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橫危機】順向坡走山 大禹嶺最受威脅

看板Road作者 (Bloody Monday)時間13年前 (2010/10/26 11:53),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1026/78/2fo57.html 2010/10/26 04︰11 記者游太郎/專題報導 福爾福沙高速公路八堵段走山的殷鑑不遠,蘇花公路最近又因豪雨坍崩,造成重大傷亡, 遊客眾多的中橫公路沿線,是否存在順向坡滑動的潛在危險?再度引發關注。監測顯示, 大禹嶺地區較有可能。 兩個岩層夾「沉泥」易滑動 中橫公路以人定勝天的精神艱辛地完成,與天爭地的結果,不但遇雨即坍。而順向坡可能 滑動的岩層,中橫開通至今一直存在,但要形成災害有許多條件,如順向坡混合了二個以 上的岩層,最要命的是,兩個岩層間夾雜「沉泥」現象,就可能含有大量水分,形成明顯 的隔離層,就比較可能滑動,形成大規模走山。 午後雷陣雨、地震多 易落石 雖然中橫公路管轄權屬於公路總局洛韶工務段,但遊客進入聞名國內外的太魯閣峽谷或到 合歡山區,都要穿越中橫,遭落石擊中的意外頻傳。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擔心遊客安全 ,多次委託中華民國環境工程學會,專案研究中橫公路沿線的地質狀況,特別是峽谷地形 、地質及易落石區域,結論是,中橫沿線地質不穩定,加上太魯閣峽谷午後常有雷陣雨、 溫差大致土石易熱脹冷縮和鬆動,再加上地震等因素,常導致無預警的落石、坍方,成為 遊客意外傷害的最大肇因。 太管處研究發現,光是太魯閣口至天祥,易坍方、落石就達三十七處,崩坍距離連綿數十 公尺至數百公尺不等。而且危石居高臨下處理不易,以肉眼不易發覺,僅能消極地樹立警 告標示,提醒遊客儘快通過、不要逗留,才能降低遭落石擊中的風險。 洛韶工務段的長年監測也顯示,中橫沿線落石、坍方較常見,颱風、豪雨、地震後是高峰 期,崩坍規模大小不一。目前在地質較脆弱或岩盤已有風化現象的路段,已樹立警告標示 ,提醒用路人注意。 路面常見裂痕 豪雨後易崩坍 至於中橫沿線是否會出現類似福高八堵段的走山意外?監測顯示,受到走山潛在威脅的, 以大禹嶺地區較有可能。中橫洛韶到大禹嶺路段,路面經常可見裂痕及高達二十幾公分的 落差,令人怵目驚心,部份路段在颱風豪雨過後,隨時有崩坍的可能。 洛韶工務段觀察指出,路面大裂痕及高低落差,主要是走山造成,在九二一地震後,地質 呈現鬆軟現象,哪個路段或山坡會走山,很難預防,只要不危及公路,只能定期監測,一 發現有走山或岩盤崩坍的徵兆,封路管制是唯一的應變方式,等到崩塌狀況穩定,再行搶 修。 -- Michael Kay:「See Ya! 」 常富寧:「Hasta la vista, baby! 」 許乃仁:「Back Back Back, gone! 」 田鴻魁:「Wulala!」 徐展元:「這球像斷了線的風箏,變了心的女朋友,回~不~來~了!」 鄧國雄:「這球%^#&#&#*#&^#@$!@&**(%^%^%$...哇,這球出去了!已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26.236

10/27 22:20, , 1F
沒有聽過"沉泥"這種東西的耶.....
10/27 22:20, 1F

10/28 08:17, , 2F
應該是'沉泥層'而不是沉泥'現象'...
10/28 08:17, 2F

10/28 08:32, , 3F
.... 看不懂 是照英文翻的嗎
10/28 08:32, 3F

03/03 16:38, , 4F
大禹嶺算中橫嗎~@@
03/03 16:38, 4F
文章代碼(AID): #1Cnb2iAp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