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遊九州穿越平成令和

看板Railway作者 (一日台大人 終生台大人)時間5年前 (2019/04/30 20:28), 編輯推噓4(403)
留言7則, 5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本年號「平成」今(30日)最後一天,明日起進入新年號「令和」時代,續接日本自「大 化」以來第248個年號。平成、令和年號新舊交替。名號之餘,「平成」也是熊本市的一 處地名、車站;源自日本古典文學《萬葉集》中的「梅花之歌」章節中的一段「初春令月 、氣淑風和」字句的「令和」,描述的正是約1200年前、人們在太宰府市?本八幡宮旁的 梅花園吟詠心情,這裡可說是「令和」名稱和典故的發跡地。 日本是鐵道王國,快速的新幹線、串聯各地的在來線和私鐵,架構綿密的鐵道網,「平成 」所在的熊本,「令和」所在的太宰府市,都在九州。當「平成」將走入歷史、「令和」 登場,以鐵道之旅來串起兩地之行,是另類的送舊迎新;以旅行的心情了解這兩個年號的 一二事。 平成站開站27年 平成車站位在九州豐肥本線上,從熊本出發只有一站距離,每天上車乘客約只有1074人, 規模甚小,車站上方是高架道路,不細看實在容易被忽略,就連「平成?」車站看板,極 簡至極。 這站名由來,是因座落在熊本市中央區平成二丁目,因地名而來,主要也是服務當地居民 而蓋的簡易型車站,開站迄今也才27年,比有31年4個月的「平成」年號還年輕。 如果不是新聞議題的熱炒,?本八幡宮附近幾乎少有外來客造訪,連一般神社都有的「朱 印」,也都要等到5月1日才會首度幫旅人蓋章,足見這裡在4月1日公布新年號之前,只是 一處當地人的信仰中心,只是,隨著新年號的到來,這裡已不再靜謐。 八幡宮遊客暴增 要走到神社前,須穿過綠蔭遮天的鄉居路,神社前搭起的帳篷中,由當地年邁長者所組成 的志工,緊鑼密鼓準備迎接大量的觀光人潮,一位志工表示:「公布前每天只有10到20人 來,公布後第一個周六湧入4000人,隔天周日5000人,那一周共有2萬5000人前來。」八 幡宮頓時成了全日本注目的焦點,73位當地志工與有榮焉,卻也開始擔心人潮過多的後遺 症。 「我們大多數的人都超過80歲了,以前2周打掃一次就可以,現在要每天打掃,一下子多 了很多事情。這裡可以成為年號的發跡地,覺得很榮幸,但,這麼多事情,很辛苦。」一 位83歲長者,簡述著神社的歷史、指點著旁邊的梅花林,卻也不免擔憂這些志工夥伴的體 力能否支撐。 鐵道串起日本年號和歷史的故事和背景,從福岡搭山陽新幹線到小倉、再轉JR鹿兒島本線 到門司港,又是另一段歷史故事之行。 下關憶馬關條約 位於九州的門司港開港130年,是當時日本對外的重要聚點,曾躋身日本三大港之林,與 門司一海之隔的本州「下關」(山口縣),則是馬關條約的簽約地。歷史讓這兩城市聞名 ,而透過人行徒步的海底隧道,在海平面下58公尺處,更可一秒跨福岡、山口兩縣,地理 線上的兩縣交接,就在你的腳下。 穿過全長780公尺的海底隧道,出隧道後沿路而走,「日清講和紀念館」映入眼簾,目前 是高級料亭的此處,曾是1895年李鴻章簽下馬關條約的地方,當年的史事地,成了今日下 關的觀光景點。 門司港百年歷史 走過沉重的歷史過往,轉換心情回到門司港,今年3月整修完成的門司港車站,保留著大 正時代的風華建物,站內有個紀念碑,紀錄著147年前九州鐵道的建造史;不遠處的鐵道 博物館,各型退役的火車,它們曾經引領風潮,如今留住部分車廂、火車頭,見證九州百 年來的火車變遷。 https://s.yam.com/bfukB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52.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556627282.A.2A1.html

04/30 22:02, 5年前 , 1F
悠仁退位也不提釣魚台,裕仁與鄰國宣戰。
04/30 22:02, 1F

04/30 23:44, 5年前 , 2F
話說日本好像沒有令和車站嘛,看新聞有人買火車票從大正站到
04/30 23:44, 2F

04/30 23:45, 5年前 , 3F
昭和站,再從昭和站到平成站
04/30 23:45, 3F

04/30 23:46, 5年前 , 4F
樓上說的個人有po過文
04/30 23:46, 4F

04/30 23:48, 5年前 , 5F

05/01 09:16, 5年前 , 6F
退位的是明仁啦 悠仁是最小的那個
05/01 09:16, 6F

05/02 17:40, 5年前 , 7F
門司港蠻有味道的
05/02 17:40, 7F
文章代碼(AID): #1So3zIAX (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