之後,我就把衣保袋上的名牌秀給她看,歡迎她加入我的粉絲團。 就這樣透過共同的裙子和速度,又認識了一位跑友。:) 跟她告別以後,才開始拉筋、使用泡棉滾筒, 然後把餐盒裡的菠蘿麵包配著寶礦力慢慢吃了。 不知不覺又在會場待了一個鐘頭,才慢慢沿著剛剛最後的一公里走向坪林收費站出口。 沿途依然不少跑者或跑或走,我也不忘跟他們加油打氣。 能完成21K半馬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尤其石門水庫路線難度又比一般的半馬高出不少。 ==賽事評價== 首先我決定不用數字或顆星評價,而用條列式整理一下石門水庫花季路跑的優缺點: 你可以得到– vs 你不能得到– ▲美景 ▼美食 ▲準確的路線距離 ▼11K組補給站略少 ▲挑戰坡道的成就感 ▼夾道的熱情加油民眾 ▲超大獎牌 ▼IAAF/AIMS官方認證賽事 ▲精美紀念衣、號碼布和成績證明 ▲會場動線安排的平順和高效率 2016的「石門水庫花季路跑」是第三年舉辦, 先前運動筆記的評價就有4分以上,實際跑過後果然能體會,整體沒什麼值得挑剔之處。 路線環繞石門水庫和後池,經過大壩、環湖公路和後池自行車道,風景之美不在話下, 個人認為無論以前是否造訪過石門水庫,都值得一跑。 賽事分成21K和11K兩組,也讓不同體力和訓練程度的跑者能夠自由選擇, 每組兩千人的名額也相當合理, 不會太少造成報名秒殺、轉讓糾紛頻繁,也不會太多造成人潮擁擠混亂。 由於路線重疊,分組起跑的時間錯開10分鐘也算合理, 11K組只有少數速度較快的跑者才會混進21K的跑者之中。 以郊區賽事而言,全程路線幾乎都有兩線道足夠寬敞, 路況也相當理想,只有後池大橋因為規劃為行人和自行車道略為狹窄, 但環後池的路線是在比賽最後段,讓人潮擁擠互相影響速度的可能降到最低。 因為路線本身特性(位於觀光景點)的關係,不少景觀餐廳和咖啡館, 提供了補給站、醫護站的腹地, 這些餐廳加上南苑及環翠樓的公廁,也為跑者提供如廁的空間。 21K組的補給站數量和間隔恰當,11K則只有兩個補給站略嫌少。 大概由於石門水庫早已是桃園地區舉辦路跑的熱門地點, 先前幾場路跑(如石門水庫楓半馬、國際路跑賽)也使用相同的路線, 已經成為經典,讓主辦單位不用再多費心思重新規劃路線。 從南苑出發,沿著好漢坡、大壩、環湖公路,在二層坪的高點/公車站牌/岔路處折返, 再繞後池一圈,恰恰好就是21.1K的標準半馬距離, 我用地圖網站規劃和實際GPS手錶測量都是如此,距離準確性不必質疑。 前四、五公里的里程牌位置相當精確,和我GPS手錶的誤差在5公尺以內, 但後面的里程牌似乎越擺越近,到18K時已經差了一百公尺, 加上最後2公里的標誌誤擺成最後3公里,是主辦單位的小小疏失,但瑕不掩瑜。 至於有人說名為花季路跑可是花況不好…這可不是主辦單位能控制的啊,就像天氣一樣。 假如跑友以自然景觀或天氣不盡理想為由, 為賽事做出過低的評價,是相當不貼心的舉動。 主辦單位是否為可能造成危險的極端天氣事先做好調整路線、醫療幫助等等妥善準備, 才是值得我們去評價的地方。 今年的花季路跑非常幸運,老天爺在北部通常陰雨綿綿的季節, 給了個最適合路跑的理想天氣–攝氏10度左右的晴天, 所以比賽過程和賽後都沒聽說嚴重中暑、熱衰竭的事件。 儘管因為賽前連日下雨,造成路面潮濕, 但大概因為路線本身的坡度,並沒有嚴重積水的情形, 全程只有一處平坦處的水坑需要閃躲; 加上後半場因為陽光照射讓路面逐漸乾燥,個人認為對跑者的影響並不大。 路線的難度就不言可喻了,這是一場山路半馬,全程都有很多人抽筋, 我就不再多說,僅節錄一些網友的評價: 「地無三里平」 「有雙膝硬化的感覺」 「比南橫還硬」 「跑到嘴巴都歪了」 假如11K/21K或接近的距離,就是你最長的一場路跑, 石門水庫會給你更多的挑戰,不要等閒視之,但也不必給自己過多的壓力。 若有機會實地訓練一定有幫助,沒的話,攻略就在這裡。 平時多跑連續長度1公里以上、坡度5%以上的上下坡讓身體習慣,比賽更能如虎添翼。 如果跑過半馬但還沒跑過超半馬,在石門水庫半馬完賽後, 會讓你更有信心挑戰超半馬乃至於全馬的賽事。 至於全程最難的地方在哪裡,是好漢坡、上上下下、V形陡坡, 還是最後環繞後池的平路,就留給實際跑過的人自行體會吧, 畢竟每個人的身體都不同,適應上下坡的能力也都不盡相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我對石門水庫花季路跑評價最高之處,倒不是買11K/21K送上下坡和美景的超值, 而是設計精美的紀念衣、超大完賽獎牌和成績證明, 以及補給站和會場動線設計的恰當、賽後事務處理的高效率。 很多人評價最低的地方大概是補給略嫌中規中矩, 但誠如我前面提到,品嘗美食並不是路跑的主要目的, 主辦單位的宣傳也並沒有著重在食物上,這場的補給比起路協已經算是豐富了。 如果要更能融入本地特產的話,大概就是加入龍潭花生糖和大溪豆干吧, 不失為以後石門水庫路跑主辦考慮的方向。 ==賽後心得== 大會時間:2:17:04 晶片時間:2:16:28 (PB 1:55:00) 平均步速:6:28/km 最高步速(瞬間):3:11/km @7.61km險降坡 最高步速(1公里):5:01/km @第8公里 最低步速(1公里):8:19/km @第9公里 平均步頻:183 (那段步兵把步頻拉低了,平常都有190-200) 總步數:24989步 平均步幅:84.5cm 平均心率:177 最大心率:204 馬拉松世界本次路跑記錄 http://goo.gl/jOHI3J 儘管破了PW(personal worst)不是PB, 但我生性樂天,對自己的表現依然相當滿意。 我跑過距離最長的賽事就是21K的半馬, 這場不僅是21公里,還附加五百公尺爬升的超值全餐, 無疑是我參與過目前為止難度最高的路跑。 儘管坡度變化太大,實在很難直接用數字判斷配速是否均勻, 但至少個人感覺上全程都沒有明顯變慢,步頻和心率也都在合理範圍; 而且透過賽前實地訓練和計畫配速,讓腦中有個大致的比賽計畫, 路跑當天很自然就能夠貫徹,自我了解如何分配體力、何時該衝刺、何時該保留。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 能夠全程不抽筋無傷完賽,也沒有跑到精神崩潰,代表身心靈的提升。 配速手環沒有用上,但賽後看到我的晶片時間似乎有種說不出的熟悉感。 拿來跟配速手環上的完賽時間一比,才發現… https://goo.gl/bHReUy 竟然只差3秒鐘! 兩個多小時的比賽,最後才差3秒鐘,狗屎大概都沒那麼難踩吧, 我該把這條神準的配速手環跟成績證明一起裱框起來做紀念了。 賽後並沒有鐵腿,肌肉痠痛也在兩天左右就消除了, 和以往半馬的恢復期(2~3天)差不多,表示我的肌耐力比以前進步不少。 倒是先前講到下坡傷心,我在賽後第三天(3/29週二)打算來個10K的輕鬆恢復跑, 才跑了兩公里就覺得胸口有點悶,在同樣心率下必須降低速度。 大概是半馬造成的心肌損傷還沒有完全恢復, 路跑是長久之計,於是打算跑8K就收工, 後面慢慢減速,以每公里比前一公里慢6-7秒的配速輕鬆完成。 我相信大家都可以每天跑10K甚至是20K, 但真不知那些週週馬、甚至是天天馬的人,身體構造是否跟常人不同, 才有辦法長期應付這麼大的負荷,這已經不光是意志力的問題了… 發現我的成績儘管個人覺得慢,但拿到對應的女子組是第6名; 相較之下在美國我怎麼跑、怎麼排、男子組或女子組,都大概在全部排名的一半左右。 顯見台灣儘管路跑風氣盛行,但大概因為賽事過多造成高手分散, 而且許多人沒有充足準備或訓練就抱著只求完賽或「玩賽」的心情參與, 整體素質自然普遍較低。 以前聽一位學長說,他在美國參加半馬,女生往往比男生多, 而且實力堅強的也不少,他想追馬尾妹都追不到… 等我也開始跑了才知道真的是這麼一回事。 但回來台灣,才發現路跑的女生真的不多, 以今年石門水庫花季路跑的21K,不到四分之一。 這就回到最基本的問題:我為什麼而跑? 波士頓馬拉松只是一根稻草,要我說出跑步的原因,可以想出千百個。 每場重要的路跑,賽前我都會想出一個不同的精神口號, 每到覺得困難乏力想放棄時就會時時想起。 例如:我可以的、配速吧女孩、「肌肉又沒有比起跑時痠痛,幹嘛不跑?」 而這場的口號是為全台灣的跨性別者而跑。 我要藉由跑步讓更多人知道,我並不是純粹只為了扮裝而穿裙子的男生 (當然我認為男生也可以穿裙子)。 我的性別認同和賀爾蒙濃度都和一般男生不同, 只是因為不友善的制度,讓我只能別著男子組的號碼布,跟男生一起排名。 女生可以很堅強,跨性別者也可以很堅強。 誰說身為一個男跨女,就要被女生柔弱的刻板印象限制住了, 做出社會要求女生該有的樣子,才算是真正的跨性別者呢? 我們都只是個人而已,可以有不同的興趣和發展, 我可以喜歡路跑,也有能力跑這麼遠, 完成難度這麼高的賽事,這與我覺得心理是個女生並不互相衝突。 我很樂見現在台灣以至於世界,都有為了鼓勵女性參與路跑而舉辦的女子路跑, 儘管我認為這只是個邁向性別平權終極目標之前,一種過渡期的短期現象。 (美國大多數的女子路跑,實際上都不限制性別,也會有少數男性正式參加) 想想以前人們曾經認為,以女性的生理構造不可能完成馬拉松, 當年Kathrine Switzer用化名參與1967年的波士頓馬拉松, 被大會人員試圖驅逐出場,問及原因,只說因為規則不允許女性參賽。 也因為她的衝撞制度,以及更多人的努力, 1972年開始女性才被允許參與波士頓馬拉松。 以至於現在絕大部分的路跑,都不會限制性別。 台灣參與路跑的女性,儘管在比例上、實力上都還沒跟上世界潮流, 但只要大家有心,想必會慢慢進步的。 身為其中的一分子,我很清楚跨性別者不僅在數量上、權益上還是大眾的認知, 又更加弱勢了。但台灣路跑活動如此流行,這兩個族群想必有所交集, 只是跨性別跑者似乎還沒受到太多的關注。 仔細想想,這大概就是我為何回到台灣依然如此熱衷於路跑 (儘管裙子還須瞞著家人偷偷穿…),還經營起粉絲團的最大動力之一吧! 我穿吸睛的裙子路跑,並決定毫不保留地把每場路跑的心得詳實記錄下來, 就是盡我微薄的一己之力,讓大家了解這個相對陌生的領域, 去除因為無知而造成的恐懼,以至於不合理的反對甚至歧視,希望明天會更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4.30.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_Running/M.1459421851.A.03C.html

03/31 20:19, , 1F
推推 比你快一點點可是排名比你後面 =_=...
03/31 20:19, 1F
排名一般是按照大會時間排序,所以起跑順序會影響到~

03/31 21:59, , 2F
看到12頁直接end...
03/31 21:59, 2F
其實我也很少寫這麼多,只是這場真的太多想寫的XD 但大家要有心理準備,我初全馬、初女子路跑都可能會寫三萬字以上 :)

03/31 22:01, , 3F
推心得 只看圖有空再把文看完
03/31 22:01, 3F

03/31 22:08, , 4F
推!
03/31 22:08, 4F

03/31 22:12, , 5F
謝謝分享,很用心的心得!
03/31 22:12, 5F

03/31 22:19, , 6F
你是一個很酷的女生阿...祝跑步開心
03/31 22:19, 6F

03/31 23:34, , 7F
我看完了,字雖多但蠻好讀的,台灣的確參加路跑的多
03/31 23:34, 7F

03/31 23:34, , 8F
,認真練跑的少
03/31 23:34, 8F
是啊,但有些實在是天氣或PM2.5的關係...

04/01 00:05, , 9F
推這場比賽 也推你認真的心得!
04/01 00:05, 9F
優質比賽當然要推~我打算以後不管去哪裡工作,石門水庫有比賽都會回來跑, 因為這是我從小長大的地方,而且我不跑到如履平地不會滿足~

04/01 01:50, , 10F
回程有一段有看到你,還有你身旁的朋友。
04/01 01:50, 10F
那應該是在後池大橋上囉!

04/01 07:30, , 11F
高手
04/01 07:30, 11F
我不高手啊,半馬要sub2才是高手吧...

04/01 09:07, , 12F
加油 你很棒!
04/01 09:07, 12F

04/01 15:07, , 13F
推用心的好文:)
04/01 15:07, 13F
謝謝薇^^ 看妳像村上春樹一樣天天跑10K,也給我不少跑步的動力呢。 多多休息喔,祝腳傷早日康復重回馬場~

04/01 17:00, , 14F
推:)
04/01 17:00, 14F
※ 編輯: evanzxcv (220.134.30.77), 04/01/2016 18:53:48

04/03 00:46, , 15F
求 衣保袋 上鎖機構製作教學 拜偷~~
04/03 00:46, 15F
文章代碼(AID): #1M_GAR0y (Road_Run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