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 關於台北市長候選人政見

看板PublicIssue作者時間9年前 (2014/11/27 10:47), 編輯推噓1(1011)
留言12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聽了昨天台北市長候選人政見發表 關於連勝文政見 有幾個疑問想討論一下 由於是市長首投族 想要認真了解一下... 就依我初淺理解 提出幾個我比較在乎的議題 以下內容是連的原文: 1.我提出任內四年「至少吸引外資五百億、創造五萬個就業機會、讓年輕人起薪大幅 提高」的目標。這不是亂開支票,而是我和我的團隊,經過縝密推估後,對這個城市發展做出鄭 重而且莊嚴的承諾。 內容大約是: 「亞洲城市經濟合作協定」,用城市的力量,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 培養國際競爭力(補助出國)、都更 疑問:要能夠讓其他國家城市願意與台北簽經濟合約的前提是什麼? 台北目前有什麼籌碼足以吸引他國城市願意跟台北簽約??? 薪水要夠吸引人/人才也必須是海外市場所需要的 而就台北來說 所謂的企業是指哪個領域的? 出國補助計畫 此企劃的可行性?要怎麼確保此補助金額能正確用在刀口上? 台灣有多少人國留學是因為真正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而出國?而非只是遊學觀光? 此經費是由哪的單位支出??? 都更,連一在強調可以一坪換一坪 之前老家位於台北黃金地段 忠孝復興附近30年舊公寓 整棟上上下下也不到十戶 曾有有建商來談都更 但都更不是紙上談兵 只要有其中一戶反對 整棟別想動! 更何況那個老舊公寓由於是樓梯無電梯 若改成連提出的"電梯化都更" 真的可以做到一坪換一坪????????連信心何來? 最後還有一個之前炒熱的話題 也是我比較關心的 「零安樂,不撲殺!」,未來規劃將動物收容所轉型為動物中途之家,透過擴大積極認養 及與民間動保組織合作設置安養所等方式,全面朝向零安樂死的目標邁進,不撲殺任何一 隻健康的犬貓,也不因收容空間不足而對犬貓執行安樂死! 我們並規劃多元出養管道,除了一般家庭領養之外,為學校、老人之家、派出所、 企業分別設計校園犬、警局犬、公司犬的飼養照顧方案和獎勵措施,提高送養率。未來市府並將 輔導店家建立寵物友善環境,例如在餐廳設立專區讓飼主可與寵物一同用餐(須有實體區 隔而不會影響一般用餐民眾)、購物商場需提供寵物攜行推車、旅館提供寵物床組服務等 ,商家符合相關規格後,市府將頒發寵物友善店家標章,讓台北市邁向寵物友善城市。 我很喜愛貓狗,由愛護動物的出發點很好。 但真的質疑此作法的可行性,若零安樂死,那到底是誰要來買帳? 台北是多少動保組織可以COVER?動保組織有多少經費足以應付此方針? 台北寸土寸金 剛剛才提到都更可以一坪換一坪 現在又要確保狗貓有足夠大的收容所 建立寵物友善環境我也認同,但是對動物友善的前提是什麼? 友善的前提是人們能夠對寵物有喜愛感、認同感(有些人就是不愛寵物) 那要怎麼博取大多數人對寵度的好感? (包含購物中心的寵物車/餐廳專屬的寵物用餐區) 要花多少人力資源來營造一個真正的友善環境? 以上是我的質疑 連一在強調: 這不是亂開支票,而是我和我的團隊,經過縝密推估後,對這個城市發展做出鄭重而且莊 嚴的承諾。 不敢先說他開支票,只是好奇實際可行度有多高?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136.22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17056478.A.F69.html

11/27 10:53, , 1F
實行度大概0%吧 哪來的錢
11/27 10:53, 1F

11/27 10:54, , 2F
市長同樣沒啥能力影響行政院層級政策,我也很納悶
11/27 10:54, 2F

11/27 11:04, , 3F
都會說沒空間往南部送了 還需要討論他的動保政策?
11/27 11:04, 3F

11/27 11:07, , 4F
相信他就會成功
11/27 11:07, 4F

11/27 11:11, , 5F
首先~先叫黨主席出來淌,當年也說過經過精算
11/27 11:11, 5F

11/27 11:12, , 6F
633從你放心,做不到我就捐薪>捐款不能解決問題
11/27 11:12, 6F

11/27 13:18, , 7F
空話
11/27 13:18, 7F

11/27 13:24, , 8F
0安樂死在八卦有一篇被推爆的專業討論文
11/27 13:24, 8F

11/27 13:24, , 9F
11/27 13:24, 9F

11/27 15:34, , 10F
舊公寓的公設比非常低,一坪換一坪根本不划算。想想
11/27 15:34, 10F

11/27 15:34, , 11F
看原實住40坪都更後只剩20坪左右,光這題就知道連
11/27 15:34, 11F

11/27 15:34, , 12F
不瞭解問題在哪
11/27 15:34, 12F
文章代碼(AID): #1KTf3Uzf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