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立法院知識+:為了什麼來質詢?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沉淪)時間10年前 (2014/05/07 23:13), 編輯推噓7(9219)
留言30則, 1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自呼叫政府。 http://bit.ly/1o6BcEa 作者:Gershwin Chang 先看這一則新聞: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上午在立院教育文化委員會質詢時,針對高中課綱微調案怒斥教育部「 亂搞」、「洗腦」,教育部長蔣偉寧立即回嗆,說教育部亂搞,是對教育部一種侮辱,「 洗腦是妳常常在做的事,我沒有!」 史記文化事業出版的高中歷史教科書惹爭議,陳亭妃質詢時指出,史記文化的資本額才五 萬元,公司代表人鄭旗生是兩岸統合學會執行長、陸軍退役中將,常往返兩岸,社長周世 則是國民黨智庫的國策研究院執行長,她質疑史記文化的背景可議。 陳亭妃接著痛批教育部「洗腦」的工作還要向下延伸到國中小,對課綱審議委蔣偉寧則回 應,「我們從不做這種事,請委員做好功課再來質詢。」雙方你來我往氣氛火爆,陳亭妃 氣得重拍桌子,罵蔣「硬辯」、「我講一句,你講十句」,蔣又回稱「妳不需要拍桌子, 拍桌子不是好的行為」。 自從可以在網路上看到即時的議事現況,電子媒體的重要性似乎就被逐漸稀釋了,但無可 否認,仍然有很多人是透過傳統電子媒體,了解我們的民意代表到底在做什麼事,而在電 子媒體上的曝光度,就成為這些民意代表是否連任的重要關鍵;不過,不知道大家會不會 覺得很有趣,為什麼每次立委勁爆質詢時,現場都剛好有記者在採訪?大家也會不會覺得 奇怪,為什麼每天都可以看到立委與政府官員有關時事議題的「對話」(我們姑且說前面 那一段新聞,真的是對話啦!)?到底立法院每天在幹什麼?怎麼會有這麼多時間來討論 這些跟時事有關的議題呢? 質詢為了什麼? 其實我們現在常常在電子媒體或網路上看到的質詢對話,幾乎都是立法院裡委員會的質詢 實況,這些畫面,就成為選民認定這些民意代表是否有做事的「績效」呈現,有曝光需求 的立委,就必須在這樣的場合中拼命爭取上鏡頭的機會。但是,我想大家都會問,委員會 裡面到底在做些什麼,為什麼每天都會跟著時事來質詢呢? 先說一下立法院裡的委員會吧!我們常稱的「委員會」其實全稱應該是「常設委員會」, 相較於每周二、周五的院會,這些常設委員會基本上在會期中,每周一、三、四都會開會 。所以其實正常來說,立委在立法院中每天應該都有會,很忙才是。 立法院的委員會,分為內政、外交及國防、經濟、財政、教育及文化、交通、司法及法制 、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等八個常設委員會,以及紀律、程序、修憲、經費稽核等四個特種 委員會,用以處理院內特定事項。常設委員會的工作,主要是審查院會交付審查之議案及 人民請願書,並得於每會期開始,邀請相關部會作業務報告並備質詢,或者是委員會召委 認為需要政府機關說明議題的專案報告或各種公聽會。各常設委員會至少13位委員,最多 不得超過15位,設召集委員2人,由各委員會委員互選,負責每周議案的規劃及主持會議 。這些委員會會議必須要有委員會成員三分之一出席才能開會,出席委員不足3人時不得 議決,這樣「小組審查」的設計,其實是希望每項議案均可以充分討論,而各委員會的立 委也可以專心在特定領域上,讓所有的討論更專業與聚焦。 實際上的委員會趕場 但現況上是這樣子的嗎?委員會每天大約九點開始開會,一直開到中午十二點,下午一點 半再開始開會,一路開到五點半打完收工,如果真的開滿,立委的工作時間基本上與一般 上班族差不太多,其實也還滿辛苦的;但事實上,每個立委的委員會時間絕對不會綁在委 員會的椅子上,而是八個委員會滿場飛。每天早上大約八點半開始,你就會看到立委開始 在每個委員會趕場簽到,如果這個委員會今天有安排「質詢」,除了簽到之外還要向委員 會的工作人員登記質詢;如果今天這個委員會的列席官員是「明星級」水準,立委會猜測 記者可能會在這裡出沒,於是「簽到」與「登記質詢」的立委們更會像潮水一般湧入委員 會現場,到時攝影機、列席官員加上黨團及立委個人助理,「人馬雜沓」的情形絕對少不 了。但如果這個委員會純粹審法案,或是沒有安排立委質詢的議程,由於委員會只算簽到 人數,除非現場有立委動議要求清點在場人數,這個委員會今天也就注定了「門可羅雀」 的下場,甚至到表訂會議開始時間一、兩個小時,裡面只有三個盯場立委的情況也不是沒 有。 但如果是質詢,也不代表現場會有很多立委。剛剛不是說立委如果要在委員會質詢,必須 要事先登記嗎?依照程序,當輪到某位立委質詢時,委員會輪值召委會在主席台上唱名「 請某某委員質詢、某某委員質詢、某某委員質詢。」當喊三次之後,如果某某委員不在現 場,就請下一個排序的委員質詢;所以立委在別人質詢期間,是可以不用在現場,等到要 叫到自己的時候再到委員會就可以了,所以這時最重要的人物,就是在現場盯場的黨團助 理,他會在黨籍立委快輪到的時候打電話通知,然後就會看到立委從其他地方飛奔而來的 精彩鏡頭。由於不用聽別人質詢,如果你在這個委員會坐上一兩個小時,你會發現怎麼每 個立委要問的問題常常都會重覆,因為大家關心的話題其實都差不多,所以你會看到官員 常常一整天的質詢下來,所回覆的問題都是那幾個,浪費了一整天的時間,似乎也沒有什 麼進展。 變形的質詢 於是,這種質詢的「變形」就開始產生了。有些立委會看當天委員會會有哪些官員列席, 他到現場就可以把選民服務案件拿來質詢,讓在場列席官員直接做出承諾,「事情」就好 辦了;另一種立委則是「看報質詢」,不管那天委員會所安排的議程是什麼,他就直接拿 著報紙上場質詢,因為是當天的新聞,所以媒體都會想知道政府機關如何回應,而立委就 成了這些媒體的麥克風,幫記者們找答案。如此,記者想知道的後續立委幫他問了,而立 委也因為媒體報導相關消息而獲得曝光,這種互利的結構就此達成,也成為每天在新聞上 看到官員與立委對時事議題對話的畫面。 這樣的畫面,的確滿足了閱聽大眾對「知」的需求,但每次約10分鐘到15分鐘的質詢都是 這些跟時事有關、或是選民服務的話題,本來開討論、質詢的事項通通被這些話題占滿, 而真正該討論的議題,不管是修法或重大政策的溝通,通通被話題口水給淹沒了,這似乎 才是真正該擔心的問題。以前面提到的新聞來看,當天上午教育委員會的議程是: 一、邀請教育部部長列席報告「美感教育第一期五年計畫:計畫目標、發展策略、具體執 行方案、師資精進與培育方案」,並備質詢。 二、邀請教育部部長、文化部部長、科技部部長列席報告「推動人文與科技共融政策之相 關人才培育及文創產業加值計畫」,並備質詢。 我不談其他立委質詢了什麼(因為新聞沒報),但陳亭妃立委所質詢(或互嗆)的內容,似乎 跟議程一點關係都沒有,這種明顯是浪費質詢時間來爭取曝光的行為,其實才是該關心與 質疑的問題。 或許有人會說,如果沒有質詢,怎麼解決這些跟課本意識形態有關的問題?我可以告訴大 家,立委的武器有很多,甚至下一張便箋或書面質詢就可以要求政府機關在時間期限內答 覆,用得著在這些有限的討論時間中處理這些問題嗎? 監督政府,絕對是立委該做的事情,但仍然還是該在對的場合及議程下處理,如果是為了 媒體曝光才來質詢,就請不要浪費大家的時間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53.3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399475613.A.DEA.html

05/07 23:23, , 1F
難怪覺得有些質詢浪費時間
05/07 23:23, 1F

05/07 23:28, , 2F
原來立委質詢洗腦課本是浪費時間,幹嘛不去函詢問?
05/07 23:28, 2F

05/07 23:29, , 3F
教育部長可能會回:依法行政,謝謝指教
05/07 23:29, 3F

05/07 23:29, , 4F
喔,連發函都不用,便箋就可以了,比較便
05/07 23:29, 4F

05/07 23:31, , 5F
嗯有時候引起新聞媒體焦點是為了讓民眾注意
05/07 23:31, 5F

05/07 23:32, , 6F
但我也覺得能針對議題才能真正質詢官員
05/07 23:32, 6F

05/07 23:35, , 7F
出席委員不足3人時不得議決 難怪黃三條偷留3人來通過..
05/07 23:35, 7F

05/07 23:36, , 8F
新聞有報呀 教育部長說 美感教育就是學一件樂器看故宮
05/07 23:36, 8F

05/07 23:38, , 9F
我討厭的事質詢老是用百萬大挑戰方式 xxx是誰 aaa是誰
05/07 23:38, 9F

05/07 23:39, , 10F
問常識問題這個最爛 但記者也很愛爆
05/07 23:39, 10F

05/07 23:40, , 11F
議事規則該改了,看了議會影片真的很沒效率
05/07 23:40, 11F

05/07 23:45, , 12F
今天看了質詢 真的是點點點 沒有實質效益 也沒效率
05/07 23:45, 12F

05/07 23:53, , 13F
剛才大概上色太久晚發了= =
05/07 23:53, 13F

05/07 23:54, , 14F
不過看了質詢就應清楚知道有誰真正有在做事..=-=
05/07 23:54, 14F

05/07 23:56, , 15F
如果教育部用二樓那種方式回覆 就會被拿去爆料了wwww
05/07 23:56, 15F

05/07 23:56, , 16F
這種事情以前就發生過 有用嗎?還真他媽的有用XDDDD
05/07 23:56, 16F

05/07 23:57, , 17F
一個沒弄好 送公務人員懲戒委員會 那個官員的生涯就到盡頭
05/07 23:57, 17F

05/08 00:01, , 18F
現在的議事規則真的滿沒效率+1
05/08 00:01, 18F

05/08 00:02, , 19F
什麼方式?蔣偉寧:「請委員做好功課再來質詢。」
05/08 00:02, 19F

05/08 00:03, , 20F
這種方式?
05/08 00:03, 20F

05/08 00:03, , 21F
教育部長可能會回:依法行政,謝謝指教 ←我說這句
05/08 00:03, 21F

05/08 00:04, , 22F
去函絕對不會是寫給教育部長的 而是問底下司掌的官員
05/08 00:04, 22F

05/08 00:04, , 23F
中華民國啥時變成「行政權監督立法權」了?
05/08 00:04, 23F

05/08 00:05, , 24F
那個教育部長的回話方式也聽好笑的...搞不清楚狀況
05/08 00:05, 24F

05/08 00:05, , 25F
鄉民哪比得上蔣偉寧?懲戒委員會?他歸長喝賀的啦
05/08 00:05, 25F

05/08 00:06, , 26F
教育部回函部長不用蓋章?機關函出去首長不用蓋章?
05/08 00:06, 26F

05/08 00:09, , 27F
05/08 00:09, 27F

05/08 00:14, , 28F
土木系當教育部長??12年國教摧毀國本
05/08 00:14, 28F

05/08 00:27, , 29F
雖不認同國會議員作選民服務 但質詢是國會的義務吧
05/08 00:27, 29F

05/09 00:14, , 30F
為人民服務…的態度
05/09 00:14, 30F
文章代碼(AID): #1JQasTtg (PublicIs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