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被刺穿的棲息地(立報)

看板Road作者 (=>戀愛BUS~等等我!<=)時間16年前 (2008/07/14 09:49),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Ecophilia 看板] 作者: HandsomeYs (=>戀愛BUS~等等我!<=) 看板: Ecophilia 標題: [新聞] 被刺穿的棲息地(立報) 時間: Mon Jul 14 09:49:01 2008 被刺穿的棲息地 http://lihpao.shu.edu.tw/news/in_p1.php?art_id=22318 文■胡慕情 圖■蔡嘉揚提供 飛越7千5百公里,每年來自阿拉斯加的黑腹濱鷸、全世界少見的夜間捕食鳥類大杓鷸, 都選擇在彰化芳苑的濕地落腳。但這片海角樂園,卻因西濱道路的興建規劃陷入危機。 在環保團體的阻擋下,西濱快速道路一直未能興建完成,但環保署專案小組日前卻有條 件通過,未來珍貴的保育鳥類,恐在台灣海岸消失。 公路貫通 候鳥讓路 彰化海岸從芳苑到大城、濁水溪口以北之處,是台灣最後一塊原始的大片泥灘地,擁 有豐富生態。西濱快速道路在1996年通過審查,但因故暫緩興建,後來路線改為員林 大排到西濱大橋。因西濱公路到員林大排後必須轉接台17線,駕駛人行車速度快,肇 事率高,當地居民與公路局於是希望西濱公路全線貫通。 環保聯盟副會長蔡嘉揚是鳥類專家,得知消息後開始與開發單位抗爭,十餘年下來, 幾乎退無可退,同意此路段興建,只求開發單位避開這些珍貴鳥類、保護濕地的完整 生態系。 許多環保團體提出對生態衝擊較小的內陸路線規劃,但前天專案小組審查中,公路總 局與彰化縣政府、立委鄭汝芬等人堅持一定要在這次專案小組通過興建結論,時時以 「人命不值錢」、「保育重要但人命更重要」施壓;公路總局表面雖報告已參考環團 提出的替代道路,但可行性與效益低,希望照原路線動工。 彰化縣環保局甚至為開發單位背書,表示公路總局很有誠意,雖不能改道,但願意要 求駕駛人經過鳥類棲息地時減速,並做隔音牆避免干擾鳥類,「公路總局嘗試做生態 道路,施工也不會破壞潮間帶,海堤高度對鳥類來說不高,應該可以通過。」讓環保 團體錯愕,質疑:「子非鳥,焉知鳥之事?」 荒野保護協會成員李慈雯認為,台61線要開發,環保團體已同意,只希望規劃方案應 採對地方生態影響最低的方式,許多專家學者都認為環團提出的內陸方案可行,開發 單位的否認沒有道理。 李慈雯說,縣府一直說居民98.8%同意原方案,但那是因為縣府不斷威嚇居民要是改 方案,就會拖延更多年才完工,居民當然不願改方案。她反對公路總局認為內陸方案 經濟效益低的說法。「內陸方案施工經費雖會增加12億,但之後行車距離縮短,有減 碳效益、泥灘地有遊憩觀光價值,可活化內陸地區的生態跟經濟,少說有一百億的效 益跑不掉。」 綠黨秘書長潘翰聲則認為公路總局的保育措施漏洞百出,說要降低噪音,做半包覆式 的隔音牆,「但位置跟敏感地帶沒搭配,又說視『需要』設置,但是視誰的需要?」 環境行動網協會成員呂翊齊認為開發單位以「肇事率」為由,要求動工沒有邏輯,公 路總局應探究事故成因,而非把開路當成解決手段。 生態工法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邱銘源直批,公路總局不願接受內陸方案是以「舊態度處 理新問題」,開發單位與縣府一面說要重視永續、但又不願溝通,讓人不解。蔡嘉揚 說,若全台海岸情況都跟芳苑一樣,他不會堅持。但狀況明顯危及生態系,只求就算 有條件通過,也應避開生態敏感區。 下次換人類遭殃 大杓鷸原在台灣有3千5百隻,至今剩約 5百隻,蔡嘉揚難過地說,不是他認為人命不 值錢,而是鳥可做為生態警訊,當鳥離開台灣,接下來遭殃的就是人。但縣府與公路 總局總給他「不過就是因為你愛鳥,不重人命。」的壓力,讓他無奈又傷心。 最後,專案小組在環委與專家學者考量下,決定有條件通過。但台大動物所教授李培 芬認為,道路開發絕對會對生態系造成衝擊,因台灣對此較無研究,公路總局不能認 為無關緊要,要求公路總局在研究經費、規劃、施工、營運、復育上都要有著墨,才 能把問題減到最少。 專案小組認為,地方確有需求,但生態也很重要,允許開發單位在無爭議的A、B、D 三路段先動工,但應針對保育類動物提出降低干擾對策外,在大杓鷸來台渡冬的12月 至 2月停工、且須讓環保、保育團體加入監測小組,觀察工程對動物的衝擊,監測頻 率也要提高為一月一次。 至於爭議最大的 C路段,開發單位在動工前應提出可行性方案,包括考量環保團體提 出的內陸方案;若真的力有未逮,則應提出說明及減輕造成衝擊的對策。專案小組宣 佈審查結論時,還特地「再三請示」蔡嘉揚是否「沒問題」,他只得苦笑。 蔡嘉揚說,若開發單位真能好好考量替代方案並做到環評結論,那是環團接受的底線 ;但大杓鷸是否會就此消失?在人類「本位主義」的思考不願改變之前,或許只能希 望如蔡嘉揚自嘲:「希望自己錯了,希望開路真的像影響輕微或沒有影響。」否則, 生態研究遲早要變成「考古學」。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206.11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7.206.114

07/14 16:08, , 1F
天哪,他們不知道很多鳥類專家來台灣朝聖嗎......
07/14 16:08, 1F

07/14 16:08, , 2F
這才是真的觀光資源阿!
07/14 16:08, 2F

07/18 00:26, , 3F
觀光局的人應該好好上一上生態旅遊的課再來談發展台灣觀光
07/18 00:26, 3F

07/25 19:45, , 4F
老是想跟海岸溼地爭地,最後害慘的是我們
07/25 19:45, 4F
文章代碼(AID): #18Uh2VH8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