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蘋果日報》稱北京迫使大客戶撤廣告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老楊)時間10年前 (2014/06/13 18:24),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來源: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0612/c12chinamedia/zh-hant/ 香港——一名媒體高管稱,英國兩家大銀行已停止向香港最大的報紙之一投放廣告。這或許表明,內地對香港擁有獨立思想的新聞媒體的施壓出現重大升級。 壹傳媒高管馬克·西蒙(Mark Simon)說,去年年底,總部位於倫敦的滙豐銀行(HSBC)和渣打銀行(Standard Chartered)結束了與《蘋果日報》之間的長期廣告關係,因為中國政府要求它們這麼做。 「現在政府給了它們業務,」西蒙在接受採訪時說,「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不必像過去那樣了。」 兩家銀行均表示,它們的廣告決定是出於商業考慮。 政治可能在抽撤廣告一事中發揮了作用的這一指控說明,通過利用其廣闊國內市場所帶來的力量,中國政府左右國有企業及跨國公司的行為的實力日漸增強。它還透露出,中國中央政府為了鉗制相對自由的香港新聞媒體的言論,將會採取的強硬策略。作為1997年回歸中國的條件的一部分,曾是英國殖民地的香港能夠保持高度的自治和公民自由。 壹傳媒是一家既有報紙,也有電視和互聯網業務的公司,在香港和台灣均設有總部,並以大力倡導香港的民主自由而聞名。該公司的商務總監西蒙說,滙豐銀行的一名代表告訴他,在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楊健讓滙豐銀行終止這個廣告關係後,該銀行做出了停止投放廣告的決定。 記者無法聯繫到駐港聯絡辦公室的代表,請其置評。在所有人黎智英(Jimmy Lai)的帶領下,壹傳媒對中央政府一直持尖銳的批評態度。比如周三,壹傳媒網站上的一段動畫視頻對中國周二發佈的一份有關香港的政策文件進行了嚴厲批評。名為《高度自治變北京全面管制》(High Degree of Autonomy Becomes Total Rule From Beijing)的這段視頻提醒人們警惕共產黨在香港的控制日益加強。 「新一輪赤化香港行動開始了,」解說員說,「白皮書只是個開始。」 最近幾個月,曾在殖民政府擔任布政司司長,並在新政府擔任政務司司長的陳方安生(Anson Chan)在向相關銀行詢問抽撤廣告一事。陳方安生一直是香港新聞媒體自由及普選權的倡導者。(上述兩個職位皆為香港的二號官職。) 在《紐約時報》查閱的信件中,兩家銀行的高管在給陳方安生的回信中強調,廣告決定是出於商業考慮。但兩家銀行均未反駁西蒙的觀點,即結束廣告關係的決定是出於政治動機。「他們肯定沒有給出我想得到的保證,」陳方安生說。 「像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這樣的跨國銀行,如果這麼做,就是走上一個很滑的下坡路,」陳方安生在接受採訪時說,「下次他們打電話來說我們不想讓你們和某些客戶做生意怎麼辦?你也屈服嗎?」 對內地持批評態度的香港媒體機構表示,多年來中央政府一直向廣告客戶施壓,要求它們撤出贊助。但在那些案例中,政府的目標都是中國企業,許多還是國企,它們除了服從北京的旨意外別無選擇。 今年1月就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當時,《南華早報》(The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的一篇報道稱,《AM730》的創始人施永青(Shih Wing-ching)在接受電台採訪時說,北京向「內地支持的公司」施壓,要求它們停止在該報投放廣告。《AM730》是香港的免費報紙之一。 截至去年,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一直躋身於壹傳媒最大的幾家金融廣告客戶之中。失去這兩個客戶後,在香港上市的壹傳媒元氣大傷。西蒙說,2013年,在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的支出分別於8月和12月結束前,兩家銀行合計在壹傳媒投入了360萬美元(約合2240元人民幣)廣告費用。自那以後,兩家銀行均未再在壹傳媒投放廣告。 「我們有關市場營銷部署的決策制定是建立在商業考量的基礎上的,牽涉到相關活動的目的,以及目標受眾人群,」滙豐銀行駐香港發言人加雷思· 休伊特(Gareth Hewett)在一份聲明中說。 渣打銀行女發言人加布里爾·關(Gabriel Kwan)表示,「這是個市場決定。」 香港中文報紙《明報》的經營部門總經理亞歷克斯·柯(Alex Ko)表示,香港的報紙廣告市場在小幅收縮,但幅度小於美國等其他市場。 他說《明報》未曾受到政治壓力的影響,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依然是該報的廣告客戶。「除商業考慮外,我覺得沒有其他任何原因,」他提及廣告投放量時說。 他表示,在香港,互聯網的增長削弱了平面媒體的發行量和廣告。他說,香港有12家付費報紙和4家免費報紙。 「廣告稍微有些下滑,」亞歷克斯·柯說。但在香港,「報紙市場和廣告市場的下跌沒有在西方國家那麼嚴重」。 他接著說:「在香港,商業考慮依然是最重要的。」他拒絕就有關《蘋果日報》因為政治壓力而失去廣告客戶的報道發表評論。 他表示,許多大公司是通過主要的廣告公司訂購廣告的。他說,「我們的確相信它們的專業素養,會協助客戶將廣告投放到合適的媒體上。」 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的廣告不僅涉及壹傳媒的旗艦報紙《蘋果日報》的紙質版,還包括雜誌和互聯網廣告。證券交易文件顯示,《蘋果日報》的網站是香港訪問量最大的網站之一,每天有150萬唯一用戶。這兩家銀行在香港持有大量零售和交易業務,以它們名字命名的摩天大樓均矗立在香港中央商業區的中心地帶。 滙豐銀行的英文縮寫HSBC中的「H」代表香港,「S」代表上海。十多年前,作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的條件,制約外國銀行的規定放鬆。自那以後,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一直在中國內地擴張。滙豐銀行還將數千名所謂的後勤員工安排到了內地。 西蒙說,去年,香港本地的兩個廣告客戶東亞銀行和滙豐銀行的子銀行恒生銀行,大約與滙豐銀行和渣打銀行同時停止了廣告的投放。 《悉尼先驅晨報》(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報道了西蒙的指責。西蒙發表這些指責之際,內地對香港經濟和政治事務的侵蝕性影響,以及記者遇襲事件的增加在香港引發的擔憂日漸升級。 今年4月公布的一項民調發現,大部分香港民眾不喜歡北京的中央政府處理與香港之間的關係的方式,這是十年來的首次。 今年2月,《明報》前總編劉進圖(Kevin Lau)被手持菜刀的行兇者襲擊。這起事件發生的前一個月,他被排擠出了《明報》。菜刀是香港有組織犯罪團伙喜歡選擇的武器。劉進圖在襲擊中身受重傷,現在還在康復中。 去年6月,一輛車撞向黎智英位於香港的家的大門,現場留下了一把斧頭和一把刀。在同月的另外兩起獨立事件中,數千份《蘋果日報》被縱火燒毀。該公司在一段動畫視頻中詳細記述了相關事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7.132.72.28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402655066.A.D57.html

06/13 18:47, , 1F
不意外
06/13 18:47, 1F

06/13 20:21, , 2F
可以放其他廣告
06/13 20:21, 2F

06/13 21:19, , 3F
拒用這兩家銀行信用卡
06/13 21:19, 3F
文章代碼(AID): #1Jcj5QrN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