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捍衛300年紅檜生存權 南橫武雄橋改線「以路就樹」

看板Road作者 (CANINE力集中在一些重要S)時間1年前 (2022/06/20 01:22), 編輯推噓2(202)
留言4則, 3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捍衛300年紅檜生存權 南橫武雄橋改線「以路就樹」 2022-06-19 09:46 聯合報 記者王慧瑛、陳弘逸/高雄即時報導 過往公路工程遇到樹木等阻礙,往往都是樹木被遷移讓道,南橫公路修築過程,卻有一段 「以路就樹」故事。 98年莫拉克風災後,南橫公路132公里武雄橋一帶面目全非,今年5月全線復通,武雄橋一 帶仍是容易重複致災的「魔王關」,平均一年搶修、維護經費高達800萬元。 武雄橋是紀念已逝段長陳武雄,該處地質脆弱,目前暫以臨時便道方式開放通行,還不是 永久路廊,為解決修不勝修困境,公路總局斥資1億3千萬,啟動武雄橋中期提升工程,採 用大跨度橋梁設計,橋梁位置拉到較下游處,提升橋梁抵禦洪水能力,避開易崩塌區域, 也將道路截彎取直。 前年規畫團隊提出改線評估報告,發現橋梁線型會影響一棵至少300年紅檜老樹生長棲地 ,公路總局提出願以800萬經費買下,施工時將修剪樹冠。當地林木主管機關嘉義林管處 派員會勘,也詢問專家意見,判斷該棵紅檜一旦修剪樹冠,恐無法活命,主張樹木不能修 剪及伐除,建議武雄橋工程修改路線才是雙贏作法。 「先有這棵紅檜才有南橫公路,不能輕易犧牲老樹生命!」公路總局甲仙工務段天池監工 站長陳秉禾說,買下老樹經費來自公庫,即使有成交,算是公家機關「左口袋放進右口袋 」,卻可能因道路工程傷害老樹,這不是工程人員願意看到的結局。 公路總局甲仙工務段長陳正偉說,確定修剪老樹方案行不通,規畫單位決定變更設計,調 整橋梁位置作業又多花一些時間,經費也比原方案增加,卻能兼顧工程需求與老樹生存權 ,是最圓滿方式。新武雄橋長度88.9公尺、寬10公尺,橋墩、基樁工程剛告一段落,接下 來將放上橋台,若天候一切順利,預計明年3月完工。 承包廠商全輝營造工人廖國棟說,武雄橋位置海拔超過2200公尺,午後常起濃霧,加上邊 坡落石威脅大,施工過程要隨時做好警戒。他說,種樹是最好的水保,公路總局確保老樹 不因工程受害的觀念很好,代表台灣道路工程思維有提升。 「生態價值大於一切!」嘉義林管處副處長李定忠說,那棵胸徑2.3公尺紅檜,樹齡推估 約300年,紅檜生長緩慢,是南橫山區的寶,它的存在也有助於國土保安及水土保持。李 定忠指出,南橫山區梅山口至向陽管制路段內,樹齡逾300年紅檜、扁柏、雲杉等貴重木 逾百棵,在海拔2454公尺檜谷一帶,一株株巨大檜木聳立在雲際成為特色景觀,林務局有 做相關調查及納管保護,靠近道路旁老樹周邊設有監錄設備,確保貴重木不會被不肖人士 盜伐、覬覦。 「保留老樹這一步,是南橫築路史上新里程碑!」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詹明勳說,南橫公路地質脆弱,經歷莫拉克風災等多次考驗,還能生存的老樹確實不容易 ,尤其武雄橋施工基地旁那棵紅檜生長在邊坡,在惡劣地形下,仍展現強勁生命力尤其可 貴,高山上樹木形狀、結構等,為適應環境演化生長而形成,一旦修剪樹冠,老樹生長速 度來不及適應環境改變,會緩慢地衰退生病而走向死亡,痛失珍貴資產。 詹明勳指出,紅檜淺根,靠近道路旁的老樹易面臨踩踏土擾擾動、不法盜伐等威脅,建議 要有遊客承載限制、防山老鼠等措施。詹也說,進入南橫山區,不只欣賞山景、雲海之美 ,也是認識樹木的絕佳自然教室,建議主管單位適度加上解說資訊,讓以路就樹成為南橫 新文化,也是動人亮點。 https://udn.com/news/amp/story/7266/639914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40.19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oad/M.1655659326.A.6A4.html

06/20 09:52, 1年前 , 1F
06/20 09:52, 1F

06/21 14:25, 1年前 , 2F
叫Take的都沒辦法長久 總是斷斷續續的
06/21 14:25, 2F

06/22 02:14, 1年前 , 3F
樹樹姊有保佑
06/22 02:14, 3F

06/22 14:14, 1年前 , 4F
叫Take都很玻璃
06/22 14:14, 4F
文章代碼(AID): #1Yhri-Qa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