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真要「跟台灣說再見」嗎(姜皇池)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qq)時間8年前 (2015/11/07 00:23), 編輯推噓5(504)
留言9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真要「跟台灣說再見」嗎(姜皇池) 2014年03月06日 海基會與海協會於2月27日簽署《海峽兩岸氣象合作協議》,各方未予太大關注,且是「 科學研究」合作,似將在毫無爭議中,為「和諧兩岸」再添一筆「佳話」。但氣象資訊與 軍事活動關係密切,氣象資料往往具有重大軍事意涵。《三國演義》諸葛亮草船借箭、火 燒赤壁,雖是小說家言,但無人否認「為將者,豈能不通天文,不識陰陽?」 事實上,1942年美國因作戰需要,期待蒐集中國東南海氣象與水文資料,以供美方有關作 戰情報需要,因此乃與中國軍統戴雨農將軍合作,簽署《中美特種技術合作協定》,中國 所提供之氣象情報,顯符合美國海軍作戰需求,各類技術與人力仍源源不斷湧入。 靠氣象拿唯一勝仗 1949年的古寧頭戰役,是國軍在一路潰敗中的唯一重大勝利,共軍戰敗原因眾多,然其中 一項原因是氣象。共軍雖正確選擇暗夜滿潮登陸,但強盛東北季風讓共軍無法在預定地上 岸,而遭強風吹襲漂至瓏口與古寧頭間,論者謂:曹操赤壁失之東風,共軍古寧頭敗於東 北季風。 報載《氣象合作協議》是第一個經國安審查機制通過的兩岸協議,蓋可能涉及重要軍事機 構、機場、科技設施等地的氣象與地質信息的交換,仍有影響國安疑慮,因此宣稱將只限 於雙方公布上網等公開信息的交換。然細讀該協議,其合作範圍包括:氣象資料與資訊交 換、技術、人員合作,幾乎涵蓋現有一切氣象事務,甚至包括未來共同研究。如此廣泛深 入,難道均無負面衝擊?真有信心進行管制?真的僅會限縮在網上公布者,若然,又何需 簽署協議? 兩岸關係日益緊密,短短5年內陸續簽署19項協議,大都涉及高度技術性協議,卻產生重 大政治與經濟效益,國會在兩岸協議監督上又是如此無力。以往簽署ECFA,政府跟國人說 經濟將會好轉,GDP將大幅躍進,結果呢?又宣稱對中國開放不夠徹底,所以再來《服務 貿易協議》,另外《貨物貿易協議》、《飛航安全及適航標準合作》、《租稅協議》亦緊 鑼密鼓,隨時準備登場。現在連可能涉及國家安全機密的氣象與地理、地質情報,同樣進 行交換合作,所為何來?利益何在?連解釋都無庸解釋了! 行文至此,都德《最後一課》的場景不知為何湧上心頭,想到那位老教師:「他轉過身子 ,拿起一截粉筆,使盡了全身力氣,在黑板上盡可能大地寫下幾個字:『法蘭西萬歲!』 然後,他呆在那裏,頭靠著牆壁,一句話也不說,只是用手向我們示意:『課完了……你 們走吧』」。再閱讀美國論者John J. Mearsheimer《跟台灣說再見》(Say Goodbye to Taiwan),似乎就無庸驚訝了。 台灣大學法律系教授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40306/35682402/ 心得:五年內簽署十九項協議 其實真的很多事情都在鴨子划水般地進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62.9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46827008.A.C55.html

11/07 00:31, , 1F
11/07 00:31, 1F

11/07 00:36, , 2F
真慘,要亡了,很多人還在睡
11/07 00:36, 2F

11/07 00:41, , 3F
23吧?
11/07 00:41, 3F

11/07 00:42, , 4F
所以馬所說跟中國所簽協議都算和平協議 可以這樣算嗎
11/07 00:42, 4F

11/07 00:50, , 5F
怎麼可能可以這樣算
11/07 00:50, 5F

11/07 00:50, , 6F
Y說的沒錯,可稱為廣泛的和平協議
11/07 00:50, 6F

11/07 01:16, , 7F
那些都是拼圖啊……
11/07 01:16, 7F

11/07 04:03, , 8F
馬是統一的天才! 765跟689萬人的眼光真不錯!
11/07 04:03, 8F

11/07 05:10, , 9F
可以體會金美齡當年對台灣死心的感受......
11/07 05:10, 9F
文章代碼(AID): #1MFDG0nL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