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創作台灣新謠的公務員 鍾弘遠

看板PublicServan作者 (EllaElla)時間16年前 (2008/02/15 20:04), 編輯推噓1(103)
留言4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13552 作台灣新謠的公務員 鍾弘遠 郭麗娟 2003/10/28 第396期 於公,他以專業保護台灣美麗的山川大地;於私,他積極用樂章紀錄下台灣的風土民情。 曲風多元,開創台灣新謠的音樂形式,展現豁達的生命觀。 他是公務人員,是個水土保持技師,更是本土歌謠的業餘創作者,生活週遭的點點滴滴都 融入他的歌謠作品中;一個美麗的景點、感人的小故事、大城小鎮的風土民情,甚至民間 俗諺,都在他用心體會後譜寫成一首首具本土特色的歌謠。他就是台北市政府建設局副局 長︱鍾弘遠。 ◆碎花戀 得金曲獎發跡 鍾弘遠,一九四六年出生於屏東縣東港鎮,母親是虔誠的基督徒,母親引導全家吟唱聖詩 的柔美歌聲,讓他深信自己的音樂細胞來自母親的遺傳。初中時在大哥引導下欣賞西洋音 樂,高中時老師建議愛唱歌的他報考音樂系,由於自覺並未正式學過樂器且家庭經濟不允 許,便報考丙組,考上屏東農專森林科水土保持組,但他對音樂的熱愛並未稍減,利用課 餘鑽到圖書館裡,自習音樂教科書,如樂理初步、和聲學、對位法、曲式學等理論,並嘗 試用台語創作歌曲。 在那個被迫講華語的年代,會選擇用台語創作,源於高中畢業時,開始接觸台灣民謠,尤 以恆春民謠「思想起」深具草根性的旋律與唱詞,在他心中播下探尋民謠的興趣。一九六 六年他以故鄉東港捕魚的情境為背景,寫下第一首歌曲「討海」,在校園裡與音樂同好練 唱自己所寫的歌,鍾弘遠從中建立創作歌曲的信心,而帶給他最大鼓舞的,就是七一年自 譜詞曲的「碎花戀」參加中視第二屆金曲獎台語新曲選拔獲得冠軍。 一九六九年,鍾弘遠進入台灣省山地農牧局水土保持規劃隊工作,專責台灣山區水土保持 、規劃調查測量、攔沙壩等,可說是全省走透透,每天「迎著太陽上山,陪著月亮下山」 ,七一年,他到曾文水庫上游集水區測量,深夜下山到台南火車站時已錯過南下車班,便 和身躺在車站內的長椅上睡覺,忽然聽到火車開動的聲音,驚醒後才知道原來是車站開出 北上最後一班列車,鍾弘遠看到月台上一位村姑打扮的女子,雙眼含淚,隨火車的啟動邁 著小跑步,追著緩緩加速載走坐在夜快車裡的他,目睹這難分難捨的一幕,鍾弘遠拿出紙 筆寫下「碎花戀」: 「想起細漢那時, 約束將來的日子......」。 當時金曲獎是由觀眾作曲投稿,藉新曲初唱的方式,讓觀眾票選出冠軍,此曲獲獎後由當 紅歌星邱蘭芬主唱,轟動一時。 ◆寫台北 三角渡也入歌 一九七二年三月進入台北市建設局農林課,雖在大都會裡就職,但工作內容仍離不開自然 山林,在北部各鄉鎮測量水土保持設施、規劃產業道路和攔沙壩,也同時接觸鄉村特有的 民俗風情。一九七三年,他帶隊測量產業道路,經政府與農友合作,開闢出「指南產業道 路環山系統」,文山區聞名的茶園景致,在他筆下譜成「姑娘ㄚ瓜笠遮一半」: 「姑娘ㄚ瓜笠遮一半, 包巾ㄚ面前披, 目尾ㄚ駛一線, 親像伊頭犁犁就在看我......」 一九七四年率隊在陽明山頂湖一帶,測設頂湖產業道路,並闢建一座「流水小橋」,開啟 了竹子湖田間運輸的工程列車,往後逐步闢設「中正山到竹子湖」產業道路系統,工程期 間,海芋田美麗景致和勤勞的農村少女,引發他寫下描述當地人文景觀的歌曲「流水小橋 」。鍾弘遠描寫台北各地特殊景點的歌曲還包括「夢幻湖之秋」、「魚路北風嘯」、「愛 鳥滿天飛」......共十餘首。 擷取身邊讓自己感動的人事物作為創作題材,有些歌曲的創作背景本身就是一則感人的故 事,鍾弘遠表示:「一些發生在民間的故事,它直接或間接地反射出台灣民間底層的生命 力與社會記實,非常值得用音樂來紀錄。」 在台北工作三十幾年,自認到處都熟的鍾弘遠,一則有關「三角渡」的新聞,卻讓他汗顏 ,「三角渡」這個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地名,就位在基隆河畔、承德橋旁,有一群人至今仍 臨水而居,過著捕撈漁獲、溯河採集的水上人家生活,幾百年來大隱於繁忙嘈雜的城市中 ,早年三角渡因作為後港墘、劍潭和大龍峒三地的對渡碼頭而得名,但隨一九六○年代台 灣經濟起飛,當年舢舨叱?祀a橫之地成了耆老傳說,這難得的水岸文化,可能因防洪牆的 圍堵,失落在都市的關懷中。看到報導當天他來到三角渡,就著夕陽寫下「三角渡ㄟ舢舨 」,記述「黃昏天紅紅,水影畫船帆」的台北水鄉。 ◆猴山ㄚ 歌頌人猴互動 另一則來自媒體的報導是台灣獼猴爺爺的故事,鍾弘遠連夜驅車南下,在台南縣南化山區 裡,不斷詢問,輾轉找到獼猴爺爺林修先生,林修因不忍山中保育類台灣獼猴被捕抓、獵 殺,便在十幾年前興起餵養山中獼猴的念頭,他自掏腰包每天載來一簍香蕉或蕃薯,剛開 始猴群根本不敢靠近索食,但久而久之相互習慣後,每天一早,他帶著食物上山,對著山 林大喊「猴山ㄚ 猴山ㄚ 」上百隻獼猴陸續下山前來索食。 目睹這感人的一幕,鍾弘遠霎時紅了眼眶,並決定要用音樂將這個人猴互動的故事流傳下 來。幾個月後他再度上山將錄成音樂帶的「猴山ㄚ」播給林修聽,林修聽後感動得流下淚 來。 當了三十幾年公務員,鍾弘遠認為公務人員的做事態度和敬業精神都有再提升的空間,台 北市數年來幾次颱風過境造成大淹水的亂象,凸顯出市政建設沒有整體規劃性,市井小民 不禁要問:「為什麼大官看不見我家被水淹?」他以嘲諷手法寫下「毛毛雨淹肚臍」: 「我家住在大海邊,不怕淹大水, 我家住在小溪邊,不怕淹小水, 我家住在大都市,上驚淹死死, 毛毛雨淹肚臍,西北雨淹下頦, 風颱雨淹目眉,是安怎阮攏毋栽?」 寫童謠 遊戲中教母語 鍾弘遠另一項音樂才華就是創作兒歌。一九七二年大女兒出生,初為人父的喜悅,他為女 兒寫下第一首兒歌,致力推廣音樂教學多年的經驗,鍾弘遠表示:「台灣早期的音樂教育 都表現在教唱的單向行為,其實兒童自有他們的童言童語世界,若能以簡單、活潑的造句 ,呈現早期生活型態或大自然動植物的習性,並將之導入遊戲中,亦即透過『樂』與『舞 』的配合,在音樂遊戲中學習母語的押韻。」 除讓兒童琅琅上口的兒歌外,堅持「懷古味,新曲意」的他也喜歡將台灣俗諺融入歌曲中 ,例如「風吹斷了線,家貨虧一半」,「風吹」就是風箏,早期如果風箏斷了線飄失,撿 到的人可以要求取得風箏或取得線,在當時放風箏的棉線仍是相當珍貴的物資,有些人捨 不得只好給風箏,有些則視親手做的風箏為心肝,選擇忍痛給棉線,但無論選擇那項,「 家貨」硬是虧了一半,他把那種不捨,寫成了「放風箏」。 民間俗諺有句「水流東,某飼尪,永遠呷未空」,在台南縣大甲鄉就有個「水流東庄」, 烏山頭水庫北岸山坡地,是個緩坡小丘陵,地形與台灣東高西低的山形走勢相反,水是由 西向東流,這個約二十戶人家的小庄,務農為生,雖未必真的是「某飼尪」,但夫妻共同 奮鬥持家的情意卻亙古不變。在「水流東,某飼尪」一曲中,記述這個特殊的地名與俗諺 。 ◆解怨氣 為「墓仔埔」作曲 從二○○一年開始大量創作,三十餘年來鍾弘遠創作不輟,近兩年來,他試著用歌曲來撫 慰國民政府極權時代受政治迫害的受難者及其家屬,創作的動機源於去年三月參加在六張 犁「政治受難者紀念公園」所舉辦的「墓仔埔音樂會」。 音樂會地點選在白色恐怖受難者罹難處,多少年來受難者家屬費盡千辛萬苦尋找受害親人 遺骨,在陰陽相隔兩茫茫的追思會上,鍾弘遠覺得應該還給受難者一個公道,於是特地為 「墓仔埔音樂會」寫了三首歌「菊花詞」、「回去吧」、「老烏」,希望藉由音樂的方式 來紀這段史實,透過樂曲來舒緩受難者家屬心中的怨氣,將心靈的傷害降到最低。 這樣的題材也讓他思索;在那個極權政治的環境中,有多少精英為避免無辜受害被迫偷渡 出境,但留在台灣的妻兒,內心的傷痛及所面對的種種不公平對待,卻少有人為她們發聲 ,這些顧全大局的偉大女性,為了台灣未來的光明前途,情願忍受丈夫偷渡過洋,分隔兩 地的煎熬: 「......漁船仔偷偷來接阮兮尪, 天星覓佇雲目眶紅......」 這首「出渡的寄望」,將於十一月八日「史明教育基金會」成立兩週年紀念音樂會上首度 發表演唱。 三十餘年的公務生涯,鍾弘遠在任內已完成一百二十二公里的產業道路和近八十座的攔沙 壩工程。於公,他以專業保護台灣美麗的山川大地,並積極推動「生態工法野溪治理」等 生態法案;於私,他積極用樂章紀錄下台灣的風土民情,寫了三百多首歌,曲風多元,涵 蓋台語歌曲、華語歌曲、童謠與歌舞劇,開創「台灣新謠」的音樂形式。在理性與感性之 間,鍾弘遠優游其中,展現豁達的生命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76.60

02/15 20:04, , 1F
我還想另到另外一位公務員歌手,陳建年(警察)
02/15 20:04, 1F

02/17 20:22, , 2F
建設局96.9.11已改為產業發展局,鍾先生現仍為該局副局長
02/17 20:22, 2F

02/18 01:28, , 3F
謝謝補完喔 :)
02/18 01:28, 3F

05/01 05:24, , 4F
希望對您有幫助 http://Now.to/1l1
05/01 05:24, 4F
文章代碼(AID): #17jN-qPU (PublicServ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