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攀上藤蔓的建築工藝-冬山車站

看板Railway作者 (衝來衝去哪像咧駛鯊魚)時間14年前 (2010/07/07 23:32), 編輯推噓25(25011)
留言36則, 1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ice2006.pixnet.net/blog/post/26528452 台鐵宜蘭線有座迷人的火車站 冬瓜棚的工藝意象,構築出交錯藤蔓的月台頂棚 除了建築造景,冬山車站風箏主題的裝置藝術 以及各種不經意出現在小角落的藝術飾品,讓車站處處充滿驚喜 畫布般的蘭陽平原,藝廊般的冬山車站,人文風采盡收眼裡 台鐵冬山站當屬台鐵所有火車站之中,最讓人驚艷的一座 比起松山南港那種大樓式的站體,或者是百福竹南新改建的新風格 冬山車站可說是最不像台鐵的台鐵車站 為了冬山周邊的景觀及冬山河森林公園,台鐵冬山段早有高架化的計畫 連同冬山車站在內,於2008年4月高架化通車啟用 就功能性而言,台鐵高架化大多是交通或排水考量 例如消除多少平交道、改善排水、增加多少列車容量等 但是冬山車站高架化的景觀休閒因素卻比交通來得大 台灣人長久以來均以「實用至上」為價值觀 「美」的需求不僅僅是「其次」,甚至是「可有可無」 也導致咱們國民教育的美學素養相關課程,多半被拿來玩數字遊戲或者快樂ABC 就像這篇文章,如果我們說,冬山車站為了景觀而高架 或許會有人以「營養午餐幣」做為換算的參考基準 可是當親身感受冬山車站的工藝之美時 我們反倒會覺得,台灣的生活,就是缺少這樣的元素 「火車站」本身,也漸漸朝著景點化的方向邁進 或許未來會出現以特殊造形車站為主的郵輪式列車也不一定 冬山鄉舊名「冬瓜山」 所以冬山車站設計意象是「瓜棚」,回歸到冬山鄉的地名本初 讓瓜寮意象藉由新世紀的元素,喚起在地人的共同記憶 是以月台層一連串彎曲弧形的大跨距鋼條包覆月台 頂棚為白色帆布,遠而望之,就像一道長長的瓜棚飛梭著旅行時空的交疊 以台鐵而言,不論是建材或造形,都是難得的經驗 車站的兩端,月台之末,頂棚未被包覆之處 凌散的鋼藤蔓漸次收束 成為環繞月台又飛越藍天的一筆筆星軌 除了月台上的瓜棚造形 高架橋橋下全面使用V字形橋墩 正中央的V柱與鐵路垂直,兩旁的V柱則平行於鐵路 一個支撐點總共三座V型橋墩 正好呼應月台上的不規則中的規則圖形 冬山車站從顯眼的瓜棚造景,到不顯眼的橋下立墩 處處都是對現有印象的解放 雖然冬山車站沒有密集的公車經過,車站的南側,仍規劃了公車候車站 候車站以四座水藍色傘狀的鋼棚組合而成,傘棚與車站頂棚同為白色的帆布 目前候車站有冬山鄉公所開行的免費巴士停靠 站牌有詳細的路線圖和時刻表,大約一小時一班車 車站周邊均是廣場用地 在小樹還沒長高的情況下,正午炙熱的炎夏簡直要把人給蒸發了 北側廣場旁,有一座迷你的島式月台,以及三股道的造景 當然這裡並不是什麼舊路線的保留,因為每一股道的軌距都不太一樣 只是在相對位置上,造景月台與軌道正好是台鐵冬山站高架化前的位置 在高架化之後又設置的造景月台,一方面也保存舊有印象 冬山車站站體規模不大 硬體設施的配置,直接讓橋下空間做為站務、穿堂及旅客大廳 第二層則是橋面上的月台層 橋下唯一的「建築」,以模擬磚牆的外表保留冬山農業生活的象徵 書法字體書寫的「冬山車站」四大字排列在紅磚牆上 設計上,筆者給予100分的肯定! 台鐵所有的車站,「○○車站」四大字往往被框在毫無質感的燈箱裡 近年則多以立體浮雕的深藍色字取代,成為近年車站站名牌的新格式 但冬山車站卻與眾不同 「冬山車站」四大字,以金色行書之筆鑲在紅磚似的牆上 旁飾的局徽及英文,看起來一點都不突兀 假設這面牆被鑲上白底藍字的「冬山站」燈箱(然後英文說不定還拼錯) 整體的質感一定會大幅下降 客倌一定會認為筆者接下來會說「希望未來的台鐵站都能擁有不同的風格」 可是,這個「希望」還沒達到「未來」,就已經幻滅啦! 例如即將通車的沙崙線「長榮大學站」,站名牌只能以糟透了來形容…… 站體的後端是洗手間,內部空間還算清潔乾淨 後方另外設置一座行包房,以真正的磚牆以及洗石子為建材 行包房其獨立的動線,不會與一般旅客的動線重疊 冬山車站又一特別的設計是旅客大廳採「開放式」設計,它沒有大門 售票處、候車大廳、進出站閘門,直接座落在橋下空間 裡外無隔閡,車站就像公園般,也打破以前大家對於「火車站」的既定印象 旅客候車座椅,也不見台鐵統一格式的藍色塑膠椅 反倒以「花圃」來替代,一座座方形的磚砌苗圃,周邊鋪上木條,就成了候車席 這在台灣的車站中,應該是絕無僅有的候車席了 一座自然與景觀、休閒與公園結合的車站,在冬山 任何一處轉角、設計,都是一處驚喜 車站周邊的藝術造景,除了傘式候車亭以及島式小月台 還有一座風箏塔,五顏六色鮮艷的風箏,由大而小層層相疊而上 風箏亦不忘附上飄動般的彩帶 舊冬山車站的站內,即以風箏做為車站主題點綴在天花板 新的冬山車站完工後,風箏化身為更具藝術氣質的新面貌 待會到了月台上,還會遇到另一種造形的風箏裝置藝術 至於其他的造形藝術,還有乾草編成的太陽花(?) 以及後站的日式庭園,處處都充滿了巧思 在冬山車站任何一個角落,不經意的就是一個莞爾 逛完了車站裡外,我們繼續前往月台層,也是冬山車站的重頭戲 大廳層至月台的空間,亦屬開放式設計,只用一道矮玻璃牆隔著 隨即一道階梯走上樓 行動不便者,亦有電梯可搭 上了樓梯,來到夾層 夾層亦為開放式設計,白天沒有開燈,有點暗 但自然光的照明仍可接受 在這裡,一、二月台必須要分道而行 唯夾層無列車資訊LED看板 旅客在進入閘門時,務必先看清楚自己的車在哪個月台 以免上錯月台搭錯車 月台層的瓜棚造形,在站外像是被包覆的支架般 到了月台層內,道道縱錯的鋼條以好幾筆弧線交錯在上 就像瓜棚內的枝蔓到處爬,譜成滿蔭的棚頂般 網路上也有人以「鳥巢」來形容冬山車站月台的場景 雖然構造原理與鳥巢類似,但意象卻是大相逕庭 冬山車站設有二座島式月台、四條股道,在同等級的車站中,待遇屬上乘 全國最繁忙的台北車站,同樣也是四股道二月台,當然這是不得已的原因 四股道的好處是可提供待避線,對於貨運列車頻繁的東線鐵路更是必備 另外,兩座月台上,沒有任何一座與頂棚連接的柱子 瓜棚的棚架,採用的是大跨距設計,營造開闊的視野 支撐柱落在高架橋的最外兩側,化身為瓜棚造景的一部份 在大跨距的頂棚下,又不想讓高壓電桿破壞月台層的視野 電力線的架設成了最大問題 所以冬山車站巧妙地在複雜的鋼蔓之間,拉出一道放射狀的支架 支架的匯集點即可架設電力線 讓電線、支架混入複雜的鋼蔓景觀當中 高壓電線也就不知不覺被隱藏起來了 出了月台範圍,不再有景觀需求,所以電力線又恢復為電塔式 我們從月台北端往北望去,除了沒有帆布的鋼蔓外 還可以看見台鐵冬山河的花樑橋 高雄市在幾年前推出「共桿式號誌」 將紅綠燈、路標、路牌、交通標誌及路燈整合於一座立桿上 共桿式號誌推出後大受好評,被推廣至全國各地 許多小規模的城鎮,也會來幾支共桿式號誌風縻一下 共桿式號誌??這不是公路配備嗎? 冰魚你寫文章寫昏頭了嗎?干鐵路啥事? 其實,冬山車站月台層,也出現了共桿式裝置 它應該不叫「號誌」,但卻採納了共桿式號號誌的理念 將月台上必須出現的資訊、看板、設備,整合於同一桿 例如照明燈、車箱編號、列車資訊LED、月台標示、站名標示、消防栓等 尤其是站名牌,在每一座共桿中均會出現,採用捷運、高鐵的標示方式 長方形框中寫著「冬山」二字,省略了前、後站名的資訊 冬山車站使用共桿的原因,也是景觀設計的考量 因為棚架為大跨距,所以月台沒有立柱或天花板來安裝資訊系統 唯一的辦法就是立桿,但月台上連電線桿都禁止進入了 更何況是亂七八糟的立桿? 所以便將所有資訊整合於一桿,簡化立桿的數量 前面提到月台上的站名牌,被省略掉前、後站的資訊 可是台鐵的傳統,不就是那面「←羅東 冬 山 新馬→」的燈箱嗎? 冬山車站當然沒有完全廢除這種格式的站名牌 為了不影響月台上的整體景觀 傳統格式的站名牌被移到月台頭、尾的最末端,可能要多走一點路才拍得到 這面站名牌是鋼架木底,浮雕式的藍字回歸台鐵的風格 但版面設計個人覺得還不錯,與周邊景觀很速配 逛冬山車站,一定要拍到這面牌,否則只拍到瓜棚,只能算是來一半 月台設施整體風格均屬低調的鐵灰色及白色 鋼架、圍欄、共桿立柱、電梯等,均屬鐵灰色 地面、頂棚則是白色或灰白色 顏色的設計擺脫了五顏六色的台鐵風格 尤其是電梯的造形,深灰色玻璃為外牆 雅緻中帶有若現的澄澈,質感帶有不凡的尊爵 恨不得搬一座回家放 月台上的行車房,同樣是灰色系的搭配 第二月台的南端,另外還有一棟行包房 兩座建築的後端都是一面有趣的弧 前面提到的「風箏」主題,在站前廣場,它是一座塔 到了月台層,則變成候車座椅,也具有五彩繽紛的風動藝術 部份彩帶演化為動感似的椅子,讓等車的人也能敖翔天際 除了風箏外,月台層也不時出現花圃 加上建築本身處處就充滿了創意構思 讓台鐵冬山站月台,充滿了濃濃的藝術氣息 冬山段的鐵路橋下至冬山河親水公園間設有自行車道 台鐵冬山車站也配置完善的自行車專用的硬體 旅客可以帶著愛車搭火車至冬山車站享受鐵馬樂趣 例如上、下月台時,如果電梯擠不下自行車 樓梯均設有自行車專用車溝,非常貼心 在藍天無限的日子,冬山車站不但建築迷人 從月台層上登高遠望的視野更讓人醉心 向東望去,蘭陽平原綠野黃穗配上紅瓦屋舍,時而拔起的椰樹標記著農情秘意 再遠一點,卻見滾滾白煙的工業廠房,唐突地讓人想從畫布中抹掉它 向西而望,雪山山脈綿延的容貌倒是與桃園、新竹東望雪山的景像類似 畫布美麗的關鍵--蔚藍的天空,在太平洋高壓中心的日子裡 照片中每張溫度計都顯示到了攝氏36度 可美景當前,縱使汗流浹背也擋不住心中的悸動 很藝術的冬山車站,適合一個人、二個人獨自旅行的駐足 或許一群人的歡樂,也能為冬山車站帶來躍動的氛圍 若是來到冬山車站,除了映入眼簾的月台造景外 車站裡外的各種巧思,每個角落的驚喜,都值得長時間來欣賞的 本篇文章是順道馴服我的新相機Panasonic DMC-G2(開箱文詳此)所記 它的表現讓我很舒服,未來將是本站的主力 舊有的Panasonic LX2是新南極轉運站發展至今日的關鍵 因為這台相機,我愛上拍照、摸索拍照、學習拍照 並將主題一一用文字註解上網,分享給大家也分享給自己 同屬P家的M4/3單眼G2,擁有更強大的功能 藉由更高品質的照片,期能帶給各位更棒的文學和視野的享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37.163.21

07/07 23:34, , 1F
頭推
07/07 23:34, 1F

07/07 23:40, , 2F
冬山的舊名是冬瓜山吧?
07/07 23:40, 2F
謝謝樓上 一時不查 已修正

07/07 23:46, , 3F
恭喜冰魚大升級單眼啦~
07/07 23:46, 3F

07/07 23:50, , 4F
剛好過幾天要去冬山站
07/07 23:50, 4F

07/07 23:52, , 5F
冬山站也有停對號快車......
07/07 23:52, 5F

07/07 23:56, , 6F
相較之下 後龍站表示
07/07 23:56, 6F

07/07 23:58, , 7F
嗯 連自強都有停....後龍的話 差很多...
07/07 23:58, 7F

07/08 00:02, , 8F
那個號誌機好像不是梅花燈耶 ...
07/08 00:02, 8F

07/08 00:04, , 9F
另外冬山站走出去不久會到冬山路,有國光客運可坐
07/08 00:04, 9F

07/08 00:08, , 10F
標號35那張圖是預告號誌機,那支看來是預告出發號誌狀況的
07/08 00:08, 10F

07/08 00:08, , 11F
剛剛仔細看一下應該是預告號誌機喔~~
07/08 00:08, 11F

07/08 00:08, , 12F
那是預告號誌 不是梅花燈
07/08 00:08, 12F

07/08 00:08, , 13F
那是預告號誌啦 我還在想高架段怎麼會有梅花燈XDDD
07/08 00:08, 13F

07/08 00:10, , 14F
不好意思 緊急修正中
07/08 00:10, 14F

07/08 00:11, , 15F
因為冬山站路線不是直的,設立預告號誌讓司機員能知道出發
07/08 00:11, 15F

07/08 00:12, , 16F
號誌的狀況。如果都亮司機應該也不會念阿彌陀佛,會直接問
07/08 00:12, 16F

07/08 00:12, , 17F
副座發生什麼事 :p
07/08 00:12, 17F
專業知識有待加強 所以那一段全刪 謝謝大家不吝的指正~~ ※ 編輯: Deming 來自: 114.137.163.21 (07/08 00:13)

07/08 00:15, , 18F
另外圖說也不會是“進站前的預告號誌”,那裡已經在月臺上
07/08 00:15, 18F

07/08 00:16, , 19F
而3車車序牌旁的燈是開車號訊,是副站長通知司機可以開車了
07/08 00:16, 19F

07/08 00:16, , 20F
e大好細心 謝謝
07/08 00:16, 20F

07/08 00:19, , 21F
長知識了 我一直好奇這顆小圓燈的作用~
07/08 00:19, 21F

07/08 00:51, , 22F
高架後 冬山站力霸水泥支線沒再用了嗎?
07/08 00:51, 22F

07/08 01:03, , 23F
力霸水泥已經停工好久了 ... 不過好像有預留缺口吧
07/08 01:03, 23F

07/08 01:33, , 24F
這個站是誰設計的? 還是網志裡有寫我沒找到?~
07/08 01:33, 24F

07/08 06:45, , 25F
雖然冬山站朝西是面對雪山山脈,但你拍攝的方向應該是偏南南西
07/08 06:45, 25F

07/08 06:45, , 26F
,看到的大部分還是中央山脈吧。
07/08 06:45, 26F

07/08 09:53, , 27F
設計者應該是大藏聯合建築事務所(甘銘源+李綠枝夫婦) 宜蘭
07/08 09:53, 27F

07/08 09:53, , 28F
在地經營的建築師事務所
07/08 09:53, 28F

07/08 09:53, , 29F
不過事務所網頁上沒放 可能還沒更新吧?
07/08 09:53, 29F

07/08 10:50, , 30F
推好文
07/08 10:50, 30F

07/08 10:59, , 31F
事務所不爽台鐵,所以不想放到他們網站上 (誤)
07/08 10:59, 31F

07/08 12:32, , 32F
大推!
07/08 12:32, 32F

07/08 12:40, , 33F
哇 好讚~
07/08 12:40, 33F

07/08 16:03, , 34F
冰魚的文就是要推~~~ 推爆吧
07/08 16:03, 34F

07/08 16:04, , 35F
大推
07/08 16:04, 35F

07/08 20:13, , 36F
看完來推!
07/08 20:13, 36F
文章代碼(AID): #1CD9tyIF (Rail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