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蘇花公路有史來最嚴重坍方 40車53人一度受困

看板Road作者 (大提琴夜未眠)時間17年前 (2007/08/20 11:54), 編輯推噓13(13041)
留言54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聖帕災情/蘇花公路有史來最嚴重坍方 40車53人一度受困 東森 更新日期:2007/08/19 17:57 記者:記者蕭可正、龍宗緯/花蓮報導 聖帕颱風帶來豪雨,造成蘇花公路在19日凌晨發生通車以來最嚴重一次坍方, 多處出現土石崩落,阻斷交通,當時一共有40多輛車,53位民眾受困無法離開 ,救難人員是分成2批、利用空中和地面一同支援,將所有人員救出,沒有人員 傷亡,而要搶通蘇花公路,至少需要半個月。 透過空拍鏡頭,蘇花公路現場柔腸寸斷,原本好好的道路,現在到處都成了小瀑 布,141.5K到143K路段,短短的不到2公里間,出現了多處的坍方,其中最嚴重的 地方就在142.5K和143K兩處,土石崩落面積高達100公尺寬。 這段路上,南北共有40多輛的大小車輛無法通行受困,其中一輛藍色的小轎車剛好 被滑落的土石擊中,差不到幾公尺就要被沖下數十公尺深的山谷,看得令人怵目驚 心。 由於受困的民眾高達53人,加上現場土石鬆動,隨時都會繼續崩落,民眾立刻面臨 斷糧危機,救難人員馬上利用垂降,帶著兩箱水和一箱餅乾提供物資。 這一次警消、空勤、工務局總動員,出動超過30人,兵分兩路,花了將近10個小時 南北大搜索,在南方把所有人車集中在觀音隧道底下,確定沒有人受傷,或是安全 顧慮,才將人順利救出安置,由於受創嚴重,蘇花公路接下來預計還得經過半個月 才能順利搶通。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70819/17/j07w.html -- 雙向通車 有新聞估計要一個月...實在很嚴重 幸好無人受災 看來未來不論蘇花高興建與否 都該考慮如何改善蘇花公路的品質與安全性 -- ˙Bach: Cello Suite No.1-6˙Barber: Cello Sonata˙Brahms: Two Cello Sonatas ˙Brahms: Double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Cello˙Britten: Cello Sonata ˙Britten: Cello Suite˙Bruch: Kol Nidrei˙Dvorak: Cello Concerto ˙Elgar: Cello Concerto˙Faure: Elegy 北極熊的冰山一角˙Lalo: Cello Concerto ˙Saint Saens: Cello Concerto http://blog.pixnet.net/chewie˙Saint Saens: ˙Tchaikovsky: Variations on a Rococo theme˙Vivaldi: Six Cello Sonata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4.132.113

08/20 12:06, , 1F
若要蓋 應該蓋快速公路就好(旁邊還有隔開的機車道)
08/20 12:06, 1F

08/20 12:08, , 2F
全線都高架化 才比較能避開天災的問題
08/20 12:08, 2F

08/20 12:11, , 3F
不能蓋高架,是想要地基流失嗎? 要蓋就是現行的山洞方案。
08/20 12:11, 3F

08/20 12:14, , 4F
山洞...還是難防天災呀...
08/20 12:14, 4F

08/20 12:17, , 5F
在那個山上蓋高架...應該是蓋不出來
08/20 12:17, 5F

08/20 12:18, , 6F
而且高架對環境的破壞比隧道大很多 環評更不會過
08/20 12:18, 6F

08/20 12:19, , 7F
(其實隧道對天災的防禦應比高架、平面都好很多)
08/20 12:19, 7F

08/20 12:42, , 8F
蘇花公路應該已經開始進入,每雨必坍的階段了
08/20 12:42, 8F

08/20 12:48, , 9F
比較一下平行的北迴鐵路 近年大力進行隧道化的效果就知道了
08/20 12:48, 9F

08/20 12:51, , 10F
在颱風過後幾乎馬上恢復正常運行 隧道化還是有其效果
08/20 12:51, 10F

08/20 12:51, , 11F
隧道就是走山裡面 避開陡峭容易落石的段落 再從緩坡處鑽出
08/20 12:51, 11F

08/20 12:52, , 12F
至於高架 不但沒有避過險坡 還在其上打樁興建脆弱的基礎
08/20 12:52, 12F

08/20 12:53, , 13F
基本上不可能 不過蘇花全改隧道 可能跟蘇花高代價差不多
08/20 12:53, 13F

08/20 12:55, , 14F
且要兼顧現有聚落交通 選線上會受限 無法挑最短最安全路徑
08/20 12:55, 14F

08/20 13:02, , 15F
推樓上~
08/20 13:02, 15F

08/20 14:59, , 16F
隧道工程期久 若能擋地震 湧水.上方還要做好水土保持
08/20 14:59, 16F

08/20 15:02, , 17F
隧道能挖多寬? 能多容納一條機車道 不然還是要走蘇花公路
08/20 15:02, 17F

08/20 15:09, , 18F
建成之後 隧道水土保持 比平面/高架全線都需維護容易許多
08/20 15:09, 18F

08/20 15:16, , 19F
至於機車...短程當地交通是走舊蘇花 長程的機車交通量不大
08/20 15:16, 19F

08/20 15:20, , 20F
另大型重機有計畫開放行駛國道 因機車需求將高速公路降級
08/20 15:20, 20F

08/20 15:22, , 21F
有無必要須再斟酌 另外對機車旅人來說 蘇花公路的閒適景致
08/20 15:22, 21F

08/20 15:26, , 22F
(平日風和日麗時) 要比走高速公路飆過有吸引力吧 個人猜測
08/20 15:26, 22F

08/20 15:27, , 23F
而車輛都走高速公路 蘇花公路也有機會變成機遊的勝地
08/20 15:27, 23F

08/20 15:28, , 24F
一如北宜高跟北宜公路的相互支援關係
08/20 15:28, 24F

08/20 16:24, , 25F
再推樓上!
08/20 16:24, 25F

08/20 18:30, , 26F
對於機車,要全程100走長隧道的耐力需要是很高的…
08/20 18:30, 26F

08/20 18:31, , 27F
所以若真的蓋了國道,省道還是可以存在,但就不必再升級了。
08/20 18:31, 27F

08/20 18:31, , 28F
(因為這樣貨物即可改走蘇花高,蘇花公路的安全也大幅提升
08/20 18:31, 28F

08/20 19:26, , 29F
的確是 個人大學台南台東兩次往返經驗 機車還是比較適合
08/20 19:26, 29F

08/20 19:28, , 30F
蜿蜒 景色好的省道 起碼一有狀況可以隨時路邊調整
08/20 19:28, 30F

08/20 19:29, , 31F
若是全程直路催油門(如省1屏東段) 其實會累的快 注意力渙散
08/20 19:29, 31F

08/20 20:30, , 32F
重機 是開放快速道路 非國道
08/20 20:30, 32F

08/20 21:03, , 33F
有計畫開放行駛國道
08/20 21:03, 33F

08/20 21:01, , 34F
立法院有附帶決議 兩年後評估重機行駛國道可行性 雖非強制
08/20 21:01, 34F

08/20 21:07, , 35F
但也有蠻明確的時間表 兩年後相關評估跟配套措施一定會做
08/20 21:07, 35F

08/20 21:08, , 36F
開不開放就看這兩年的情形啦(到時候會很多人跳出來爭取吧)
08/20 21:08, 36F

08/20 22:08, , 37F
機車開放國道..台北高雄大概可以比高鐵快..
08/20 22:08, 37F

08/21 02:28, , 38F
有困難
08/21 02:28, 38F

08/21 02:28, , 39F
車太多 平均時速應無法到200
08/21 02:28, 39F

08/21 04:09, , 40F
北迴鐵路一開始就是設計多條長隧道的了,這也本就是鐵路
08/21 04:09, 40F

08/21 04:10, , 41F
的特性,並沒有所謂近年來推行隧道化的情形,近年來的改建
08/21 04:10, 41F

08/21 04:11, , 42F
工程是北迴鐵路雙線化 電氣化工程,由於隧道工程技術比起
08/21 04:11, 42F

08/21 04:12, , 43F
廿多年前提升,因而比起原線有更多長隧道出現.隧道並非就不뜠
08/21 04:12, 43F

08/21 04:13, , 44F
會受災,北迴鐵路就曾發生落石堵住隧道洞口的情形,只是與
08/21 04:13, 44F

08/21 04:14, , 45F
蘇花公路比起來,隧道路段較少暴露在崩坍或是土石掩埋的危險
08/21 04:14, 45F

08/21 04:15, , 46F
之中
08/21 04:15, 46F

08/21 07:20, , 47F
受教了 的確北迴原先有許多隧道 近年以長隧道取代舊線隧道
08/21 07:20, 47F

08/22 21:01, , 48F
歹勢,我上篇推文有點問題,事實上雙線化的北迴新線與舊線
08/22 21:01, 48F

08/22 21:03, , 49F
的隧道長度差距並不很大,因為新線幾乎就是與舊線伴行,五座
08/22 21:03, 49F

08/22 21:07, , 50F
歹勢又錯了,是七座長度超過二千公尺的包括永春 南澳 觀音
08/22 21:07, 50F

08/22 21:08, , 51F
和平 和仁 清水 崇德等隧道之中,新觀音隧道因為約略是
08/22 21:08, 51F

08/22 21:09, , 52F
舊線的觀音 鼓音 谷風三座隧道總合而使長度超過十公里以外
08/22 21:09, 52F

08/22 21:10, , 53F
其他六座主要隧道新線隧道都比舊線隧道長不到哪裡,而且若是
08/22 21:10, 53F

08/22 21:12, , 54F
照舊的計畫,雙線化的新線隧道與舊線隧道的差距更小
08/22 21:12, 54F
文章代碼(AID): #16oH1zf6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