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日本]出版現況文7(翻譯)

看板Publish作者 (小陸)時間13年前 (2010/09/01 15:54),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d.hatena.ne.jp/tanu_ki/20100405/1270472609 以下為正文翻譯 -------------------------------------------------- 裁員NOW!其之7 逝去男人的風範 ○開始募集!仍然有如五里霧中 從今天早上起,公司開始正式接受「早期優退」申請了。 我今天一大早就將申請單交出去,似乎也如願被當作第一優先處理了。 有許多和我蠻親近的同事都小聲的問了我「喔,你已經交出去了嗎?」 應該是不想讓那些沒在這次裁員對象中的年輕員工, 以及雖然跟我同年卻不打算提辭職的人聽到吧。 但即使如此,其實旁人一看我們的動作也知道是在談什麼事情。 打壞職場工作氣氛真的很抱歉。 我們這些已經決定辭職的人,雖然心態是「好,我也申請了,這樣總共多少人了呢?」 但是實際上我們根本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已經提出申請了。 公司只表示「剩下的名額不多時會向大家宣布」, 但這也就表示沒有宣布的話,就是人數遠遠不到50人的意思。 不過,我倒是發現了不在意料之中的人也提出了申請。 「那個人也申請了耶!」 喔喔,沒想到在這時候才發現了志同道合的人啊! 呃,人家不一定是這麼想的吧,真的很抱歉, 我總是隨便的把感情帶入現有的環境背景中,這是我的壞習慣。 不過,在目前這局面聽到別人傳來「那個人也辭職了」的消息, 沒有移入感情才是不正常的吧? 這次辭職的員工,說穿了就是往後要一起投入嚴苛二次就業戰線的戰友, 或者是在公司面臨困境遭到沉重的選擇逼迫,最終選了「荊棘之路」選項的夥伴。 對不起,請讓我移入感情吧。讓我對大家說「決定的好!」吧。 但話又說回來,能不能順利召集到50名夥伴,目前還是未知數。 我本來想過如果真的募集到50人,就可以把大家集合起來拍照, 再放上「五十中年漂流記」這類的標語作成海報,應該很不賴。 但事後想想應該會惹人非議所以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 公司裡現在正充滿著偷偷摸摸又沉重的奇妙緊張感, 在走廊的一角、階梯的平台、逃生門的陰暗角落裡,壓低聲音的對話正不斷上演著。 ○在文壇也造成話題? 本週發售的「週刊現代」中刊載了伊集院靜先生的專欄, 似乎是以出版業界的裁員現象為主題而寫的。真是巧啊。 連載的標題是「那又怎麼樣 男人們的風格」。 本週探討的話題是「男人繼續工作的理由」。 睽違20年沒寫戀愛小說的伊集院先生, 這次出版新戀愛小說並與責任編輯之間進行了對話。 那位責任編輯的公司現在也在募集自願領取優退離職的員工。 (以下引用自「週刊現代」4月17日當期專欄) 「伊集院先生,這該怎麼辦呢?」 「別那麼做吧(也有辭了吧的意思)。」 「咦!辭職比較好嗎?」 「不是這樣的啦。在什麼樣的狀況下, 都要將自己的立場置於希望公司可以復活的那一邊。 人生若是以金錢來計算的話那就結束了啊。 不斷的工作,這是身為社會人的鐵則。 自在生活,這種話根本就是幻想。 人啊,如果什麼都不做、停下工作的話,生存的軸心就會消失的。 比起金錢之類的損失,丟掉工作的悲哀才是無可比擬的。」 (以上,引用結束) 喔喔!跟我工作的公司好像啊! 煩惱也好像,果然大家都在煩惱對吧? 同時,伊集院先生的建議也在我心中擴散開來。 沒錯,我也是在煩惱許久之後才同意公司的重整案,堅定了自己辭職的意願。 我的退休金雖然很多,但確實不到可以自在生活的地步。 也沒有企業年金,往後如果不繼續工作是無法生存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如果不工作了應該會變得很奇怪吧。 就算薪水少一點,我也想找份工作,做些需要我的工作。 我想要這樣生存下去…… 咦?可是伊集院先生似乎是說「不要辭職」耶?咦咦?到底是怎樣啊? ○不依靠任何人的生存方式……可能嗎? 伊集院先生的專欄頁面中,除了標題之外, 在「本週的風格」中還寫了「人生若是以金錢來計算的話那就結束了啊。」 嗯……接下來我就是失業之身了,對於可以拿到多少錢應該要更加小心謹慎, 不過最終讓我做決定的不是金錢的多寡就是了。 這一點在前幾天決定將來的生活方向時我總算了解了。 如果真的有很想做的事情的話,比起金錢, 還是會去選擇想做的事情。這就是人類。 如果沒有想做的事情,只要事情很有趣也還是會優先選擇。 這就是有點輕率的人類。 如果兩邊都不想做,就會選錢比較多的那一方。這種行為雖然也是人類, 但應該算是比較不幸的人類。(看來我是屬於那種輕率的人類而生存至今) 如果伊集院先生的意見是「不要辭職」, 我在想伊集院先生是不是把「公司」和「工作」混為一談了? 我就算離開了公司也還是會繼續工作,這樣就還算是有工作, 但伊集院先生似乎是把「辭職」與「自在生活、不工作」畫上等號。 我查了一下wikipedia,伊集院靜先生原本在廣告公司服務, 之後又當上廣告導演,然後轉職為作家與作詞家。 我認為正是因為曾在上班族與SOHO族都達到事業巔峰的人, 才不應該如此輕易的就下判斷。 ……等等,說不定先生是想要表達: 像我這樣本身極有才能的人只是少數中的少數, 年齡已近半百的編輯辭職的話,可是找不到工作的啊。 這裡稍微中斷一下。 最近我對一位很久沒見的人說了「我辭職了」的消息。 我跟他都很喜歡沖繩,雖然沒有一起旅行, 但我們是那種可以很開心的彼此交換沖繩哪裡好玩這類情報的朋友。 他在聽完我說的話之後,對我說了「啊~NANKURUNAISA」。 NANKURUNAISA是沖繩方言,意思是「總會有辦法的」。 沖繩是日本失業率最高的地方。 在我寫這些文章的同時,說不定沖繩就有某個家庭的老爸丟了工作, 回家告訴老媽,老媽回答了「NANKURUNAISA」。 朋友也用了相同的語言對我這麼說。 然後說「總之,身體健康還是第一優先,之後的事情總會有辦法的。」 不是計算金錢,正確來說應該什麼都沒有計算。 這就是沖繩流啊。大而化之真好啊。我緊張的心情也稍微放鬆了。 回到伊集院先生的話。 我最在意的是「不斷的工作,這是身為社會人的鐵則。」這句話。 如果工作和公司是相同意義的話,那麼辭職的選項就根本不可能出現了。 但是,工作並不一定只出現在公司中,所以辭職並不代表打破社會人的鐵則啊。 前面也說過,如果把工作和公司混為一談, 很容易就會找不到工作的目標,而變得不得不一直依靠公司而生存, 這種悲劇是有可能發生的。……我所思考的是至少要避免這樣的情形發生。 去年底到今年初,勝間和代與香山莉卡之間就是在辯論不依靠任何人的生存方式。 但我總覺得這兩人的主張根本一點也不互相矛盾。 舉例來說,這兩本書 「勝間和代:不要把你的人生交給公司 磨練你的資訊應用能力」、 「香山莉卡:不依靠任何人的生存方式 掌握普通的幸福的10個規則」, 之前讀的時候還沒發現,現在重讀反而覺得兩本書根本就在寫相同的事情。 你看,光是讀了作品名就會這麼想了吧? 總之我想對所有跟我一樣必須離開公司的人說聲「NANKURUNAISA」。 把我得到的語句傳達出去,這就是逝去男人的風範。 真是大言不慚啊(笑)。 (未完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1.120.158

09/01 16:35, , 1F
頭推~
09/01 16:35, 1F

09/02 11:21, , 2F
頸推~
09/02 11:21, 2F

09/02 21:21, , 3F
胸推~ (應景一下) (欺負長ID!!)
09/02 21:21, 3F
文章代碼(AID): #1CVWQvXl (Pub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