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問卦] 有沒有機場捷運議題戰翻天的八卦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 )時間9年前 (2015/05/20 20:09),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Gossiping 看板 #1LN7Qi9_ ] 作者: TrueSpace (藤和艾莉歐)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機場捷運議題戰翻天的八卦 時間: Wed May 20 19:57:28 2015 機場捷運啊,這又是台灣另一個歷史共業了啊 其實說實在話,早期的台灣都視出國為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於桃園機場(TPE)啟用的年代 蜜月旅行最多就是台灣環島旅遊了 只是到了1990年代,當時政府發現到 只有中山高速公路可以聯絡台北市中心 與台灣桃園國際機場(TPE)之間,然後 只有國道客運作為相互連結的大眾運輸工具 中山高速公路這一段又很容易塞車 因此出現了想要搭建機場捷運的構想 1996年10月,由「長生國際開發公司」 擊敗另外四家競標申請者(中工、上慶、聯捷、台聯) 取得「中正國際機場(桃園機場)聯外捷運系統」 的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之30年特許經營權 它的規劃路線是從西門一直往西走, 一直延伸到桃園機場的第二航廈去 相較於沒有預留機場捷運空間的第一航廈而言 第二航廈在設計上就有在地下空間預留機場捷運的空間 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機場捷運於第一航廈要從旁邊經過 於第二航廈則是直接貫穿航廈地底部分 就是因為第一航廈於興建時沒有想過機場捷運這個問題所致 全長35公里,預定設立16個車站、辨識色為紫色,建設成本800億 加上區段徵收約2000億。沿線共有6處市地重劃案 及2處區段徵收,1200公頃開發案 另有長1.9公里,預定設3個車站的林口支線 列車與軌道計畫採用膠輪系統,採用4線設計、6車廂營運 平均時速40Km/H,每列車約可乘載450人 軌道運輸的車輛設計有鋼輪與膠輪兩種不同的方式 為什麼這個長生線會選擇使用運輸量較小的膠輪 而不是選擇運輸量比較大的鋼輪系統呢? 這最最主要的原因在於,中間有一個林口台地 這個足以隔絕台北市中心與桃園機場(TPE)之間的天然屏障阿 台北市往中南部的西部走廊交通,最大瓶頸就是這個林口台地 這話怎麼說呢? 遙想當年劉銘傳巡撫興建台北到新竹之間的鐵路 於大稻程(台北)到桃仔園(桃園)之間,是通過台北橋之後 沿著大漢溪的新莊一帶河岸北岸走到打類坑(迴龍) 再延著龜崙嶺古道(對!!就是連結台北和桃園之間的北桃小徑萬壽路!!) 這條林口台地之間的山谷一直往上爬,坡度很陡 就這樣直直通到龜崙嶺(龜山)、桃仔園(桃園)與箭澗仔壢(中壢) 後來於日治時代,為什麼這一段鐵路被日本人廢掉了?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當時蒸氣火車動力不夠強 你要人家去爬那陡峭的龜崙嶺古道是一件強人所難的事情阿 那段鐵道遺跡到現在都還找得到,就是從台北市台北橋進入新北市開始 一直延著三重區的重新路走,到達新莊區的中正路一省道直通樂生療養院 (PS:話說這段好像就是現在的台北捷運新莊線<4A>) 過了樂生療養院之後,就沿著龜崙嶺古道,也就是台一線 連結台北和桃園之間的北桃小徑萬壽路這樣爬坡上去 如果你有騎機車騎過那條北桃小徑萬壽路,你就會發現到 從台北到桃園這一段路為相當陡的險升坡,油門催到底也很難飆 反倒是從桃園到台北為很陡的險降坡,一不小心就會超速 如此一來,你就知道林口台地這個天然屏障有多大的影響力了 只是改成膠輪設計,列車行駛時間就會拉長不少 這樣子從台北市中心到桃園機場第一航廈 單程要多久呢? 答案是一個小時 天啊 這樣子這條機場捷運的吸引力到底在哪裡啊 如果沒有比開車上高速公路還方便 那為什麼還要搭乘機場捷運? 而且會去桃園機場搭飛機的 常常都是大包小包行李在拿 搭捷運要在哪邊放行李啊? 就是這些原因,讓中正機場捷運的開發 出現很大的變數,而且說真的 如果只靠機場捷運的車票營收 要讓捷運得以回本,恐怕還是很困難 得要依靠香港模式的房地產營收 才能達到回本效果 唯隨後幾年,房地產陷入景氣衰退,土地開發需求趨緩 當初政府審查投資者條件時太過樂觀,忽略自償率偏低的事實 再加上長生公司及其母企業長億集團過度擴張 不時傳出資金週轉問題與融資困難的消息 機場捷運的興建時程因此一再遲延 到了2002年底,長生公司與高鐵局召開會議,達成終止議約的共識 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案正式宣告失敗,長生公司亦於2003年解散 原本交通部有意尋求當初取得第二優先權的中華工程公司接手 然而台北縣政府要求沿用長生線方案,中華工程則堅持採用當初自行規劃 與高速公路平行且中途設站較少的路線 加上受到地方政治、既得利益團體的壓力 中華工程最終放棄承接 長生公司解散同年,政府即決定收回民間興建營運後移轉權限 改以公務預算自行籌劃興建,其間重大改變有這些: 1.起迄站(A1)改設於臺北車站 2.原計畫興建至中壢車站(A23),但因穿越市區拆遷不易,初期僅到環北路口(A21)站 3.改善路線爬升坡度與車站設置計畫的其餘大致沿用長生公司原有的路線規劃 並決定改採鋼輪系統,如此可提高行車速度至110Km/H 依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原有規劃,三重站-臺北車站段為高架路線 但臺北市政府認為高架路線影響都市景觀、土地利用 安全等問題,主張應以地下方式興建 經雙方協調後,臺北市政府表示願意負擔改採地下化所增加的工程經費 交通部也同意「三重站-臺北車站」段改以地下方式興建 並委託臺北市政府捷運工程局負責該段的設計、施工與臺北市轄段土地開發 土建部份完工後,再交由交通部高速鐵路工程局續建 然後接下來於桃園機場捷運從三重站開始,就變成高架路段在走 特別是走二省道的那一段,架得特別高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要克服高聳的林口台地 所以要在這一段預先爬高一點,到了青山路這一段 從台北盆地進入林口台地的這一段險升坡中 就漸漸的變低,到後來變成鑽進地下去 其實這一路上都是個上坡道,是因為林口台地太高 為了克服林口台地的高度才這樣設計的 不然你真的以為機場捷運會設計成高聳的高架橋 鑽進山中的隧道這樣子大落差軌道? 不這樣子,高速鋼輪系統列車根本爬不上去阿 機場捷運到了桃園機場(TPE)之後 工程上也沒有那麼簡單 一方面要穿越各種地質 一面施工一面又要維護東西兩側滑行道的安全 可看得出來地下捷運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 這裡有一部動畫影片 可以讓大家知道機場捷運在桃園機場(TPE)建設的重點設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6Y9vOPH7jY
說真的就是機場捷運潛盾施工穿越機場下方沒那麼簡單就是了 說真的機場捷運的必要性 也要在入出國人次明顯增加之後 才會顯著的呈現出需求性 至於機場捷運通車之後 國內航班的規畫該如何做 以及機場捷運該如何運行 這個敝人在本板討論松山機場(TSA)存廢議題時就有特別提過 就不再贅述了 有興趣的就請自行爬文囉 以上,一些野人獻曝 不知道這樣子有沒有回答到您的問題呢? 如果有需要補充說明的地方 還請各位不吝指教囉,謝謝 ※ 引述《asleepzzz (CC)》之銘言: : 鄭文燦丟出機場捷運直達普通皆兩百塊的消息 : 引發極大的爭論 01已戰翻天 : 普通車當初興建時已定為通勤列車 : 故當初定價便宜不少 : 沿路的新莊泰山林口龜山南崁青埔 : 人口加通勤人口破百萬 : 如果真的用這票價下去營運 : ㄧ個住沿路的深綠朋友 : 說藍的推海豚他也要投海豚 推神豬他也投神豬 : 因為只為了省沒多少的查票人力 : 影響花費 怎樣他都反到底 : Costdown省沒多少 沒人搭虧更大 : 還把政績變成選民反你的理由 : 有沒有機場捷運這樣搞超智障的八卦 -- 太陽是我們的繼母,我們的親生母親,在超新星爆炸時就死了, 她帶來了組成我們身體的各種元素。可是為什麼詩人和詞曲作家, 他們為什麼不為我們的親生母親寫詩呢? 或許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物理學及天文的演化定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2.148.2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32123052.A.27F.html

05/20 20:00, , 1F
拜見機捷王
05/20 20:00, 1F

05/20 20:03, , 2F
捷運王!!!
05/20 20:03, 2F

05/20 20:04, , 3F
有智之民就該反這種買票政策
05/20 20:04, 3F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轉錄者: arbwen (59.115.65.212), 05/20/2015 20:09:48

05/20 20:29, , 4F
寫這麼多,但應該很多北部人其實懶得跑去桃園
05/20 20:29, 4F

05/20 20:45, , 5F
一個小時的時間感覺上比賭國道會不會塞車還是來的好
05/20 20:45, 5F

05/20 20:45, , 6F
而且國光跑機場的車都是比較老的車種
05/20 20:45, 6F
文章代碼(AID): #1LN7cDrk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