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轉錄] 藍士博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vikk33)時間3年前 (2020/12/05 12: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HatePolitics 看板 #1VomAXbO ] 作者: vikk33 (vikk33) 看板: HatePolitics 標題: [轉錄] 藍士博 時間: Sat Dec 5 11:46:39 2020 1.轉錄網址︰ ※ 網址超過一行 請縮網址 ※ https://www.facebook.com/na.suphok/posts/4351086738245220 2.轉錄來源︰ ※ FB公眾人物、FB粉絲團名稱、其他來源 ※ 藍士博 3.轉錄內容︰ ※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 (文長,慎入) 感謝蔡瑞月國際舞蹈節的邀稿,把握機會整理了這兩年來的一點點想法,同時也是回應朋 友 黃守達 關於「三權正常化,二次民主化,一個民族化」 的意見 也許最重要的段落如下: 「作為一個可能在後民族情境中形成的民族國家——台灣,恐怕很難期待這個社會可 以擁有完全一樣的過去與記憶;但是,這不代表集體認同或想像只能有爭鬥一種選項。如 果我們更有自信,如果我們願意理解跨越(trans- disciplinary)、揉雜(hybridity)與離 散(diaspora)也可以是民族的資產,可以將共識寄望於未來,可以將共同的意識型態與價 值定義為每個人都能夠接受的生活方式。」 但是也許我會推薦你整篇看完,甚至按個分享,反正週末大家也沒那麼早睡,說不定反而 搕@看就睡著了。當然最好還是把握週末下午3:00、晚上7:45麮{場去看舞蹈節表演,手冊一本$200 , 每一篇文章都比我的還精彩。—— 想像的爭鬥:台灣後民族論備忘錄 藍士博 如果島嶼的歷史可以給我們啟示?我們會看見人的一生往往是理性與感性的糾纏,是躊躇 或獻身的斟酌,是在隱蔽或彰顯兩端的持續擺盪。有的人被捲入時代的洪流之中,如蔡瑞 月(1921-2005)女士那般成為了禁錮時代中不能展翅的青鳥;當然也有人意識到即使很 有可能徒勞無功,卻依然選擇了抵抗的姿態,比如我比較熟悉的史明(施朝暉1918-2019 )歐里桑。上個世紀的他/她們,都是在一連串的偶然與決絕、行動與退縮、回憶與遺忘 ,在一切包括悔恨、怨懟、憤怒、感念、痛心等情緒之中完成屬於自己(或我們)的歷史 ,然後靜待未來。 (不管究竟會不會被看見?) 過去我與台灣大學濁水溪社、台灣文學研究討論會等一群夥伴,之所以意外投身「史明經 典重建計畫」,最後完成校對《台灣人四百年史》、參與製作《史明口述史》、《實踐哲 學:青年讀史明》、《左翼民族》等書,初衷其實只是因為我們無意間發現:原來我們知 道的那麼少,但那些真實存在的、應該被知道的居然有這麼多、這麼痛、這麼地應該在他 、她與它們還沒有消失、崩解以前被拾回。 (即使永遠也不可能完整,也必須去做。) 好比說在完成史明歐里桑的訪談以後,我們團隊本來也考慮更進一步透過相關人物的訪談 ,嘗試組構一面「邊緣台獨」的歷史脈絡。這個想法後來當然是夭折了,僅僅只有認識了 張欽泰先生,促成《刺蔣鎮山:一位海外台獨運動者的行動與見聞》這本書的出版。然而 ,在捕捉、接銜那些存在於時代與世代縫隙中的線索時,我們既訝異又無法否認的是—— 過去那些差一點點遺落的,可能終究是一個值得緬懷卻再也不會復返的年代吧! 又有誰想得到,民族與民族主義會再一次地躍上輿論舞台呢? 世界變動得太快,可能連用手指都來不及。我這一代的台灣青年恐怕很難相信,過去讀書 時歷經了反殖民、後殖民、後現代、東亞、空間等等的思潮更迭,民族,這個一度被濫用 而終至被鄙夷嘲諷的詞彙,居然在21世紀都要過20年以後重新得到討論與重視,成為覺醒 青年們願意朗朗上口的詞語。 事實上,不管台灣、圖博、東突厥斯坦,甚至香港,民族成為了我們近幾年來抵抗「中国 /中共」侵略的思想武裝。然而民族固然有助團結,是幫助我們想像「我們之所以為我們 」的思想武裝,但是不能忽略的是,當前關於民族的一切討論,終究是全球化浪潮席捲後 的意外復返;而她過去所存在的諸如統合、一元性與暴力等等特質,也不會因為抵擋另一 個新的「帝國」而解消。 所以我的想法是:在這個21世紀的當下重新思考民族,並不能單純只從過去的民族,而是 需要從「後民族」情境來思考。 必須解釋的是,「後民族」的討論並非否定過去弱小民族的持續抵抗。我注意到的是:近 年來後民族情境的形成終究與三個因素有關,終至促成了整體世界局勢的大規模反轉,刺 激了民族主義思潮的復返——中美貿易戰、香港反送中運動,以及武漢肺炎(嚴重特殊傳 染性肺炎,COVID-19)是讓「後民族」情境成型的主要原因,即使他們並不完全重疊,卻 高度影響了台灣在世界上的位置,以及未來的發展走向。 比起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最後結果,美國與中国從2018年開始的貿易戰不僅重要,更直接 揭開了21世紀新冷戰的序幕。當中国不被期待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當經濟發展不再促成 政治民主化的假設,對於台灣來說,美中貿易戰的關鍵其實再一次揭示了我們從上個世紀 中葉以來的國際站位——美國隊——而不是底下會談到的「中國人」。另一方面,則是原 本被視為和平統一樣板的香港,也在歷經雨傘運動、反送中運動之後出現了意想不到的翻 覆。雖然民主派、體制內的反抗者陸續流亡海外,或者被迫辭職,表面上中国/中共成功 地壓制了反彈聲浪,卻也注定失去了這個招安台灣的媒介。至於極有可能與中国/中共有 關的武漢肺炎(COVID-19),則是在衝擊全世界以後,直接在公衛範疇打破中國現代化的 神話。 所以,倘若過去我們曾經思考「天然獨」,討論何以有一整個青年世代對於中国/中共抱 持警戒的態度,那麼我們就不能忽略近幾年來因為世界局勢翻轉而促成的民族/後民族情 境。因為與天然獨相比,她的影響恐怕更為全面、不受世代或社群的邊界所影響,更可能 自此發展到不可逆的趨勢。 不過底下關於後民族情境的討論,我只有能力談談台灣;而在聊聊台灣以前,則又必須先 談那個我們不可能迴避的它者——(在台灣的)中國。因為也唯有從中國出發,我們也才 能夠思索何以台灣想像成為了戰後台灣社會的隱藏系譜。 我的看法是,即使前現代就存在「中國」兩字,即使1911年中華民國建國後也有許多台灣 人對她投以情感或實質的認同。但是,中國及其民族的概念與意識型態工程終究還是一直 到了戰後,才因為殖民統治者的灌輸而在台灣社會普及深化(必須注意的是,這其實是一 個更接近於「黨國」的版本,與戰前宣稱的「新中國」在質與量上存在很大程度的落差) 。 一方面,日本統治時期在殖民現代化統治下出現的台灣共同體意識,因為事大主義、祖國 情懷等因素的影響下,沒能在戰後提高成為民族的訴求。另一方面,中國/黨國則因為國 共內戰敗退的關係來到台灣(台澎金馬),成為了一個只有殖民地而沒有母國的殖民者。 這個雙向「欠缺」的情況不僅讓台灣人失去了第一次可以認真思考/想像「民族」的時機 點,也讓統治者卸下了過去在中国時無法棄卻的統治包袱,在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上 採取了各種摧枯拉朽的舉措。 政治上的壓迫獨裁,經濟上的清理剝削,社會上的分而治之,是後來討論黨國體制時最容 易而簡單的說法。不過拉回到文化層面,統治者如何在戰後的台灣社會「創造」中國?或 者說,統治者究竟是用什麼方法成功地讓被殖民者們得以想像、認同中國?是今天我們思 索台灣民族何以成形卻尚未完成的、一個重要的參考面向。 政治宰制終究還是文化統合最重要的基礎,但是,沒有母國的事實讓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 間不再存在「內地」、「本島」的對立結構;漢字文化圈的歷史遺產則讓台灣社會只用了 一個世代不到的時間,就重新學會了白話文與北京話。教育場域(課程、升學考試)的全 面灌輸,黨國附庸(如救國團與報刊媒體)的推波助瀾,在在都讓中華民族想像成為台灣 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即使她們又可概分為三,下詳),台灣民族則不得不在海外潛伏, 直到黨外、民主化浪潮逐漸興起之後才慢慢成為島內可以討論的語彙與想像。 台灣島內的中國想像雖然分歧,其實還是政治鬥爭下的產物,1945年終戰之際,台灣社會 缺乏殖民地解放的意識與骨氣,主觀上選擇了中國國民黨的白色中國。二二八事件以後, 倖免於難的台灣青年則試圖連結中国共產黨,從而在更廣泛、更全面的犧牲中延續了紅色 中国的認同系譜。只是,表面上白色中國與紅色中国進行了長期的鬥爭,實際上有美國第 七艦隊持續巡弋協防的台灣海峽,在在都讓台澎金馬的局勢進入了一個穩定的結構,讓台 灣成為提供歐美學者理解中國的大型實驗室、統治者可以咨意妄為的禁錮島嶼。 不過,大致從季辛吉拜訪北京開始,白色中國與紅色中国之間的關係就開始主客易位、逐 漸傾斜,只是不管中國國民黨承不承認,與其說彼此是因為軍事力量的差距逐漸拉大,真 正的關鍵其實還是過去三十年來(台灣的)黨國資本在大舉西進以後,「漢賊不兩立」的 緊張關係迅速地被一個跨兩岸、互利的政商集團取代,白色中國在中國喪失了立場,紅色 中国在開發中失去了理想,這不僅讓台灣島內的統左派失去了意識形態道德高地,也讓過 去幾十年來宣稱自己擁有法統、道統的中國國民黨被看破手腳。於是,一開始是2008年的 野草莓學運,2012年的反媒體壟斷,再到2014年的318學運。一個略顯粗糙的比喻是,所 謂天然獨世代的浮現,就是台灣島內中國想像崩解、淪亡的發展過程。 在討論「文化中國」與台灣民族以前,我想談談我的朋友同時也是「2046台灣」成員之一 的黃守達對修憲議題提出來的看法。他說:「三權正常化,二次民主化,一個民族化」、 「一個民族化,則是打造一個團結的民族國家,擴張充實每個人的基本權利,不管它的國 號國旗是什麼,它的未來應該由台澎金馬的每個人共同決定。」 我們都知道,民族是想像的共同體,是一個虛擬又真實存在的擬像物。然而如果我們可以 再一次地思考民族,在當前這個後民族情境中思考我們是誰?我們現在為什麼在這裡?以 後又應該往哪裡去的時候,我們就必須理解: 縱使今天民族重新成為了我們思索的課題,我們終究還是必須正視島嶼內部各種不同的歧 異性,那些重複發生的內外部殖民與移民,那些隨著時間土著化以及因為全球化所造成的 影響。作為一個可能在後民族情境中形成的民族國家——台灣,恐怕很難期待這個社會可 以擁有完全一樣的過去與記憶;但是,這不代表集體認同或想像只能有爭鬥一種選項。如 果我們更有自信,如果我們願意理解跨越(trans- disciplinary)、揉雜(hybridity)與離 散(diaspora)也可以是民族的資產,可以將共識寄望於未來,可以將共同的意識型態與價 值定義為每個人都能夠接受的生活方式。 那麼這個可能才正在形成的民族國家——台灣,才有機會避免重蹈過去「文化中國」成為 意識形態霸權的錯誤,才有可能讓台灣文化可以是一個保持開放的場域,才有可能適當處 理各個族群的文化、記憶與創造,才有可能讓這個遲到的國家可以不只是統合排除,而是 兼容並蓄地讓每一個人都能夠在這塊土地上找到屬於他、她、每一個人自己的位置。不管 是過去,現在,或者未來。 這將是我們在這場民族想像爭鬥中能否勝利的至要關鍵。 二〇四六 台灣 玫瑰古蹟-蔡瑞月舞蹈研究社(Rose Historic Site-Tsai Jui-yueh Dance Research Institute) 4.附註、心得、想法︰ ※ 40字心得、備註 ※ 唯一 可以成功的方法 就是 把文化中國所訓化出來的人 以及他們的走狗 送回 海峽另一邊那個想像的中國 ※ 「Live」、「新聞」、「轉錄」此類文章每日發文數總上限為3篇, 自刪與板主刪除,同樣計入額度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136.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07140001.A.958.html

12/05 11:50, 3年前 , 1F
講難聽點,你連新黨統促黨都取締不了,什麼把人送回
12/05 11:50, 1F

12/05 11:50, 3年前 , 2F
中國,都是敗犬遠吠式的精神吠叫
12/05 11:50, 2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vikk33 (1.160.141.18 臺灣), 12/05/2020 12:14:56
文章代碼(AID): #1Vomb1Kt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