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 活在騙局60年 劉明:只想捍衛一輩子的家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月迷風影)時間7年前 (2016/10/08 19:57), 7年前編輯推噓5(508)
留言13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心得: 本則新聞的發布時間為 2016/10/07 17:50 ,本案件的發生地在新北市 三峽區龍埔里,提供給關心迫遷事件的版友參考。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N-DiX8z ] 作者: TWN5566 (台灣五五六六)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新聞] 活在騙局60年 劉明:只想捍衛一輩子的家 時間: Sat Oct 8 19:40:13 2016 幹 剪綵王朱朱倫為了蓋自行車道 跑來拆別人住了60年的家 不要到時候剪綵時出現 出事抗議時又給我神隱啦! https://goo.gl/B2fu3O 1.媒體來源: 信傳媒 2.完整新聞標題: 活在騙局60年 劉明:只想捍衛住了一輩子的家 3.完整新聞內文: 「明明是住了一甲子的家,政府怎麼說那不是我家?」劉明是土生土長的三峽人,從日治 時期開始,就在新北市三峽區龍埔里務農,劉家五代人踩著三峽的泥土成長,過著自給自 足的農耕生活,劉明是第四代,有9個兄弟姊妹,婚後搬離開家,因為一紙拆遷通知,她 回到三峽。 本來一家30幾口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2013年家門口突然被張貼來自新北市水利局的拆除 公告,告知劉家屬「河川流域易淹水區」,不得違法造屋種植,家裡長輩不認識字,直到 怪手開來家裡了,才知道原來住了一輩子的家將被拆除,緊急找來民代,才好說歹說擋了 下來。 「60幾年來,我們都活在騙局裡」 7日反迫遷連線在財政部前的陳情記者會中,上演一場行動劇,扮演財政部官員的反迫遷 成員踢倒象徵紙箱的房屋,劉明的姊姊劉治護著紙箱哭喊著「不要拆我們的家」,見到國 產署官員,她情緒崩潰地下跪求她「可不可以救救我們的家?」 一個務農家庭,世代耕作養活了30幾口人, 一夕之間卻要被政府以「國有公用地」之名徵收。 劉家過著傳統農村生活,家園四周是農地,劉治說,日治時期曾祖父就已在當地開墾,民 國45年,不識字的爺爺和爸爸被要求繳稅,當時長輩不疑有他按時繳交,民國60年全台大 丈量與民國62年的河川造冊中,都確實記載劉家在當地耕作、居住,然而民國66年台灣省 政府的登記中卻顯示,劉家的用地是政府所有,中間經過了什麼操作?劉家自己找答案、 透過民代詢問都未果, 只換來區公所與國產署回應,這是政府文件,「一般民眾」不能調查。 劉家成員皆不識字,高職學歷的她成為家裡唯一能尋求協助的人。回頭一查才發現,45年 的繳稅單其實是「租聯單」,繳的是租金不是稅,且地段、地號皆空白,60年變成「河川 地使用費聯單」,66年政府開放土地登記,當時長輩們不知道要登記,住了一輩子的家就 成了「國有河川地」。 「政府為什麼要這樣欺負不識字的人?」劉明無奈地說,長輩什麼都不懂,一輩子只懂安 份種田,養活一家人,「誰會知道,60幾年來,我們都活在騙局裡。」 河川用地建自行車道 劉明說,當時收到水利局告知劉家的地屬於「易淹水區」,但劉家百年來從未淹過水,等 高線圖上也顯示劉家與河道高處相差10公尺,已與三峽新橋等高,拿出河川流域圖才發現 ,劉家直接整塊地被劃進河川流域中,並未沿著河道規劃。 民國103年,劉家再次收到拆遷通知, 政府以「將該公有地興建為自行車道」為由再次要求劉家搬離, 劉治質疑,易淹水區域蓋自行車道合理嗎?除了劉家所在的龍埔里將開發成自行車道, 三峽河的另外一側則是麥仔園土石計畫,而執意要開發的人,就是新北市長朱立倫。 國土申購不樂觀 劉明向公民團體求助後,得到律師協助,103年律師建議劉家提出相關證明,進行國土申 購,眼看兩年將過去了,劉明內心明白,過去留下的租聯單不能作為有利證據,國土申購 將可能被駁回,接下來將走入訴願程序。 「日子一天天過,距離死期也越來越近了。」劉明消極地說,不知道家園什麼時候會被拆 ,數著日子的心情很難熬。事發至今,政府未提及任何安置方案,她表示,只希望一家人 能在這裡繼續安居樂業、自給自足,盼望政府能重新檢視土地登記制度,同時不要為了開 發,而犧牲少數人的居住權。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goo.gl/B2fu3O 5.備註: 政府做事多一點同理心不行嗎!? -- ◤◥╭──────────╮ 仁甫哥,我們永遠愛你! SMAP │5566,所向披靡,│ ◎︹◎ │征服亞洲,稱霸世界!│ ﹨○ ○ ○ ○∕ ○ ο ∠╰──────────╯ ﹨∕﹨∕﹨∕   木村友情推薦 感動再聚首↘ ∥ ∥ ∥ ∥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rGbIxktLA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8.224.9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75926817.A.23D.html

10/08 19:42, , 1F
朱:蓋好通知我剪綵
10/08 19:42, 1F

10/08 19:43, , 2F
超廢的總統候選人
10/08 19:43, 2F

10/08 19:43, , 3F
要求60年前的政府要有同理心我覺得不太可能
10/08 19:43, 3F

10/08 19:43, , 4F
自己不讀書不識字,看到紙就亂簽,才在怪政府騙人
10/08 19:43, 4F

10/08 19:44, , 5F
繳稅就別拿出來說了 違建也是要繳稅 XD
10/08 19:44, 5F

10/08 19:44, , 6F
重建還能再剪一次
10/08 19:44, 6F

10/08 19:45, , 7F
RIP
10/08 19:45, 7F

10/08 19:46, , 8F
KMT嘛
10/08 19:46, 8F

10/08 19:46, , 9F
有點慘
10/08 19:46, 9F

10/08 19:46, , 10F
水利地
10/08 19:46, 10F

10/08 19:47, , 11F
這不是特例啦...全台很多地方都有類似的案例
10/08 19:47, 11F

10/08 19:47, , 12F
騙子最誠實
10/08 19:47, 12F

10/08 19:47, , 13F
應該早剪綵完了?http://journey.tw/sanjiaoyong-brg
10/08 19:47, 13F

10/08 19:49, , 14F
當時長輩不知道要登記 這不利益政府不可能幫你承擔
10/08 19:49, 14F

10/08 19:49, , 15F
我剪 我剪
10/08 19:49, 15F

10/08 19:50, , 16F
說實話不樂觀 要跟政府爭這個 立足點很難爭贏
10/08 19:50, 16F

10/08 19:50, , 17F
都過60年了沒想學識字 怪我囉?
10/08 19:50, 17F

10/08 19:50, , 18F
KMT耶 幫高調
10/08 19:50, 18F

10/08 19:55, , 19F
河川區 現在的趨勢 就算是有登記的地主 也是徵收
10/08 19:55, 19F

10/08 19:56, , 20F
不然淹水死人了再來討國賠嗎??
10/08 19:56, 20F

10/08 19:57, , 21F
借轉公民版,謝謝。
10/08 19:57, 21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jetalpha (114.39.216.47), 10/08/2016 19:57:24 ※ 編輯: jetalpha (114.39.216.47), 10/08/2016 20:01:10

10/08 20:52, , 22F
持保留態度...先看看之前是怎麼約定的
10/08 20:52, 22F

10/08 22:14, , 23F
真心覺得那些噓不識字的很有事==
10/08 22:14, 23F

10/08 22:20, , 24F
之前聽過,我國對公有和私有的認定和西方國家不同。西
10/08 22:20, 24F

10/08 22:21, , 25F
方國家是空地先佔,國家必須確認是無主地才是國有。我
10/08 22:21, 25F

10/08 22:22, , 26F
國是地主要拿出文件證明是私有地,否則空地皆國有。
10/08 22:22, 26F

10/08 23:47, , 27F
台灣會這樣是因為國民黨來的時候就對全國土地
10/08 23:47, 27F

10/08 23:48, , 28F
進行過一次總登記 所以根本沒有無主地這東西
10/08 23:48, 28F

10/08 23:48, , 29F
當時只要沒有人的理所當然是國家的啊
10/08 23:48, 29F

10/09 00:54, , 30F
然後有些國家的土地變黨產,然後從黨產又變私產……
10/09 00:54, 30F

10/09 01:35, , 31F
惡法早該修了 黨國體制下的惡法
10/09 01:35, 31F

10/09 11:24, , 32F
這種作法真是可笑,就跟蘭嶼有中華民國國有地一樣可笑
10/09 11:24, 32F

10/10 08:55, , 33F
長期居住的地方被以公有地名義徵收,這不是跟高雄一樣性質
10/10 08:55, 33F

10/13 00:54, , 34F
這時候不得不推:醒醒吧你沒有國家(搖肩膀
10/13 00:54, 34F
文章代碼(AID): #1N-Dybon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