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聞]美參院外委會通過對台六項保證決議案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Geordie)時間8年前 (2016/06/24 09:09), 8年前編輯推噓2(207)
留言9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HatePolitics 看板 #1NR8VNmQ ] 作者: geordie (Geordie) 看板: HatePolitics 標題: [新聞]美參院外委會通過對台六項保證決議案 時間: Fri Jun 24 09:07:29 2016 美參院外委會通過對台六項保證決議案 2016-06-24 03:46 〔駐美特派員曹郁芬/華府二十三日報導〕在台灣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邁阿密前夕,美國 參議院外委會以口頭表決無異議通過 SCR38共同決議案,重申台灣關係法與六項保證為美 台關係的基石。 這項決議案是由參議員盧比歐以及梅南德茲於五月十九聯合提出,並獲得布朗、殷霍夫以 及賈納等3位參議員的聯署。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今天發佈新聞稿,表示這是 給蔡英文的一分即時禮物,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和三公報已不合時宜。佛州選出的盧比歐 可望在邁阿密與蔡英文會晤。 在台灣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就職前夕,美國眾議院院會5月16日已經以口頭無異議方 式通過88號共同決議案(HCR 88),支持「台灣關係法」與「6項保證」是美台關係的重 要基石。這也是美國前總統雷根對台灣口頭提出的6項保證首度形諸於國會文件。 雖然共同決議案對行政部門沒有法律拘束力,但參、眾兩院若能都通過,將釋放美國國會 對台灣強烈支持的重大訊息,也使美國政府未來在重申其一個中國政策時,必須將六項保 證考慮在內。 參院版的共同決議案,6項保證的內容為前國務院亞太助卿何立志於1982年8月17日在國會 作證時所提出,包括: 一、美國不同意設下對台軍售結束的期限。 二、美國不擔任台灣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調人。 三、美國不會企圖對台灣施壓去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談判。 四、美國長久以來對台灣主權的立場沒有改變。 五、美國無意修改台灣關係法。 六、八一七公報不應被解讀為美國有意在對台軍售前和北京諮商。 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739924 4.附註︰ 參院版:https://goo.gl/D3W3Ng 要注意的是原先的雷根版是有"ROC"的, 這次參眾議院的版本卻用"Taiwan"取代 個人猜測或許是想把ROC政府/現任台灣治理當局/現任台灣民政府 就地正法吧? 但對這個政府的處置(法理上的),一切都還是要老美明講才會知曉 -- 台美孽緣(X 1.1852~1854年 培里司令對外宣稱美國擁有台灣 2.馬關條約起草人為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祖父 3.舊金山和約起草人為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 台灣百年以來都脫離不了美國的陰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0.41.2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466730455.A.C1A.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geordie (114.40.41.239), 06/24/2016 09:09:26 ※ 編輯: geordie (114.40.41.239), 06/24/2016 09:28:49

06/24 15:06, , 1F
依據 TRA 第 15 條,Taiwan 依情形可指台灣治理當局,此
06/24 15:06, 1F

06/24 15:07, , 2F
台灣治理當局指之前被美國承認為「中華民國」的政治實體
06/24 15:07, 2F

06/24 15:08, , 3F
及其後繼治理當局,不包括台灣民政府,別鬼扯。
06/24 15:08, 3F

06/24 15:11, , 4F
現在美國官方文書裡不會出現 ROC。雷根的六項保證裡會出
06/24 15:11, 4F

06/24 15:13, , 5F
現 ROC 是因為這些保證內容當初是由 ROC 政府向美提出。
06/24 15:13, 5F

06/24 15:14, , 6F
提案者是 ROC,美國為了安撫 ROC 所以用了 ROC 的字眼。
06/24 15:14, 6F
是雷根透過AIT向小蔣提出來的吧?

06/24 15:42, , 7F
所以說我才是用猜測的啊,實際情況要美國自己講明白不是
06/24 15:42, 7F

06/24 15:42, , 8F
06/24 15:42, 8F

06/24 16:03, , 9F
還有一點,葛萊儀講台灣現在是一個"自治體"
06/24 16:03, 9F
※ 編輯: geordie (114.40.41.239), 06/24/2016 21:41:05
文章代碼(AID): #1NR8X7pX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