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二高南投段 赫見9公里裂縫

看板Road作者 (MSchumi)時間16年前 (2007/12/30 09:1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中國時報 2007.12.30  二高南投段 赫見9公里裂縫 黃如萍/台北報導  「怎麼有一條黃色的蛇在路面不動?」二高南投名間收費站南北雙向車道上出現大 裂縫,綿延六公里長的路段,工程單位灌水泥補縫,但裂縫仍陸續出現,用路人惶恐,交 通部懷疑道路結構已受損,民國九十七年編列一千八百多萬元全面整修。  值得注意的是,二高上述路段,自九十一年通車後不久,即陸續出現數次裂縫,工 程人員修了再修,但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交通單位都還無法確定。  南北雙向都有 情況嚴重  二高近來出現裂縫的地點為南下兩百卅二公里至兩百卅八公里,以及北上兩百卅五 公里五百公尺至兩百卅八公里四百五十公尺,大約在於名間收費站附近,南北雙向都出現 和車道同方向的縱向裂縫,裂縫路段總長度超過九公里。工程單位人員直言,這次裂縫情 況「比較嚴重且罕見」。  二高全線在民國九十三年一月十一日全線通車,出現裂縫的名間路段,則是提前在 民國九十一年六月七日通車,名間路段亦是二高少數鋪設水泥、不易損害的剛性路面,設 計使用期限至少廿年。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長李泰明表示,二高南投名間路段在通車不久後就陸陸續續出現 裂縫,高公局就要求負責二高興建工程的國道新建工程局,須補修後再辦理道路移交,直 到民國九十五年十月六日二高南投路段才正式移交高公局管理。  彈性水泥補縫出現蛇形線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中區工程處副處長王培供指出,今年四、五月間,南投路段又開 始陸續出現裂縫,工程人員用「彈性水泥」補縫,因化學劑和水泥作用的關係,補縫處顯 示為黃色,未能和路面同色,加上裂縫非直線而呈現不規則形狀,看起來就更明顯了。  高速公路局工務組長葉韓生表示,為了讓水泥熱脹冷縮,路面在施工的過程中都會 進行兩次的道路鋸縫作業。第一次先鋸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深的初縫,五至八小時後混凝 土即自動垂直裂開,七至九天後再第二次鋸縫,這時候就是要填入縫條,加上伸縮縫,如 此一來,水就不會滲入路基又可保持水泥路面的平整度。  該路段為何會出現裂縫?葉韓生說,若是施工過程都很好,即使因為混凝土的乾縮 效應,路面出現裂痕也應為直線,但結果出現的竟是「蛇形線」,很奇怪。  高公局另懷疑,路面混凝土若有裂縫,導致水滲透至下方軟土,路基支撐力遭破壞 ,會再次加大路面裂縫;路基未妥善施工,瑕疵反射到路面上就形成不規則裂縫,並隨車 輛使用頻率增加而陸續顯露。  編列一千八百萬預算整修  為了用路人行車安全,高公局已於明年預算中編列一千八百五十六萬元,全線檢測 、整修二高南投路段。王培供表示,道路服務指標低於標準的路段將全部「敲掉重鋪」, 施工期間,高公局將盡量利用夜間施工降低對用路人的衝擊。惟「剛性路面」原應久久修 一次,如今用不久就要敲開,很罕見。 http://0rz.tw/9d3uj 中國時報 2007.12.30  剛性路面六年就壞 學者認不尋常 黃如萍/台北報導  「六年就壞了,道路的混凝土的強度、性質不夠理想。」中興大學土木系教授顏聰 表示,一般而言,混凝土鋪設的剛性路面至少可維持廿年,若裂縫大到無法修補而必須刨 除重做,顯示路面結構性能出現問題,施工不良、趕工或維修不確實都可能是肇因。  高速公路出面裂縫,有多危險?淡江大學土木系教授張德文表示,二高南投段出現 裂縫,且路段長達數公里,不太尋常,工務單位應該盡快設立監測機制,避免路面突然斷 裂或下陷。  而且車輛在高速中行駛,遇到大裂縫或下陷,非常容發生事故,例如突然遇到路面 不平整而失控,造成人員傷亡。  至於裂縫發生原因?淡江大學土木系教授李英豪指出,混凝路面都會保留乾縮效應 所需的伸縮縫,如果施工過程控制得好,裂縫應該呈直線,而且填縫的過程中也都需經過 防水處理,不該出現水滲入路基的情形。  曾任中興大學校長的顏聰表示,剛性路面出現裂縫的原因很多,但因混凝土乾縮效 益而發生的裂縫都不致太大,而且通常不會裂到路基。  顏聰舉例指出,施工材料易受溫度影響而出現熱脹冷縮的現象,若是在連續道路施 工,更容易因乾縮效應而變形突起或破壞結構,所以如埋設在路面上的輸油管,因為管路 太長,在一定距離就會多繞一個圓圈,提供油管膨脹變形空間,避免油管在熱脹時爆裂, 道路施工的原理也是如此,所以,高速公路路面應該不會出現大裂縫。  顏聰表示,路面上的裂縫若延伸到路基,將可能使路面結構的承載能力無法達到原 設計標準,再經過車輛通行擠壓,裂縫就可能加大而導致路面不平整,車輛通過時因摩擦 而加大路基結構耗損。  顏聰指出,混凝土的耐久性最好,這就猶如房屋的興建材料都是水泥,混凝土的房 屋至少可以維持卅年,剛性路面在國外使用普遍。  例如美國洛杉磯的機場到市區的高速公路就是使用剛性路面,剛性路面的鋪設技術 相當純熟,所以,雖然道路因車輛通行時常擠壓,磨耗比較大,但也應至少可以維持廿年 無須重新翻修。  顏聰分析,裂縫為縱向,顯示路面的抗彎力被破壞,車子載重過重或是路基出現橫 向不平整是可能的原因,而路面無法承受車輛的載重,那就可能是設計不良或施工不確實 ,或是道路鋪設過程中未執行標準作業程序,趕工致混凝土乾縮時間太短。 http://0rz.tw/cc3v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3.179.189

12/30 12:11, , 1F
唉… 高速公路的品質真是每下愈況…
12/30 12:11, 1F

12/30 13:12, , 2F
搶政績 趕通車 下個就輪到 國六愛蘭-埔里段摟
12/30 13:12, 2F
文章代碼(AID): #17Tl2dTM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