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一年兒童上街頭改變了美國

看板PublicIssue作者 (無限期支持massshame)時間10年前 (2014/05/01 19:24), 編輯推噓30(3000)
留言30則, 3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轉帖自fb http://on.fb.me/1fSCOcK 幸佳慧 【Children’s Crusade-- 那一年兒童上街頭改變了美國】 近日,親子共學團成員帶孩子上街反核一事,讓大家討論兒童究竟是不具公民效力、 該被保護(禁聲禁看)、排除在街頭外的個體?還是可以在事件內跟著大人觀察、學 習與發聲的主體?我個人其實很高興我們有了具體事件讓我們有機會進入這些層次去 討論。 當我聽到王委員的發言,出口動機不是因為兒童暴露在公民抗議場域遭受不當執行的 公權力(被警察用語言挑釁與水柱威脅)對待而譴責警察,反倒先譴責共學父母拿孩 子來當人肉盾牌,並以「利用兒少」威嚇其行違法時,她訴諸自己作為聲援兒童安全 的正直性已薄弱。而當鄉民拿出多年前,她如何形塑同是在公民抗議場合裡的兒童所 說的話,前後一對比,可議之心更顯露。 簡單說,如果在核能爭端這件事上,她曾因政府與黨團多次「違法」、戕害民意的行 為先站出來譴責,或者她有勇氣先以「國際人權組織的標準」譴責明顯因執行過當的 公權力危及在場婦幼安全時,那我願意尊敬她作為一個兒童工作者身份發言的用心。 但如果,她那些兒少法的字詞,只因她個人立場,依情勢受她隨意取景「微調」解釋 的話,那麼,我不免懷疑:到底是誰在利用兒少? 「兒童」一詞,是不是僅被「大人」拿來當成政治權力買賣的籌碼,或是政治秀場上 的配角而已,眼前這些線索皆可供公民思索、論述,並繼續監督。 關於兒童上街頭,我要來講個真實的故事,或許有助我們思考其中爭議,如孩子在公 民事件中的角色,究竟只是被動被大人形塑、利用?還是能主動觀察、創造? <回到1963那一年….> 不少人知道,1960年代,美國的馬丁.路德.金恩在非裔美人的民權爭取活動中扮演 了重要角色,他是促成黑人要回民權的關鍵人物,但那些年還有許多重大事件促成後 來的成果與他的聲望,大眾多沒機會瞭解,例如1963年一場在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罕大 城市所發生的,後來名為「兒童聖戰」Children’s Crusade的大遊行。 1963年四月,金恩與SCLC民權組織在種族歧視最嚴重的伯明罕發起示威抗議,第一波 行動有數千非裔美人上街示威,許多人被逮捕,包括金恩本人(該次是他第13次被捕) 。16日,他在監牢裡寫了一篇名為<從伯明罕監獄寫的信>的文章,公開呼籲人民, 對於政府不公的律法,每個人都有道德責任進行非暴力的公民抵抗運動。 當時,獄外的夥伴仍想辦法如何繼續進行訴求,其中James Bevel想到一個辦法,他跟 夥伴計畫號召國小與國中的孩子參與遊行訴求,他們先到學校辦了一些工作坊,跟學 生們說明「非暴力抗爭」的策略及理想所在,再招募自願參與的孩子。 因為這個機會,許多用慣了破舊東西的年幼黑人小孩,才明白原來白人學生用的都是新 書、新足球;才知道長大後的他們,即將面對許多因隔離政策帶來的羞辱與歧視,例如 廁所、公車要做黑白區隔,黑人不能在市中心工作或被店家服務等。年紀大一點的少年, 已提早感受這份社會不公,從工作坊中明白他們有憲法保障的應得人權。不少他們的師 長,已受夠了種種規範帶來的惡意歧視,也從旁支持遊行計畫。 五月二日活動當天,超過千名未成年的兒童與少年,離開學校,湧現在伯明罕市街頭。 其中一間高中,有教職人員關起大門防止孩子上街,但學生們還是爬牆出去到指定的教 堂集合。孩子們約五十人一組成群出發,前往市中心前進,口中唱著<我們會得勝> We Shall Overcome這首歌。 他們遊行的目的地,是要去跟伯明罕市長陳情,反對他們居住城市的隔離政策。 孩子們很和平的表達訴求,但他們並沒有受到和平對待。第一天,就有好幾百個孩子被 警察逮捕入獄,最小年齡有六到八歲的幼童。這些唱歌走路的孩子,並沒有因此害怕, 因為他們早有心理準備。 伯明罕市立監獄,立刻湧進數量遠超過監獄可容納的「犯人」,他們不哭鬧,還彼此哼 歌打氣。 當時負責警力佈署的是伯明罕公安部長Bull Connor,他早已因強勢執行隔離歧視政策而 惡名昭彰。因為監獄已超載,隔天Connor更是下令警察,直接用消防車的水管、警棍與 警犬,對付遊行的孩子。 五月三日,市區街頭又出現了上千個孩子集結,他們隨著步伐,高喊口號: 「我們行走,為了自由。Walk, Walk, Walk, Freedom, Freedom, Freedom」。 但消防車的強力水柱,不讓他們行走,不給他們自由。孩子們的衣服被高壓水柱給撕破, 女孩們被水柱直接推上了汽車車頂。他們一團團縮在街頭角落,但警察仍不放手,上頭 命令他們要把孩子往前推扯,讓他們看警犬凶狠惡鬥的模樣,要孩子們心生恐懼。 不少孩子的確被警察的舉動嚇到了。而這些鏡頭,隔天上了美國各大報頭條。 儘管,孩子們沒料到政府會用水注、警棍與警犬對待他們,但仍有許多孩子繼續自願出 來加入示威遊行。五月四日、五日,許多孩子走向監禁許多孩子的市立監獄去,他們拿 著訴求海報唱著歌,繼續他們的非暴力遊行。 五月七日,因示威被捕入獄的大人與小孩已有兩三千人,當天監獄光是發放早餐,就花 了四小時。 街頭照片陸續登上美國各大報,電視新聞也播放警察怎麼對付弱者的影像。《紐約時報》 以「國家恥辱」來形容伯明罕警察的行動。伯明罕市府受到各方譴責的輿論,包括來自 白宮的壓力。地方官員終於答應要見民權活動的領導者,五月十日,他們有了初步協議。 市府答應廢除種除隔離政策,並答應釋放所有在遊行中被抓的人。 一兩個星期後,伯明罕官方的教育委員會仍不願示弱,宣稱那些參與「兒童聖戰」的小 孩都將被學校休學或退學。為此,SCLC與民間組織立刻訴諸司法,五月二十二日,聯邦 地區法院表示支持官方決定,但同一天,上訴法院則否決該案,並譴責教育委員會的行 為。 事發當時,的確有些人質疑組織使用兒童的適當性,連SCLC組織成員Wyatt T. Walker 黑人牧師一開始也反對,後來他轉成支持的說法「黑人孩子,在獄中五天,會比在隔離 學校上五個月,獲得更好的教育」很具說服力,加上美國社會尚有自知之名,知道若想 質疑孩子參與抗議的適當與否,得先面對公權使用不當暴力的事實譴責,因而使得那些 微詞相對的晦暗。 金恩博士他自己,在「兒童聖戰」籌劃時已從監牢釋放出來,雖然他對兒童上街頭的點 子有所猶豫也趨於沉默,只是低調同意讓孩子平和示威。後來,他對於該行動的成功仍 表示驚訝讚許,他說:「我今天倍受啟發與感動,我這輩子從沒看過任何像這樣的場面。 」 後來,伯明罕這場民權戰役的成功,提供強大的後續動力,讓金恩博士八月時能於華盛 頓大遊行後,在林肯紀念堂前,對著數十萬支持者發表了他舉世轟動的 「I Have a Dream」演說。該年,他獲選為時代年度風雲人物,隔年1964他獲得諾貝爾 和平獎。同時,美國也通過1964年民權法案,為美國人權史立上一個漂亮的里程碑。 <五十年後….> 去年,是「兒童聖戰」五十週年,伯明罕的民權學院 (Birmingham Civil Rights Institute)特地舉辦「兒童聖戰」展與三天的研討會, 許多當年參與的孩子都受邀出席分享。他們回憶當時街頭盛況,口氣仍充滿許多驚奇, 有些人說當時即使父母不要他們去,他們還是去了。而且一點都不後悔因參與被關進監 牢幾天,因為,他們知道機會來了,他們可以做點什麼,為他們自己、別人與後代爭得 自由與尊嚴。 《紐約客》雜誌,特別為此做專題報導。現任Aspen學院副主席的Eric L.Motley 博士 說,當年是他祖父要他坐下來逐字朗讀金恩那封從獄中寫的<從伯明罕監獄寫的信> 一文,他重述當時金恩如何在一般報紙的空白處寫這封長信,再藉由一名勇敢的黑人獄 卒鋌而走險的私運出來給金恩的律師,而獲得報紙刊登。Motley參與了遊行,並說: 「那件事成為我往後一生的羅盤,指引著我生命的方向。」 致力美國兒童權的兒童的辯護基金(Children’s Defense Fund)主席M. W. Edelman 也說:「伯明罕兒童,面對殘忍的消防水柱與殘暴的警犬,毫無畏懼的勇氣與堅定的畫 面登上美國各大頭條,翻轉了大眾,讓人民轉而支持這項為正義而戰的民權運動。」 當年15歲因此做五天牢的Gwen Gamble 回憶說:「要不是當年這些孩子上街要求改變, 因抗議而入獄。我真心不相信今日我們得以享有這些,我也敢說不會有今日的歐巴馬。」 事實證明,當年,是數千名兒童與少年走上街頭,迫使當權者不得不正視黑人的公民權, 最終放手獨占的白人特權。孩子們參與聖戰,是因為那些大人願意給他們機會理解真相, 是因為孩子明白他們該為什麼發聲,他們清楚自己是為「和大人共同享有的未來」一起 負責並爭取權益,而不是被大人所利用。 伯明罕現任的市長William A. Bell 正是一名非裔美人。 <還沒過完的2014年….> 當一個弱者(任何手無寸鐵的人民其實都是弱者,更何況是女子、孕婦或孩子)因不斷 被當權忽略擺弄,做好某種打算站在街頭怒吼時,卻被裝備警察以水砲、盾牌、警棍與 「立刻撤離這裡,不然就進堅牢」威脅恐嚇時,弱者便有了機會思考,當下他會自問究 竟要就此罷手換取「他明天個人的自由」?還是要為了「他與後代子孫長遠的集體自由」 堅守街頭? 1963年五月的伯明罕與2014年四月的台北,相隔51年,兩者的共同點是: 真正讓孩子陷入險境、對孩子以暴力恐嚇相向的,是權力的一方,而不是抗議的一方。 外表柔弱的人民,可能因全身溼透的衣物或目睹人民保姆的恐怖手法而寒顫,但他們面對 心中這份抉擇時,醜陋的公權力只會強化他們對抗不義的決心。即使是一名孩子,也會因 此成為強者。 --- 附上Joan Baez唱的We Shall Overcome 1963 當年Baez也有在華盛頓大遊行中演唱: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kNsEH1GD7Q&list=RDkVCqPAzI-J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8.212.134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PublicIssue/M.1398943476.A.DA7.html

05/01 19:43, , 1F
這篇是好文章
05/01 19:43, 1F

05/01 20:08, , 2F
05/01 20:08, 2F

05/01 20:08, , 3F
推這篇
05/01 20:08, 3F

05/01 20:18, , 4F
05/01 20:18, 4F

05/01 20:19, , 5F
推好文!!
05/01 20:19, 5F

05/01 20:20, , 6F
05/01 20:20, 6F

05/01 20:30, , 7F
推…
05/01 20:30, 7F

05/01 20:34, , 8F
推!!
05/01 20:34, 8F

05/01 20:35, , 9F
05/01 20:35, 9F

05/01 20:51, , 10F
推好文!
05/01 20:51, 10F

05/01 20:58, , 11F
05/01 20:58, 11F

05/01 21:00, , 12F
淚推
05/01 21:00, 12F

05/01 21:15, , 13F
05/01 21:15, 13F

05/01 21:20, , 14F
推!QQ
05/01 21:20, 14F

05/01 21:23, , 15F
推 中天快來抄啊
05/01 21:23, 15F

05/01 21:24, , 16F
推!
05/01 21:24, 16F

05/01 21:25, , 17F
推好文
05/01 21:25, 17F

05/01 21:25, , 18F
好令人感動的一篇文章!
05/01 21:25, 18F
massshame:轉錄至看板 Gossiping 05/01 21:28

05/01 21:42, , 19F
推!
05/01 21:42, 19F

05/01 22:25, , 20F
推!!
05/01 22:25, 20F

05/01 22:47, , 21F
謝謝分享
05/01 22:47, 21F

05/01 22:59, , 22F
感動推
05/01 22:59, 22F

05/02 03:29, , 23F
05/02 03:29, 23F

05/02 07:42, , 24F
05/02 07:42, 24F

05/02 08:09, , 25F
問題是媒體...
05/02 08:09, 25F

05/02 08:58, , 26F
love it
05/02 08:58, 26F

05/02 09:08, , 27F
感謝分享
05/02 09:08, 27F

05/02 13:31, , 28F
感謝分享,很令人感動!
05/02 13:31, 28F

05/02 13:41, , 29F
05/02 13:41, 29F

05/03 16:37, , 30F
05/03 16:37, 30F
文章代碼(AID): #1JOYxqsd (PublicIssue)