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阪電車京阪本線 京都段

看板Railway作者 (衝來衝去哪像咧駛鯊魚)時間11年前 (2013/05/17 16:03), 編輯推噓6(601)
留言7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圖文版 http://ice2006.pixnet.net/blog/post/31966421 PTT純文字版 京阪本線京都段以南北縱貫的路線行經京都各大觀光景點周邊 比起京都市營地下鐵,京阪京都段更具經濟價值 且出町柳至七條的路線和六座車站,屬全面地下化 列車班次也相當密集,這條地下化的私鐵,幾乎等同於城市地鐵 京阪本線京都段的營運起始站為出町柳 沿京都市區的東側的河流「鴨川」南行 到了中書島,再沿宇治川西行至大阪 市郊路段的京阪本線,是不折不扣的傳統鐵路 但京都市區段的京阪本線,卻是化身為地下鐵 出町柳至七条站這4.5公里區間,全面地下化並捷運化,設有六座車站 除了票價維持低廉的基本費率150日圓外 其餘的硬體設備、設站模式,均與地鐵無異 (京都市營地鐵的基本費率是210日圓,約台幣63元,相當不便宜) 若只看京都市的地鐵路網圖,僅有二條孤伶伶的十字路網 但可別就此以為京都地鐵薄弱得只能和高捷PK(高捷:躺著也中槍) 事實上,京都的軌道路網是由關西眾家私鐵共同集合成為強大的路網 市區段的阪急電車京都線、京阪電車京阪本線均地下化並捷運化 而JR西日本的嵯峨野線(山陰本線)、東海道本線以及近鐵京都線,則是高架捷運化 再加上平面路權的京福嵐山本線以及叡山電鐵,京都市區實際上有九條便捷的軌道路網 九條路網中,京阪電車京阪本線南北縱貫京都市區的東側 這條路廊剛好也串連了京都各主要景點 從最北端的叡山觀光鐵路,一路經過祇園、花見小路、清水寺、三十三間堂、東福寺 還有許多比較小的寺院,都是觀光客耳熟能詳的景點 再加上京阪電車還能從京都直達宇治或大阪 且京阪本線基本票價是¥150元,京都地鐵基本價則是¥210元 對觀光而言,京阪本線京都段的價值,比起京都市營地下鐵要實慧多了 京阪本線京都段,就「路線名稱而言」實際上是「鴨東線」及「京阪本線」所組成 但「鴨東線」與「京阪本線」實際上屬同一條路線 全長僅2.3公里的鴨東線,從出町柳到三條,可視為京阪本線的延伸線 1984年開工時,成立了鴨川電氣鐵道株氏會社 1989年鴨川電鐵併入京阪電車,同年鴨東線也正式通車 就營運模式而言,鴨東線均直通京阪本線 部份路線圖甚至不會出現「鴨東線」的名稱 但就收費而言,鴨東線則比照京都地鐵,起價為¥210元 與京阪中之島線的營運模式有些相似 筆者的行程,未踏入到鴨東線 下面的車站介紹,挑選了京阪本線里程起點的三條站 以及衹園四條、清水五條、東福寺、伏見稻荷等五座車站來逛  京阪電車  三條站  三條站位於京都東西向道路「三條通」與鴨川的交叉路口 也是京阪電車與京都市營地下鐵東西線的轉乘車站 三條站往西走,跨越鴨川即是河原町商圈 往東走則是京都的佛教寺院集中區 關西各大城市中,地下化的私鐵車站 在地面上的站體除了常見的地下道出入口式的雨庇外 十字路口的四面建築,多會加上極大的站名 這些站名,或燈箱大招牌,或鑲在建築體上 深怕你不知道這裡是火車站,一來也有廣告的效果 而地面的車站出入口,京阪電車京都段都是白色小方磚的長亭造形 每個長亭都會有六座細長的柱子,屋頂則是黑瓦廡殿頂 三條站的站名牌為白底藍字,與京阪電車常見的藍底白字,或淺藍底白字的樣式均不同 京阪京都段每座車站的站體站名牌,文字大小、版面安排均不太一樣 看來應該是沒有完全落實CIS統一識別系統 三條車站出入口周邊有一座小公園 公園的一角,有一座銅像,但是銅像的人物卻是跪望之姿 下有題字曰「高山彥九郎正之」,即是銅像主角的姓名「高山正之」(號彥九郎) 高山彥九郎是江戶時代尊皇反慕府的人物 他曾來到京都三條的鴨川,對著皇居的方向跪望 賴山陽〈高山彥九郎傳〉敘述最詳: 「少入平安,至三條橋東,問皇居何方?人指示之。  即坐地拜跪曰:『草莽臣正之。』行路聚觀怪笑不顧也。」 走進站內,在平日離峰的午後,三條車站大廳的人潮有些冷清 京阪電車穿堂與京都地下鐵穿堂交會的十字空間附近 設有一個自然採光的天井 兩尊波浪棒狀物朝著天空的裝置藝術,像水草般 京阪電車的指標系統,出口方向嚴守著黃底黑字的色系 大多數的地鐵指標,包括香港以及台鐵的新指標,也多將出口方向改為黃底黑字 而出口指標燈箱的背面,通常就是入口方向,對京阪電車而言,即是深藍底白字 再加上京阪電車很喜歡掛雙層十字的燈箱指標 所以常常看到一片黃海指標後,回頭一望卻通通變成深藍海 進入改札口後,來到穿堂層的付費區 通往月台的廊道上,圓拱的天花設計配上商店街的圓拱廊柱造形 呈現的是熟悉的日式歐洲花園風格 在穿堂區的通廊上,還有幾面大型的彩色LED即時列車顯示器 捷運站般的硬體,配上新幹線般的即時顯示器,非常奢華 這場景只有在地下化的私鐵才有可能出現 一般的城市地下鐵,因為運行狀態比較單純,大多也使用簡單的顯示器 三條站為京阪本線與京都地鐵東西線的十字轉乘車站 因此京阪本線三條站設有二座島式月台 島式月台也方便列車的待避,讓特急、快速列車能夠先行發車 京阪本線地下路段的各車站,月台上多有主要的識別色彩 分別以色帶的形式出現在月台邊的壁面及月台柱子的上方 三條站識別色彩為粉紅色 在穿堂層的商店街門面上,也見有相同的識別色 三條車站的站名牌是京阪本線新版的樣式,採深藍條紋底色配上白字黑體字 中下方白色色彩以「>」的符號分斷,兼表示車行方向 筆者當相喜愛京阪電車的月台站名牌樣式  京阪電車  祇園四條站  京都的道路,東西向的主要幹道編為「一條通、二條通」一直到「十條通」 「衹園四條」就位於京阪本線與四條通的交會點 「衹園」則是車站所在地附近的地名,亦是京都的一個觀光區 腳力好的話,甚至可以從衹園一路玩到清水寺,再回到清水五條車站 《藝伎回憶錄》拍攝的江戶時代日本街景 就在衹園四條車站附近的「花見小路通」 花見小路通是一條寬約八米的小路,兩側保留了大量木造的日式町屋 如果運氣好一點,還能在這裡遇到藝伎 筆者在花見小路通時,時間尚早,藝伎還沒上工 但若純粹想體驗江戶時代的風情,清水寺周邊的二寧坂更值得一去 我們再將視線拉回京阪的衹園四條站 在車站上方的四條通十字路口,周邊建築不免仍會出現京阪電車的大招牌 另外,阪急電鐵京都線,也是沿著四條通而蓋的地下鐵路 阪急京都線終點河原町站,隔著一條鴨川,就是京阪電車衹園四條站 京阪與阪急,同樣都經營京都至大阪的鐵路客運,但路廊不同,既競爭又合作 所以河原町站與衹園四條站之間,並沒有直通的空橋或地下道 只能走到地面上的人行道連結彼此 京阪本線京都段地下化車站的出入口,各站造型相當一致 同樣都是六座柱子黑瓦撫殿頂的長亭建築 衹園四條站部份出入口設在十字路口的轉角處 站體也會順著馬路邊的弧型轉角來轉彎 至於站體上的站名燈箱,似沒有統一的樣式 部份出入口是黑底白字,部份出入口又變成白底黑字 衹園四條站是阪急京都線的轉乘站 所以站內空間也有一定規模,屬京都段的大站之一 穿堂層通廊的圓弧天花板小挑高,圓弧天花板內還藏有圓弧的燈管 當天花板的燈管亮時,上方的視覺猶如時光隧道般的不斷延伸 穿堂大廳的色彩風格為灰白色系 部份空間是銀色不銹鋼的立柱,混凝土牆則是白色小方壁磚 部份的圓形柱子,貼上了衹園四條風景底圖的站名 車站名稱的漢字,以書法字型來書寫 其實在日本的指標系統中,甚少見到書法字型的漢字 所以當看到這些書法字的站名時,一時間竟湧現了「違和感」 衹園四條站僅一座島式月台,沒有通過線 月台空間以黃色為識別色彩 黃色線條出現在不銹鋼的圓柱上以及軌道旁的壁面上 不過軌道旁的白色壁面已經變得有點髒 照明也有些昏暗,天花板挑高也非常低 再加上不銹鋼及小方壁磚夾雜的空間 筆者覺得衹園四條站充滿了台鐵地下月台的味道  京阪電車  清水五條站  京都的地標之一,清水寺,距離清水五條站僅20分鐘的步程 清水寺舞台,以木頭搭建的樑柱立方高聳結構物,舉世聞名 筆者所望的清水寺,沒有楓紅,也沒有櫻粉 呈現一股草木搖落已變衰的蕭瑟景緻 比起清水寺舞台的壯觀,通往清水寺的二寧坂等周邊小路,則富涵古典美 走在這些小路上,極目所望,全是木造的古典日式房舍 就連招牌、裝飾也力求復古,偶爾來還一棵蒼勁的老樹 比起花見小路的町屋風格 二寧坂兩旁錯落的江戶時代色彩更令人心蕩神往 也因為清水寺的名氣 京阪電車位於五條通的車站,便命名為「清水五條」 與「衹園四條」的命名模式相同,結合了地名與路名 再往南的「七條」車站,就沒有冠上地名了 京都的「五條通」就是縱貫日本南北的日本國道1號 它的地位好比台灣的省道1號,藍色盾牌1的標誌,就是台灣Copy的來源 清水五條站體同樣是京阪京都段的六柱長亭搭撫殿黑瓦頂 長亭上緣飾板為灰白色,站名為黑色字體 而在站體旁邊的旗桿指標的「京阪電車 清水五條站」站名 則是京阪標準CIS的藍底白字 雖然道路系統的五條通,屬於京都的交通幹道 但對於軌道交通而言,清水五條站則是一座小車站 不但快車不停,站內空間也明顯窄小許多 也因為穿堂空間小,所以站內的圓柱就顯得特別明顯 大多數的圓柱都加上了清水寺周邊風景底圖的書法字型站名 整個空間花花綠綠,實在很不像日本車站的風格 倒是多了不少觀光區的氣息,只是對比稀少的人潮,清水五條相當冷清 也許是淡季,也許大多數的觀光客都選擇搭公車到清水寺吧 清水五條亦為一座島式月台,空間亦小 月台空間的主色為淺綠色,正好呼應京阪多數的綠色系電車 車站施作的當時,即已預估清水五條站的運量有限 所以不論穿堂、大廳和月台,都是小一號的規模  京阪電車  東福寺站  京阪本線京都段在過了七條車站後,從地底下爬到了地面 接著一路以平面的路權一直到大阪 平面的第一站即「東福寺」站 另外,從東福寺開始,京阪本線與JR奈良線平行 兩家鐵路公司平行的路線,在日本是很常見的 而這平行,到了東福寺站,則見四條鐵路平行在一塊 東福寺站旁的平交道一連跨過兩家鐵路公司的鐵軌 但是平交道是各管各的,兩家鐵路的中間,有一個小縫隙做為緩衝 也就是說,運氣差的話,在京阪本線的等完平交道後 跨越鐵路時,如果JR西日本的平交道又鈴鈴作響,就得再等一次平交道 至於東福寺站本身,則是JR與京阪共構 白色鐵皮屋的外觀,以實用為主,全無設計 東福寺站位於狹小的街道中 而且進了街道後,還要再枴進一條巷子般的路,才是車站大門口 所以在巷子口立了一座大型的旗桿型招牌 巨幅的電車圖案並標上「東福寺站」,好像商店的招牌般 狹小巷弄中的車站,站體自然也是小巧玲攏 門面上幾乎沒有穿堂大廳的空間,看到車站就看到了售票處及剪票口 由於JR西日本與京阪電車的車站共構 站名牌同時掛上白底的JR西日本與藍底白字的京阪電車兩家招牌 不過東剪票口進站即是京阪的月台,僅供京阪使用 要到JR車站,得先從旁邊階梯通過空橋後才會抵達JR大廳 當天走在跨越鐵路的空橋上時 密閉空間不知為何充滿了尿騷味,就像台灣人行地下道常遇的氣味 通道的盡頭,除了看見JR西日本車站的大廳及剪票口外 京阪電車也在一旁設立西剪票口 小小的東福寺站設有兩座側式月台,沒有待避線 月台任一角落,與台灣火車站都有似曾相識之處 只是日本的硬體設備更為俐落,沒有那種工程收尾不乾淨的痕跡 另外在月台屋頂上,掛著一面藍底白字寫著「1」或「2」的方形燈箱 這面燈箱是月台編號的指示牌,乍看下很像台鐵車廂編號的候車處 月台鋪面是瀝青柏油,黃色導盲磚的停止線身兼月台黃線 各項指標燈箱維持出口黃底黑字及入口藍底白字的規則 雖然車站空間從入口到月台都是狹小凌亂 建築物也沒有什麼設計,更沒有裝置藝術 但整潔的環境、乾淨的設備,視覺帶給心理的感受是一種順暢 若非親臨現場是難以言喻的  京阪電車  伏見稻荷站  從東福寺繼續南下,經過鳥羽街道站,來到此行最後一站,伏見稻荷站 伏見稻荷是京都著名的神社,屬日本傳統信仰 與京都密集的佛教寺院不同 神社建築的樑柱大多以紅色為主,再搭配白壁、綠頂 顏色較為豐富多元 佛教寺院則清一色的黑,具有寧靜的氣氛 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是觀光客必訪的景點 這些鳥居都是還願者所捐贈,兩旁的柱上會寫上捐贈者的地址及日期 由於還願者眾,鳥居漫沿整個山頭,一路走下來據說要兩小時 鳥居數量更不計其數,因此稱之為「千本鳥居」 京阪電車的伏見稻荷車站距離伏見稻荷大社大約有3分鐘的步程 這座車站相當簡易,緊臨平交道 在鐵路兩側架起月台,雙向月台沒有空橋或地下道 月台端點平交道的道路,是連絡兩月台的唯一通道 站體就設置在兩月台的端點,各有各的穿堂大廳、售票處和剪票口 伏見稻荷車站兩月台端點分別有各自的站體 站體沒有特殊的設計,一切以實用為主 僅簡單的棚頂和鋼柱所搭建的大亭 平頂雨棚上,放置了京阪電車的藍底白字站名牌 而站名牌下方,也特地標示列車車行方向的告示,避免乘客進錯站 往京都方向的月台,除了端點臨馬路的主要出入口外 側面臨小巷弄的地方,也開了一座小側門供居民使用 側門上方,也掛了藍底白字的京阪電車站名燈箱 伏見稻荷大社的建築,最顯眼的色彩是那亮眼的橘紅色 因此伏見稻荷車站的主色系也是橘紅色 包括鋼柱、圍柵等設備,全被漆上橘紅色 月台雨棚柱與柱之間的上方,均加上了紅框黑欄杆的橫幅 橫幅中間一塊白底板面,並以黑色字寫下站名「伏見稻荷」 面向月台的一側使用平假名,面向軌道的一側則使用漢字 所以伏見稻荷車站可說是京阪電車最多站名牌的車站 而橫幅的兩旁,另外加上兩隻稻荷大神的狐狸使者 可愛狐狸使者安坐在站名牌的兩旁,好似車站吉祥物 不曉得是有意還是無心 月台上除了橘紅色的柵欄和柱子 就連候車席也是一片橘紅色 該有的電子設備,伏見稻荷車站一項都沒少 同樣是多雨的日本,火車站與台灣相似的是,月台雨棚不一定全月台都有 通常在重點區域才會有蔽雨的雨庇,雨棚外的地方就得露天 伏見稻荷車站露天處,為了維持橘紅的色調,每座月台路燈亦均漆上橘紅的色彩 倒是月台站名燈箱仍維持著京阪的藍底白字 其實,不只是京阪電車伏見稻荷車站使用橘紅風格 JR奈良線的稻荷站,也使用了稻荷大社的橘紅色 比起京阪伏見稻荷車站,JR稻荷站就在稻荷大社的門口對面 JR稻荷站擁有一棟木造建築 黑瓦搭配白色壁面及橘紅的樑柱,猶如稻荷大社的延伸 筆者此行未搭乘JR奈良線,所以僅拍了一張JR稻荷站的外觀 京阪本線京都段的簡單記行,到此告一段落 這兩年廉價航空的興起,加上最近日幣的貶值 以前動輒4萬起跳的日本旅費,現在2萬以內就能玩得盡興 如果搶到促銷價,再住平價旅館,甚至一萬以內也能遊個三天兩夜 善用資源,要親身體驗日本的鐵道文化,一點都不難 . 京阪本線京都段以南北縱貫的路線行經京都各大觀光景點周邊 比起京都市營地下鐵,京阪京都段更具經濟價值 且出町柳至七條的路線和六座車站,屬全面地下化 列車班次也相當密集,這條地下化的私鐵,幾乎等同於城市地鐵 京阪本線京都段的營運起始站為出町柳 沿京都市區的東側的河流「鴨川」南行 到了中書島,再沿宇治川西行至大阪 市郊路段的京阪本線,是不折不扣的傳統鐵路 但京都市區段的京阪本線,卻是化身為地下鐵 出町柳至七条站這4.5公里區間,全面地下化並捷運化,設有六座車站 除了票價維持低廉的基本費率150日圓外 其餘的硬體設備、設站模式,均與地鐵無異 (京都市營地鐵的基本費率是210日圓,約台幣63元,相當不便宜) 若只看京都市的地鐵路網圖,僅有二條孤伶伶的十字路網 但可別就此以為京都地鐵薄弱得只能和高捷PK(高捷:躺著也中槍) 事實上,京都的軌道路網是由關西眾家私鐵共同集合成為強大的路網 市區段的阪急電車京都線、京阪電車京阪本線均地下化並捷運化 而JR西日本的嵯峨野線(山陰本線)、東海道本線以及近鐵京都線,則是高架捷運化 再加上平面路權的京福嵐山本線以及叡山電鐵,京都市區實際上有九條便捷的軌道路網 九條路網中,京阪電車京阪本線南北縱貫京都市區的東側 這條路廊剛好也串連了京都各主要景點 從最北端的叡山觀光鐵路,一路經過祇園、花見小路、清水寺、三十三間堂、東福寺 還有許多比較小的寺院,都是觀光客耳熟能詳的景點 再加上京阪電車還能從京都直達宇治或大阪 且京阪本線基本票價是¥150元,京都地鐵基本價則是¥210元 對觀光而言,京阪本線京都段的價值,比起京都市營地下鐵要實慧多了 京阪本線京都段,就「路線名稱而言」實際上是「鴨東線」及「京阪本線」所組成 但「鴨東線」與「京阪本線」實際上屬同一條路線 全長僅2.3公里的鴨東線,從出町柳到三條,可視為京阪本線的延伸線 1984年開工時,成立了鴨川電氣鐵道株氏會社 1989年鴨川電鐵併入京阪電車,同年鴨東線也正式通車 就營運模式而言,鴨東線均直通京阪本線 部份路線圖甚至不會出現「鴨東線」的名稱 但就收費而言,鴨東線則比照京都地鐵,起價為¥210元 與京阪中之島線的營運模式有些相似 筆者的行程,未踏入到鴨東線 下面的車站介紹,挑選了京阪本線里程起點的三條站 以及衹園四條、清水五條、東福寺、伏見稻荷等五座車站來逛  京阪電車  三條站  三條站位於京都東西向道路「三條通」與鴨川的交叉路口 也是京阪電車與京都市營地下鐵東西線的轉乘車站 三條站往西走,跨越鴨川即是河原町商圈 往東走則是京都的佛教寺院集中區 關西各大城市中,地下化的私鐵車站 在地面上的站體除了常見的地下道出入口式的雨庇外 十字路口的四面建築,多會加上極大的站名 這些站名,或燈箱大招牌,或鑲在建築體上 深怕你不知道這裡是火車站,一來也有廣告的效果 而地面的車站出入口,京阪電車京都段都是白色小方磚的長亭造形 每個長亭都會有六座細長的柱子,屋頂則是黑瓦廡殿頂 三條站的站名牌為白底藍字,與京阪電車常見的藍底白字,或淺藍底白字的樣式均不同 京阪京都段每座車站的站體站名牌,文字大小、版面安排均不太一樣 看來應該是沒有完全落實CIS統一識別系統 三條車站出入口周邊有一座小公園 公園的一角,有一座銅像,但是銅像的人物卻是跪望之姿 下有題字曰「高山彥九郎正之」,即是銅像主角的姓名「高山正之」(號彥九郎) 高山彥九郎是江戶時代尊皇反慕府的人物 他曾來到京都三條的鴨川,對著皇居的方向跪望 賴山陽〈高山彥九郎傳〉敘述最詳: 「少入平安,至三條橋東,問皇居何方?人指示之。  即坐地拜跪曰:『草莽臣正之。』行路聚觀怪笑不顧也。」 走進站內,在平日離峰的午後,三條車站大廳的人潮有些冷清 京阪電車穿堂與京都地下鐵穿堂交會的十字空間附近 設有一個自然採光的天井 兩尊波浪棒狀物朝著天空的裝置藝術,像水草般 京阪電車的指標系統,出口方向嚴守著黃底黑字的色系 大多數的地鐵指標,包括香港以及台鐵的新指標,也多將出口方向改為黃底黑字 而出口指標燈箱的背面,通常就是入口方向,對京阪電車而言,即是深藍底白字 再加上京阪電車很喜歡掛雙層十字的燈箱指標 所以常常看到一片黃海指標後,回頭一望卻通通變成深藍海 進入改札口後,來到穿堂層的付費區 通往月台的廊道上,圓拱的天花設計配上商店街的圓拱廊柱造形 呈現的是熟悉的日式歐洲花園風格 在穿堂區的通廊上,還有幾面大型的彩色LED即時列車顯示器 捷運站般的硬體,配上新幹線般的即時顯示器,非常奢華 這場景只有在地下化的私鐵才有可能出現 一般的城市地下鐵,因為運行狀態比較單純,大多也使用簡單的顯示器 三條站為京阪本線與京都地鐵東西線的十字轉乘車站 因此京阪本線三條站設有二座島式月台 島式月台也方便列車的待避,讓特急、快速列車能夠先行發車 京阪本線地下路段的各車站,月台上多有主要的識別色彩 分別以色帶的形式出現在月台邊的壁面及月台柱子的上方 三條站識別色彩為粉紅色 在穿堂層的商店街門面上,也見有相同的識別色 三條車站的站名牌是京阪本線新版的樣式,採深藍條紋底色配上白字黑體字 中下方白色色彩以「>」的符號分斷,兼表示車行方向 筆者當相喜愛京阪電車的月台站名牌樣式  京阪電車  祇園四條站  京都的道路,東西向的主要幹道編為「一條通、二條通」一直到「十條通」 「衹園四條」就位於京阪本線與四條通的交會點 「衹園」則是車站所在地附近的地名,亦是京都的一個觀光區 腳力好的話,甚至可以從衹園一路玩到清水寺,再回到清水五條車站 《藝伎回憶錄》拍攝的江戶時代日本街景 就在衹園四條車站附近的「花見小路通」 花見小路通是一條寬約八米的小路,兩側保留了大量木造的日式町屋 如果運氣好一點,還能在這裡遇到藝伎 筆者在花見小路通時,時間尚早,藝伎還沒上工 但若純粹想體驗江戶時代的風情,清水寺周邊的二寧坂更值得一去 我們再將視線拉回京阪的衹園四條站 在車站上方的四條通十字路口,周邊建築不免仍會出現京阪電車的大招牌 另外,阪急電鐵京都線,也是沿著四條通而蓋的地下鐵路 阪急京都線終點河原町站,隔著一條鴨川,就是京阪電車衹園四條站 京阪與阪急,同樣都經營京都至大阪的鐵路客運,但路廊不同,既競爭又合作 所以河原町站與衹園四條站之間,並沒有直通的空橋或地下道 只能走到地面上的人行道連結彼此 京阪本線京都段地下化車站的出入口,各站造型相當一致 同樣都是六座柱子黑瓦撫殿頂的長亭建築 衹園四條站部份出入口設在十字路口的轉角處 站體也會順著馬路邊的弧型轉角來轉彎 至於站體上的站名燈箱,似沒有統一的樣式 部份出入口是黑底白字,部份出入口又變成白底黑字 衹園四條站是阪急京都線的轉乘站 所以站內空間也有一定規模,屬京都段的大站之一 穿堂層通廊的圓弧天花板小挑高,圓弧天花板內還藏有圓弧的燈管 當天花板的燈管亮時,上方的視覺猶如時光隧道般的不斷延伸 穿堂大廳的色彩風格為灰白色系 部份空間是銀色不銹鋼的立柱,混凝土牆則是白色小方壁磚 部份的圓形柱子,貼上了衹園四條風景底圖的站名 車站名稱的漢字,以書法字型來書寫 其實在日本的指標系統中,甚少見到書法字型的漢字 所以當看到這些書法字的站名時,一時間竟湧現了「違和感」 衹園四條站僅一座島式月台,沒有通過線 月台空間以黃色為識別色彩 黃色線條出現在不銹鋼的圓柱上以及軌道旁的壁面上 不過軌道旁的白色壁面已經變得有點髒 照明也有些昏暗,天花板挑高也非常低 再加上不銹鋼及小方壁磚夾雜的空間 筆者覺得衹園四條站充滿了台鐵地下月台的味道  京阪電車  清水五條站  京都的地標之一,清水寺,距離清水五條站僅20分鐘的步程 清水寺舞台,以木頭搭建的樑柱立方高聳結構物,舉世聞名 筆者所望的清水寺,沒有楓紅,也沒有櫻粉 呈現一股草木搖落已變衰的蕭瑟景緻 比起清水寺舞台的壯觀,通往清水寺的二寧坂等周邊小路,則富涵古典美 走在這些小路上,極目所望,全是木造的古典日式房舍 就連招牌、裝飾也力求復古,偶爾來還一棵蒼勁的老樹 比起花見小路的町屋風格 二寧坂兩旁錯落的江戶時代色彩更令人心蕩神往 也因為清水寺的名氣 京阪電車位於五條通的車站,便命名為「清水五條」 與「衹園四條」的命名模式相同,結合了地名與路名 再往南的「七條」車站,就沒有冠上地名了 京都的「五條通」就是縱貫日本南北的日本國道1號 它的地位好比台灣的省道1號,藍色盾牌1的標誌,就是台灣Copy的來源 清水五條站體同樣是京阪京都段的六柱長亭搭撫殿黑瓦頂 長亭上緣飾板為灰白色,站名為黑色字體 而在站體旁邊的旗桿指標的「京阪電車 清水五條站」站名 則是京阪標準CIS的藍底白字 雖然道路系統的五條通,屬於京都的交通幹道 但對於軌道交通而言,清水五條站則是一座小車站 不但快車不停,站內空間也明顯窄小許多 也因為穿堂空間小,所以站內的圓柱就顯得特別明顯 大多數的圓柱都加上了清水寺周邊風景底圖的書法字型站名 整個空間花花綠綠,實在很不像日本車站的風格 倒是多了不少觀光區的氣息,只是對比稀少的人潮,清水五條相當冷清 也許是淡季,也許大多數的觀光客都選擇搭公車到清水寺吧 清水五條亦為一座島式月台,空間亦小 月台空間的主色為淺綠色,正好呼應京阪多數的綠色系電車 車站施作的當時,即已預估清水五條站的運量有限 所以不論穿堂、大廳和月台,都是小一號的規模  京阪電車  東福寺站  京阪本線京都段在過了七條車站後,從地底下爬到了地面 接著一路以平面的路權一直到大阪 平面的第一站即「東福寺」站 另外,從東福寺開始,京阪本線與JR奈良線平行 兩家鐵路公司平行的路線,在日本是很常見的 而這平行,到了東福寺站,則見四條鐵路平行在一塊 東福寺站旁的平交道一連跨過兩家鐵路公司的鐵軌 但是平交道是各管各的,兩家鐵路的中間,有一個小縫隙做為緩衝 也就是說,運氣差的話,在京阪本線的等完平交道後 跨越鐵路時,如果JR西日本的平交道又鈴鈴作響,就得再等一次平交道 至於東福寺站本身,則是JR與京阪共構 白色鐵皮屋的外觀,以實用為主,全無設計 東福寺站位於狹小的街道中 而且進了街道後,還要再枴進一條巷子般的路,才是車站大門口 所以在巷子口立了一座大型的旗桿型招牌 巨幅的電車圖案並標上「東福寺站」,好像商店的招牌般 狹小巷弄中的車站,站體自然也是小巧玲攏 門面上幾乎沒有穿堂大廳的空間,看到車站就看到了售票處及剪票口 由於JR西日本與京阪電車的車站共構 站名牌同時掛上白底的JR西日本與藍底白字的京阪電車兩家招牌 不過東剪票口進站即是京阪的月台,僅供京阪使用 要到JR車站,得先從旁邊階梯通過空橋後才會抵達JR大廳 當天走在跨越鐵路的空橋上時 密閉空間不知為何充滿了尿騷味,就像台灣人行地下道常遇的氣味 通道的盡頭,除了看見JR西日本車站的大廳及剪票口外 京阪電車也在一旁設立西剪票口 小小的東福寺站設有兩座側式月台,沒有待避線 月台任一角落,與台灣火車站都有似曾相識之處 只是日本的硬體設備更為俐落,沒有那種工程收尾不乾淨的痕跡 另外在月台屋頂上,掛著一面藍底白字寫著「1」或「2」的方形燈箱 這面燈箱是月台編號的指示牌,乍看下很像台鐵車廂編號的候車處 月台鋪面是瀝青柏油,黃色導盲磚的停止線身兼月台黃線 各項指標燈箱維持出口黃底黑字及入口藍底白字的規則 雖然車站空間從入口到月台都是狹小凌亂 建築物也沒有什麼設計,更沒有裝置藝術 但整潔的環境、乾淨的設備,視覺帶給心理的感受是一種順暢 若非親臨現場是難以言喻的  京阪電車  伏見稻荷站  從東福寺繼續南下,經過鳥羽街道站,來到此行最後一站,伏見稻荷站 伏見稻荷是京都著名的神社,屬日本傳統信仰 與京都密集的佛教寺院不同 神社建築的樑柱大多以紅色為主,再搭配白壁、綠頂 顏色較為豐富多元 佛教寺院則清一色的黑,具有寧靜的氣氛 伏見稻荷大社的「千本鳥居」,是觀光客必訪的景點 這些鳥居都是還願者所捐贈,兩旁的柱上會寫上捐贈者的地址及日期 由於還願者眾,鳥居漫沿整個山頭,一路走下來據說要兩小時 鳥居數量更不計其數,因此稱之為「千本鳥居」 京阪電車的伏見稻荷車站距離伏見稻荷大社大約有3分鐘的步程 這座車站相當簡易,緊臨平交道 在鐵路兩側架起月台,雙向月台沒有空橋或地下道 月台端點平交道的道路,是連絡兩月台的唯一通道 站體就設置在兩月台的端點,各有各的穿堂大廳、售票處和剪票口 伏見稻荷車站兩月台端點分別有各自的站體 站體沒有特殊的設計,一切以實用為主 僅簡單的棚頂和鋼柱所搭建的大亭 平頂雨棚上,放置了京阪電車的藍底白字站名牌 而站名牌下方,也特地標示列車車行方向的告示,避免乘客進錯站 往京都方向的月台,除了端點臨馬路的主要出入口外 側面臨小巷弄的地方,也開了一座小側門供居民使用 側門上方,也掛了藍底白字的京阪電車站名燈箱 伏見稻荷大社的建築,最顯眼的色彩是那亮眼的橘紅色 因此伏見稻荷車站的主色系也是橘紅色 包括鋼柱、圍柵等設備,全被漆上橘紅色 月台雨棚柱與柱之間的上方,均加上了紅框黑欄杆的橫幅 橫幅中間一塊白底板面,並以黑色字寫下站名「伏見稻荷」 面向月台的一側使用平假名,面向軌道的一側則使用漢字 所以伏見稻荷車站可說是京阪電車最多站名牌的車站 而橫幅的兩旁,另外加上兩隻稻荷大神的狐狸使者 可愛狐狸使者安坐在站名牌的兩旁,好似車站吉祥物 不曉得是有意還是無心 月台上除了橘紅色的柵欄和柱子 就連候車席也是一片橘紅色 該有的電子設備,伏見稻荷車站一項都沒少 同樣是多雨的日本,火車站與台灣相似的是,月台雨棚不一定全月台都有 通常在重點區域才會有蔽雨的雨庇,雨棚外的地方就得露天 伏見稻荷車站露天處,為了維持橘紅的色調,每座月台路燈亦均漆上橘紅的色彩 倒是月台站名燈箱仍維持著京阪的藍底白字 其實,不只是京阪電車伏見稻荷車站使用橘紅風格 JR奈良線的稻荷站,也使用了稻荷大社的橘紅色 比起京阪伏見稻荷車站,JR稻荷站就在稻荷大社的門口對面 JR稻荷站擁有一棟木造建築 黑瓦搭配白色壁面及橘紅的樑柱,猶如稻荷大社的延伸 筆者此行未搭乘JR奈良線,所以僅拍了一張JR稻荷站的外觀 京阪本線京都段的簡單記行,到此告一段落 這兩年廉價航空的興起,加上最近日幣的貶值 以前動輒4萬起跳的日本旅費,現在2萬以內就能玩得盡興 如果搶到促銷價,再住平價旅館,甚至一萬以內也能遊個三天兩夜 善用資源,要親身體驗日本的鐵道文化,一點都不難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3.155.137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Deming (111.243.155.137), 時間: 05/17/2013 16:03:13 ※ 編輯: Deming 來自: 111.243.155.137 (05/17 16:03)

05/17 16:56, , 1F
頭香推~
05/17 16:56, 1F

05/17 20:00, , 2F
推推 住在京阪沿線去伏見跟宇治都很方便~
05/17 20:00, 2F

05/17 20:01, , 3F
四月初去的時候住在七条旁邊 鴨川滿滿都是櫻花真的很美
05/17 20:01, 3F

05/17 21:01, , 4F
感謝分享~ 六月要去京都應該會利用到 (住四條河原町)
05/17 21:01, 4F

05/17 22:55, , 5F
05/17 22:55, 5F

05/19 21:51, , 6F
推~三月下旬去剛好遇到京都塔整修 有點遺憾
05/19 21:51, 6F

05/20 13:57, , 7F
京阪超棒!!!!
05/20 13:57, 7F
文章代碼(AID): #1HbUH375 (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