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 露西 盧貝松背後的覺醒玩味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布穀熊)時間9年前 (2014/08/19 04:16), 9年前編輯推噓37(37024)
留言61則, 4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本想回八卦板的那串露西討論"為何把台灣拍那麼難看", 但我還是想留在這就好 對法國人來說 "喜歡"一個國家的看法跟台灣人不一樣 台灣人喜歡一個國家: 食物, 名牌, 名氣 法國人喜歡一個國家: 人文, 風情獨特, 及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 這才是法國教育下的國際(文化)觀, 訓練每個人對喜好的理由都不同. 何況這對一位法國藝術家而言, 連這些深層的探索都不夠厲害的話, 早在法國本土就成不了名了. 一般而言, 喜歡台灣的法國人對台灣的政治背景和歷史人文一定很清楚, 就跟我們喜歡歐洲某國, 也會想深入瞭解他們的背景, 以及他們怎麼想. 另外不得不提醒的是, 法國電影常隱涵著政治或社會批判, 這是必須要有的概念. 這批判的手法常常用一種揶揄的手法表達. 但難道盧貝松讓台灣的國旗入鏡是無心的嗎? 難道他不知道支那可能會有什麼反應嗎? 他就是在等支那嘴臉怎反應!! 法國人很皮, 看這個法國脫口秀節目便知法國怎酸中國. http://ppt.cc/vkFN 此外, 在法國學電影的人一點都不會對台灣(電影)不熟, 再加上盧貝松又認識李安, 看來想必多了更多催化劑. 為何去年突然決定跑來台灣? 連演員都沒想到!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呢? 雖然盧貝松18日首映說了些理由, 但看來都只是些充份條件; 然而對任何歐洲人而言, 在台灣拍片的情況是多麼地無知, 可是, 他卻對台灣拍片的狀況突然掌握!? 想必是李安說了些什麼..... 不會只談拍攝的材料與技術問題. 法國電影選才的方式一般就是用當地"一般人"而非電影明星, 沒在看法國電影的台灣人可能就會不爽他為何不找明星. 可是, 有沒有想過盧貝松這次很不一樣, 盡是刻意用國際角色和台灣本土性格演員搭配? 同時在影片中又大量表現出台灣語言聲音和視覺色彩的多樣性. 再同時把歐美亞三洲最亮眼的都市擺在一起, 亞洲--台灣!! 台灣?? 為何會在這個時機加進台灣? 這不僅外國人困惑, 連台灣人也疑惑! 老實說, 這幾年台灣在法國和歐洲媒體已經被遺忘了. 支那崛起後, 媒體充斥著大量支那的政治新聞. 連釣魚台衝突事件, 台灣完全被冷處理, 在法國政論節目上, 甚至釣魚台旁的大島都沒標示出"TAIWAN", 討論完全只提中日. 一來是評論人不熟台灣, 二來是根本就不想加進台灣因素, 萬一評論不照支那的邏輯, 都會被它"熱心關切". 老實說, 我這幾年也感到台灣在外國人生活點滴中, 根本已經消聲匿跡了, 這可多虧露茸的外交休克啊!! (幹) 但這種事對於喜歡台灣的外國人怎會不知道呢? 即便不是每件事都清楚入骨, 但至少會關注到 --台灣變得怪怪慘慘的, 好像正在失去還是缺乏些什麼? 關心台灣的人都會去思考的問題. 它的自身存在感卻又那麼一絲不換, 鮮活地在那島上. 我想, 盧貝松用一個外國人的角度在提問著這共同的議題. 回到正經話, 我認為, 盧貝松去年選台灣根本就是有意要讓它重回國際舞臺燈光下. (去年在德國上德文課時, 期末的閱讀測驗老師還刻意用台灣舞蹈的德文新聞當題目 她相當喜歡台灣, 而且認為台灣人很特別, 被世界冷落卻又常意外一支獨秀.) 可以這麼說, 在盧貝松心底, "露西"不過就是一是種神化隱喻--法國文學最愛運用法修辭-- "露西"即"台灣", 露西的處境正對應台灣的處境. 那他如何操作這樣一個角色呢??? 一般人思考維度只開發10%, 但露西卻因意外超越常人, 意味台灣可能潛在的能量! 當然也不只台灣, 也包括所有人性的問題. 而有些人會批評為何要拍台灣一些像第三世界的鏡頭? 在我看來, 那不就正好就是反應出我們對"露茸"(KMT)只用了1%的腦袋在治理台灣. 或者意味著, 他用台灣最寫實的情境描述, 很顯然, 這些不完全是台灣人都樂意直視它們的!!! 剛好反映出傅科性史或瘋狂史, 多數人或道德主義者不願面對的本質. 除以以外, 大家還可以試用別的想法類比為何盧貝松的思考裡要拍去這些, 甚至將台灣與紐約, 巴黎作對比. 目前我都只看到許多台灣人很不像活在台灣裡, 嘲笑著那個不是他們的台灣. 偏偏又反映出我們價值觀中的紐約與巴黎的潛意識.... 然而這些不過只是我們的視角罷了, 那盧貝松怎麼想? 全球各國怎麼想? 這或許才是我們要打開腦筋去思辯的. 某方面來看, 這片子不也是在諷刺我們的腦袋的因現實而被局限嗎? 另外, 露西的毒藥, 我們還可以把它類比成支那因素的政治毒藥, 然....... 卻也可能是解藥, 不是嗎? 那麼, 如果是解藥, 後果的可能性是複雜的, 但也不得不逼迫我們去預設去應變. 最後, 大家可仔細讀盧貝松對這部片的思考, 很(法國)哲學, 我把它內容貼上: 盧貝松希望透過《露西》傳達怎樣的的意涵,他說:「每個人目前只用到 自己腦力的百分之十,當你用到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五…甚至更多, 你所看到的事物以及觀點,就不再是以前的那個你,對於生老病死、是非善惡 的看法也不會一樣,乃至於對於愛情、忠誠等等情感道德也不會有相同的理解。 宗教對你而言,也有不同的意義。」盧貝松的設定是,如果人類的腦力能被 充分發揮,看待世界萬物會有截然不同的觀點,「這還只是使用腦力到百分之 二十五的程度,如果到了百分之百呢?所以這整個過程,是"露西"在自我開發、 重新解構的旅程。」 連結: http://www.ptt.cc/bbs/movie/M.1404723146.A.AA3.html 盧貝松透過科幻電影手法的(人類)覺醒思辯, 也可能是真實地建議台灣打破舊有的被傳統框架住的倫理格局或常人思維. 當達到25%甚至更高時, 台灣已經不是原本我們以為的那種人文樣貌了... 事實上, 台灣人一直都存在不少這種人材, 而且多方位, 才使得台灣常在世界出乎意料的表現. 或許在這一點上, 盧貝松所想的台灣文化, 某種程度上是從李安身上還原出來的. 還有盧貝松把詮釋權丟給露西, 大家可去看演露西女主角的談話, 可以看出真實的她根本不認識台灣, 但她脫口說出的幾個關鍵詞, 看來想必是盧貝松丟給她去觀察和詮釋的. 順便附上盧貝松的法國公司採訪, 可看到環境, 走廊很像美術館 0_0 http://youtu.be/H5Y5FYkK8oM
(只有法文沒字幕) -- 我當然還沒看過電影, 不過從預告和我跑去看法國的電影評論和討論 大概已知道些意向了. QuQ 寫這篇文章我失眠了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2.139.230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08393008.A.2BD.html

08/19 04:42, , 1F
可能很多人比較喜歡變型金剛式的廣告方式
08/19 04:42, 1F
法國人的想法很獨特, 用第三者眼光看他或笑他, 根本就不瞭解法國文化本身的運作. 可惜目前根本就看不到台灣的評論是站在法國的想法來看.

08/19 05:27, , 2F
台灣的外交處境艱困,該愛的是比較親台的國家才對
08/19 05:27, 2F

08/19 05:30, , 3F
像梵諦岡、巴拿馬,而不是只看進步與否來愛
08/19 05:30, 3F

08/19 05:32, , 4F
CCR跟我們的外交某種層面上很相似
08/19 05:32, 4F
CCR也有分程度啊, 難道別人說TW Girls is... 就信以為真嗎? 這種自hi在不正確的觀念上不是台灣人最可悲的地方嗎?

08/19 07:29, , 5F
08/19 07:29, 5F

08/19 08:14, , 6F
外交困境
08/19 08:14, 6F

08/19 08:18, , 7F
露茸政府只發揮出的1%用在挖錢了
08/19 08:18, 7F

08/19 08:20, , 8F
看到的建設目的是為了挖錢而花錢並非治國
08/19 08:20, 8F
他們以為這就是治理啊. 60年不變.

08/19 09:04, , 9F
台灣真的要走非大眾路線,自己新的一條活路
08/19 09:04, 9F

08/19 09:17, , 10F
好想看!
08/19 09:17, 10F

08/19 09:48, , 11F
原PO要不要轉去movie板看看?
08/19 09:48, 11F
我還是留在這好了.

08/19 10:06, , 12F
很有意思
08/19 10:06, 12F

08/19 10:08, , 13F
應該這樣講 所有人都在做同一個產品的時候 價格就低
08/19 10:08, 13F

08/19 10:09, , 14F
所以所有國家都變成美式民主國家 就有所缺陷
08/19 10:09, 14F

08/19 10:10, , 15F
這會呼應到柯文哲的生物多樣性說法
08/19 10:10, 15F

08/19 10:13, , 16F
我覺得台灣場景韓國黑幫這是三小?
08/19 10:13, 16F
韓國是我們的"對手", 目前台灣的確處在被挨打的處境不是嗎? 而換成另一個穿中式武袍的, 不就被揍了嗎? (大家看那一幕不會感到很爽嗎) 另外, 牢獄裡寫著中文字, 或許就是象徵著中國文化的框架.

08/19 10:14, , 17F
對於一個法國人來說 法國是已經熟悉的東西
08/19 10:14, 17F

08/19 10:15, , 18F
台灣則是新鮮貨 會有一定的價值
08/19 10:15, 18F
你已經得到它了!

08/19 10:37, , 19F
推 很多人都只在乎有沒有出現高樓大廈 卻忽略背後
08/19 10:37, 19F

08/19 10:39, , 20F
所屬的人文,思考及脈絡
08/19 10:39, 20F
台灣一般人最糟糕就在這, 但為何還是不少人可跟國際人文藝術擺在一起對待的人呢? 這就是玩味的地方. 是什麼在蘊育著這座島呢? 也許出國才成名, 但在原本的島中是怎樣的生存方式以致於走出獨特呢?

08/19 11:55, , 21F
很有趣
08/19 11:55, 21F

08/19 12:07, , 22F
08/19 12:07, 22F

08/19 13:01, , 23F
推~ 謝謝分享
08/19 13:01, 23F

08/19 13:05, , 24F
08/19 13:05, 24F

08/19 13:38, , 25F
很有趣的想法 雖然我覺得導演可能沒想這麼多XD
08/19 13:38, 25F
我這是評論(Criticism), 不是心得感想. 作為文藝的人不得不在預設的基礎或設定的概念上去詮釋新的可能性. 學過美學的都知道, 創作者的思考不見得在創作的動機與劇情安排理由中能夠解釋一切. 很多時候是透過評論才看到創作者自己沒看到或原本說不上來的地方, 也是評論者新的習得. 早在法國結構主義喊出作者已死, 或作品是獨立地存在, 就以宣示出新的詮釋趨向. 難道還要像中國文學考據學那種方式在理解作品? 還是要像美國好萊鄔電影一樣那種強調"好爽"的影評? 又不得不提醒的是, 法國拍電影的觀念一直都和美國是對立的. 不然就不會有自成一格盧貝松, 即便是用好萊鄔的拍片模式. 用看美國片的方式在評論法國電影人思考根本就不準確.

08/19 13:56, , 26F
推 這樣的解析讓人好感動> <
08/19 13:56, 26F

08/19 14:08, , 27F
我以為這是原PO的感想XD
08/19 14:08, 27F

08/19 14:08, , 28F
推 感謝分享
08/19 14:08, 28F

08/19 14:09, , 29F
我是覺得盧導故意戳中共那段倒是很有可能
08/19 14:09, 29F
只有這樣而已嗎? 那倒不用來台灣拍片

08/19 15:22, , 30F
好文感恩推!
08/19 15:22, 30F

08/19 15:28, , 31F
感謝分享一個新的思考角度 可以讓看片時更充實!
08/19 15:28, 31F

08/19 17:20, , 32F
即使是評論也要先看完作品吧 或許看完會有不同想法
08/19 17:20, 32F
評論與看完作品是兩回事, 這也為何我這篇一點都不是觀後心得或感想. 實質上, 我這裡的提問都是形式與動機的問題, 我並未涉及內容結構喔. (而且, 那你又怎知道我已知道了哪些內容呢?) 那麼, 究竟是影片的內容決定形式結構? 還是作者提出的觀念本身就如同先決的形式, 它先決於任何經驗之前? 我的評論肯定不是從前者出發, 因為沒看到內容與結論, 所以我們都也不知道那一種覺醒的後果最終可能會如何. 但也有可能反期待. 但如果只是針對形式與動機的評論, 這種提問反而讓大家更想看內容不是嗎?

08/19 17:23, , 33F
謝謝分享!
08/19 17:23, 33F
※ 編輯: fantasibear (36.239.186.147), 08/19/2014 18:20:42

08/19 18:51, , 34F
很棒的分享言之有物
08/19 18:51, 34F

08/19 21:28, , 35F
好文!
08/19 21:28, 35F

08/19 23:51, , 36F
可是露西是白人耶然後片中反派都亞洲人
08/19 23:51, 36F

08/20 02:04, , 37F
推 看完好像去電影院
08/20 02:04, 37F

08/20 03:56, , 38F
謝謝分享+1:)可以順便請教:Fanta大是做法國文化或
08/20 03:56, 38F

08/20 03:57, , 39F
電影研究嗎?(不回答也沒問題的,純好奇^^)
08/20 03:57, 39F
不是~ 但是是藝術相關科班科系出生的

08/20 09:38, , 40F
謝謝分享!!
08/20 09:38, 40F

08/20 10:53, , 41F
好文推
08/20 10:53, 41F
※ 編輯: fantasibear (36.239.186.147), 08/20/2014 19:44:38

08/21 16:09, , 42F
好文 尤其是法國人的想法那邊
08/21 16:09, 42F

08/21 16:09, , 43F
的確不是只懂膚淺物質文化的台灣人看得懂的
08/21 16:09, 43F

08/21 16:10, , 44F
真的要玩物質文化 也玩不過對岸和美國的奢華或批判
08/21 16:10, 44F

08/21 16:10, , 45F
結果也不學歐洲式的審美觀 日本式的太獨特
08/21 16:10, 45F

08/21 16:11, , 46F
學不起來 希望台灣能找回 曾經影響亞洲華人文化
08/21 16:11, 46F

08/21 16:11, , 47F
圈的部份實力...
08/21 16:11, 47F

08/21 16:33, , 48F
歷史系旁聽過影視史學 再推一個0w0b
08/21 16:33, 48F

08/22 14:39, , 49F
今天看完電影 真的覺得很深奧 謝謝原po提供的觀點
08/22 14:39, 49F

08/23 02:36, , 50F
08/23 02:36, 50F

08/23 14:41, , 51F
好文
08/23 14:41, 51F

08/23 17:43, , 52F
謝分享
08/23 17:43, 52F

08/23 23:42, , 53F
其實建議還是去八卦比較好 這邊看的人少很多
08/23 23:42, 53F

08/24 17:29, , 54F
我覺得你的個人意識太強 導演並沒有什麼政治考量
08/24 17:29, 54F

08/24 17:31, , 55F
這樣的理解反映了你個人立場而已
08/24 17:31, 55F

08/25 05:14, , 56F
在網路上看到分享~~朝聖推!!這篇寫的很好,跟上面一
08/25 05:14, 56F

08/25 05:15, , 57F
樣建議轉八卦版,只po在這能見度太低,浪費好文了!
08/25 05:15, 57F

08/25 05:15, , 58F
不然貼在電影版也比較合理
08/25 05:15, 58F

08/25 08:36, , 59F
希望有人轉到電影版讓大家多多用不同思維看這部片
08/25 08:36, 59F

08/12 03:33, , 60F
推 很多人都只在乎有沒 https://noxiv.com
08/12 03:33, 60F

09/13 18:57, , 61F
很有意思 https://daxiv.com
09/13 18:57, 61F
文章代碼(AID): #1JybymAz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