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台1苑裡段的設計?

看板Road作者 (白天不懂夜的黑)時間16年前 (2008/03/03 03:14), 編輯推噓12(12024)
留言36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昨天經過苑裡時發現,台1線在此地是以"地下道"方式與鐵路交會, 印象中外環道設計都以橋梁跨越鐵路居多,是這樣的嗎? 或是說台灣還有其他處也是採用地下道方式與鐵路交會的外環道嗎? 補充個條件好了,省、縣道且是後來改線的(並非原先就採用地下道通過) 另外我還發現,苑裡市區的中山路(應該是舊路吧?)全線居然都有四線道寬, 與外環道的寬度好像沒差多少的樣子?(最少頭尾二端都只有四線) 就現在看來車流量有大到必須讓台1再另外取道嗎? (還是說因為二高與西濱的相繼通車使得苑裡市區又回歸於寧靜?) 因為在苑裡我是走市區道路(中山路),所以外環道只有觀察頭尾(地下道)端, 如有誤煩請指正,THX~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5.160.43 (經推文者要求故刪除推文) ※ 編輯: xiaowei 來自: 122.125.160.43 (03/03 03:31)

03/03 03:31, , 1F
(更正) 中壢環南路是地下道
03/03 03:31, 1F

03/03 03:39, , 2F
台1線屏東南側也是地下道..
03/03 03:39, 2F

03/03 03:40, , 3F
剛又突然想到豐原的圓環X路也是地下道設計,該不會是我小
03/03 03:40, 3F

03/03 03:40, , 4F
題大作了吧..糟糕|||。另外環南路在趴趴狗上是屬於平鎮耶?
03/03 03:40, 4F
補充一個條件,歡迎大家討論看看...

03/03 08:21, , 5F
記得以前苑裡舊路塞得亂七八糟,後來外環道開通後就爽呆了
03/03 08:21, 5F

03/03 08:30, , 6F
苑裡市區中山路大概是三年前左右才拓寬的
03/03 08:30, 6F
原來如此,那當時有重新徵地或什麼的嗎? 還是當初腹地就夠直接拓寬了?

03/03 08:50, , 7F
如果台一在嘉義真改線走世賢路 那就會變成另外一個例子
03/03 08:50, 7F

03/03 12:48, , 8F
台中市 建成路(台三線)
03/03 12:48, 8F

03/04 02:00, , 9F
高雄市 民族一路(台1線) 汽車高架 機車地下
03/04 02:00, 9F
感謝大家的意見。我想我可能沒表達清楚吧? 我比較想知道原本是走市區道路(或平交道), 因外環道蓋好才改線且新路是以地下道穿越鐵路的例子... 請問還有哪些地方是這樣的設計嗎? ※ 編輯: xiaowei 來自: 122.125.172.173 (03/04 02:46)

03/04 03:51, , 10F
苗栗還滿多省道是用地下道穿越鐵路的,台13似乎也是。
03/04 03:51, 10F

03/04 18:37, , 11F
苗栗市台13的國華路,國華地下道
03/04 18:37, 11F

03/04 18:38, , 12F
同樣也是苗栗市,台六改走苗栗市外環路,在北勢大橋
03/04 18:38, 12F

03/04 18:39, , 13F
附近跟鐵路交會點也是走地下道....
03/04 18:39, 13F

03/04 18:41, , 14F
補:台六走的外環道叫經國路,那附近有長春化學工廠
03/04 18:41, 14F

03/04 21:33, , 15F
員集路在二水的地下道也有點像這個感覺
03/04 21:33, 15F

03/04 21:34, , 16F
原本應該是走地下道前的岔路過平交道
03/04 21:34, 16F

03/04 22:26, , 17F
通常道路會以地下道方式穿越鐵路 因為地下穿越比高架便宜
03/04 22:26, 17F

03/04 22:30, , 18F
也比較安全 不過地下道穿越要注意常有排水問題
03/04 22:30, 18F

03/04 22:34, , 19F
我一直以為高架比較便宜耶?以為施工比較容易說(ex捷運)..
03/04 22:34, 19F

03/05 16:06, , 20F
同樣長度的話 高架是比地下便宜沒錯 但如果是穿越鐵路的話
03/05 16:06, 20F

03/05 16:09, , 21F
高架要爬升高度:5.4m(高壓電)+1.5m(活距)+3m(樑深)+XX~10m
03/05 16:09, 21F

03/05 16:12, , 22F
地下降低深度:4.9m(車輛限高)+1m(頂版厚)+0.5m(覆土)+XX~6.5m
03/05 16:12, 22F

03/05 16:15, , 23F
同樣縱坡設計條件下 顯然降6.5m 要比爬 10m 快樂很多
03/05 16:15, 23F

03/05 16:16, , 24F
而且通常鐵道面又會比相鄰的地面高程高一些 這對地下化的
03/05 16:16, 24F

03/05 16:17, , 25F
高程條件又更有利 而且 地下的話只要大約10m長的車行箱涵
03/05 16:17, 25F

03/05 16:20, , 26F
再加開放的引道段即可 高架的話大約要200m長的橋+引道
03/05 16:20, 26F

03/05 16:21, , 27F
所以如果可以的話 大部分會以地下化解決 而且台鐵也不喜歡
03/05 16:21, 27F

03/05 16:23, , 28F
被跨越 也許是怕被亂丟東西到鐵路上吧
03/05 16:23, 28F

03/05 16:47, , 29F
喔喔..感謝G大的專業解說。但是實務上好像還是高架居多耶?
03/05 16:47, 29F

03/05 17:08, , 30F
會嗎? 以台中市為例吧 松竹路:高架 東山路:地下
03/05 17:08, 30F

03/05 17:10, , 31F
太原路:地下 精武路:地下 建成路:地下 復興路:高架
03/05 17:10, 31F

03/05 17:11, , 32F
台中路:鐵路高架 林森路:地下 五權路:地下 美村路:地下
03/05 17:11, 32F

03/05 17:13, , 33F
忠明路:地下 文心路:高架
03/05 17:13, 33F

03/05 17:18, , 34F
我覺得地下比較多
03/05 17:18, 34F

03/05 17:59, , 35F
這樣看起來在市區地下真的蠻多的耶!我之前是想到台1在後壁
03/05 17:59, 35F

03/05 18:00, , 36F
後來是採用高架通過,新營那邊的172也是高架...
03/05 18:00, 36F
文章代碼(AID): #17oloYgJ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