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書坊地圖:速度與專業的結晶──結構群

看板Publish作者 (槍槍槍)時間15年前 (2009/04/15 22:44),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書坊地圖:速度與專業的結晶——結構群 http://www.wretch.cc/blog/wearethe1/11548831                        *網誌圖文版* ▂▂▂▂▂▂▂▂▂  結構群(台大店)  書店特派員:icycandle ▆▆▆▆▆▆▆▆ꈠ 地址:臺北市新生南路三段98巷1號1樓 營業時間:上午十點至晚上十點 Blog:結構群文化 電話:(02)23628951 email:popy8585@ms37.hinet.net 建議觀光人數:一人(兩人以上可能就會塞車了)。 建議瀏覽時間:   60sec,只是想觀光拍照而且趕時間的話,四點五坪這點時間應該太夠了。   30min,如果你想從這面書牆瀏覽到那面書牆,感受一下中原大陸最尖端的學術視 野,在店中央的每週新書書山尋寶,然後順便跟可愛專業同時又平易近人的店長聊 天……可以待的時間就可以很長了,不過店內沒有椅子,可能會站得有點累。 ───────────────────────────────────────   「同學,為什麼你要拍照呢?」廖秀惠女士對手持廉價數位相機的我說。在這之前我 本來只想裝個來朝聖的部落客,拍拍照買本書便閃人。   大陸圖書出版在台灣行之有年,講白一點根本就是稀鬆平常。但其中存在少數幾間書 店是品味、專業、熱情與獨特性兼備的,甚至稱得上有趣。「結構群」就是這樣,獨特到 稱得上有趣。   結構群位於誠品台大店旁巷中的不深處,與其店面相稱的簡小招牌從巷口即可瞧見。 自新生南路走進巷中,即使只是單純路過的人,大多還是會因為其亮潔視覺與有意思的店 名多瞧一眼。如果再更留神些,不難發現展示櫃上優雅陳列的簡體學術書籍,還有那面玻 璃/書牆之後,工整袖珍且光線充足的店面空間。很容易令人聯想到7-11之流,自鮮明招 牌、大塊玻璃窗門、光源效果乃至商品顏色種類皆嚴謹規劃擺設的超商店面。   但與亮麗專業的店面形成對比,結構群並不總是人滿為患的。如果只是匆匆看去,也 許會被誤認成另一間金玉其外但經營平凡的小店。我就曾暗自懷疑這個紅色的招牌究竟有 多年輕(畢竟唐山書店、明目書店對我造成的既定印象太強烈了,老書店就該像那樣子) ,又還能在這個夜巷中發光多久?   但今晚我便看到一個個衣著率性但背桿挺直的白髮長者、青年、少女,推門而入,翻 撿掃視中央平台與四周書牆的書,然後果決結帳或直接離去,整個過程不過兩三分鐘。才 發現結構群不總是人滿為患的理由實在單純,因為人們不需要停留在那裡。因為這本是一 間屬於速度的書店。   速度是結構群最著名的特色。在大陸最新出版的專業學術書籍,經由專人負責挑書採 買後,以每週船運將最新的書籍送往舖貨地點。當然成本也因此提高,大多的簡體書店的 定價範圍多落在定價的四倍左右,而結構群則近六倍。但結構群服務的客群,就是那群專 業、需求明確的高知識分子,這一小群人要買便買,若是都看不上眼,那本書大抵也是翻 身不易。因為專業,所以他們知道自己想要與不想要的,若書店沒進新書,這些人自然不 太有上門的動機了。但結構群每週都進新書,更能滿足這些客戶第一時間獲得書籍的需求 ,但也因此提高成本,可說完全為這客群特化了,因為速度而專業,因為專業而速度。   也許廖女士也是屬於速度的吧?我數次前往,都只有一名女工讀生坐鎮櫃台。最後打 通電話過去,接電話的居然就是廖秀惠女士了。我說明採訪的意願。   「關於採訪的形式,請問您比較偏好email是……」   「啊,那就email吧。」電話那頭廖女士毫不猶豫的選擇。   不過我那時才發現自己完全沒有結構群的照片,於是立即動身前往結構群,開始害羞 的在店裡店外按下快門,雖然知道自己顯眼到爆炸,不過我還是很認真的打算裝死到底, 想說以販賣知識為志的人,大多孤傲,廖女士有很高的機率直接忽視我的存在。   但顯然我完全搞錯了,廖女士根本就不是那一類型的書店店主。說明來意之後(唉呀 我就是剛剛有打過電話的那個),廖女士見店內此時沒有其他客戶,便建議一起把握時間 聊聊。   四點五坪的店面內配置很單純,四面書櫃、櫃台加上中間一個平台,就形成一個環狀 走道。靠玻璃窗那面以歷史、社會學為主;對面是法律、政治;櫃台就在入店的左手邊, 連櫃台旁邊剩餘的牆面都安置了書櫃,據說上面是GRE圖書區;入店右手邊是文學。而中 間的平台呢,就是每週放置新書的地方啦!   因為中央平台上的書根本就多到堆成小山了,所以愚蠢的我就這麼問了。   我:「書是每週都來?」   廖:「對,用船運。」   我:「那舊的怎麼辦?」   廖:「還是賣呀。」   我:「喔不,我的意思是,依照這種進書量,如果沒有賣完的話,這家書店不會被書 塞到爆炸嗎?」   廖:「我們有倉庫。」   我:「喔喔喔,原來如此!」   廖:「不過大部分的書都在上面(指店內書架)了。」   我:「喔喔喔?這代表這邊的書賣很快囉?」   廖:「呃,還……好啦。」   我:「喔。」   (兩人沉默數秒。)   廖:「我總不能說『對!賣很快!』吧?」   我:「……您大可以為此感到驕傲啊!」←其實已經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了。   我們也聊到著名的書店觀察者zen,廖女士認為zen觀察的眼睛非常銳利,而且一副就 是看非常非常多書的樣子。我很好奇這兩人私底下會聊些什麼,不過廖女士說,平常只當 他是一般顧客:「zen大概也沒想到,我知道他有寫我吧」,廖女士笑說。   然後,不知怎麼地,話鋒就轉到我身上來了。   「其實,」廖女士說:「我覺得文藝青年就要像你這個樣子。」   就在我正要暗爽推辭的時候,廖女士又說。   「不過我覺得,你的熱情很快就會面被現實擊垮。」   唔,我原本還以為是要誇我……。   很快,店裡又來了兩三位熟客,其中一位女孩即將畢業,兩人很自然的寒暄了起來( 時間過得好快呀,妳不是才剛入學嗎?)。我於是也退回自己揀選的書中。   獨立書店往往因其服務的族群而獨特,但店主個人的貢獻也常被一併納入,變成一幅 雙方共同建立的風景。店主的貢獻也許是個人的珍稀收藏,也許是書店的裝潢佈置,也許 是獨特的品味,也有可能是與顧客間的,那些言語、神情或互動。   二十六年來,也許路途蜿蜒,廖女士依然在提供學術知識的路上。雖然今天的結構群 是如此的專業且快速,但在廖女士的熱情下,就一點也不顯得冰冷。結構群的風景之中, 廖女士也是很顯眼的一環。   關於那些善意的警語,我自然是會放在心上,不過出自一位顯然較我更執著、聰明、 熱血的書店經營者口中,應該是不會有什麼嚇阻作用的。 ※這是一個由耕莘寫作會成員自行籌畫、採訪、撰寫的系列專題,將在每週二、五出刊,  敬請期待!   若想知道更多關於書籍的事,歡迎到《私の書私塾坊》  http://www.wretch.cc/blog/wearethe1/1154019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8.40.121 ※ 編輯: MissSpears 來自: 219.68.40.121 (04/15 22:46)

04/16 02:53, , 1F
還蠻有趣的呀,我笑了耶,怎麼沒人推
04/16 02:53, 1F

04/17 09:22, , 2F
推 !
04/17 09:22, 2F

08/05 22:17, , 3F
真是一篇風趣又專業的報導好文啊~
08/05 22:17, 3F
文章代碼(AID): #19vVBNn- (Pub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