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中國如何「河蟹」你的言論?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被告)時間8年前 (2015/11/07 22:40), 編輯推噓7(702)
留言9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錄來源】 菜市場政治學 【文章標題】 中國如何「河蟹」你的言論? 【完整內文】 顏維婷/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政治學博士候選人 你知道「河蟹」(和諧)嗎?你知道「8平方」和「VIIV」(六四事件)嗎?如果你是資 深鄉民,那你可能對這些詞不會太陌生。很多如上列的網路用語,都是中國網民發想出來 的創意,目的是避免留言被刪除。在中國,除了無法使用Facebook(要使用人人)、 Google(要使用百度)或YouTube(要使用優酷)外,大家都知道中國會對網路上的言論 進行管制。當你看到「這個網頁無法開啟或載入」時,表示那則發言可能已被中宣部(中 共中央宣傳部)刪除。 在中國專門負責言論管制的中央機關是中宣部。簡單來說,中宣部管制言論的方式有幾種 ,一是直接將網站屏除在防火牆外,只要你人在中國的網域內都無法登入這些網站 (像是 上述的網站);二是針對某些敏感關鍵字(像六四),官方會透過偵測系統自動刪除;第 三種,就是透過人工手動刪除(謎之聲:中宣部究竟聘用了多少人在做這項工作?)。 若說絕大部分的言論都必須透過手動刪除,那究竟哪種言論會被擋下呢?如果你去問一個 中國人,他可能會跟你說只要不要觸碰太敏感的議題應該都不會有問題。那究竟,哪些議 題算敏感?哪些議題又能安全過關呢?是只要出現反政府發言,中宣部就會「河蟹」那則 發言嗎? 這個人人好奇但卻只能從外圍臆測答案的問題,哈佛大學的三位政治學研究者(Gary King, Jennifer Pan, and Margaret Roberts)透過史前無例的資料,提供了我們最新的 答案。他們的研究顯示,跟我們想的不一樣,罵政府並不是一則發言是否會被河蟹的標準 。相反的,被中宣部系統性打壓的發文,是隱含可能召集群眾走上街頭的訊息。換句話說 ,中共當局並不太鳥你在發文中是支持或反對它,只要你是在家裡打嘴砲就好,它在意的 是這些發言是否真的有可能造成具體的抗議行動,因為抗議或上街頭才會對政權造成實質 的威脅。因此當一則發文有可能引發、召集、或令人聯想到以前曾經發生的抗議事件時, 這則發文被刪除的機率就會提高,就算言論內容是支持政府也會被刪除。 這項研究不僅結論勁爆,研究方法也相當新穎,因此分成了兩篇,分別刊登在頂尖的《美 國政治學評論》期刊(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以及《科學》期刊( Science)。這些作者一共是透過三種不同的研究方法而得出這項結論,三種研究方法分 別是:電腦輔助的文本分析法(computer-assisted text analysis)、實驗法(field experiment)以及觀察參與法(participatory observation)。 首先是電腦輔助的文本分析,在2011年的上半年,作者透過自行設計的軟體與程式語言, 擷取將近1400個中國社群網站的發言,由於軟體的自動設定,因此得以在每一則發言一跳 出來的瞬間就自動擷取,遠在中宣部能將看不順眼的發言手動刪掉前,這些發言都已被下 載並儲存。為了知道哪些則發言遭到下架的命運,作者透過程式語言讓電腦能自動偵測, 定期連回各個網站,去比對哪些發言被刪掉了。 不過,在浩瀚的網路海中下載所有的發言並不切實際,因此作者採取分層抽樣法,在現有 文獻的基礎上,先選了85個不同的主題,按照政治敏感度分成高、中、低三類。舉例而言 ,與艾未未相關的發言屬政治性高的議題;一胎化政策算是敏感度中等議題;線上遊戲算 是政治性低的議題。接著他們替每個主題設定關鍵字,由電腦去將含有關鍵字的每則發言 都下載下來。用這個方式,在半年內作者總共蒐集到了三百多萬筆發言,然後從中隨機抽 樣十二萬筆發言進行分析。除此之外,作者們也針對挑選了幾則時下的新聞做更詳細的追 蹤(例如:薄熙來與谷開來的政治事件)。 根據作者的分析,中共在言論控管的執行上非常有效率。當重大的政治事件發生時,爭議 性言論在24小時之內就會被予以刪除。不過並非是所有的發言都會被刪除,純粹與新聞 或政策相關的發言只有1-4%的會刪除,但若發言涉及抗議或上街頭等集體行動,平均有 27%的發言會被刪除。 作者按照發言被「河蟹」的幅度去排列各個事件,同樣發現河蟹幅度最高的幾個政治事件 皆與抗議事件相關(例如:內蒙古的抗議、深圳的抗議、艾未未被捕…等),而且皆在事 件發生的高峰(例如抗議的當天或艾未未被捕的當下),前置網路與刪文的幅度也最高。 除此之外,作者們另外發現有兩個主題,會持續且高頻的被刪文。其中一個不令人訝異, 是與色情有關的內容;另一種也會被「河蟹」掉的發言比較有趣,是研究者發現,當發言 內容涉及詆毀負責控管網路言論的情報人員時,那則發言從網路上蒸發的機率也會變高。 為了證明這些觀察到的刪文模式的確符合假設,也就是執政者並不怕詆毀政府的言論,怕 的是有可能煽動人們上街頭的言論,作者們接著採用了實驗法與觀察參與法去重新建構中 國政府箝制言論的邏輯。 在實驗法上,秉持了實作的精神,作者們直接在中國各大社群網站都註冊帳號(每個網站 註冊兩個帳號,總共選了100個網站),聘請(不知多少個)研究助理,隨著中國的時事 發展,在事件發生當下隨機在各個社群網站上發言。事後,透過他們已經有的電腦軟體, 讓軟體用同樣的方式逐一比對哪些發言被「河蟹」了,哪些沒有。實驗法同樣印證了他們 的假設。 不僅如此,作者們最後甚至直接出資,在中國開設一個社群網站,實地和當地協助社群網 站架設的公司合作,深入的透過架設網站的過程中,去觀察並了解「河蟹」一則發文的邏 輯、可以有的選項、以及步驟。1 透過這三種不同研究方法的交叉檢驗,得到的結論仍舊一樣,那就是:中共政府臉皮其實 很厚,並不怕你罵它,只怕你真的走出來抗議拆它的台。 後記: 文章的最後,想提供一個不負責任的小八卦,那就是作者之一Gary King在演講場合自述 ,他一開始並非是對中共的言論管制有興趣,而只是想將自己研發出來的文本分析軟體用 在一個非英文的語言上,去測試軟體的表現是否一樣好,但在檢視軟體表現的過程中,意 外地發現某些抓下來的社群發文在數小時之後就從網路上消失了,經過比對,才發現消失 的言論呈現出某種模式,因此也才發展出後面這一系列的研究。另一個小八卦是,King自 己說,在這篇文章問世之後,中共高層有透過各式不同的管道讓他知道,他們知道這篇學 術論文的存在,並且中宣部也曾開過一個會,專門討論這篇論文。 【轉錄連結http://whogovernstw.org/2015/11/04/weitingyen5/轉錄心得】 黃字為原文粗體強調部分 想說很實用,於是便轉了過來,預習一下中國的脾氣 -- 他一方面接受禁慾主義者的假設,認為人類慾望實質上是一種邪惡事物,從而會造成私人 的惡行;另一方面又接受了普遍觀點的假設條件,認為財富是一種公共福利。二者放在一 起,他很容易地證明,一切文明意味著邪惡傾向的發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08.43.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46907254.A.A06.html

11/07 22:41, , 1F
不(提到)行動就沒事
11/07 22:41, 1F

11/07 23:33, , 2F
11/07 23:33, 2F

11/08 11:00, , 3F
中共其實知道人民需要言論自由發洩
11/08 11:00, 3F

11/08 11:01, , 4F
但是中共自己有底線 不去觸犯他底線其實可以罵
11/08 11:01, 4F

11/08 11:01, , 5F
我不是說這是好事就是了 不過比納粹好
11/08 11:01, 5F

11/08 11:53, , 6F
這研究感覺上頗有趣..
11/08 11:53, 6F

11/08 12:31, , 7F
不敢被自己人民挑戰的政府就是獨裁
11/08 12:31, 7F

11/08 16:21, , 8F
11/08 16:21, 8F

11/08 20:25, , 9F
11/08 20:25, 9F
文章代碼(AID): #1MFWrse6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